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合肥平菇種植方法哪裡有

合肥平菇種植方法哪裡有

發布時間:2022-05-15 08:11:28

A. 平菇的種植方法哪些

平菇又名糙皮側耳、側耳、黑牡丹菇,蚝菇。平菇的菌蓋一般直徑在3到10厘米之間,多呈扇形貝殼形或。平菇在生長初期一般為青灰色,隨著菌體的長大,顏色會逐漸變為淺灰色或淡黃色。

在營養上,平菇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並且脂肪含量較低,並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人體的身體健康十分有益,可以增強人的體質,具有降血壓、減肥及抗癌等功效。在市場上倍受人們青睞,是平常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見食物。

在種植成本上,種植平菇一般成本較低,根據目前的物價水平,包括購買平菇品種,以及各種配料和消毒的葯劑,一般投資在兩萬元以內就可以進行平菇的種植。當然不同的地區,物價水平可能有差異,同時越大,投資也會越大。如果沒有平菇的種植經驗,可以小規模的種植,便種植邊摸索,慢慢的打開市場,發家致富。

B. 平菇的種植方法和注意細節

一:種植基地

平菇是一種比較喜歡濕潤和溫度的食用菌,所以在選擇菇場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就是場地的保溫保濕性,然後就是菇場的通風性要良好,確保菇場內的空氣能夠流通,只有保證了這一點,才能減少菇場內的細菌減少,細菌的存在會影響到平菇的生長和發育,選擇好菇場後,就是在種植平菇之前要對菇場進行全面的消毒和殺菌工作,這樣也是可以減少菌類對平菇的危害。

三、栽培場所注意消毒。

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栽培,都要注意場所的清潔和消毒,有光線能保溫保濕,做到通風換氣方便。平菇的種植場地選好之後要先消毒,特別是老菇場地更應該消毒,一般消毒可以用硫磺熏蒸,用量大概是每立方米10~15克。或者用甲醛熏蒸,用量為每立方米6~10毫升,進行了場所的消毒,這樣才能更好的有利於平菇的生長。

文獻來源:平菇在種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com)

平菇栽培都有哪些方法,在種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com)

C. 平菇怎麼種植方法

你好,種植平菇的過程中,最好選用沒有發生霉變的玉米芯作為材料,加入適量的麩皮、生石灰、復合肥和克霉靈一起混合發酵,再裝入袋中放在陰涼乾燥的室內,保證房間的空氣流暢,在房間噴灑少量的殺菌劑,控制在20℃~25℃左右即可。

1、選種處理

通常是經過25~32天後即可發滿平菇,最好在發菌前一周將溫度控制在25℃左右,這樣才會讓平菇高產量,一般發菌完全後要及時的將平菇採摘,如果放置時間過久的話,裡面的綠黴菌會影響平菇的產量。

D. 平菇的種植技術

平菇是人們喜食的一種蔬菜,平菇栽培技術也很重要。栽培平菇時主要注意以下7點:

①營養。平菇可利用的營養很多,木質類的植物殘體和纖維質的植物殘體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時,依次以廢棉、棉籽殼、玉米芯、棉稈、大豆秸產量較高,其他農林廢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麥秸、玉米芯等。

②溫度。菌絲生長不同種的菌絲生長溫度范圍和適宜溫度不完全相同,多數種和品種在5-35℃下都能生長,20-30℃是它們生長共同的適宜溫度范圍,低溫和中低溫類品種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4-26℃,中高溫類和廣溫類品種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8℃左右,鳳尾菇的最適生長溫度25-27℃。

子實體形成和生長正如前文所述,從平菇子實體形成溫度上看,品種可劃分為幾大溫型,這幾大溫型的品種,除高溫型的特殊種外,多數種在10-20℃內都可出菇。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子實體生長越快,菌蓋越薄,色澤越淺。

③濕度。菌絲體生長的基質含水量以60%-65%為最適,基質含水量不足時,發菌緩慢,發菌完成後出菇推遲。生料栽培,基質含水量過高時,透氣性差,菌絲生長緩慢,同時易滋生厭氧細菌或黴菌。出菇期以70%-75%為最適,大氣相對濕度在85%-95%時子實體生長迅速、茁壯,低於80%時菌蓋易於干邊或開裂,較長時間超過95%則易出現爛菇。在生料栽培中,常採取偏干發菌,出菇期補水的方法,以保證發菌期不受黴菌的侵染,並保證出菇期足夠的水分以供出菇。

