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草莓大棚種植方法
1、浸種催芽:大棚種植草莓時,需要將種子浸泡後放入溫暖處催芽。2、翻耕整地:翻耕30厘米土地,並施加腐熟農家肥。3、種植方法:將草莓苗栽種至土壤中,並澆灌一次水分。4、溫度:將大棚內的溫度控制在15-25度之間,使草莓旺盛生長。
1、浸種催芽
大棚種植草莓時,需要為其進行催芽,可以選取籽粒飽滿的種子放入45度的溫水中浸泡一天一夜,使種子吸收足夠的水分,再將草莓種子埋入濕潤的沙土中,並把環境溫度控制在10度以上。
2、翻耕整地
草莓適宜生長在松軟且疏鬆透氣的土壤中,種植草莓時,需要使用工具翻耕30厘米的土地,將其中的土塊打碎,再往土壤里施加腐熟的農家肥、過磷酸鈣和草木灰,使其更為肥沃,促進草莓旺盛生長。
3、種植方法
種植草莓時,需要將株苗移栽至土壤中,再對其澆灌一次水分,使草莓的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維持其正常生長,而且要在草莓生長旺季,需要為其追施1-2次的磷鉀肥和有機肥料,促進植株快速開花結果。
4、適宜溫度
草莓喜溫暖,養殖草莓時,需要將大棚內的溫度控制在15-25度之間,使其生長速度加快,並且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打開大棚的門窗,使室內的空氣流通,避免滋生大量的細菌,維持草莓正常生長。
『貳』 大棚草莓種植技術與管理
大棚種植草莓的技術與管理方法如下:
1、培育壯苗
8月上中旬,選擇草莓匍匐莖上前期生長的健壯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缽中進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缽土保水性、透氣性好,草莓移植後需覆蓋遮陽網降溫。
2、合理定植
定植前對定植大棚內土壤進行耕翻。同時畝施腐熟廄肥3000~4000kg,復合肥50~60kg作基地,然後作畦,畦寬(連溝)1米,6米寬標准大棚可作6畦,畦溝深25~30cm。9月中下旬選擇新葉正常開展,小葉對稱,葉色濃綠葉柄粗,葉片大,長勢健壯,豐產性好的幼苗進行定植。
3、溫濕度控制
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之間,不要超過30度,晚上以7度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間,棚溫低於5度時,應在大棚內設小拱棚復扣膜,極端低溫時應採用三層膜保溫。棚內濕度開花前控制在80%以下,開花至果實膨大控制在60%為宜。為防止高溫高濕發病,噴灑「新高脂膜」乳劑8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共2次。到翌年4月份,氣溫明顯回升可拆除大棚兩邊的圍膜,加大通風量,起到降溫降濕作用,延長果實的採摘期。
4、肥水管理
定植後及時澆水,以後早晚一次,直至成活。整個生長期可進行3-4次追肥,第一次在定植成活第一次鬆土後用復合肥7.5kg。第二次在第一次後十天左右進行,畝用10kg。第三次在覆地膜前打孔施放,666.7㎡(畝)用量20kg。以後分別在各花序頂果開始採摘和採摘盛期各追肥一次,666.7㎡(畝)用量為復合肥10kg,第三和第四批果一般不再追肥。也可使用二氧化碳氣肥、磷酸二氫鉀和多元素肥進行根外追肥。
5、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有蚜蟲、葉蟎、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對蚜蟲、紅蜘蛛可噴10%吡蟲啉4000-6000倍、2000-2500倍蟎死凈。灰霉病在高溫高濕以及草莓生長旺盛期最易發生,可用50%速克靈800倍防治,效果很好。對芽枯病,摘老葉、通風透光,每隔一周噴一次1000倍多氧黴素或600倍敵菌丹水溶液。
『叄』 草莓的大棚栽培技術
養殖草莓時,需要在地勢較高且光照良好的地方搭建大棚,並且要在土壤中施加腐熟的農家肥料作為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然後即可把草莓種子與沙土混合後播撒至土壤上,並且要將棚內的溫度控制在15-22度之間,促進草莓旺盛生長。
