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煤礦井筒安裝電纜夾具的製作方法

煤礦井筒安裝電纜夾具的製作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6 04:26:25

① 煤礦井下常用電纜分哪幾類

井下常用電纜分為三大類,即鎧裝電纜,塑料電纜和礦用橡套軟包纜。鎧裝和塑料電纜主要用於井下供電干線或向固定設備供電,礦用橡套軟電纜主要向移動設備供電。

具體包括包括mc電纜,mcp電纜,mz電纜,mzp電纜,myq電纜,my電纜,mcptj電纜,myptj電纜,mvv電纜,mkvv電纜,myjv電纜,mkyjv電纜,mhyv電纜,ugf電纜,高壓礦用電纜,10kv橡套電纜,6kv礦用電纜,礦用移動電纜,礦用阻燃電纜,mcpt電纜,礦用橡套電纜。

礦井供電系統中,高壓供電線路一般都採用鎧裝電纜,其故障率相對低壓供電所採用的要少得多。采區供電是供電系統中的薄弱環節,工作環境又較差,因而如何選擇電纜的型號與截面,關繫到供電運行的安全。

(1)煤礦井筒安裝電纜夾具的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在使用過程中採煤機電纜局部的彎曲半徑遠遠小於標准規定的電纜的彎曲半徑,電纜長期頻繁受到過度彎曲、拉伸等兩種以上應力的復合作用,再加上控制線芯導體截面遠遠小於電纜主線芯的導體截面,致使控制線芯的斷芯。

解決辦法:

1、增加煤礦用採煤機電纜的柔軟性;

2、增加控制線芯的相對滑移性;

3、增加煤礦用採煤機電纜導體的強度;

4、將導體由原來的束絞結構改為正規絞合,這樣可以增加它的彎曲性能,然後在導體外面進行鋼絲編織,而增加它的強度;

5、控制線芯可以採用鍍錫銅絲和鋼絲混合編織。

② 電纜固定夾具的種類和使用方法

電纜固定夾具由防渦流夾具、固定支架等產品組成。

一、防渦流夾具
型號規格:FJ-01~05,適用於6~1000mm2單芯型的分支電纜安裝固定、FJ-11~14適用於6~240mm2多芯型或擰絞型的分支電纜安裝固定,採用高強度環氧樹脂模壓成型,具有防渦流、阻燃、不吸水、強度高、品種齊全、安裝方便等優點,同固定支架配套使用或單獨安裝在橋架中。

二、固定支架
型號規格:ZJ-01~05,適用於6~1000mm2單芯型的分支電纜安裝固定、ZJ-11~14適用於6~240mm2多芯型或擰絞型的分支電纜安裝固定,採用冷軋鋼板轉彎、焊接成型,表面鍍鋅或噴塑處理,具有安裝方便、品種齊全、美觀等特點,固定支架和防渦流夾具配套使用。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9345594.htm

什麼是電纜夾具

一種電纜夾持裝置包括一個凹形顎板(14),該凹形顎板包括一個帶有一個插口(37)和一個尾部(38)的C形軛架(36)。一個凸形夾頭(12)包括一個置於插口(37)中進行轉動的圓柱形頭部(16)和一個徑向延伸的尾部(22)。兩個尾部的自由端確定了一共四個相對的表面,在這兩個尾部互相夾緊在一起時這四個相對表面是互相平行的。凹形顎板尾部的下表面確定一個安裝平面(56),而凹形顎板的插口延伸在安裝平面的上方和下方。
主權項:一種電纜夾具,包括具有一個尾部(22)和一個部分圓柱形整體頭部(16)的一個凸形夾頭(12),及具有一個尾部(38)和確定一個部分圓柱形插口(37)的一個整體軛架(36)的一個凹形顎板(14),凸形夾頭的頭部(16)被接納在插口中允許夾頭與顎板作相對轉動,一個電纜接納口(26)徑向地延伸貫穿頭部及一個電纜接納口(42)徑向地延伸貫穿軛架,在夾頭和顎板的一個打開的轉動位置上所述接納口是互相對準的以容許電纜(54)從其中插入,而在夾頭和顎板的一個閉合的轉動位置上相當程度地錯開以夾住該電纜,所述尾部(22,38)被夾持在一起以將夾頭和顎板夾持在閉合位置,以及凹形顎板的底表面(46)確定了一個平面的安裝表面(56),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口(37)與凸形夾頭的頭部(16)的一部分是設置在所述安裝表面

