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測量一張紙的厚度
1、科學平均法:數好20張或50張甚至100張,然後用尺子測厚度,然後除以紙張數就是平均厚度;
簡單平均法是採用計算一定觀察期的數據平均數,以平均數為基礎確定預測值的方法。簡單平均法有多種,如算術平均法、幾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等。
螺旋測微器又稱千分尺(micrometer)、螺旋測微儀、分厘卡,是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測量長度的工具,用它測長度可以准確到0.01mm,測量范圍為幾個厘米。
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為0.5mm的螺紋,當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轉動時,將前進或後退,活動套管C和螺桿連成一體,其周邊等分成50個分格。
螺桿轉動的整圈數由固定套管上間隔0.5mm的刻線去測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動套管周邊的刻線去測量,最終測量結果需要估讀一位小數。
用累計法。先測量50張紙的總厚度,再除50就是一張紙的厚度了。
例如:
雖然測100張紙中間有間隙,相對於紙的厚度,也是不小的誤差。就像水準中等外水準比不上一等二等,但也能用用。用類似顯微鏡的儀器,放大N倍,測出後除以N即可。
積累法,實際上是一種放大法,但與機械放大法、光學放大法以及電放大法不同,通常指微小量積累法,又稱為累計法,用於減少測量誤差。
(2)紙測量厚度的方法擴展閱讀:
積累法,用於減少測量誤差。例如,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g,不直接測量全振動一次的時間來測量單擺的振動周期T,而是測量全振動n次,如n=100的總時間t,然後,再由T=t/100計算出T值。這樣,可增加有效數位,減小測量誤差。
比如在初中物理中,測量一枚大頭針的質量、測量一枚郵票的質量、測量細銅絲的直徑等等都需要使用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