④空氣。平菇是好氣性真菌,菌絲體在塑料薄膜覆蓋下可正常生長,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種瓶中也能正常生長。而在一定二氧化碳濃度下菌絲較自然界空氣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下生長更好。就是說,一定濃度的一氧化碳可刺激平菇菌絲體的生長,但是,子實體形成、分化和發育需要充足的氧氣,二氧化碳對其生長發育是有害的。在氧氣不足,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不易形成子實體,或子實體原基不分化,或出現二度分化,或大腳小蓋的畸形菇等。

⑤光。平菇菌絲體生長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絲的生長。因此,發菌期間應給予黑暗或弱光環境。但是,子實體的發生或生長需要光,特別是子實體原基的形成。此外,光強度還影響子實體的色澤和柄的長度。相比之下,較強的光照條件下,子實體色澤較深,柄短,肉厚,品質好;光照不足時,子實體色澤較淺,柄長,肉薄,品質較差。因此,栽培中要注意給予適當的光照。

⑥酸鹼度(pH值)。平菇菌絲在pH值3.5-9.0范圍內部能生長,適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養料和自然水混合後,基質的酸鹼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絲生長。但是,實際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鹼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黴菌和滋生,確保發菌。

⑦其他。平菇子實體生長發育中對空氣中一氧化碳、硫化物、乙炔等不良氣體敏感。當空氣中這些物質的濃度較高時,子實體停滯生長、畸形甚至枯萎。此外,還對敵敵畏過敏,在菇房使用敵敵畏殺蟲後,子實體會向上翻卷形成「雞爪菇」。
[編輯本段]平菇的栽培目前我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內床栽、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塑料大棚栽培等。中國有機農業網