④ 電纜固定夾具的種類和使用方法

鋁合金電纜固定夾按產品用途分為:排線固定夾、電纜固定夾具、電線固定套、電線固定座、CATV固定座、粘式扁型固定夾、可調式配線固定夾、二段式配線固定座、可調式配線固定座、高壓電纜夾具、粘式配線固定座、插銷式固定座、壁虎型固定座、扎線固定座、粘式扎線固定座、配線固定鈕等系列

產品採用高強度防腐鋁合金材料製造, 用於固定電纜的擺放位置,其夾緊結構採用螺栓緊固, 固定夾結構緊湊合理,安裝方便靈活, 不損傷電纜。

⑤ 固定電纜的卡子叫什麼

就叫電纜固定夾,

融裕電纜固定夾用BMC材料,全稱是玻纖增強不飽和聚酯團狀模塑料,具有高強度、高耐熱性、低收縮甚至無收縮、高阻燃性能及耐電壓性能。融裕電纜夾,防渦流、耐高溫、阻燃、防水。

融裕RYJX電纜夾具,是高層及多層建築電井中主供電電纜、應急照明電纜和預分支電纜固定的最佳產品。融裕電纜夾具不僅安裝便捷,省錢省力,還能夠替代電纜橋架使用,因而備受全國各地房地產用戶的青睞。

融裕RYJG、RYJH高壓電纜固定夾,採用高強度BMC材料製成,適用於輸變電、電力、鐵路等場合6-220kV高壓電纜的安全固定。能夠有效防止渦流損耗,提高輸變電效率。尤其是設計優雅的RYJH高壓電纜夾,即使風吹日曬雨淋,也不變形。實踐證明:他不僅是110、220kV高壓電纜安全固定的首選產品,也是絕緣銅管母線安全的好幫手。

融裕RYJK礦用電纜夾,是專為煤礦、金礦等礦用電纜安全固定設計的新產品,他獨有的金屬壓板,滿足了礦井下電纜至少6米的大跨距固定要求。不僅讓礦用電纜安全穩固,而且承受了一定的電纜自重,是主斜井和立井下電纜安全固定的最新選擇。

融裕電纜固定夾系列產品,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證明:他們的部分性能甚至超過了BMC原材料的性能要求。因此我們自豪地說:融裕電纜夾是性價比極高的電纜安全防護品。

⑥ 廢棄煤礦井筒封閉技術要求

請看《煤礦安全規程》94條。

⑦ 電纜固定夾和電纜抱箍有什麼區別

兩者沒有明顯的區別,都可以叫,根據做這個十多年的經驗來說,叫抱箍一般指的是比較大的規格。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現在的大多數電纜固定線夾不註明的情況下指的都是鋁合金電纜固定線夾,用BMC的材質非常少,BMC回收再利用貌似有點麻煩或者是基本沒有再利用價值,強度和耐腐蝕方面也沒有太多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稍微便宜一點。另外大直徑和電壓等級高的用BMC的也相對較少,畢竟有些電纜中間接頭固定夾具夾線直徑甚至已經達到了450MM。

⑧ 煤礦井下小絞車道如何安裝紅綠燈安全信號

匡立軍在通常情況下,煤礦井下小絞車道不但要運送物料,而且還需要行人。《煤礦安全規程》第347條規定:「斜井串車提升,嚴禁蹬鉤。行車時,嚴禁行人。」為了使井下人員在上下斜井時能得到行車信號,並及時進入躲避洞,可以在絞車道內每隔幾十米安裝一組紅綠燈信號顯示裝置。開車時紅燈亮,停車時綠燈亮。這樣井下工人可在紅燈亮時躲避,綠燈亮時行走,避免斜井提升傷亡事故的發生。煤礦井下小絞車道的提升設備通常用JD─11.4型調度絞車,其控制裝置一般用QC83─80型或QC83─80N型起動器。將QC83─80或QC83─80N型起動器的二次線路改接一下,外加一個防爆三通接線盒,一個36V、5A的中間繼電器,有127V電源,就可以實現小絞車道行車時紅燈亮,停車時綠燈亮的目的。下面,就QC83─80、QC83─80N型兩種起動器的改接方法分別作一介紹。用QC83─80型起動器控制絞車時,將起動器內腔向上接線室連接的控制線9線和向一側負荷接線室的控制線8線互換連接。這樣,上接線室的控制線為8、13,側接線室的控制線成為1、2、9。然後將防爆三通接線盒的接線座拆出來,在三通接線

