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做饅頭的步驟和方法
做饅頭的步驟和方法如下:
准備材料:
和面:
發酵:
揉面和成型:
再次發酵:
蒸制:
通過以上步驟,即可製作出松軟可口的饅頭。需要注意的是,面團的濕度、發酵的時間和溫度等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獲得最佳口感。
⑵ 老面做饅頭發酵的方法是什麼
老面(又稱酵頭、面肥)是一種傳統的天然發酵方法,通過保留部分發酵好的面團作為下次發酵的引子。用老面製作饅頭需要掌握發酵技巧,以下是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
一、老面饅頭發酵方法
1. 准備老面引子
老面來源:可從傳統面點店獲取,或自製:
混合100g麵粉 + 60g溫水(30℃左右)揉成團,室溫靜置1-2天至體積膨脹、有酸香味。
或使用天然水果酵液(如蘋果切片+水發酵3天)混合麵粉培養。
2. 和面
材料:中筋麵粉500g、老面100g、溫水250ml(約30℃)、鹼面1-2g(可選,中和酸味)。
步驟:
1. 將老面撕碎,用溫水化開。
2. 倒入麵粉中揉成光滑面團,蓋濕布或保鮮膜。
3. 發酵
溫度控制:
最佳溫度:25-30℃(夏季室溫約6-8小時,冬季需延長或放溫水盆旁)。
判斷發酵完成:面團2倍大,內部呈蜂窩狀,輕按緩慢回彈。
4. 兌鹼(關鍵步驟)
老面發酵易產酸,需加鹼中和:
1. 將1-2g鹼面用少許溫水化開。
2. 揉入發酵好的面團中,聞味檢查:無酸味且略帶面香即合適。
鹼量調整:若面團發黃或有鹼味,可靜置10分鍾再蒸。
5. 整形與二次發酵
分割面團揉成饅頭胚,放入蒸籠,蓋蓋靜置20-30分鍾(體積稍增大)。
6. 蒸制
冷水上鍋,大火蒸15-20分鍾,關火燜3分鍾再開蓋,防塌陷。
二、關鍵技巧與問題解決
1. 老面保存:
用不完的老面可冷藏(3天內使用)或冷凍(長期保存),使用前需回溫激活。
2. 發酵不足/過度:
不足:延長發酵時間或提高環境溫度。
過度:加少量麵粉重新揉面,並補鹼。
3. 酸味過重:
增加鹼量,或搭配少量小蘇打(0.5g/500g麵粉)。
4. 替代方案:
若無老面,可用酵母粉(3g/500g麵粉)快速發酵,但風味較淡。
三、老面饅頭特點
優勢:口感更勁道,麥香濃郁,易於消化。
注意:需掌握鹼量,避免發黃或發酸。
通過耐心練習,老面饅頭能呈現獨特的風味和質感,適合追求傳統麵食的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