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等電聚焦電泳法測定蛋白質的等電點
等電聚焦電泳法是一種高解析度的生物化學分析技術,用於測定蛋白質等電點。該技術基於蛋白質的兩性電解質特性,即在不同pH環境中會帶正或負電荷,從而在電場中移動。在一個具有連續pH梯度的環境中,蛋白質會聚焦在與其等電點相匹配的pH位置,通過測量聚焦位置的pH值,即可確定其等電點。
六十年代中期,等電聚焦技術迅速發展,如今已能分辨0.001pH單位的精細差異。其優點包括分辨力高、重復性好、樣品處理量大以及操作簡便。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臨床醫學中,這項技術廣泛應用,用於生物大分子的分離、鑒定以及等電點的測定。
兩性電解質載體,如進口的Ampholine和國產的類似產品,是實現pH梯度的關鍵。它們在電場中形成連續的pH梯度,使蛋白質聚焦。理想的選擇需具備緩沖性強、導電性好和分子量適中的特性。在電泳過程中,維持穩定的pH梯度至關重要,通常使用聚丙烯醯胺凝膠作為支持介質,以防止擴散。
等電聚焦電泳有多種形式,包括垂直管式和水平板式。後者具有加樣量大、節省試劑且能避免電極液電滲作用的優點。測定pH梯度的方法包括直接測量、標准曲線法和使用微電極。
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儀器和試劑包括電泳儀、凝膠材料、各種溶液和精確的pH測量工具。操作步驟包括配製膠液、裝管、電泳、膠條剝除和固定,以及測定和繪制pH梯度曲線。在固定後,通過測量聚焦位置的pH值,計算蛋白質的等電點。
在實驗過程中,對試劑的純度和新鮮度要求嚴格,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准確性。同時,要注意防止燒膠和保護凝膠,如控制電壓和電流,以及在處理過程中盡量減少對膠的損害。
總的來說,等電聚焦電泳法是一種精密且實用的生物技術,通過巧妙利用pH梯度,為我們提供了測定蛋白質等電點的強大工具。
2. 測量蛋白質等電點的方法有哪些謝謝
交錯分配法。
對一種特定的蛋白質,在不同鹽系統中,pH和其分配系數之間的關系應不同,而在等電點時,得到的均為不帶電時分子的分配系數。
對不同的鹽系統,其等電點時的分配系數應相等,兩條pH和分配系數關系的曲線必交於一點,該點所對應的pH值即為該特定蛋白質的等電點。根據這一原則測定蛋白質等電點的方法,稱為交錯分配法。
特性
蛋白質在溶液中有兩性電離現象。假設某一溶液中含有一種蛋白質。當pI=pH時該蛋白質極性基團解離的正負離子數相等,凈電荷為0,此時的該溶液的是pH值是該蛋白質的pI值。某一蛋白質的pI大小是特定的,與該蛋白質結構有關,而與環境pH無關。
在某一pH溶液中當pH>pI時該蛋白質帶負電荷,反之pH<pI時該蛋白質帶正電荷,pH=pI時該蛋白質不帶電荷。人體內pH=7.4;而體內大部分蛋白質的 pI<6; 所以人體內大部分蛋白質帶負電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蛋白質等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