E. 平菇的種植方法

1、菇房建造:可把現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為菇房。有條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應坐北朝南,設在地勢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內栽培面積20平方米為宜。屋頂、牆壁要厚,門窗安排要合理,有利於 保溫、保濕、通風和透光。內牆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簡易菇房,即從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間,還可在菇房內設置床架,進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間留60厘米寬的走道 。上下層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層離地20厘米,取上層不要超過窗戶,以免 影響光照。床面寬不超過1米,便於管理。床面鋪木板,竹桿或秸稈簾等。 2、培養料的配製:栽培平菇的培養料有玉米芯、木屑、豆秸、稻草、樹葉等。無論哪一種培養料均要求新鮮、無蟲、 無毒和無雜質。否則,易感染雜菌,造成減產。 培養料配方 (1)玉米芯(粉碎)78%,玉米面(或麥麩)20%、石灰2%和適量水。 (2)玉米芯(粉碎)40%、豆秸(粉碎)40%、玉米面18%、石灰2%和適量水。 (3)木屑78%、米糠(或玉米面)20%、石灰2%和適量水。 (4)稻草,將稻草切成5—10厘米長,放入2%石灰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濾去多餘的水分,即可鋪料播種。 3、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別是舊菇房,更要徹底消毒 。以減少雜菌污染和蟲害發生。消毒方法如下: (1)每100立方米菇房用硫磺0.5公斤、敵敵畏0.1公斤、甲醛0.2公斤,與木屑混合加熱,密閉熏蒸24小時。 (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錳酸鉀0.5公斤,加熱密閉熏蒸24小時。 (3)噴灑5%的石碳酸溶液。 (4)噴灑敵敵畏800倍液。 4、播種:平菇的播種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層播和覆蓋式播種等。下面主要介紹一下層播。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 膜,在塑料薄膜上鋪一層營養料,約5厘米厚,然後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營養料,再在上面撒一層菌種,最後整平 壓實。床面要求平整、呈龜背形。一般每平方米床面用料20公斤左右,厚度10—15厘米。在播種前,應先將菌種從 瓶內或塑料袋內取出,放入干凈的盆內,用洗凈的手把菌種掰成棗子大小的菌塊,再播入料內。播 種後,料面上再 蓋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即利於保濕,也可防止雜菌污染。 播種時間,一般從8月末到第二年4月末,均可播種。不過春播要早,秋播要晚,氣溫在15℃以下是平菇栽培的適宜時期。 既適於平菇生長發育,又不利雜菌生長。一般播種量為料重的10%—15%。上層播種量占菌種量的60%,用菌種封閉料表面,以 防止雜菌污染。 5、管理: (1)發菌期的管理:菌絲體生長發育階段的管理,主要是調溫、保濕和防止雜菌污染。為了防止雜菌污染,播種後 10天之內,室溫要控制在15℃以下。播後兩天,菌種開始萌發並逐漸向四周生長,此時每天都要多次檢查培養料內的 溫度變化,注意將料溫控制在30℃以下。若料溫過高,應掀開薄膜,通風降溫,待溫度下降後,再蓋上薄膜。料溫穩 定後,就不必掀動薄膜。10天後菌絲長滿料面,並向料層內生長,此時可將室溫提高到20—25 ℃。發現雜菌污染,可 將石灰粉撒在雜菌生長處,或用0.3%多菌靈揩擦。此期間將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況下,播種後, 20—30天菌絲就長滿整個培養料。 (2)出菇期的管理:菌絲長滿培養料後,每天在氣溫最低時打開菇房門窗和塑料膜1小時,然後蓋好,這樣可加大料面 溫差,促使子實體形成。還要根據濕度進行噴水,使室內空氣相對濕度調至80%以上。達到生理成熟的菌絲體,遇到 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就扭結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狀的菌蕾堆。這時可向空間噴霧,將室內空氣相對濕度 保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噴水,以免影響菌蕾發育,造成幼菇死亡。同時要支起塑料薄膜,這樣既通風又保濕, 室內溫度可保持在15—18℃。 菌蕾堆形成後生長迅速,2—3天菌柄延伸,頂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圓形的原始菌蓋形成時,把覆蓋的薄膜掀掉,可向料面 噴少量水,保持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在90%左右。一般每天噴2—3次,溫度保持在15℃左右。 6.採收: 當平菇菌蓋基本展開,顏色由深灰色變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將彈射時,是平菇的最適收獲期。這時採收的平菇, 菇體肥厚,產量高且味道美。採收方法,要用左手按住培養料,右手握住菌柄,輕輕旋扭下。也可用刀子在菌柄基部 緊貼料面處割下。采大朵留小朵,一般情況下,播種一次可採收3—4批菇。每批採收後,都要將床面殘留的死菇,菌 柄清理干凈,以防止下批生產爛菇。蓋上薄膜,停止噴水4—5天,然後再少噴水,保持料面潮濕。大約經10天左右, 料面再度長出菌蕾。仍按第一批菇的管理方法管理。 二、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 1. 栽培時間:在6月末三遍地鏟趟完畢,在玉米或大豆地壟溝種菇。因玉米或大豆在7—8月份枝葉生長茂盛,封壟較好, 壟溝濕度大,正好適合平菇子實體生長。 2. 培養料:選用整軸玉米芯或整捆豆稈,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時撈出,控出多餘水分,備用。 3. 栽培方法:栽二壟,空一壟為作業道。首先將壟溝清理一下,然後鋪一層整軸玉米芯或豆稈,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 料,再撒一層菌種。最後用腳踩實,上面覆蓋2厘米厚土或覆蓋地膜。 4. 管理:接種20天後,菌絲長滿培養料。如果天氣無雨,較乾旱的地區,可澆一次重水,一周左右就能出菇。管理方法 及採收同前。 三、塑料大棚栽培 塑料大棚栽培,其生產方式多樣。可按東西走向作畦栽培,也可與高桿蔬菜(黃瓜、豆角架中間的壟溝內)間種, 也可作菌磚栽培,還可以用塑料袋栽培。培養料的調制、播種、管理同前。因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棚內溫度變化較大,需 要根據氣候變化,注意調節溫度。當氣溫偏高時,白天蓋上草簾,以免太陽照射而增溫;傍晚揭去草簾,並打開通風窗上的 薄膜,以降低棚內溫度。當氣溫降低時,白天揭開草簾,利用日照增溫,晚上蓋好草簾,關嚴通風窗,以利保溫。