1、搭建大棚
養殖草莓時,需要在地勢較高、排灌方便且光照良好的地方搭建大棚,而且土壤要呈現弱酸性或者中性,以免草莓生長不良,並且要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過磷酸鈣、有機肥和氯化鉀作為基肥,為草莓提供生長所需要的養分。
2、種植方法
種植草莓時,需要將其種子放入55度的溫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使植株的發芽率提高,再把草莓種子與沙土以1:3的比例混合,然後將其灑在土壤表面,並且要對土壤澆灌一次清水,使草莓旺盛生長。
3、適宜溫度
草莓不耐嚴寒,也不耐高溫,在大棚中養殖草莓時,需要將環境溫度控制在15-22度之間,為植株創造適宜生長的環境,而且要在早上的時候打開窗戶,使大棚內的空氣流通,維持草莓正常生長。
4、養護管理
草莓在生長過程需要充足的肥料,養殖草莓時,需要為其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料,促進植株花芽分化,並且在草莓開花後,要將其生長過多的花蕾剪掉,以免養分供應不足,並且要向草莓噴灑磷酸二氫鉀,使其快速結果。
『肆』 大棚草莓立體種植方法有哪些
一、傳統架式栽培技術
該技術是利用3-4 層分層式框架,在框架上放置栽培容器,在容器內種植草莓的1 種栽培技術。這個分層式框架主要分為A字型和階梯形2種。栽培架要按照南北向排放,為保證光照條件和減少遮光,排放時應選取適當的栽培架間距。架式栽培包括基質栽培和水培2 種形式。
以A 字型栽培架栽培為例。A 型栽培架主體框架為鋼結構,左右兩側栽培架各安裝3 -4 排栽培槽,層間距40cm,距地面5m,最高處 m,栽培架寬 m 左右;栽培槽一般用PVC材料製作,直徑為20cm;立架南北向放置,各排栽培架間距為70cm。該形式操作方便,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單位面積栽培架上栽培的草莓數量是平地栽培的2倍,產量比原來提高 倍。
二、改良架式栽培技術
1、移動式立體栽培草莓技術
移動式立體栽培裝置主要包括栽培架、栽培槽、導軌、兩端帶有滾輪的支撐軸和傳動機構。栽培槽固定在栽培架的兩邊,2根導軌固定在溫室地面上,2根支撐軸安裝在栽培架下方,滾輪與導軌配合並在導軌上運動,傳動機構驅動支撐軸轉動。支架採用600mm × 400mm 的方鋼焊接而成,為矩形,每個栽培架上安裝2-4 排栽培槽,槽直徑為25cm。通過滑輪使栽培架進行左右平行移動,空出人行通道。採用該裝置不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地接受陽光,提高果實品質;還可以使溫室空間得以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2、開合式立體栽培草莓技術
開合式立體栽培裝置包括支架、栽培架、定植槽轉動主軸、減速電機和曲柄連桿機構。支架用於將整個立體栽培裝置支承在地面上,支架的上端通過滑動軸承與栽培架鉸接,定植槽安裝在栽培架上,轉動主軸和減速電機安裝到支架上,曲柄連桿機構的一端與轉動主軸連接、另一端與栽培架鉸接。草莓植株正常生長時,栽培架處於傾斜展開狀態,傾斜角度為55 -65°;當進行管理和採摘時,通過調整栽培架角度使其處於垂直收攏的狀態。採用該裝置不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採光,還可以充分利用溫室栽培空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改善經濟效益。
三、高架栽培床技術
草莓高架栽培技術是指通過水培、基質培等方式,在現代設施大棚內將草莓置於高架培床上進行栽培,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且果實品質優、食用安全性好,適合觀光農業園應用和規模化生產。近年來,在日本、荷蘭、美國等國家得到開發和應用,尤其是在日本發展較迅速。以下介紹2種高架栽培模式:
1、日本櫪木模式
栽培槽寬30cm,內層槽深15cm,外層槽深25cm。內層為無紡布槽,中層為吸水布,外層為防水膜。單條槽種2列,株列距(15 ~20)cm × 20cm。果實朝外側生長。種植方式有單槽成行和雙槽並列成行2種,為提高單位面積土地利用率,通常採用雙槽並列成行種植方式。行間操作通道寬80-90cm。栽培架一般用鍍鋅管製作,床面高80-110cm。
