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準測量中三項檢核是什麼
水準測量操作考核
一、 考核目的與內容
考核目的:檢查學生操作水準儀以及進行四等水準測量工作的熟練程度。
考核內容:每小組施測一條四個測站的四等水準測量閉合路線,重復施測四次。
二、 考核要求與組織
考核要求:測站觀測順序為:後→前→前→後。
考核一般以四人一組為宜,每次重復施測時應輪換擔任觀測員、記錄員、第一站的後尺員和第一站的前尺員的工作。必須保證每人均擔任過此四項工作,不可缺少,也不可重復。
三、領用設備與提交資料
每組領用:DS3水準儀一台,雙面水準尺一對, 尺墊兩個,記錄板一塊:自備2H鉛筆,記錄表格由考核教師准備。
每人一份記錄表格。
2. 水準測量時測站檢核方法有哪幾種
測站檢核方法有變動儀器高度法和雙面尺法
3. 水準測站檢核的方法有哪幾種
水準測量的檢核方法 1測站檢核待定點B的高程是根據A點和沿線各測站所測的高差計算出來的.為了確保觀測高差正確無誤,須對各測站的觀測高差進行檢核,這種檢核稱為測站檢核.常用的檢核方法有兩次儀器高法和雙面尺法兩種...
4. 建築工程測量中水平測量常用方法
一、水準測量原理 測定地面點高程的測量工作,稱為高程測量,根據儀器不同分為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氣壓高程測量。 水準測量原理是利用水準儀提供一條水平線,藉助豎立在地面點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各點間的高差,然 而根據其中一點的已知高程,推算其他各點的高程。
二、水準儀和水準尺 水準測量所用的儀器有:水準儀,水準尺和尺墊三種。 DS3型微傾水準儀由望遠鏡,水準器和基座等部件構成。 水準尺有雙面水準尺和塔尺兩種。 尺墊用於水準測量中豎立水準尺和標志轉點。 使用微傾水準儀的基本*作程序為:安置儀器、粗略整平(簡稱粗平)、調焦和照準、精確整平(簡稱精平)和讀數。
三、水準測量方法 為了統一全國的高程系統、滿足各種比例尺測圖、各項工程建設以及科學研究的需要,在全國各點埋設了許多 固定的高程標志,稱為水準點,常用「BM」表示。水準點有永久性和臨時性兩種。 水準測量通常是從某一已知高程的水準點開始,引測其他點的高程。 在一般的工程測量中,水準路線主要有三種形式:閉合水準路線,附合水準路線,支線水準路線。 水準測量的方法和記錄。 水準測量的測站檢核方法有變動儀高法和雙面尺法。
四、水準測量成果計算 計算水準測量成果計算時,要先檢查野外觀測手簿,計算各點間高差,經檢核無誤,則根據野外觀測高差計算 高差閉合差。若閉合差符合規定的精度要求,則調整閉合差,最後計算各點的高程。
五、微傾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微傾水準儀有四條軸線,軸線應滿足的條件:園水準器軸‖儀器豎軸、十字絲橫絲⊥儀器豎軸、水準管軸平行於視准軸。 水準測量誤差及其消減方法 水準測量誤差包括:儀器誤差、水準尺誤差、水準管氣泡居中誤差、讀數誤差、視差影響、水準尺傾斜誤差、 儀器和尺墊下沉、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溫度的影響等。
六、精密水準儀和水準尺 精密水準儀是能夠提供水平視線和精確照準讀數的水準儀。主要用於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和高精度的工程測量中。如國產DS1型精密水準儀。
七、自動安平水準儀和激光掃平儀 自動安平水準儀不用水準管和微傾螺旋,而是在望遠鏡中設置一個補償裝置進行水平調整。 的測量方法,了解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希望能幫助到你
5. 水準測站檢核的方法有哪幾種
水準測量的檢核方法 </A>
1測站檢核
待定點B的高程是根據A點和沿線各測站所測的高差計算出來的。為了確保觀測高差正確無誤,須對各測站的觀測高差進行檢核,這種檢核稱為測站檢核。常用的檢核方法有兩次儀器高法和雙面尺法兩種:
⑴兩次儀器高法
兩次儀器高法是在同一測站上用兩次不同的儀器高度,兩次測定高差。即測得第一次高差後,改變儀器高度約10cm以上,再次測定高差。若兩次測得的高差之差未超過6mm,則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測站的觀測高差。否則需重測。
