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發動機氣缸測量有什麼步驟
發動機氣缸測量的步驟:
1. 首先,選擇適宜被測量汽缸直徑尺寸的外徑千分尺,然後旋轉微分筒,使其兩個測量面與校正桿端面接觸。在聽到「咔咔」響聲時,檢查有無間隙以及微分筒刻線是否對准「0」位。如有誤差,應進行校正。校正方法是:保持校正桿的正確位置,擰松微分筒調節螺母,轉動微分筒使其「0」線與固定套管的「0」線對齊,最後擰緊調節螺母。
2. 用手輕觸百分表芯軸2~3次,檢查指針靈敏情況。將百分表芯軸插入測量表桿上端,與表桿內活動桿接觸後,大指針旋轉10個格左右,擰緊鎖緊螺母即可。選用適宜的測量接桿裝在表桿下端橫向活動測桿上,將內徑量表插入汽缸未磨損部位,適當旋出橫向活動測桿上的接桿,當百分表的大指針轉動1~1.5圈時,擰緊接桿上的鎖緊螺母。
3. 用內徑量表在汽缸內找到汽缸的最小直徑,同時按照測出的最小直徑轉動百分表的表盤,使其大指針對正「0」位,並記住小指針的尺寸位置,便於下一步計算汽缸的磨損量。將內徑量表上調整好的橫向活動測桿置於校對好的外徑千分尺兩個測量面之間,轉動其微分筒,使百分表大、小指針位置與剛才的測量位置(即汽缸的最小直徑位置)一致。此時外徑千分尺上的尺寸就是汽缸內徑的標准尺寸。外徑千分尺的測量尺寸確定後,為防止尺寸發生變化,鎖緊其測量桿。
4. 將校對好的內徑量表活動測桿插入汽缸,在汽缸中心線並平行於曲軸軸線的方向,對汽缸的上、中、下三個位置,通過前、後擺動表桿進行測量,擺動中的最小值即所需的測量數據。然後將活動測桿水平旋轉90°,對汽缸的上、中、下三個位置進行測量並記錄數據。將測量的數據按照汽缸的排列順序列表整理,分別計算出各汽缸的直徑、圓度、圓柱度和磨損量等數值。
5. 測量的關鍵是找到汽缸磨損的最大處和最小處。汽缸正常磨損的最大處一般在前、後兩缸的前、後壁以及第一道活塞環運動的上止點處;最小處一般在汽缸下端往上10~20 mm處。測量時,若百分表的大指針順時針方向離開「0」位,表示測量點的直徑小於汽缸內徑的標准尺寸;反之,則表示測量點的直徑大於汽缸內徑的標准尺寸。
② 氣缸缸徑測量步驟
氣壓計的設置
用游標卡尺測量氣缸直徑,得到標准尺寸。
根據游標卡尺測量的數據,選擇合適長度的固定測量桿,安裝調整墊圈。
當指示器安裝在圓柱規的表體上時,探頭有0.5~1.0毫米的移動,以鎖定指示器並將指針調整回「0」位置。氣壓計的校準
將千分尺設置為游標卡尺獲得的標准尺寸,並鎖定千分尺螺釘。夾緊千分尺本體。
將探針放在千分尺的兩個砧座之間,調整可互換的探針,使指針向右轉動。
0.5~1轉。鎖緊螺母。
將圓柱規的指針設置為零。
氣缸直徑的測量
首先將量筒活動側頭以一定角度放入量筒內,然後用手按壓量筒軸,慢慢移動軸至與量筒軸線平行。
左右移動量筒,找到最短距離的位置,即以量筒內最小值讀數指針指示的最小值讀取測量值。
讀取延伸側的X+Y值,讀取收縮側的X-Z值,其中X為標准尺寸。
氣缸規的y讀數氣缸規的z讀數
需要注意的事項
指針設置為「0」位置後,氣缸標尺被移除後指針無法調整。
不要讓氣缸套接觸氣缸套,以免損壞氣缸套。
根據圓柱直徑計算圓度和圓柱度。
氣缸孔的測量方法步驟:①測量氣缸孔的位置
根據氣缸的磨損規律,測量氣缸直徑時,應在氣缸軸向分三段三個方向進行測量。最上段在氣缸上部,相當於活塞沖程上止點第一活塞環的位置,約15毫米;從氣缸頂部;第二段在圓柱體中間,約35mm從圓柱體的頂部;第三部分靠近氣缸的下邊緣,距離氣缸頂部約70毫米。②調整量筒,測量連桿長度。
根據被測氣缸的直徑,選擇合適的測量連桿和固定螺母擰入量桿下端。調整連桿的長度,使其與可移動測量桿的總長度和被測氣缸的直徑相匹配,即使其測量范圍可以包括氣缸的最大和最小磨損氣缸直徑。
③測量最小磨損氣缸直徑。最小磨損氣缸直徑在氣缸的下部,因此將氣缸標尺的測量桿延伸到氣缸孔的下邊緣。
④測量最大磨損氣缸直徑。
⑤測量圓度和圓柱度誤差。測量最大磨損孔後,測量同一橫截面中的最小孔。為方便起見,垂直於最大磨損直徑的氣缸直徑通常測量為該平面內的最小磨損氣缸直徑。
2;計算
圓柱體的圓度和圓柱度誤差可以通過使用上述步驟中測量的值來計算。
3;氣缸孔測量結果的處理
根據測得的最大磨損氣缸直徑、圓度和圓柱度誤差值,與規定的極限值進行比較,確定是否修復氣缸。
磨損圓柱度為0.174~0.250毫米或圓度為0.050~0.063毫米的氣缸應送去檢修。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