⑨ 高壓電纜頭怎麼

1、高壓電纜頭的基本要求
電纜終端頭是將電纜與其他電氣設備連接的部件,電纜中間頭是將兩根電纜連接起來的部件,電纜終端頭與中間頭統稱為電纜附件。電纜附件應與電纜本體一樣能長期安全運行,並具有與電纜相同的使用壽命。良好的電纜附件應具有以下性能:
線芯聯接好: 主要是聯接電阻小而且聯接穩定,能經受起故障電流的沖擊;長期運行後其接觸電阻不應大於電纜線芯本體同長度電阻的1.2倍;應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耐振動、耐腐蝕性能;此外還應體積小、成本低、便於現場安裝。
絕緣性能好: 電纜附件的絕緣性能應不低於電纜本體,所用絕緣材料的介質損耗要低,在結構上應對電纜附件中電場的突變能完善處理,有改變電場分布的措施。
2、電場分布原理
高壓電纜每一相線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銅)屏蔽層,導電線芯與屏蔽層之間形成徑向分布的電場。也就是說,正常電纜的電場只有從(銅)導線沿半徑向(銅)屏蔽層的電力線,沒有芯線軸向的電場(電力線),電場分布是均勻的。
在做電纜頭時,剝去了屏蔽層,改變了電纜原有的電場分布,將產生對絕緣極為不利的切向電場(沿導線軸向的電力線)。在剝去屏蔽層芯線的電力線向屏蔽層斷口處集中。那麼在屏蔽層斷口處就是電纜最容易擊穿的部位。電纜最容易擊穿的屏蔽層斷口處,我們採取分散這集中的電力線(電應力),用介電常數為20~30,體積電阻率為108~1012Ω??cm 材料製作的電應力控制管(簡稱應力管),套在屏蔽層斷口處,以分散斷口處的電場應力(電力線),保證電纜能可靠運行。
要使電纜可靠運行,電纜頭製作中應力管非常重要,而應力管是在不破壞主絕緣層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分散電應力的效果。在電纜本體中,芯線外表面不可能是標准圓,芯線對屏蔽層的距離會不相等,根據電場原理,電場強度也會有大小,這對電纜絕緣也是不利的。為盡量使電纜內部電場均勻,芯線外有一外表面圓形的半導體層,使主絕緣層的厚度基本相等,達到電場均勻分布的目的。
在主絕緣層外,銅屏蔽層內的外半導體層,同樣也是消除銅屏蔽層不平,防止電場不均勻而設置的。
為盡量使電纜在屏蔽層斷口處電場應力分散,應力管與銅屏蔽層的接觸長度要求不小於20mm,短了會使應力管的接觸面不足,應力管上的電力線會傳導不足(因為應力管長度是一定的),長了會使電場分散區(段)減小,電場分散不足。一般在20~25mm左右。
在做中間接頭時,必須把主絕緣層也剝去一部分,芯線用銅接管壓接後,用填料包平(圓)。有二種製作方法:
熱縮套管: 用熱縮材料製作的主絕緣套管縮住,主絕緣套管外縮半導體管,再包金屬屏蔽層,最後外護套管。
預制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為硅橡膠或乙丙橡膠。為中空的圓柱體,內孔壁是半導體層,半導體層外是主絕緣材料。
預制式安裝要求比熱縮的高,難度大。管式預製件的孔徑比電纜主絕緣層外徑小2~5mm。中間接頭預制管要兩頭都套在電纜的主絕緣層外,各與主絕緣層連接長度不小於10mm。電纜主絕緣頭上不必削鉛筆頭(在電纜芯線上盡量留半導體層)。 銅接管表面要處理光滑,包適量填料。
關鍵技術問題:附件的尺寸與待安裝的電纜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規定的要求。另外也需採用硅脂潤滑界面,以便於安裝,同時填充界面的氣隙,消除電暈。預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膠彈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時可採用密封膠及彈性夾具增強密封。預制管外面同熱縮的一樣,半導體層和銅屏蔽層,最外面是外護層。
3、電纜終端電應力控制方法
電應力控制是中高壓電纜附件設計中的極為重要的部分。電應力控制是對電纜附件內部的電場分布和電場強度實行控制,也就是採取適當的措施,使得電場分布和電場強度處於最佳狀態,從而提高電纜附件運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對於電纜終端而言,電場畸變最為嚴重,影響終端運行可靠性最大的是電纜外屏蔽切斷處,而電纜中間接頭電場畸變的影響,除了電纜外屏蔽切斷處,還有電纜末端絕緣切斷處。為了改善電纜絕緣屏蔽層切斷處的電應力分布,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3.1 幾何形狀法
採用應力錐緩解電場應力集中:應力錐設計是常見的方法,從電氣的角度上來看也是最可靠的最有效的方法。應力錐通過將絕緣屏蔽層的切斷處進行延伸,使零電位形成喇叭狀,改善了絕緣屏蔽層的電場分布,降低了電暈產生的可能性,減少了絕緣的破壞,保證了電纜的運行壽命。採用應力錐設計的電纜附件有繞包式終端、預制式終端、冷縮式終端。
3.2 參數控製法
採用高介電常數材料緩解電場應力集中 高介電常數材料:採用應力控制層---上世紀末國外開發了適用於中壓電纜附件的所謂應力控制層。其原理是採用合適的電氣參數的材料復合在電纜末端屏蔽切斷處的絕緣表面上,以改變絕緣表面的電位分布,從而達到改善電場的目的。另一方法是增大屏蔽末端絕緣表面電容(Cs),從而降低這部分的容抗,也能使電位降下來,容抗減小會使表面電容電流增加,但不會導致發熱,由於電容正比於材料的介電常數,也就是說要想增大表面電容,可以在電纜屏蔽末端絕緣表面附加一層高介電常數的材料。