①營養。平菇可利用的營養很多,木質類的植物殘體和纖維質的植物殘體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時,依次以廢棉、棉籽殼、玉米芯、棉稈、大豆秸產量較高,其他農林廢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麥秸、玉米芯等。 ②溫度。菌絲生長不同種的菌絲生長溫度范圍和適宜溫度不完全相同,多數種和品種在5~35℃下都能生長,20~30℃是它們生長共同的適宜溫度范圍,低溫和中低溫類品種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4~26℃,中高溫類和廣溫類品種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8℃左右,鳳尾菇的最適生長溫度25~27℃。 子實體形成和生長正如前文所述,從平菇子實體形成溫度上看,品種可劃分為幾大溫型,這幾大溫型的品種,除高溫型的特殊種外,多數種在10~20℃內都可出菇。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子實體生長越快,菌蓋越薄,色澤越淺。 ③濕度。菌絲體生長的基質含水量以60%~65%為最適,基質含水量不足時,發菌緩慢,發菌完成後出菇推遲。生料栽培,基質含水量過高時,透氣性差,菌絲生長緩慢,同時易滋生厭氧細菌或黴菌。出菇期以70%~75%為最適,大氣相對濕度在85%~95%時子實體生長迅速、茁壯,低於80%時菌蓋易於干邊或開裂,較長時間超過95%則易出現爛菇。在生料栽培中,常採取偏干發菌,出菇期補水的方法,以保證發菌期不受黴菌的侵染,並保證出菇期足夠的水分以供出菇。 ④空氣。平菇是好氣性真菌,菌絲體在塑料薄膜覆蓋下可正常生長,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種瓶中也能正常生長。而在一定二氧化碳濃度下菌絲較自然界空氣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下生長更好。就是說,一定濃度的一氧化碳可刺激平菇菌絲體的生長,但是,子實體形成、分化和發育需要充足的氧氣,二氧化碳對其生長發育是有害的。在氧氣不足,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不易形成子實體,或子實體原基不分化,或出現二度分化,或大腳小蓋的畸形菇等。 ⑤光。平菇菌絲體生長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絲的生長。因此,發菌期間應給予黑暗或弱光環境。但是,子實體的發生或生長需要光,特別是子實體原基的形成。此外,光強度還影響子實體的色澤和柄的長度。相比之下,較強的光照條件下,子實體色澤較深,柄短,肉厚,品質好;光照不足時,子實體色澤較淺,柄長,肉薄,品質較差。因此,栽培中要注意給予適當的光照。 ⑥酸鹼度(pH值)。平菇菌絲在pH值3.5~9.0范圍內部能生長,適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養料和自然水混合後,基質的酸鹼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絲生長。但是,實際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鹼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黴菌和滋生,確保發菌。 ⑦其他。平菇子實體生長發育中對空氣中一氧化碳、硫化物、乙炔等不良氣體敏感。當空氣中這些物質的濃度較高時,子實體停滯生長、畸形甚至枯萎。此外,還對敵敵畏過敏,在菇房使用敵敵畏殺蟲後,子實體會向上翻卷形成「雞爪菇」。

F. 平菇怎麼種

目前我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內床栽、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塑料大棚栽培等。
室內床栽

