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量測精密陶瓷的孔隙率,吸水率,體密度
台灣瑪芝哈克專業電子比重天平MH-300C
應用於:精密陶磁工業--煮沸法,真空飽和水法
原理:根據ASTM C20/C134/C373/C437、GB
2413。採用阿基米得浮力法的原理,准確、快速讀取量測數值。功能:
*程序1:針對有孔隙吸水性的陶瓷產品,可直接讀取體比重(媒介法)、體
比重(封蠟法)、視密度、濕密度、視孔隙度、吸水率。
*程序2:針對不吸水的陶瓷產品,也可直接讀取產品的視密度。
技術數據:密度為陶瓷特性中最常被測定的物性,做為燒結體緻密化程度的依據。陶瓷材料是由氣孔在內的多相系統組成,其密度可分為體密度和視密度。陶瓷的吸水率和孔隙率都是依據密度的測定而得。陶瓷孔隙的數量及其分布,對材料的強度、彈性模數、抗氧化性、耐磨耗性,以及其它重要的性質均有重大的影響.
精密陶瓷燒結後的體密度測量標准方法:煮沸法
程序1:針對有孔隙吸水性的陶瓷產品,可直接讀取體比重、視密度、濕密
度、視孔隙度、吸水率。
程序2:針對不吸水的陶瓷產品,也可直接讀取產品的視密度。
操作步驟:1、先將樣品放在150℃的爐中加熱(使用水分計比較節省時間),使孔隙中
的水分全部跑掉,然後使其乾燥後,稱重記為W1。
2-1、將去離子水煮沸後,樣品放入煮半小時(要使試樣沈在水面下,但不
要碰到底和旁道),在水中冷卻1小時(此法乃簡化之方法)。
2-2、將樣品放在水中蒸煮5小時,然後在水中冷卻24小時。
3、試樣在水中吸水後,將外表稍擦乾,稱重記為W2。
4、秤試樣在水中之重W3 。
5、得出體比重、視密度、濕密度、視孔隙度、吸水率。
精密陶瓷燒結後的體密度測量標准方法:飽和法
1、先除去燒結後樣品的外表毛邊和粉層稱乾燥樣品重記為W1。
2、將樣品放入裝有水的自動化真空抽取機水槽內,讓乾燥樣品藉由真空抽
取,吸水至飽和狀態,進行飽和水處理。
3、將樣品飽和水處理後,將外表多餘的水擦拭。稱重記為W2。
4、再將試樣置入水中,稱重記為W3。
5、得出體密度、視密度、濕密度、視孔隙度、吸水率。
❷ 液體食品的物性及其檢測方法有那些
毛細管粘度計法:毛細管粘度計測定的是運動粘度。由樣液通過一定規格的毛細管所需的時間求得樣液的粘度,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在嚴格的溫度與固定的液面高度的控制下,使其流經毛細管粘度計而計算其流經時間。根據流經時間與粘度計的校正常數的乘積即可得動力粘度。
旋轉粘度計法:旋轉粘度計的同步電機l以一定的速度帶動刻度圓盤2旋轉,又通過游絲3和轉軸帶動轉子4旋轉。若轉子未受到阻力,則游絲與刻度圓盤同速旋轉,當樣液存在時,轉子受到粘滯阻力的作用使游絲產生力矩。當兩力達到平衡時,與游絲相連的指針5在刻度圓盤上指示出一數值,根據這一數值,結合轉子號數及轉速即可算出被測樣液的絕對粘度。
(2)材料物性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液體食品檢測注意事項:
測試液體樣品時要定量分取試液裝入液杯。
測試過程中要注意避免試液揮發、泄漏、產生氣泡或沉澱等現象。
可取液體樣品滴加到適當的載體(如濾紙)上乾燥後測量。
震盪:震盪過程一定要塞上蓋子以免液體漏出影響結果,需要避光的要好好用黑色袋子包裹住。
❸ 重力沉降可以測定顆粒和流體的哪些物性參數
重力沉降實驗是一種用於測定顆粒和流體的物性參數的方法,主要用於顆粒物料分析和粒子測定。通過觀察顆粒在液體中的沉降速度,可以獲得以下物性參數:
顆粒的粒徑分布: 重力沉降實驗可以用於確定顆粒的粒徑分布。不同大小的顆粒在液體中的沉降速度不同,因此通過觀察顆粒在不同時間點的沉降高度,可以獲得顆粒的粒徑分布信息。
顆粒的密度: 通過測定顆粒在流體中的沉降速度和已知流體的密度,可以計算顆粒的密度。這是因為沉降速度與顆粒的密度成正比。
流體的黏度: 重力沉降實驗還可以用於測定流體的黏度。根據斯托克斯定律,顆粒在液體中的沉降速度與液體的黏度有關。通過測量顆粒的沉降速度和已知顆粒的粒徑和密度,可以反推出液體的黏度。
顆粒-流體相互作用: 通過觀察顆粒在流體中的沉降行為,可以獲得關於顆粒與流體之間相互作用的信息,如顆粒與流體的相對大小、顆粒的形狀等。
總之,重力沉降實驗是一個重要的實驗方法,可用於分析顆粒的粒徑分布、密度以及測定流體的黏度。這些信息在顆粒物料處理、沉降分離、液固分離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