2、日本長崎模式
栽培槽用發泡塑料製成,外寬50cm,內寬40cm,深12cm,長1m。栽培槽底部有排水溝。槽內側先後依次鋪設防水黑膜和無紡布2 層。栽培支架主要用鍍鋅管製作,床面高度可自由調節,一般為80cm。單條槽種2列,株距19- 20cm,密度7 萬株/hm�0�5。果實朝外側生長。草莓高架栽培是一種省力栽培模式。在該栽培模式下,草莓植株距離地表約1 m 左右,使得生產管理者能夠直立身體進行作業,大幅度降低了生產者的勞動強度。草莓果實懸在半空中,減少了與灌溉水的接觸,很大程度上也減少了因濕度過大而造成的病害。採用高架栽培草莓,花序授粉充分,果實發育正常,果型端正、顏色鮮艷,提高了優質果的比例。
四、牆體栽培技術
牆體栽培是利用特定的栽培設備附著在建築物的牆體表,不僅不會影響牆體的堅固度,而且對牆體還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有效地利用了空間,節約了土地,實現了單位面積上更大的產出比。在日光溫室後牆上設置通長的栽培管道,根據後牆高度可設置3-4排。後牆管道的採光條件較好,可充分利用太陽光,有利於草莓植株生長和果實品質的提高。
五、柱狀立體式栽培技術
柱狀立體式栽培是用立柱來支撐和固定栽培缽以及滴液盒,立柱使栽培缽貫穿於一體。立柱由水泥墩和鋼管組成,水泥墩橫截面面積為15cm2,中間留有直徑30mm、深10mm 的圓孔用來插鋼管;鋼管長約2m,直徑20-25mm。立柱要南北向成行固定在地面上,立柱間距不少於m。行間間距可以為 m。栽培缽中空、四瓣或六瓣結構,用PVC 材料製成,各栽培缽間相錯疊放在立柱上。由於栽培柱南面能夠見到直射光、北面只能見到散射光,光照度差異會導致草莓植株生長不一致,因此,需要隔3-4d轉動1次栽培柱,以保證植株生長整齊,開花結果一致。
柱狀立體式栽培可提高土地面積利用率。採用傳統的平地畦栽方法,以畦寬1 m、畦埂寬m為例,在13m地塊上,實際栽培面積為10m。而採用柱狀栽培法,以直徑5m、地面以上部分高5 m 的栽培柱為例,每個栽培柱的栽苗表面積為1m,在長、寬約13m的地塊上可放置栽培柱20個,栽苗面積為20m,土地利用率較傳統平地畦提高了1倍。在栽培柱內,苗根部相對集中,澆水施肥時相當於直接作用於根部,肥料流失少、見效快,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時各栽培柱間相互獨立,還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傳播。
『伍』 我要建造雙層草莓大棚,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謝謝
早上好
塑料大棚可購制定作商品鋼架結構棚。如果資金不足也可用毛竹片自製。市售鍍鋅管大棚,一般棚長30米、寬6米、高約2.5米左右,棚長度可根據自己的田塊增減。商品大棚一畝田約需1萬元左右。為減少一次性投資,可利用毛竹片自行搭建。自建大棚一般寬6~8米、高2.6~2.8米,長度可視田塊大小而定。弓與弓間距為60厘米。兩側和中間設立柱,頂部和兩側各用橫桿固定。各地可根據冬季氣溫高低選用單重(僅大棚)、雙重(大棚加帳膜式小拱棚)、三重(大棚加帳膜加小拱棚)。第二層帳膜棚架用毛竹片,間距1米左右設一弓,頂部用橫桿相連。棚長度一般以30~60米為宜,過短不利保溫,過長不利於排水與灌水。大棚應南北走向,這樣能使每行草莓均勻照到陽光。棚與棚之間應間隔1.5米,以利於田間操作,開排水溝和防止相互遮陰。在大棚四周,應開深溝(比棚內溝深),以利及時排除棚內積水。
根據我多年來的實踐觀察,應用雙重保溫法,冬季夜間二重棚內溫度比露地高3~5℃,因此在一般年份,二重棚內溫度均可維持在0℃以上,草莓花、果基本無凍害,果實可在11月中、下旬採收。畝產可在1500~2250公斤之間,實踐證明此法是可行的。
關於建棚優惠政策,縣農技中心將任務分解到各有關鄉鎮,資金補助也具體到鄉鎮,你和你所在的鄉鎮聯系。關於技術指導我可免費親臨現場為你指導。
冬季生產可建成雙膜棚。夏季就沒有必要了。
可以的。
具體要了解平菇的溫度,達不到菇的生長溫度就不可取
白天溫度可達20度以上,晚上恐怕溫度太低,
晚上要有草苫覆蓋
但不能低於臨界溫度
自己可先種草莓,觀察冬季溫度變化情況。
草莓冬季有休眠期,不影響生產,效益也可以
好吧,好好鑽研實踐!
