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寫各種作文的步驟方法

寫各種作文的步驟方法

發布時間:2022-03-30 04:18:06

1. 如何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1、觀察與思考

什麼覺得寫作文難?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下筆,只是一味地湊字。請記住這樣一句話,生活是習作素材的源泉。學會在生活多多觀察,觀察人物、動物、植物,以及某件事發生的狀態和過程,學會有意識地去觀察,並且能夠在觀察中認真思考,思考人物的內心活動、動物的生活習性、植物的生長狀態等等。如此一來,孩子見得多了,腦袋裡面想得多了,那麼就會擁有更多獨具真實性、實踐性、真情感的習作素材,就不用發愁沒有東西可寫了。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長時間的有意識觀察思考變成一種良好習慣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寫出好的文章。
1、觀察與思考

為什麼覺得寫作文難?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下筆,只是一味地湊字。請記住這樣一句話,生活是習作素材的源泉。學會在生活多多觀察,觀察人物、動物、植物,以及某件事發生的狀態和過程,學會有意識地去觀察,並且能夠在觀察中認真思考,思考人物的內心活動、動物的生活習性、植物的生長狀態等等。如此一來,孩子見得多了,腦袋裡面想得多了,那麼就會擁有更多獨具真實性、實踐性、真情感的習作素材,就不用發愁沒有東西可寫了。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長時間的有意識觀察思考變成一種良好習慣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寫出好的文章。
3、多做閱讀理解

閱讀文章,並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層意義,是提高習作能力的另一把金鑰匙。課內外閱讀理解習題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基礎習題,二是拔高訓練。基礎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的測驗,只有將基礎知識打牢,才能夠降低學生自身習作過程中的難度。想要在閱讀理解中獲得更有價值的習作方法與技巧,就必須增加拔高訓練的部分。這部分練習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文章主題思考與總結的能力。此部分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建議學生先思考,再參考

2. 寫作文的步驟和方法

沈氏寫作訓練法之《記事》部分內容簡介
一:寫作的目的在於交流
人和人之間是需要互相交流的,而交流,就要有一定的形式,如可以通過說話的形式交流,可以通過肢體動作來交流的,也可以過文字的形式來交流。
交流的目的,是讓別人了解你想表達的內容,而這個內容,在你的腦子里。
交流的一般程序是這樣的:
小明和小龍交流,小明腦子里有內容。這個內容,可能是形象的事物,也可能是抽象的思想感情。現在他要把這個內容告訴小龍,他用書面語言的形式寫出來。小龍看了小明寫的句子或文章,在腦子里也出現了內容。如果小龍腦子里的內容和小明腦子里的內容差不多,甚至是一樣的,那麼,小龍就理解了小明,交流的目的也就達到的;如果小龍腦子里的內容和小明的不一樣,那麼小龍就沒有理解小明的意思,交流的目的也就沒有達到。
現在舉例說明:
老師根據自己腦子里的內容,寫出句子:小青站起來。
讓學生看這個句子,學生腦子里就會出現內容,讓學生閉眼看自己腦子里出現的內容,然後,讓學生把腦子里的內容做出來給老師看,看看和老師腦子里的內容是不是一樣的。一般來說,應該沒有問題。
然後再做如下句子:
1:他在玩。
2:他在玩足球。
3:他大喝一聲:「嘿!」,飛起右腳,把球踢向大門。
在這里,一般來說,1和2兩個句子很容易出現不一樣的情形。比如第1句,老師腦子里想的是3句那樣,但他寫出的卻是『他在玩。』而學生看了這一句,可能想到的是玩籃球,是跳繩。我們當然不能說學生錯誤地理解的句子,所以第一句這是很容易出現誤解的。第2 句也是一樣的。
但學生看了第三句,腦子里產生的內容會和老師腦子里的內容是一樣,不會有誤會,達到了交流的目的。
那麼,為什麼第1、2句會產生誤解,而第3句不會呢?原因是前二句都是不是伯儒行為句,寫得不具體;而第三句,是伯儒行為句,寫得具體。
當老師要求同學們寫作文要具體時,意思就是要寫伯儒行為句。
那麼什麼是伯儒行為句呢?我們會在『二』中講明。