目前應力控制材料的產品已有熱縮應力管、冷縮應力管、應力控制帶等等,一般這些應力控制材料的介電常數都大於20,體積電阻率為108-1012Ω.cm。應力控制材料的應用,要兼顧應力控制和體積電阻兩項技術要求。
雖然在理論上介電常數是越高越好,但是介電常數過大引起的電容電流也會產生熱量,促使應力控制材料老化。同時應力控制材料作為一種高分子多相結構復合材料,在材料本身配合上,介電常數與體積電阻率是一對矛盾,介電常數做得越高,體積電阻率相應就會降低,並且材料電氣參數的穩定性也常常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長時間電場中運行,溫度、外部環境變化都將使應力控制材料老化,老化後的應力控制材料的體積電阻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體積電阻率變大,應力控制材料成了絕緣材料,起不到改善電場的作用,體積電阻率變小,應力控制材料成了導電材料,使電纜出現故障。這就是應用應力控制材料改善電場的熱縮式電纜附件為什麼只能用於中壓電力電纜線路和熱縮式電纜附件經常出現故障的原因所在,同樣採用冷縮應力管和應力控制帶的電纜附件也有類似問題。
採用非線性電阻材料---非線性電阻材料(FSD)也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材料,它利用材料本身電阻率與外施電場成非線性關系變化的特性,來解決電纜絕緣屏蔽切斷處電場集中分布的問題。非線性電阻材料具有對不同的電壓有變化電阻值的特性。當電壓很低的時候,呈現出較大的電阻性能;當電壓很高的時候,呈現出較小的電阻性能。採用非線性電阻材料能夠生產出較短的應力控制管,從而解決電纜採用高介電常數應力控制管終端無法適用於小型開關櫃的問題。
非線性電阻材料亦可製成非線性電阻片(應力控製片),直接繞包在電纜絕緣屏蔽切斷處上,緩解這一點的應力集中的問題。
4、中低壓電纜附件主要種類
中低壓電纜附件目前使用得比較多的產品種類主要有熱收縮附件、預制式附件、冷縮式附件。它們分別有以下特點:
4.1 熱收縮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為以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EVA)及乙丙橡膠等多種材料組分的共混物組成。該類產品主要採用應力管處理電應力集中問題。亦即採用參數控製法緩解電場應力集中。主要優點是輕便、安裝容易、性能尚好,價格便宜。
應力管是一種體積電阻率適中(1010-1012Ωcm),介電常數較大(20--25)的特殊電性參數的熱收縮管,利用電氣參數強迫電纜絕緣屏蔽斷口處的應力疏散成沿應力管較均勻的分布。這一技術一般用於35kV及以下電纜附件中。因為電壓等級高時應力管將發熱而不能可靠工作。
其使用中關鍵技術問題是:
要保證應力管的電性參數必須達到上述標准規定值方能可靠工作。另外要注意用硅脂填充電纜絕緣半導電層斷口出的氣隙以排除氣體,達到減小局部放電的目的。交聯電纜因內應力處理不良時在運行中會發生較大收縮,因而在安裝附件時注意應力管與絕緣屏蔽搭蓋不少於20mm,以防收縮時應力管與絕緣屏蔽脫離。熱收縮附件因彈性較小,運行中熱脹冷縮時可能使界面產生氣隙,因此密封技術很重要,以防止潮氣浸入。
4.2 預制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為硅橡膠或乙丙橡膠。主要採用幾何結構法即應力錐來處理應力集中問題。 其主要優點是材料性能優良,安裝更簡便快捷,無需加熱即可安裝,彈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較大改善。是近年來中低壓以及高壓電纜採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的不足在於對電纜的絕緣層外徑尺寸要求高,通常的過盈量在2~5mm(即電纜絕緣外徑要大於電纜附件的內孔直徑2~5mm),過盈量過小,電纜附件將出現故障;過盈量過大,電纜附件安裝非常困難(工藝要求高)。特別在中間接頭上問題突出,安裝既不方便,又常常成為故障點。此外價格較貴。
其使用中關鍵技術問題是:
附件的尺寸與待安裝的電纜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規定的要求。另外也需採用硅脂潤滑界面,以便於安裝,同時填充界面的氣隙。預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膠彈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時可採用密封膠及彈性夾具增強密封。
4.3 冷縮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為硅橡膠或乙丙橡膠。冷縮式附件一般採用幾何結構法與參數控製法來處理電應力集中問題。幾何結構法即採用應力錐緩解電場集中分布的方式要優於參數控製法的產品。