1、菇房建造:可把現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為菇房。有條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應坐北朝南,設在地勢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內栽培面積20平方米為宜。屋頂、牆壁要厚,門窗安排要合理,有利於 保溫、保濕、通風和透光。內牆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簡易菇房,即從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間,還可在菇房內設置床架,進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間留60厘米寬的走道 。上下層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層離地20厘米,取上層不要超過窗戶,以免 影響光照。床面寬不超過1米,便於管理。床面鋪木板,竹桿或秸稈簾等。
2、培養料的配製:栽培平菇的培養料有玉米芯、木屑、豆秸、稻草、樹葉等。無論哪一種培養料均要求新鮮、無蟲、 無毒和無雜質。否則,易感染雜菌,造成減產。 培養料配方
(1)玉米芯(粉碎)78%,玉米面(或麥麩)20%、石灰2%和適量水。
(2)玉米芯(粉碎)40%、豆秸(粉碎)40%、玉米面18%、石灰2%和適量水。
(3)木屑78%、米糠(或玉米面)20%、石灰2%和適量水。
(4)稻草,將稻草切成5—10厘米長,放入2%石灰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濾去多餘的水分,即可鋪料播種。
3、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別是舊菇房,更要徹底消毒 。以減少雜菌污染和蟲害發生。消毒方法如下:
(1)每100立方米菇房用硫磺0.5公斤、敵敵畏0.1公斤、甲醛0.2公斤,與木屑混合加熱,密閉熏蒸24小時。
(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錳酸鉀0.5公斤,加熱密閉熏蒸24小時。
(3)噴灑5%的石碳酸溶液。 (4)噴灑敵敵畏800倍液。
4、播種:平菇的播種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層播和覆蓋式播種等。下面主要介紹一下層播。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 膜,在塑料薄膜上鋪一層營養料,約5厘米厚,然後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營養料,再在上面撒一層菌種,最後整平 壓實。床面要求平整、呈龜背形。一般每平方米床面用料20公斤左右,厚度10—15厘米。在播種前,應先將菌種從 瓶內或塑料袋內取出,放入干凈的盆內,用洗凈的手把菌種掰成棗子大小的菌塊,再播入料內。播 種後,料面上再 蓋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即利於保濕,也可防止雜菌污染。 播種時間,一般從8月末到第二年4月末,均可播種。不過春播要早,秋播要晚,氣溫在15℃以下是平菇栽培的適宜時期。 既適於平菇生長發育,又不利雜菌生長。一般播種量為料重的10%—15%。上層播種量占菌種量的60%,用菌種封閉料表面,以 防止雜菌污染。
5、管理:
(1)發菌期的管理:菌絲體生長發育階段的管理,主要是調溫、保濕和防止雜菌污染。為了防止雜菌污染,播種後 10天之內,室溫要控制在15℃以下。播後兩天,菌種開始萌發並逐漸向四周生長,此時每天都要多次檢查培養料內的 溫度變化,注意將料溫控制在30℃以下。若料溫過高,應掀開薄膜,通風降溫,待溫度下降後,再蓋上薄膜。料溫穩 定後,就不必掀動薄膜。10天後菌絲長滿料面,並向料層內生長,此時可將室溫提高到20—25 ℃。發現雜菌污染,可 將石灰粉撒在雜菌生長處,或用0.3%多菌靈揩擦。此期間將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況下,播種後, 20—30天菌絲就長滿整個培養料。
(2)出菇期的管理:菌絲長滿培養料後,每天在氣溫最低時打開菇房門窗和塑料膜1小時,然後蓋好,這樣可加大料面 溫差,促使子實體形成。還要根據濕度進行噴水,使室內空氣相對濕度調至80%以上。達到生理成熟的菌絲體,遇到 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就扭結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狀的菌蕾堆。這時可向空間噴霧,將室內空氣相對濕度 保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噴水,以免影響菌蕾發育,造成幼菇死亡。同時要支起塑料薄膜,這樣既通風又保濕, 室內溫度可保持在15—18℃。 菌蕾堆形成後生長迅速,2—3天菌柄延伸,頂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圓形的原始菌蓋形成時,把覆蓋的薄膜掀掉,可向料面 噴少量水,保持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在90%左右。一般每天噴2—3次,溫度保持在15℃左右。
6.採收: 當平菇菌蓋基本展開,顏色由深灰色變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將彈射時,是平菇的最適收獲期。這時採收的平菇, 菇體肥厚,產量高且味道美。採收方法,要用左手按住培養料,右手握住菌柄,輕輕旋扭下。也可用刀子在菌柄基部 緊貼料面處割下。采大朵留小朵,一般情況下,播種一次可採收3—4批菇。每批採收後,都要將床面殘留的死菇,菌 柄清理干凈,以防止下批生產爛菇。蓋上薄膜,停止噴水4—5天,然後再少噴水,保持料面潮濕。大約經10天左右, 料面再度長出菌蕾。仍按第一批菇的管理方法管理。
二、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
1. 栽培時間:在6月末三遍地鏟趟完畢,在玉米或大豆地壟溝種菇。因玉米或大豆在7—8月份枝葉生長茂盛,封壟較好, 壟溝濕度大,正好適合平菇子實體生長。
2. 培養料:選用整軸玉米芯或整捆豆稈,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時撈出,控出多餘水分,備用。
3. 栽培方法:栽二壟,空一壟為作業道。首先將壟溝清理一下,然後鋪一層整軸玉米芯或豆稈,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 料,再撒一層菌種。最後用腳踩實,上面覆蓋2厘米厚土或覆蓋地膜。
4. 管理:接種20天後,菌絲長滿培養料。如果天氣無雨,較乾旱的地區,可澆一次重水,一周左右就能出菇。管理方法 及採收同前。
三、塑料大棚栽培 塑料大棚栽培,其生產方式多樣。可按東西走向作畦栽培,也可與高桿蔬菜(黃瓜、豆角架中間的壟溝內)間種, 也可作菌磚栽培,還可以用塑料袋栽培。培養料的調制、播種、管理同前。因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棚內溫度變化較大,需 要根據氣候變化,注意調節溫度。當氣溫偏高時,白天蓋上草簾,以免太陽照射而增溫;傍晚揭去草簾,並打開通風窗上的 薄膜,以降低棚內溫度。當氣溫降低時,白天揭開草簾,利用日照增溫,晚上蓋好草簾,關嚴通風窗,以利保溫。