朋友,有沒有啟發?有,太好了!你是我的知音。沒有?唔,沒關系,接著往下看,我向你保證,你會得到很多。
二:如何把事情展開、寫具體?
在寫作訓練中,記事記敘文是最基礎的文體,練習寫作應該從學習記事記敘文做起。記事記敘文寫些什麼呢?顧名思義,是寫事的。我們怎樣去寫事呢?這要看我們是怎樣做事的,我們怎樣做事,就怎樣去寫。我們是怎樣做事的呢?我們是用伯儒行為做事的,所以我們要用伯儒行為句來寫事。
1:什麼是伯儒行為?
我們是用伯儒行為做事的。伯儒行為有六種:動作、看見、說話、聽見、感覺、想。
2:什麼是伯儒行為句?
把伯儒行為表達出來的句子叫伯儒行為句。我們是用伯儒行為句來寫事的。伯儒行為句有六種:動作句,看見句,說話句,聽見句,感覺句,想句。
3:伯儒行為句:
A:動作句:1):他扭過頭。 2):他站在地上。
B:看見句:1):他看見小龍站在地上。 2):她看見窗檯上放著一摞本子。
C:說話句:1):他說:「哎,你別走哇。」 2):小明唱道:「美麗的草原……」
D:聽見句:1)我聽見老師大吼:「都坐好!」 2):他聽見「汪汪汪」的狗叫聲。
E:感覺句:1):我覺得餓。 2):小明覺得他人品很好。
F:想句:1)他想:太渴了,我要喝水。 2)我想:這支花太漂亮了,我要買下它。
4:連話:
小明在散步,看到路邊的樹叢中有一朵紅花(看見句),覺得很漂亮(感覺句),想:這么美麗的花兒,我要拿回家插在花瓶里。(想句)他走到花前(動作句),折斷花(動作句),然後拿著花(動作句),走了。
討論:以上是小明做的『摘花』這件事。在這件事中,有動作行為(3個),有看見行為(1個),有感覺行為(1個),有想行為(1個)。做這件事,一共用了六個伯儒行為,所以,我們寫這件事,就用了六個伯儒行為句。
注意,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不算。
所以,我們要把事展開、寫具體,只要把做事的一個一個行為,按照正確的順序寫出來,就可以了。

3. 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1、審明題意,選取材料。

材料是為主題服務的,因此,在選擇材料前,必須要明確文章的體裁及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我們有些學生往往不捨得割捨材料,有用沒用一起上,這樣就會造成「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結果。

2、立意要深刻,創意要新穎。

無論何種體裁的文章,都需要通過材料烘托主題。因此,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就要看作者是否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對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地,即立意要深刻。

3、注意平時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積累是寫作的源泉,就像羅丹所說的「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發現。」因此,要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會生活中去發現美的事物。只有生活豐富多彩、熱愛生活的人,思想才會活躍,感情才會豐富,才可能寫出感人的文章。

4、注重閱讀,豐富間接生活積累。

生活的直接積累對寫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義的,但受著時間、空間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經驗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參與、直接體驗。因此,要培養善於閱讀的好習慣,因為大量的知識要從書本中來獲得。同時,養成寫閱讀筆記的學習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要大量閱讀,善於積累,同樣可以從中獲得對生活的豐富感受,提高生活的認識。

5、留心觀察,善於捕捉事物特徵。

正如:「一棵樹的葉子,看上去是大體相同的,但仔細一看,每片葉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個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異的方面。」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使他們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善於找出同類事物千差萬別的個性和特徵。

4. 寫作文的方法有哪些

寫作文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常內容空泛籠統,不知所雲。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里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5. 寫作文的方法

寫好起因,經過,結果。起因要略寫,經過要詳些,然後就是結果,結果寫的精彩一些,會讓人更加感動,結果要扣題,一般老師中間經過略微一看,然後看結果,按照結果給分。

6. 寫作文的方法和步驟

步驟一、審清題意 步驟二、確定中心 步驟三、選擇材料 步驟四、編寫提綱 步驟五、寫正文 步驟六、修改

7. 寫人物作文的步驟與方法

人物描寫的方法技巧如下: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

5、神態描寫:與外貌描寫是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7)寫各種作文的步驟方法擴展閱讀
其他描寫技巧:

按敘述分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閱讀全文

與寫各種作文的步驟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腦血管感染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457
圓周率計算方法初中 瀏覽:842
兒童發育的最佳方法 瀏覽:248
密封條漏水解決方法 瀏覽:161
玉溪和諧真假煙的快速鑒別方法 瀏覽:665
浴簾桿的安裝方法 瀏覽:795
示波器檢測電流電壓使用方法 瀏覽:945
實際利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398
百試百靈的正確方法 瀏覽:673
裝修吊頂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995
一根四米長木材材積測量方法 瀏覽:474
寶寶咳嗽快速止咳方法圖解 瀏覽:665
小學生在學校體育鍛煉方法 瀏覽:809
怎麼預防腎病的方法 瀏覽:750
zuzu套裝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959
減脂時一天吃多少蛋白質計算方法 瀏覽:801
除了隆胸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736
鄉土中國用了哪兩種研究方法 瀏覽:671
電腦到時間就鎖屏方法 瀏覽:527
凍干液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