⑵雙面尺法
雙面尺法是在一測站上,儀器高度不變,分別用雙面水準尺的黑面和紅面兩次測定高差。若兩次測得高差之差未超過6mm,則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測站的高差。否則需要重測。
2.路線檢核
雖然每一測站都進行了檢核,但一條水準路線是否有錯還是沒有保證。例如,在前、後視某一轉點時,水準尺未放在同一點上,利用該轉點計算的相鄰兩站的高差雖然精度符合要求,但這一條水準路線卻含有錯誤,因此必須進行路線檢核。水準路線檢核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⑴附合水準路線
附近有BM1、BM2兩個已知水準點,現需求得1、2、3三個點的高程。水準路線從已知水準點BM1
(起始點)出發,沿著待定點1、2、3進行水準測量,最後從3點測到已知水準點BM2(終點),這樣的水準路線稱為附合水準路線。路線中各段高差的代數和,理論上應等於兩個水準點之間的高差,即:
∑h理=H終一H始 (2.7)
由於觀測誤差不可避免,實測的高差與已知高差一般不可能完全相等,其差值稱為高差閉合差fh:
fh=∑h測一(H終一H始)
⑵閉合水準路線
由BM3出發,沿環線進行水準測量,最後回到原水準點BM3上,稱為閉合水準路線。顯然,式 (2.7)中的H終-H始=0,則路線上各點之間高差的代數和應等於零,即:
∑h理=0 (2.9)
如不等於零,則高差閉合差為:
fh=∑h測 (2.10)
⑶支水準路線
由一水準點BMA出發,既不附合到其他水準點上,也不自行閉合,稱為支水準路線
。支水準路線要進行往返觀測,往測高差與返測高差觀測值的代數和∑h往+∑h返理論上應為零。如不等於零,則高差閉合差為:
fh=∑h往+∑h返 (2.11)
各種路線形式的水準測量,其高差閉合差均不應超過容許值,否則即認為觀測結果不符合要求。
根據偶然誤差特性:「在一定的觀測條件下,偶然誤差的絕對值不會超過一定的界限」,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高差閉合差的大小檢核觀測高差中是否存在錯誤。
以上三種水準路線校核方式中,附合水準路線方式校核最可靠,它除了可檢核觀測成果有無差錯外,還可以發現已知點是否有抄錯成果、用錯點位等問題。支水準路線僅靠往返觀測校核,若起始點的高程抄錄錯誤和該點的位置搞錯,是無法發現的。因此,應用此法應注意檢查。
6. 水準測量路線成果校核的方法有幾種
閉合路線、附合路線和往返路線三種
閉合路線一般用於場地的環形測量,從一個水準點出發然後又環形回到起點,如果起始點的高程有錯誤,則發現不了,只能是用於測量與起點的相對高程。
附合路線一般用於公路、鐵路等帶狀線路測量,從一個已知點附合到另一個已知點,進行對比。如是某一個點有錯誤則可以通過測量復核發現錯誤。一般的高等級測量都用這種方式。
返往測量用於沒有附合點的帶狀路線測量,從起點出發,從原路返回。
(6)水準測量檢核的三種方法擴展閱讀:
閉合水準路線是從已知水準點BM.A出發,沿待測點B、C、D、E進行水準測量,最後測回到BM.A。相鄰兩點稱為一個測段。各測段高差的代數和應等於零,即理論值應為零。
但在測量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誤差,使得實測高差之和(測量值)往往不為零,從而產生高差閉合差。所謂閉合差,就是測量值和理論值(或已知值)之差,用Fh來表示。因此,閉合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差為: Fh=∑h測-∑h理=∑h測。
7. 水準測量測站校核的方法有雙儀高法和雙面尺法,前者包含那三種方法後者包含哪
一、水準路線有幾種,校核時有所不同:在閉合水準路線中,起始點和終止點都是同一個點,將各段高差求和,與理論值0進行比較。在附合水準路線總,用終點高程和起點高程之間的差值作為高差理論值,將高程求和,求誤差。支水準路線用往返測量的方法,比較往返測量的高差絕對值進行檢核。
二、優缺點:閉合路線對於起始點的精度過於依賴,一旦點位變動,無法發現;附合水準路線因為需要兩個水準點,其精度可靠性好,控制點有問題時容易發現;支水準路線可靠性和精度稍差,如果不往返測量,就很難確定精度,往返測量時,與閉合水準路線類似。