G. 平菇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平菇種植時需要選擇發霉以後的玉米芯或者棉花種子皮為原料,加入麥麩和生石灰以及復合肥等多種材料一起發酵,再分裝成袋接種菌絲,把它放到合適的環境中就能讓平菇快速長出。

平菇種植第四步採摘

平菇在種植以後25~32天左右就能長出個頭比較大的平菇,這時要及時採收,採收以後要向菌袋噴水,環境溫度要繼續保持在25度左右,過段時間它還能長出大量的平菇,每次製成的菌袋能反復長出四到五茬的平菇,每次長出的平菇都要及時採摘,不然菌袋中的綠黴菌會影響平菇的質量。

H. 平菇怎麼種植

平菇種植方法如下:

一、正確選擇品種。

品種的選擇很重要,在引種時一定要到信譽高的科研單位,而且要詳細詢問所購品種的溫型、色澤、菇型等生物性狀,必要時可在引回後作出菇試驗進行鑒定,以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二、保證菌種質量。
要想使高溫平菇高產、穩產,掌握菌種的正確製作工藝,保證菌種的良好質量很重要。質量好的菌種生命力強,播種後菌絲生長旺盛,從而可抑制雜菌生長,同時因為菌絲在培養基內分解和吸收營養的能力強,可以更好地為子實體輸送養分和水分,可獲得平菇的高產、穩產。

三、場地選擇。
高溫平菇的出菇場地可為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閑置菜棚、廢棄房舍等。要求是棚上覆蓋物必須要厚,通風良好、排水方便。

四、菌袋製作。
熟料栽培是指培養料配置後先經高溫滅菌,再進行播種和發菌的方法。高溫平菇的栽培以這種方式最為適用,其好處是培養料經高溫滅菌後,料內營養能得到充分分解,便於平菇菌絲吸收,平菇菌絲生長速度快,對培養料的營養利用率高,可獲得高產、穩產。

五、發菌管理。

夏季溫度高,發菌困難,應合理排放菌袋,適時進行倒袋翻堆和通氣增氧,控制好發菌溫度和環境溫度。不論是熟料菌袋或是發酵料菌袋,應一律單層排放,排間距不小於50厘米,袋間距不小於5厘米,發菌場地應加強遮蔭,加大通風散熱的力度,必要是可往菌袋上噴灑涼水降溫,嚴防料袋溫度超過33℃。

六、出菇管理。
當菌絲長滿發透,手按菌袋硬挺結實,富有彈性,表面有淡黃色水珠及原基出現,表明菌絲已達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菌袋有原基出現時,即可碼堆出菇。菌牆最多碼三層,袋與袋之間不能緊靠在一起,應預留3~5厘米的空隙散熱,層與層之間可用小竹竿隔開。
整個出菇過程中,通風必須良好;因夏天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所以為了保證濕度,應經常噴水,噴水可每天3~4次,並且可每隔幾天用大水灌棚一次,以保證子實體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濕度。
高溫平菇從播種到出菇,時間較快,正常管理,約20幾天就可出菇,生物轉化率可達到100~130%。

