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重量矩的測量方法

重量矩的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6 01:12:20

A. 旋轉物的轉矩怎麼計算(有圖)

旋轉物的轉矩的計算有以下三個公式:

1,M=N/ω(扭矩等於功率除以角速度)

2,M=Jα (扭矩等於轉動慣量乘以角加速度)

3,M=FL (扭矩等於力乘以力距)

電機的額定轉矩表示額定條件下電機軸端輸出轉矩。轉矩等於力與力臂或力偶臂的乘積,在國際單位制(SI)中,轉矩的計量單位為牛頓・米(N・m)。

工程技術中也曾用過公斤力・米等作為轉矩的計量單位。電機軸端輸出轉矩等於轉子輸出的機械功率除以轉子的機械角速度。直流電動機堵轉轉矩計算公式TK=9.55KeIK 。

(1)重量矩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轉矩公式:

SR2

M=CU12 公式

R22+(S X20)2

C:為常數同電機本身的特性有關; U1 :輸入電壓 ;

R2 :轉子電阻; X20 :轉子漏感抗; S:轉差率

可以知道M∝U12 轉矩與電源電壓的平方成正比,設正常輸入電壓時負載轉矩為M2 ,電壓下降使電磁轉矩M下降很多;由於M2不變,所以M小於M2平衡關系受到破壞,導致電動機轉速的下降,轉差率S上升。

也就是定子電流I1隨之增加(由變壓器關系可以知道);同時I2增加也是電動機軸上送出的轉矩M又回升,直到與M2相等為止。這時電動機轉速又趨於新的穩定值。

B. 如何根據航空發動機轉子每個葉片重量矩,葉片質量等計算轉子風扇葉片總的偏心距

對於每個葉片,已知單個葉片的質心至參考點的相對空間位置(若參考點取型心,可以用各方向的重量矩除以重量得到三個軸上的值),以及葉片安裝後參考點對於轉子軸心的空間位置,可以得到安裝後單個葉片的質心對於轉子軸心空間位置,然後將這個位置表示在以轉子軸心上某點為原點的新坐標系中,重復這個過程可以得到各葉片質心對於轉子軸心的坐標,然後取xy、xz、yz中的兩個面做投影,將各點積分即可得到面上的偏心距位置,簡單計算就是將xyz軸各軸上所有坐標分別相加,再除以總葉片數,得數就是各軸上的偏心距,轉換成總偏心距的話就用兩遍勾股定理就行

C. 相對重力測量儀器概述

用於重力勘探工作中的重力儀,都是相對重力測量儀器,即只能測出某兩點之間的重力差。由於重力差比重力全值小幾個數量級以上,因而要使測量值達±(1~0.0n)g.u.精度,其相對精度就比絕對重力儀小得多了,這樣使儀器輕便化、小型化就較易實現。即便如此,為能准確反映重力極微小的變化,在儀器設計、材料選擇、各種干擾的消除等方面仍非易事。

(一)工作原理

一個恆定的質量m在重力場內的重量隨g的變化而變化,如果用另外一種力(彈力、電磁力等)來平衡這種重量或重力矩的變化,則通過對該物體平衡狀態的觀測,就有可能測量出兩點間的重力差值。按物體受力變化而產生位移方式的不同,重力儀可分為平移(或線位移)式和旋轉(或角位移)式兩大類。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彈簧秤從原理上說就是一種平移式重力儀。設彈簧的原始長度為s0,彈力系數為k,掛上質量為m的物體後其重量為mg。當由彈簧的形變產生的彈力與重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時,重物靜止在某一平衡位置上,此時有:

mg=k(s-s0

式中:s為平衡時彈簧的長度。若將該系統分別置於重力值為g1和g2的兩點上,彈簧形變後的長度為s1和s2,可類似得到上述兩個方程,將它們相減便有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系數C稱為格值,因此測得重物的位移量就可以換算出重力差。

