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計量器的測量方法和技巧

計量器的測量方法和技巧

發布時間:2022-05-15 10:37:16

『壹』 選擇計量器具是檢測工件的重要環節,敘述計量器的選用原則

選用測量儀器應從技術性和經濟性出發,使其類型、規格選擇與工件外形、位置、尺寸、被測參數特徵相適應,計量特性(如最大允許誤差、穩定性、測量范圍、靈敏度、分辨力等)適當地滿足預定要求,既要夠用,又不過高,還要與測量方法的選擇同時考慮。
1、根據工件加工批量:批量小的選用普通測量儀器;批量大的選用量規及檢驗夾具,以提高測量效率。
2、根據工件的結構和重量:輕小而簡單的工件,可以放到量儀上測量,重大復雜的工件則要用上置式量儀,即將量儀拿到工件上測量。
3、根據工件尺寸的大小和要求確定測量儀器的規格。要使測量儀器的測量范圍能容納工件,測量頭能伸入被測部位。
4、根據工件要求誤差(公差)選擇測量儀器。通常測量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為工件公差的1/3~1/10。若被測工件屬於測量設備,則必須選用其公差1/10;若被測工件為一般產品,則選用其公差1/3~1/5;若測量儀器條件不允許,也可為其公差的1/2,但此時測量結果的置信水平就相應下降了。
5、在選擇靈敏度時,應注意測量儀器靈敏度過低會影響測量准確度,過高又難於及時達到平衡狀態。

『貳』 怎樣選擇計量器具的原則

  1. 對絕對測量來說,要求計量器具的測量范圍要大於被測量的量的大小,但不要相差太大。因為用測量范圍大的計量器具測量小型工件,不僅不經濟,而且測量精度還難以保證。

  2. 對比較測量來說,計量器具的示值范圍一定要大於被測件的參數公差。例如,被測件的尺寸公差為±0.05mm,就不能用示值范圍為±0.05mm的測微計去測量。

  3. 在測量形狀誤差(例如圓跳動等)時,計量器具的測量頭要做往復運動,因此要考慮回程誤差的影響。當工件的精度要求高時,應當選擇靈敏度高、回程誤差小的計量器具。

  4. 對於薄型、軟質、易變形的工件,應該選用測量力小的計量器具。

  5. 對於粗糙的表面,不能用精密的計量器具去測量。被測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於或等於計量器具測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值。

  6. 單件或小批量生產應選用通用(萬能)計量器具,大批量生產應選用專用計量器具。

    選擇計量器具的依據是被測對象的公差值大小。

『叄』 幾何量測量的四要素是什麼

幾何量測量的四要素是被測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精度。

1、被測對象

被測對象包括長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狀相位置誤差以及螺紋、齒輪的各個幾何參數等。

2、計量單位

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幾何量中長度的基本單位為米(m),長度的常用單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

3、測量方法

測量方法是指測量時所採用的測量原理、計量器具相測量條件的綜合。

4、測量精度

測量精度是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3)計量器的測量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1、從幾何量參量種類來看,可分為長度、角度、形狀與位置和粗糙度等。長度包括:兩點間的距離、兩平行直線間距離、兩平行直線間距離、兩平行平面間距離、軸徑和孔徑等;

角度包括:平面角、立體角、錐度和圓分度等;形狀位置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平行度、垂直度;粗糙度包括:輪廓算術平均值偏差、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等。

2、從被測的具體對象來說,分為計量器具的檢定,機械零部件、完整機器和儀器以及大型機械的安排、調整與測量。

3、從幾何量檢測項目來講,分為基準檢定、量具量儀檢定和精密測試。

4、按現代計量學來分,幾何量檢測分為端度、線紋、平面、粗糙度和零部件工程參量測量。(資料來源:好域安機械論壇)

『肆』 測量方法的分類

直接測量、間接測量和組合測量。

直接測量是將被測量與與標准量進行比較,得到測量結果.

間接測量是測得與被測量有一定函數關系的量,然後運用函數求得被測量.

組合測量是對若干同名被測量的不同組合形式分別測量,然後用最小二乘法解方程組,求得被測量

『伍』 測量四要素分別是什麼

幾何量測量的四要素是被測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精度。
1、被測對象
被測對象包括長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狀相位置誤差以及螺紋、齒輪的各個幾何參數等。
2、計量單位
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幾何量中長度的基本單位為米(m),長度的常用單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
3、測量方法
測量方法是指測量時所採用的測量原理、計量器具相測量條件的綜合。
4、測量精度
測量精度是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陸』 常用的量具類型有哪些

量具按照用途和結構性能分可分為:在平面內對角度量進行測量的量具。主要有角度塊、角度尺、各類分度頭、正弦規等。

長度測量儀器的使用和保養:使用長度測量儀器進行測量的時候,如果使用方法不當會使測量結果產生誤差。比如在卧式測長儀中,需要用標準的環規和量塊附件組合成一個和被測環規大小一樣的尺寸,將其和被測環規進行比較測量。