I. 平菇怎麼種植可以用玉米芯種植嗎如何種植呢

平菇可以用玉米芯種植,具體方法見下:

一、玉米芯平菇種植最簡單方法

1、用於種植平菇的玉米芯要用乾燥、顏色為黃白色、並且新鮮無霉爛變質的,然後用普通的飼料粉碎機或者木屑切片粉碎機把玉米芯粉碎至黃豆大小。

3、平菇不需要太強的光照,它要在陰暗、潮濕、溫暖的環境中生長,因此要注意平菇房裡的溫濕度。

4、袋種植平菇有利於控制雜菌和害蟲的危害,還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間,並且還有利於控制溫度、濕度,移動管理也比較方便。

J. 平菇的種植

平菇的栽培:
目前我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內床栽、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塑料大棚栽培等。
室內床栽

1、菇房建造:可把現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為菇房。有條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應坐北朝南,設在地勢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內栽培面積20平方米為宜。屋頂、牆壁要厚,門窗安排要合理,有利於 保溫、保濕、通風和透光。內牆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簡易菇房,即從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間,還可在菇房內設置床架,進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間留60厘米寬的走道 。上下層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層離地20厘米,取上層不要超過窗戶,以免 影響光照。床面寬不超過1米,便於管理。床面鋪木板,竹桿或秸稈簾等。
2、培養料的配製:栽培平菇的培養料有玉米芯、木屑、豆秸、稻草、樹葉等。無論哪一種培養料均要求新鮮、無蟲、 無毒和無雜質。否則,易感染雜菌,造成減產。 培養料配方
(1)玉米芯(粉碎)78%,玉米面(或麥麩)20%、石灰2%和適量水。
(2)玉米芯(粉碎)40%、豆秸(粉碎)40%、玉米面18%、石灰2%和適量水。
(3)木屑78%、米糠(或玉米面)20%、石灰2%和適量水。
(4)稻草,將稻草切成5—10厘米長,放入2%石灰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濾去多餘的水分,即可鋪料播種。
3、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別是舊菇房,更要徹底消毒 。以減少雜菌污染和蟲害發生。消毒方法如下:
(1)每100立方米菇房用硫磺0.5公斤、敵敵畏0.1公斤、甲醛0.2公斤,與木屑混合加熱,密閉熏蒸24小時。
(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錳酸鉀0.5公斤,加熱密閉熏蒸24小時。
(3)噴灑5%的石碳酸溶液。 (4)噴灑敵敵畏800倍液。
4、播種:平菇的播種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層播和覆蓋式播種等。下面主要介紹一下層播。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 膜,在塑料薄膜上鋪一層營養料,約5厘米厚,然後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營養料,再在上面撒一層菌種,最後整平 壓實。床面要求平整、呈龜背形。一般每平方米床面用料20公斤左右,厚度10—15厘米。在播種前,應先將菌種從 瓶內或塑料袋內取出,放入干凈的盆內,用洗凈的手把菌種掰成棗子大小的菌塊,再播入料內。播 種後,料面上再 蓋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即利於保濕,也可防止雜菌污染。 播種時間,一般從8月末到第二年4月末,均可播種。不過春播要早,秋播要晚,氣溫在15℃以下是平菇栽培的適宜時期。 既適於平菇生長發育,又不利雜菌生長。一般播種量為料重的10%—15%。上層播種量占菌種量的60%,用菌種封閉料表面,以 防止雜菌污染。
5、管理:
(1)發菌期的管理:菌絲體生長發育階段的管理,主要是調溫、保濕和防止雜菌污染。為了防止雜菌污染,播種後 10天之內,室溫要控制在15℃以下。播後兩天,菌種開始萌發並逐漸向四周生長,此時每天都要多次檢查培養料內的 溫度變化,注意將料溫控制在30℃以下。若料溫過高,應掀開薄膜,通風降溫,待溫度下降後,再蓋上薄膜。料溫穩 定後,就不必掀動薄膜。10天後菌絲長滿料面,並向料層內生長,此時可將室溫提高到20—25 ℃。發現雜菌污染,可 將石灰粉撒在雜菌生長處,或用0.3%多菌靈揩擦。此期間將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況下,播種後, 20—30天菌絲就長滿整個培養料。