將上式全微分後並除以該式,可得到相對誤差表達式: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設Δg=1000g.u,dΔg取0.1g.u.,則相對誤差為10-4;平均地說,對格值與Δs測定的相對誤差不能超過0.5×10-4,可見要實施起來是相當困難的。

(二)構造上的基本要求

不同類型重力儀盡管結構上差異很大,但任何一台重力儀都有兩個最基本的部分:一是靜力平衡系統,又叫靈敏系統,用來感受重力的變化,因而是儀器的「心臟」;二是測讀機構,用來觀測平衡系統的微小變化並測量出重力變化。對前者來說,系統必須具備足夠高的靈敏度以便能准確地感受到重力的微小變化;對後者來說應有足夠大的放大能力以分辨出靈敏系統的微小變化,同時測量重力變化的范圍較大,讀數與重力變化間的換算簡單。

(三)平衡方程式與靈敏度

圖2-2-1 旋轉式重力儀靈敏系統

簡化了的旋轉式彈性重力儀中靈敏系統如圖2-2-1所示,1為帶重荷m的擺桿(亦稱平衡體),它與支桿3固結為一體,可繞旋轉軸O轉動,此旋轉軸可為一對水平扭絲或水平扭轉彈簧。2 稱為主彈簧,上端固定,下端與支桿3 相連。這樣,平衡體在重力矩和彈力矩的作用下可在某一位置達到平衡(靜止),設Mg表示平衡體所受的重力矩,它是重力g與平衡體偏離水平位置為φ角的函數;Mτ表示平衡體受到的彈力矩,是φ角的函數。在平衡體靜止時,合力矩M0為零,即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這就是重力儀的基本平衡方程式,從該式出發我們來討論角靈敏度問題。

所謂角靈敏度,是指單位重力變化所能引起平衡體偏角大小的變化。偏角越大,則表示儀器越靈敏,即角靈敏度越大,反之亦然。將式(2-2-1)對g和φ進行微分得到: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稍加整理即獲得角靈敏度的表達式: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因此,從原理上說,提高靈敏度有兩個途徑。一是加大上式中的分子,這意味著要增大m和l(l為平衡體質心到轉軸O的距離),其結果會增加儀器的重量和體積,同時也會使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加大,這是不可取的。二是減少上式中的分母,其物理意義為減小平衡系統的穩定性。根據力學原理,讓式(2-2-2)的分母從小於零的方向趨近於零而不等於零,即減小系統的穩定性,但又不使其達到不穩定狀態,使靈敏度達到我們所需要的范圍。為實現這一要求,可採取加助動裝置(亦稱敏化)方法、傾斜觀測法以及適當布置主彈簧位置等方法。圖2-2-1中主彈簧連在支桿上的布局,本身就起到了自動助動作用,隨著β角的減小,靈敏度會逐漸增大。

(四)測讀機構與零點讀數法

由於重力的變化所能引起平衡體偏轉角的改變數十分微小,肉眼無法判別。因此,為能觀察出這一微小變化,測讀機構首先要有一套具有足夠放大能力的放大機構,如光學放大、光電放大和電容放大等;其次應有一套測讀機構,如測微計數器或自動記錄系統等,將平衡體角位移改變數測讀出來,以換算出重力變化量。現代重力儀的測讀都是採用補償法進行的,也稱零點讀數法。其含義是:選取平衡體的某一位置作為測量重力變化的起始位置,即零點位置;重力變化後第一步是通過放大裝置觀測平衡體對零點位置的偏離情況,第二步是用另外的力去補充重力的變化,即通過測讀裝置再將平衡體又准確地調回到零點位置,測微器上前後兩個讀數的變化就反映了重力的變化。採用零點讀數法有許多優點,擴大了直接測量范圍,減小了儀器的體積,測讀精度高,以相同的靈敏度在各點上施測。此外,讀數換算也較簡單。