㊗️你生活愉快!財源滾滾來
不客氣
可以。你也要根據自己的地塊大小方位進行調整
希望能得到你的評價
可安裝自動卷簾機
有,
棚內掛遮陽網
不行
棚脊高1.8米左右
距離棚頂70公分
根據你的材料確定
具體請本地農技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
有專家,當地農業局
『陸』 草莓大棚的種植方法 大棚草莓苗種植方法介紹
1、翻耕悶棚
大棚種植草莓前7天內,需要將土壤進行翻耕處理,把深處的土壤曬晾殺菌,將土壤中的病蟲全部殺死,之後將大棚封閉起來,使用過高的溫度進行大棚消毒處理,另外搭配著葯物進行熏蒸,預防病蟲害的效果會更佳。
2、施用底肥
大棚草莓苗種植方法還有施用底肥,將有機肥料均勻的灑在土壤上,這樣可增加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也能補充之前種植的農作物對養分的消耗,使草莓能夠在短暫時間內生根發芽。
3、整地做畦
完成以上的步驟,就開始准備做壟了,壟的高度可在30厘米~35厘米之間,壟的上面寬度可在45厘米左右,壟底的寬度可在60厘米左右即可,製作完成之後可以將草莓的種子進行播種了。
4、定植
每個畦要栽種兩行,每株的行距在30厘米左右,株距要維持在20厘米左右,這樣的距離更有利於草莓的生長,之後可根據草莓的密度進行摘除即可,種子放置在土壤的4厘米處即可,表面覆蓋1厘米的土壤,然後每天進行2次澆水。
5、地膜覆蓋
草莓種子的萌發需要很高的溫度,所以最後要將地膜均勻的覆蓋畦面,這樣可以有保暖的效果,在市場上購買地膜時最好是選擇黑色聚乙烯膜,另外在購買大棚膜時,最好是選擇多功能的無滴膜,這樣保暖效果更好。
『柒』 草莓大棚的建造
塑料大棚可購商品棚也可用毛竹片自製。市售鍍鋅管大棚,一般棚長30米、寬6米、高約2.5米左右,棚長度可根據用戶的田塊增減。商品大棚一畝田約需1萬元左右。為減少一次性投資,農戶可利用毛竹片自行搭建。自建大棚一般寬6~8米、高2.6~2.8米,長度可視田塊大小而定。弓與弓間距為60厘米。兩側和中間設立柱,頂部和兩側各用橫桿固定。各地可根據冬季氣溫高低選用單重(僅大棚)、雙重(大棚加帳膜式小拱棚)、三重(大棚加帳膜加小拱棚)。第二層帳膜棚架用毛竹片,間距1米左右設一弓,頂部用橫桿相連。
棚長度一般以30~60米為宜,過短不利保溫,過長不利於排水與灌水。
大棚應南北走向,這樣能使每行草莓均勻照到陽光。棚與棚之間應間隔1.5米,以利於田間操作,開排水溝和防止相互遮陰。在大棚四周,應開深溝(比棚內溝深),以利及時排除棚內積水。
根據筆者在杭州觀察,應用雙重保溫法,冬季夜間二重棚內溫度比露地高3~5℃,因此在一般年份,二重棚內溫度均可維持在0℃以上,草莓花、果基本無凍害,果實可在11月中、下旬採收。畝產可在1500~2250公斤之間,實踐證明此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