(2)出菇期的管理:菌絲長滿培養料後,每天在氣溫最低時打開菇房門窗和塑料膜1小時,然後蓋好,這樣可加大料面 溫差,促使子實體形成。還要根據濕度進行噴水,使室內空氣相對濕度調至80%以上。達到生理成熟的菌絲體,遇到 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就扭結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狀的菌蕾堆。這時可向空間噴霧,將室內空氣相對濕度 保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噴水,以免影響菌蕾發育,造成幼菇死亡。同時要支起塑料薄膜,這樣既通風又保濕, 室內溫度可保持在15—18℃。 菌蕾堆形成後生長迅速,2—3天菌柄延伸,頂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圓形的原始菌蓋形成時,把覆蓋的薄膜掀掉,可向料面 噴少量水,保持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在90%左右。一般每天噴2—3次,溫度保持在15℃左右。
6.採收: 當平菇菌蓋基本展開,顏色由深灰色變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將彈射時,是平菇的最適收獲期。這時採收的平菇, 菇體肥厚,產量高且味道美。採收方法,要用左手按住培養料,右手握住菌柄,輕輕旋扭下。也可用刀子在菌柄基部 緊貼料面處割下。采大朵留小朵,一般情況下,播種一次可採收3—4批菇。每批採收後,都要將床面殘留的死菇,菌 柄清理干凈,以防止下批生產爛菇。蓋上薄膜,停止噴水4—5天,然後再少噴水,保持料面潮濕。大約經10天左右, 料面再度長出菌蕾。仍按第一批菇的管理方法管理。
二、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
1. 栽培時間:在6月末三遍地鏟趟完畢,在玉米或大豆地壟溝種菇。因玉米或大豆在7—8月份枝葉生長茂盛,封壟較好, 壟溝濕度大,正好適合平菇子實體生長。
2. 培養料:選用整軸玉米芯或整捆豆稈,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時撈出,控出多餘水分,備用。
3. 栽培方法:栽二壟,空一壟為作業道。首先將壟溝清理一下,然後鋪一層整軸玉米芯或豆稈,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 料,再撒一層菌種。最後用腳踩實,上面覆蓋2厘米厚土或覆蓋地膜。
4. 管理:接種20天後,菌絲長滿培養料。如果天氣無雨,較乾旱的地區,可澆一次重水,一周左右就能出菇。管理方法 及採收同前。
三、塑料大棚栽培 塑料大棚栽培,其生產方式多樣。可按東西走向作畦栽培,也可與高桿蔬菜(黃瓜、豆角架中間的壟溝內)間種, 也可作菌磚栽培,還可以用塑料袋栽培。培養料的調制、播種、管理同前。因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棚內溫度變化較大,需 要根據氣候變化,注意調節溫度。當氣溫偏高時,白天蓋上草簾,以免太陽照射而增溫;傍晚揭去草簾,並打開通風窗上的 薄膜,以降低棚內溫度。當氣溫降低時,白天揭開草簾,利用日照增溫,晚上蓋好草簾,關嚴通風窗,以利保溫。http://ke..com/view/116291.htm#4

閱讀全文

與合肥平菇種植方法哪裡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曲八大名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935
牛油火鍋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656
二胡的方法和步驟圖解 瀏覽:392
如何要債好方法 瀏覽:70
家用保險絲正確的安裝方法 瀏覽:166
搖桿使用方法 瀏覽:880
年度分解及計算方法 瀏覽:915
蜜蠟真假怎麼辨別方法 瀏覽:970
實驗室制鐵常用方法 瀏覽:38
祖母格大衣的連接方法 瀏覽:403
角膜炎有什麼土方法嗎 瀏覽:700
海狗油的食用方法 瀏覽:521
vivo快捷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2
樹葉剪紙圓圓的簡單方法 瀏覽:419
三菱電飯鍋使用方法 瀏覽:922
金毛幼崽的方法視頻 瀏覽:124
心臟肌橋的治療方法 瀏覽:953
有機物共價計算方法 瀏覽:335
線簾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946
去黑色素治療胎記的方法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