這種測量方式除了會產生尺寸測量儀器的誤差之外,還會產生對准誤差。導致測量存在誤差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檢測現場的亮度、襯度、測量儀器刻線的質量、對線的方式,以及測量人員的視力等等。

量具類型溫度: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長度計量的時候,要想達到量值統一的測量目的,就必須要保證測量工件的溫度符合國際標准溫度20℃的規定,以此來來減少由於測量工件不符合溫度要求而出現的測量誤差現象。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長度計量儀器的測量精準度。

減少由於溫度的誤差而造成的測量偏差,就需要加強對造成工件溫度誤差原因的分析和探究。為了降低溫度上的誤差,在用長度計量器進行測量時,要盡可能的使被測量物體和標准器的材料一致,以降低測量物體和標准器之間的線膨脹系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測量儀器

『柒』 游標卡尺使用方法有什麼簡單介紹

將量爪並攏,查看游標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如果對齊就可以進行測量:如沒有對齊則要記取零誤差:游標的零刻度線在尺身零刻度線右側的叫正零誤差,在尺身零刻度線左側的叫負零誤差(這種規定方法與數軸的規定一致,原點以右為正,原點以左為負)。

測量時,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動游標,左手拿待測外徑(或內徑)的物體,使待測物位於外測量爪之間,當與量爪緊緊相貼時,即可讀數。

(7)計量器的測量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游標卡尺使用注意事項:

1、游標卡尺是比較精密的測量工具,要輕拿輕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時不要用來測量粗糙的物體,以免損壞量爪,不用時應置於乾燥地方,防止銹蝕。

2、測量工件時,卡腳測量面必須與工件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不得歪斜。且用力不能過大,以免卡腳變形或磨損,影響測量精度。

3、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讀數,可用緊固螺釘將游標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動。

4、測量內徑尺寸時,應輕輕擺動,以便找出最大值。

5、游標卡尺用完後,仔細擦凈,抹上防護油,平放在盒內,以防生銹或彎曲。

『捌』 常見的絕對測量法和相對測量法的計量器具有什麼

一、測量器具的分類

測量器具是一種具有固定形態、用以復現或提供一個或多個已知量值的器具。按用途的不同量具可分為以下幾類:

1、單值量具

只能體現一個單一量值的量具。可用來校對和調整其它測量器具或作為標准量與被測量直接進行比較,如量塊、角度量塊等。

2、多值量具

可體現一組同類量值的量具。同樣能校對和調整其它測量器具或作為標准量與被測量直接進行比較,如線紋尺。

3、 專用量具

專門用來檢驗某種特定參數的量具。常見的有:檢驗光滑圓柱孔或軸的光滑極限量規,判斷內螺紋或外螺紋合格性的螺紋量規,判斷復雜形狀的表面輪廓合格性的檢驗樣板,用模擬裝配通過性來檢驗裝配精度的功能量規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國習慣上將結構比較簡單的測量儀器稱為通用量具。如游標卡尺、外徑千分尺、百分表等。

二 、測量器具的技術性能指標

1. 量具的標稱值

標注在量具上用以標明其特性或指導其使用的量值。如標在量塊上的尺寸,標在刻線尺上的尺寸,標在角度量塊上的角度等。

2. 分度值

測量器具的標尺上,相鄰兩刻線(最小單位量值)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如一外徑千分尺的微分筒上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為0.01mm,則該測量器具的分度值為0.01mm。分度值是一種測量器具所能直接讀出的最小單位量值,它反映了讀數精度的高低,也說明了該測量器具的測量精度高低。

3. 測量范圍

在允許不確定度內,測量器具所能測量的被測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圍。例如,外徑千分尺的測量范圍有0~25mm、25~50mm等,機械式比較儀的測量范圍為0~180mm。

4. 測量力

在接觸式測量過程中,測量器具測頭與被測量面間的接觸壓力。測量力太大會引起彈性變形,測量力太小會影響接觸的穩定性。

5. 示值誤差

測量儀器的示值與被測量的真值之差。示值誤差是測量儀器本身各種誤差的綜合反映。因此,儀器示值范圍內的不同工作點,示值誤差是不相同的。一般可用適當精度的量塊或其它計量標准器,來檢定測量器具的示值誤差。

三、測量工具的選定

每次測量前,需要根據被測零件的特殊特性選擇測量工具,比如,長、寬、高、深、外徑、段差等可選用卡尺、高度尺、千分尺、深度尺;軸類直徑可選用千分尺、卡尺;孔、槽類可選用塞規、塊規、塞尺;測量零件的直角度選用直角尺;測量R值選用R規;測量配合公差小,精度要求高或要求計算形位公差時可選用三次元、二次元;測量鋼材硬度選用硬度計。

1. 卡尺的應用

卡尺可測量物體的內徑、外徑、長度、寬度、厚度、段差、高度、深度;卡尺是最常用、使用最方便的量具,在加工現場使用頻率最高的量具。

數顯卡尺:分辯力0.01mm,用於配合公差小(精度高)的尺寸測量。

表卡:分辯力0.02mm,用於常規尺寸測量 。

游標卡尺:分辯力0.02mm,用於粗加工測量 。

卡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凈的白紙將灰塵與臟污去除(用卡尺外測定面卡住白紙然後自然拉出,重復2-3次即可)