與預制式附件一樣,材料性能優良、無需加熱即可安裝、彈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較大改善,與預制式附件相比,它的優勢在如安裝更為方便,只需在正確位置上抽出電纜附件內襯芯管即可安裝完工。所使用的材料從機械強度上說比預制式附件更好,對電纜的絕緣層外徑尺寸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電纜附件的內徑小於電纜絕緣外徑2mm(資料上這樣的,這與預制式附件要求2~5mm有偏差-編者)就完全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冷縮式附件施工安裝比較方便。其最大特點是安裝工藝更方便快捷,安裝到位後,其工作性能與預制式附件一樣。價格與預制式附件相當,比熱收縮附件略高,是性價比最合理的產品。
另外,冷縮式附件產品從擴張狀況還可分為工廠擴張式和現場擴張式兩種,一般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冷縮式附件多採用工廠擴張式,其有效安裝期在6個月內,最長安裝期限不得超過兩年,否則電纜附件的使用壽命將受到影響。66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冷縮式附件則多為現場擴張式,安裝期限不受限制,但需採用專用工具進行安裝,專用工具一般附件製造廠均能提供,安裝十分方便,安裝質量可靠。
5、鉛筆頭問題
在製作終端頭時,可以不削鉛筆頭。但是,如電纜絕緣端部與接線金具之間需包繞密封帶時,為保證密封效果,通常將絕緣端部削成錐體,以保證包繞的密封帶與絕緣能很好的粘合。在製作中間接頭時,如果所裝接頭為預制型結構(含預制接頭、冷縮接頭),絕緣端部不要削成錐體,因為這種類型的接頭,在接頭內部中間部分都有一根屏蔽管,該屏蔽管的長度只比銅或鋁連接管稍長,如電纜絕緣削成錐體,錐體的根部將離開屏蔽管,連接管部分的空隙將不會被屏蔽,從而影響到接頭的性能,造成接頭在中部擊穿。如果所裝接頭為熱縮型或繞包型結構時,絕緣端部必須削成錐體,即製成反應力錐,同時必須將錐面用砂帶拋光,因為錐面的長度遠大於絕緣端部直角邊的長度,故而沿著錐面的切向場強遠小於絕緣直角邊的切向場強,沿錐面擊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提高了接頭的性能。
6、應力管和應力疏散膠
電纜附件中應力管和應力疏散膠主要用於緩和分散電應力的作用,應力管和應力疏散膠的材質構成都是由多種高分子材料共混或共聚而成,一般基材是極性高分子,再加入高介電常數的填料等等。應力管和應力疏散膠中是否含有半導體成分這就要看生產廠家的材料配方了,有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7、電纜接地問題
在製作電纜頭時,將鋼鎧和銅屏蔽層分開焊接接地,是為了便於檢測電纜內護層的好壞,在檢測電纜護層時,鋼鎧與銅屏蔽間通上電壓,如果能承受一定的電壓就證明內護層是完好無損。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要求,用不著檢測電纜內護層,也可以將鋼鎧與銅屏蔽層連在一起接地(提倡分開引出後接地)。
電力安全規程規定: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電纜都採用兩端接地方式,這是因為這些電纜大多數是三芯電纜,在正常運行中,流過三個線芯的電流總和為零,在鋁包或金屬屏蔽層外基本上沒有磁鏈,這樣,在鋁包或金屬屏蔽層兩端就基本上沒有感應電壓,所以兩端接地後不會有感應電流流過鋁包或金屬屏蔽層。
感應電壓的大小與電纜線路的長度和流過導體的電流成正比,電纜很長時,護套上的感應電壓疊加起來可達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線路發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過電壓或雷電沖擊時,屏蔽上會形成很高的感應電壓,甚至可能擊穿護套絕緣。
三、改善電場分布的措施
1、在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接頭中,改善其護套斷開處電場分布的方法有幾種
(1)脹喇叭口:在鉛包割斷處把鉛包邊緣撬起,成喇叭狀,其邊緣應光滑、圓整、對稱。
(2)預留統包絕緣:在鉛包切口至電纜芯線分開點之間留有一段統包絕緣紙。
(3)切除半導電紙:將半導電紙切除到喇叭口以下。
(4)包繞應力錐:用絕緣包帶和導電金屬材料包成錐形,人為地將屏蔽層擴大,以改善電場分布。
(5)等電位法:對於干包型或交聯聚乙烯電纜頭,在各線芯概況絕緣表面上包一段金屬帶,並將其連接在一起。
(6)裝設應力控制管:對於35kv及以下熱縮管電纜頭,首先從線芯銅屏蔽層末端方向經半導體帶至線芯絕緣概況包繞2層半導體帶,然後將相應規格折應力管,套在銅屏蔽的末端處,熱縮成形。
2、目前中壓電纜附件中改善電場分布的措施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幾何型:是通過改變電纜附件中電壓集中處的幾何形狀來改變電場分布,降低該處的電場強度,如包應力錐、預制應力錐、削鉛筆頭、脹喇叭口等。二是參數型:是在電纜末端銅屏蔽切斷處的絕緣上加一層一定參數材料製成的應力控制層,改變絕緣層表面的電位分布,達到改善該處電場分布的目的。如常見的應力控制管、應力帶等。