三、校核時,高差測量值的限差有兩種方法計算:其一是根據測站數進行計算,比如±12√n,其二是根據路線長度進行計算,比如±12√L。
前者缺點是:如果每站視距較小,則n多,限差偏大,適合坡度大的地方和山地進行測量。後者適合多種情況。
四、每站測量的方法有兩種:兩次儀器高法和雙面尺法。各有優缺點,前者測量時間長,後者更快速;前者適合於單面尺,後者適合紅黑尺和基輔分劃尺。
8. 水準測量的實測方法
一、水準測量原理 測定地面點高程的測量工作,稱為高程測量,根據儀器不同分為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氣壓高程測量。 水準測量原理是利用水準儀提供一條水平線,藉助豎立在地面點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各點間的高差,然 而根據其中一點的已知高程,推算其他各點的高程。 二、水準儀和水準尺 水準測量所用的儀器有:水準儀,水準尺和尺墊三種。 DS3型微傾水準儀由望遠鏡,水準器和基座等部件構成。 水準尺有雙面水準尺和塔尺兩種。 尺墊用於水準測量中豎立水準尺和標志轉點。 使用微傾水準儀的基本*作程序為:安置儀器、粗略整平(簡稱粗平)、調焦和照準、精確整平(簡稱精平)和讀數。 三、水準測量方法 為了統一全國的高程系統、滿足各種比例尺測圖、各項工程建設以及科學研究的需要,在全國各點埋設了許多 固定的高程標志,稱為水準點,常用「BM」表示。水準點有永久性和臨時性兩種。 水準測量通常是從某一已知高程的水準點開始,引測其他點的高程。 在一般的工程測量中,水準路線主要有三種形式:閉合水準路線,附合水準路線,支線水準路線。 水準測量的方法和記錄。 水準測量的測站檢核方法有變動儀高法和雙面尺法。 四、水準測量成果計算 計算水準測量成果計算時,要先檢查野外觀測手簿,計算各點間高差,經檢核無誤,則根據野外觀測高差計算 高差閉合差。若閉合差符合規定的精度要求,則調整閉合差,最後計算各點的高程。 五、微傾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微傾水準儀有四條軸線,軸線應滿足的條件:園水準器軸‖儀器豎軸、十字絲橫絲⊥儀器豎軸、水準管軸平行於視准軸。 五、水準測量誤差及其消減方法 水準測量誤差包括:儀器誤差、水準尺誤差、水準管氣泡居中誤差、讀數誤差、視差影響、水準尺傾斜誤差、 儀器和尺墊下沉、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溫度的影響等。 六、精密水準儀和水準尺 精密水準儀是能夠提供水平視線和精確照準讀數的水準儀。主要用於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和高精度的工程測量中。如國產DS1型精密水準儀。 七、自動安平水準儀和激光掃平儀 自動安平水準儀不用水準管和微傾螺旋,而是在望遠鏡中設置一個補償裝置進行水平調整。 的測量方法,了解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希望能幫助到你~ http://wenku..com/view/4c5086c7aa00b52acfc7ca9a.html
9. 水準測量路線校核方法有幾種,各有何優缺點,應用場合又如何
一、水準路線有幾種,校核時有所不同:在閉合水準路線中,起始點和終止點都是同一個點,將各段高差求和,與理論值0進行比較。在附合水準路線總,用終點高程和起點高程之間的差值作為高差理論值,將高程求和,求誤差。支水準路線用往返測量的方法,比較往返測量的高差絕對值進行檢核。
二、優缺點:閉合路線對於起始點的精度過於依賴,一旦點位變動,無法發現;附合水準路線因為需要兩個水準點,其精度可靠性好,控制點有問題時容易發現;支水準路線可靠性和精度稍差,如果不往返測量,就很難確定精度,往返測量時,與閉合水準路線類似。
三、校核時,高差測量值的限差有兩種方法計算:其一是根據測站數進行計算,比如±12√n,其二是根據路線長度進行計算,比如±12√L。
前者缺點是:如果每站視距較小,則n多,限差偏大,適合坡度大的地方和山地進行測量。後者適合多種情況。
四、每站測量的方法有兩種:兩次儀器高法和雙面尺法。各有優缺點,前者測量時間長,後者更快速;前者適合於單面尺,後者適合紅黑尺和基輔分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