(五)影響重力儀精度的因素及消除影響的措施

精度是指實測值逼近真值的程度,它與測量次數有關,更與測量中不可避免的各種干擾因素造成的誤差有關。影響重力儀觀測精度的因素很多,如何採取相應措施使這些干擾的影響降到最低水平,是決定重力儀性能或質量的根本保證。

1.溫度影響

溫度變化會使重力儀各部件熱脹冷縮,使各著力點間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彈簧的彈力系數也是溫度的函數。以石英彈簧為例,它的彈性溫度系數約為120×10-6,即溫度變化1℃,相當於重力(全值)變化了1200g.u.。因此,克服溫度變化的影響是提高重力儀精度的重要保證。為此,已採用的措施有:選用受溫度變化影響小的材料作儀器的彈性元件;附加自動溫度補償裝置;採用電熱恆溫(有的儀器必要時加雙層恆溫),這樣使儀器內部溫度基本保持不變。此外在野外使用儀器時,應盡量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在儀器上,搬運中應使用通風性能好的專用外包裝箱等。

2.氣壓影響

主要是使空氣密度改變而使平衡體所受的浮力改變,並在儀器內部可能形成微弱的氣體流動沖擊彈性系統。消除的方法有:將彈性系統置於高真空的封閉容器內;在與平衡體相反方向上(相對旋轉軸而言)加一個等體積矩的氣壓補償器;條件需要和許可時,應將儀器放入氣壓倉內檢測受氣壓變化的影響,以便引入相應的氣壓校正。

3.電磁力影響

用石英材料製成的擺桿(平衡體),因質量很小無需加固。當它在自由擺動時,會與容器中殘存的空氣分子相摩擦而產生靜電,電荷的不斷積累會使儀器讀數發生變化。因此,這類儀器常在平衡體附近放一適量的放射性物質,使殘存氣體游離而導走電荷。對於用金屬製成的彈性元件來說,材料中含的鐵磁性元素就會對地磁場變化產生響應而改變儀器讀數,為此,要將整個彈性系統作消磁處理,外面再加上磁屏以屏蔽磁場;有條件時,應在人工磁場中進行實際測量,以了解受磁場方向、強度變化的影響,必要時引入相應的校正項;在野外工作中,利用指南針定向安放儀器,讓擺桿方向總與地磁場垂直。

4.安置狀態不一致的影響

在各測點上安放重力儀時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擺桿與重力的交角就不會一致,從而使測量結果不僅包含有各測點間重力的變化量,還包含了擺桿與重力方向夾角不一致的影響。可以證明,為了使後者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應取平衡體的質心與水平轉軸所構成的平面為水平時的平衡體位置作為重力儀的零點位置。為此,重力儀都裝有指示水平的縱、橫水準器和相應的調平角螺絲,有的還裝有靈敏度更高的電子水準器和自動調節系統。

5.零點漂移影響

重力儀中的彈性元件,在一個力的長期作用下會產生彈性疲勞和蠕變等現象,使彈性元件隨時間推移而產生極其微小的永久形變(類似橡皮筋的老化)。它嚴重地影響了重力儀的測量精度,帶來了幾乎不可克服的零點漂移,即儀器的零點位置在隨時間變化;或者說,在同一點上排除了其他各種影響後,不同時刻的讀數仍會不同,這種漂移量的大小和有無規律與材料的選擇及工藝(如事前進行時校處理等)水平密切相關。一台好的重力儀應是零漂小且與時間呈線性關系,這是在恆溫精度提高後衡量儀器好壞的另一個重要指標。為消除這一影響,必須通過性能試驗檢查其零漂變化情況,確定在重力基點控制下每一測段工作時間長短而專門引入零點校正。

