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反開挖方式施工
當路基開挖段的土質不好的時候,開挖完成後經碾壓後不能達到壓實度要求就採取反開挖,開挖後用改良土或者其他土能達到要求的土來回填。這樣就叫做「反開挖」路基施工。
在施工前,需根據工程規模和特性,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施工導流方式和工程進度要求,施工條件以及可能採用的施工方法等,研究選定開挖方式。明挖有全面開挖、分部位開挖、分層開挖和分段開挖等。
(1)反開挖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全面開挖適用於開挖深度淺、范圍小的工程項目。開挖范圍較大簡芹時,需採用分部位開挖。如開挖深度較大,則採用分層開挖,對於石方開挖常結合野咐好深孔梯段爆破(見深孔爆破)按梯段分層。
分段開挖則適用於長度較大的渠道、溢洪道等工程。對於洞挖,則有全斷面掘進、分部開挖和導洞法等開挖方式。
一般填方路段填表土0.5~1.0m,其中耕植土路段暫定為0.8m,房雜地路段清建築垃圾暫定1m(具體清表及清建築垃圾厚度以施工時實際計量為准,原則為清除表情植物根系及房屋基礎、頌鉛建築垃圾,以便土基壓實,達到規范及設計圖紙要求的壓實度標准)。
水田路段清除表土(或淤泥)後換填毛渣石;其他路段回填素土壓實。清表土應結合附近地形進行集中放置,用作道路綠化帶及邊坡綠化填土使用。
B. 全站儀公路施工測量的詳細步驟
核對設計圖紙,確保無誤。發現設計上的缺陷問題,及時提交設計部門進行修正。測量前期,完成設計交樁和驗收控制樁的工作。施工單位進行第一次導線測量和水準點聯測,完成成果後提交監理檢查。監理檢查通過後,這些成果可以用於實際施工。
利用驗收成果,精確放出路道路中線、紅線以及邊樁,並加密保護樁和引點。測量原地面高程,對比設計圖紙給出的反開挖或路基填築的原地面高程,如有顯著差異,需通知項目經理申報工程量變更,並交監理檢查簽字,最後交業主認可。
在正常施工過程中,每完成一層路基土的施工,需進行復樁並重新放高程。每隔三個月,需檢查原有的高程點和導線點,確保數據准確無誤。
在竣工前,再次與監理進行導線點和高程點的聯測,整理並准備竣工資料,為驗收做准備。竣工後,還需配合監理和質檢站進行幾何尺寸和高程的最終驗收。
至此,基本完成交通工程測量的所有工作。
C. 公路工程施工開始的測量具體步驟
1.核對設計圖紙.
2.找出設計上的缺陷問題,提交設計部門.
3.測量前期設計交樁,驗收控制樁.
4.施工單位第一次導線測量,第一次水準點聯測.
5.出成果,交監理檢查.
6.檢查通過,可以用於施工.
7.用驗收成果,放道路中線,紅線,邊樁,加保護樁,加密樁引點.
8.測原地面高程,檢查和圖紙給的反開挖或路基填築的原地面高程有無差別太大,太大的話,要通9.知項目經理打工程量變更申報,交監理檢查簽字,再交業主認可.
10.正常施工,每層路基土施工,復樁,放高程.
11.每3個月,檢查原有的高程點和導線點.
12.竣工前,和監理再次聯測導線點和高程點,出資料,准備驗收.恢復中樁邊樁.
13.如有路面施工單位,將各點資料交樁給路面施工單位,保證路面順接.
14.竣工後,配合監理和質檢站驗收幾何尺寸,高程.
至此,基本交通工程測量工作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