使用卡尺測量時,卡尺的測量面應盡量與被測物體的測量面平行或垂直;

使用深度測量時,如被測物體有R角時,需避開R角但緊靠R角,深度尺與被測高度盡量保持垂直;

卡尺測量圓柱時,需轉動且分段測量取最大值;

因卡尺使用的頻率高,保養工作需要做到最好,每天使用完後需擦拭乾凈後放入盒內,使用前需用量塊檢驗卡尺的精度。

2. 千分尺的應用

千分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凈的白紙將灰塵與臟污去除(用千分尺測量接觸面與螺桿面卡住白紙然後自然拉出,重復2-3次即可),然後扭動旋鈕,測量接觸面與螺桿面快接觸時,改用微調,當兩面完全接觸後調零,即可進行測量。

千分尺測量五金件時,調動旋鈕,快接觸工件時,改用微調旋鈕旋進,當聽到咔、咔、咔三聲響後停止,從顯示屏或刻度上讀出數據。

測量塑膠產品時,測量接觸面與螺桿輕輕接觸到產品即可。

千分尺測量軸類直徑時,至少測量兩個以上方向且分段測取最大值測量中的千分尺,兩接觸面應當隨時保持清潔,減少測量誤差。

3. 高度尺的應用

高度尺主要用來測量高度、深度、平面度、垂直度、同心度、同軸度、面振、齒振、深度、高度尺測量時,首先要檢驗測頭、各連接部位有無松動現象。
4. 塞尺的應用

塞尺適用於平面度、彎曲度、直線度的測量

平面度測量 :

將零件放置平台上,用塞尺測量零件與平台之間的間隙(注意:測量時塞尺與平台保持無間隙壓緊狀態)

直線度測量:

將零件放在平台上旋轉一周,用塞尺測量零件與平台之間的間隙。

彎曲度測量:

將零件放置在平台上,選取相應的塞尺測量零件兩側或中部與平台之間的間隙。

垂直度測量:

將被測零的直角度的一邊放置於平台上,另一邊讓直角尺與之靠緊,用塞尺測量部品與直角尺之間最大的間隙。

5. 塞規(棒針)的應用:

適用於測量孔的內徑、槽寬、間隙。

零件孔徑較大,沒有合適的針規時,可將兩個塞規重疊,按360度方向測量將塞規固定在帶磁性的V形塊上,可防止松動,易於測量。

『玖』 內徑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內徑百分表的安裝與使用方法如下:

1、根據內孔的內徑大小量程選取百分表,小孔使用兩腳的,大一點的使用三點的。

『拾』 體尺測量的注意事項

體尺測量的注意事項:測量時,應使牛站立在平坦的地上。肢勢端正,左右二側的前後肢均須在同一直線上,從後面看後腿掩蓋前腿,側望作腿掩蓋右腿,或右腿掩蓋左腿。

測量方法是指測量時所採用的測量原理、計量器具和測量條件的綜合,亦即獲得測量結果的方式。例如,用千分尺測量軸徑是直接測量法,用正弦尺測量圓錐體的圓錐角是間接測量法。

讀數值只表示被測尺寸相對於標准量的偏差。如用比較儀測量軸的直徑,需先用量塊調整好儀器的零位,然後進行測量,測得值是被側軸的直徑相對於量塊尺寸的差值,這就是相對測量。一般說來相對測量的精度比較高些,但測量比較麻煩。


測量方法的分類:

1)按是否直接測量被測參數,可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直接測量:直接測量被測參數來獲得被測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較儀測量。間接測量:測量與被測尺寸有關的幾何參數,經過計算獲得被測尺寸。

顯然,直接測量比較直觀,間接測量比較繁瑣。一般當被測尺寸或用直接測量達不到精度要求時,就不得不採用間接測量。

2)按量具量儀的讀數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測尺寸的數值,可分為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

絕對測量:讀數值直接表示被測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標卡尺測量。

閱讀全文

與計量器的測量方法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本田思域防盜模式快速解除方法 瀏覽:44
言語障礙治療的方法 瀏覽:933
編寫非標准檢驗檢測方法要求包括 瀏覽:958
緊鐵絲的方法視頻 瀏覽:171
啟動正念教育的正確方法 瀏覽:656
水三輪電機測量好壞的方法 瀏覽:877
恐龍的折紙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897
台式機電腦降溫方法 瀏覽:89
淡水中鹽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462
marquez訓練方法 瀏覽:164
特曲八大名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935
牛油火鍋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656
二胡的方法和步驟圖解 瀏覽:393
如何要債好方法 瀏覽:71
家用保險絲正確的安裝方法 瀏覽:166
搖桿使用方法 瀏覽:880
年度分解及計算方法 瀏覽:915
蜜蠟真假怎麼辨別方法 瀏覽:970
實驗室制鐵常用方法 瀏覽:38
祖母格大衣的連接方法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