6.震動的影響

震動對觀測精度有影響,例如儀器在運輸中受突然性的撞擊,甚至取出與放回儀器時不小心碰撞了一下儀器箱邊,常常會出現讀數的突變(俗稱突然掉格);再則,儀器的零漂在動態時要比靜態時大且無規律,且動態的零漂隨運輸方式不同也不盡相同。實踐證明,飛機運輸比汽車運輸影響要小,在同樣道路上不同型號的汽車其震動影響也不相同。在高精度的重力測量中,震動已是一個關系測量誤差大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運輸中可用泡沫海綿墊、軟墊、人工小心手提等方式使造成的誤差最小。

D. 鍍鋅方管的重量計算方式

鍍鋅方管的重量計算公式:kg/m w=﹛2 (a+b)-4×s﹜×s×0.00785

公式中,a、b為方矩管邊長(mm),s為壁厚(mm)

舉例:30mm×20mm矩形管,壁厚1mm求每米質量

每米質量=(2×50-4) ×1×0.00785 kg =0.7536kg

(4)重量矩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鍍鋅方管每米理論重量的計算

4 * 厚度 *(邊長-厚度)* 0.00785

其中,邊長和壁厚都以毫米(mm)為單位,直接把數值代入上述公式,得出即為每米方管的重量,以千克為單位。

如30 x 30 x 2.5毫米的方管,按上述公式即可算出其每米重量為:4 x 2.5 x (30-2.5) x 7.85=275 x 7.85=2158.75克,即約2.16公斤。

當壁厚和邊長都以毫米為單位時,4x壁厚x(邊長-壁厚)算出的是每米長度方管的體積,以立方厘米(cm3)為單位,再乘以鐵的比重每立方厘米7.85克,得出即為每米方管以千克為單位的重量 。

E. 力矩的計算公式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積叫做力對轉動軸的力矩,即:M=F*L。

式中M是力F對轉動軸O的力矩,凡是使物體產生反時針方向轉動效果的,定為正力矩,反之為負力矩。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矩單位是牛頓*米,簡稱:牛*米,符號:N*m。

拓展資料:

一、定義

力矩在物理學里是指作用力使物體繞著轉動軸或支點轉動的趨向。力矩的單位是牛頓-米。力矩希臘字母是 tau。力矩的概念,起源於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轉動力矩又稱為轉矩或扭矩。力矩能夠使物體改變其旋轉運動。推擠或拖拉涉及到作用力 ,而扭轉則涉及到力矩。力矩等於徑向矢量與作用力的叉積。

二、性質

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於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不同;

2.當力的大小為零或力臂為零時,則力矩為零;

3.力沿其作用線移動時,因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沒有改變,所以,力矩不變。

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和等於零。

參考資料:網路 力矩

F. 矩形管重量計算

矩型管重量計算方法如下:

1、2[(a-d-2r+π(r+d/2)/2+(b-d-2r+π(r+d/2)/2]x7.85d(kg)

a,b為矩形管長和寬(m),r為管內腔四角的圓弧半徑(m),d為壁厚(mm)

2、簡單一點的就是:把它當成四塊鋼板來算了。例如:2*(邊長1+邊長2-壁厚)*壁厚*長度*密度=重量,不過要注意單位的換算,2*(0.5米+0.8米-0.01米)*0.01米*1米*7800=201.24千克

拓展資料:

1、矩形管是一種中空的長條鋼材,又稱扁管、扁方管或方扁管(顧名思義)。在抗彎、抗扭強度相同時,重量較輕,所以廣泛用於製造機械零件和工程結構。

2、矩形管的分類:鋼管分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有縫管)熱軋無縫方管、冷拔無縫方管、擠壓無縫方管、焊接方管。其中焊接方管又分為:電弧焊方管、電阻焊方管(高頻、低頻)、氣焊方管、爐焊方管。

3、用途:建築,機械製造,鋼鐵建設項目, 造船,太陽能發電支架,鋼結構工程,電力工程,電廠,農業和化學機械,玻璃幕牆,汽車底盤,機場等。

G. 農村土地面積如何測量

到目前來講,農村測繪獲取數據的方法有:

1、工程測量外業實測方式測制地形圖。

2、通過傳統載人機航測法測繪地形圖。

3、通過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獲取測試地區地形圖數據(新)。

第一種方法 :外業實測方式。這種方式不能提供影像底圖,外業實測需要大量外業測繪人員,成本較高,且具體實施起來會較大程度受地形、氣候的影響,較難滿足工期和質量要求。

第二種方法 :傳統載人機航測法。傳統載人機航測需要執行空域申請、和機場進行協調等一系列工作,成本較大,操作繁瑣。

第三種方法 :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方法。無人機航空攝影較其它兩種測量方法具有較大的優勢,成本低、執行方便、自動化高、准確度高、效率高。

(7)重量矩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計算

土地面積小且不規則時,劃分成一些三角形,用海龍公式計算出每個銜接三角形的面積,再加起來。

大面積土地精確測量先分成小塊面積逐塊測量再加起來。

大面積土地粗略測量先繪成地圖,再在地圖上測量。

圖上測量方法:

將圖上需測面積的區域按邊界剪下並用精度高一點的天平(如0.01克)稱重,再將同一張圖上剪下的邊緣部分剪成面積規則的長方形,計算出面積後也稱重,按區域重量:區域面積=邊緣部分重量:邊緣部分面積,即可計算出圖上區域的面積,再乘以比例尺即可。

如無精度高一點的天平也可整圖粘到厚薄均勻的橡膠板上,用秤稱,按以上同樣計算方法。

國土面積排名

1、俄羅斯(約1707.52萬平方公里)。

2、加拿大(約997.6萬平方公里)。

3、中國(約960.90萬平方公里)。

4、美國(約932.69萬平方公里)。

5、巴西(約851.19萬平方公里)。

6、澳大利亞(約768.68萬平方公里)。

H. 矩形管重量計算方法是什麼

1、2[(a-d-2r+π(r+d/2)/2+(b-d-2r+π(r+d/2)/2]x7。85d(kg)

a,b為矩形管長和寬(m),r為管內腔四角的圓弧半徑(m),d為壁厚(mm)

2、簡單一點的就是:把它當成四塊鋼板來算了。例如:2*(邊長1+邊長2-壁厚)*壁厚*長度*密度=重量,不過要注意單位的換算,2*(0。5米+0。8米-0。01米)*0。01米*1米*7800=201。24千克

矩形管的分類:

鋼管分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有縫管)熱軋無縫方管、冷拔無縫方管、擠壓無縫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為:

1、按工藝分——電弧焊方管、電阻焊方管(高頻、低頻)、氣焊方管、爐焊方管;

2、按焊縫分——直縫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I. 矩形鋼管理論重量計算方法是什麼

1米長方管的重量=0.0314x壁厚(mm)x邊長(mm)——單位:公斤

J. 方管規格表及重量矩形鐵管,方形鐵管,圓鐵管三種鐵管如何計算重量

摘要 矩型管重量計算方法如下:

閱讀全文

與重量矩的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恐龍的折紙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897
台式機電腦降溫方法 瀏覽:88
淡水中鹽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461
marquez訓練方法 瀏覽:164
特曲八大名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935
牛油火鍋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656
二胡的方法和步驟圖解 瀏覽:392
如何要債好方法 瀏覽:70
家用保險絲正確的安裝方法 瀏覽:166
搖桿使用方法 瀏覽:880
年度分解及計算方法 瀏覽:915
蜜蠟真假怎麼辨別方法 瀏覽:970
實驗室制鐵常用方法 瀏覽:38
祖母格大衣的連接方法 瀏覽:403
角膜炎有什麼土方法嗎 瀏覽:700
海狗油的食用方法 瀏覽:521
vivo快捷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3
樹葉剪紙圓圓的簡單方法 瀏覽:419
三菱電飯鍋使用方法 瀏覽:922
金毛幼崽的方法視頻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