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碎石墊層施工方案
墊層在路面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連接路基與路面,同時具有隔水和傳遞荷載的功能。根據設計規范,路面墊層的含泥量應小於5%,通常遵循級配碎(礫)石底基層的標准進行施工。然而,墊層與級配碎(礫)石底基層的要求並不完全一致,因為墊層需要滿足更嚴格的質量標准,而不僅僅是級配碎(礫)石底基層的要求。
1. 路面墊層質量要求
墊層應具備高彈性模量和抗剪強度,以實現良好的荷載分布和減少車輛引起的轍槽。此外,墊層還應具有高透水性,以便自由水在適當條件下迅速排出,以及低塑性的細土,以確保良好的水穩定性。常用的材料包括無結合料的級配碎(礫)石等。為了滿足這些要求,材料應具有良好的級配,在充分壓實的情況下,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模量,同時透水性和水穩定性也應得到保證。
2. 目前使用的路面墊層缺點
現有墊層由於缺乏粘聚性和細顆粒填充,壓實後往往處於鬆散狀態,導致表面平整度迅速破壞。此外,標高控制困難,壓實度檢測不準確,彎沉檢測也存在問題。這些缺點影響了墊層的使用效果,部分原因是現行規范的不完善。
3. 路面墊層質量標准
根據施工實踐,提出了以下質量檢驗標准,以優良水平為目標,僅供參考。材料要求包括優質砂礫或石料破碎的碎石,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滿足級配要求。施工要求確保材料均勻拌和,適當含水量下壓實,並達到壓實合格標准。施工方法包括整理路基、檢測砂礫混合料、施工放樣、攤鋪、碾壓等步驟。施工注意事項包括清除路基表面浮土、雜物,控制攤鋪和碾壓質量。
4. 砂礫墊層施工中的質量監控
質量監控主要包括材料質量檢驗和施工過程中的寬度、厚度、高程、平整度、橫坡度的控制,以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確保碾壓效果和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
以上內容提供了關於路面墊層施工方法和質量控制過程的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⑵ 級配碎石是什麼意思(級配碎石墊層施工工藝流程)
級配碎石是由幾種粒徑不同的碎石和石屑摻配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其顆粒組成符合規定的級配要求。以下是級配碎石墊層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前准備: 機械與人員到位:確保施工機械設備已全部到位並安裝調試完畢,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人員也已進場到位。 下承層檢查:對下承層的路基進行檢查驗收,保證路槽表面平整度、密實度、高程、寬度、橫坡度、彎沉等技術指標均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 備料:提前備好級配碎石墊層混合料,該混合料由3種不同粒徑的碎石和4.75mm以下石屑組配而成,最大粒徑不超過37.5mm,碎石中針片狀顆粒含量、壓碎值等均需滿足一定要求。
級配碎石墊層施工: 施工放樣:根據設計施工圖恢復中線,設置指示樁並進行水平測量,標示出級配碎石基層邊緣設計標高。開工前先做試驗路段,以獲取壓實方法、壓實系數等相關數據。 運輸與卸料:將拌合好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車運輸到施工現場,並根據運距和氣候條件決定是否遮蓋,避免混合料水分蒸發過快。將混合料均勻堆放在路基上,嚴格控制卸料距離。 攤鋪:用平地機或裝載機攤鋪平整,人工輔助刮出路拱,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對於難以工作的地方進行人工平整,確保整平過程中無明顯的粗細料離析現象。 碾壓:攤鋪一定長度後進行碾壓,先用壓路機靜壓,再用振動壓路機振壓。如出現鬆散、離析等現象,需挖除並換填新的混合料再進行碾壓。 接縫處理:攤鋪時應連續作業,每天收工後適當碾壓端部以保證水分不散發。接縫時人工將末端混合料與新混合料均勻拌合,必要時灑水,再刮平並一起碾壓。 養生:成型後的級配碎石墊層禁止開放交通,並盡快進行下一工序以保證表面不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