⑩ 煤礦井下電纜吊掛離地高度標準是多少哪裡有規定

這一般沒有硬性規定,電纜吊掛一般不能遭受淋水,還一般不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必須與瓦斯抽放管路分掛在巷道兩側。
所以說吊掛高度因地制宜,原則上能高盡量高一些,不低於1.8米最好。當然條件受限制,即使吊高1米,也是可以的。掌握一個原則,電纜不受水淋、車撞,減少這些隱患存在的可能即可。

煤礦安全規程相關條款:

第四百六十九條 電纜不應懸掛在風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並保持0.3m以上的距離。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內,電纜(包括通信、信號電纜)必須與瓦斯抽放管路分掛在巷道兩側。盤圈或盤「8」字形的電纜不得帶電,但給采、掘機組供電的電纜不受此限。
井筒和巷道內的通信和信號電纜應與電力電纜分掛在井巷的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在井筒內,應敷設在距電力電纜0.3m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內,應敷設在電力電纜上方0.1m以上的地方。
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高、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大於0.1m。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50mm。
井下巷道內的電纜,沿線每隔一定距離、拐彎或分支點以及連接不同直徑電纜的接線盒兩端、穿牆電纜的牆的兩邊都應設置注有編號、用途、電壓和截面的標志牌。

第二十二條 運輸巷兩側(包括管、線、電纜)與運輸設備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建礦井、生產礦井新掘運輸巷的一側,從巷道道碴面起1.6m的高度內,必須留有寬0.8m(綜合機械化採煤礦井為1m)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掛高度不得低於1.8m;巷道另一側的寬度不得小於0.3m(綜合機械化採煤礦井為0.5m)。巷道內安設輸送機時,輸送機與巷幫支護的距離不得小於0.5m;輸送機機頭和機尾處與巷幫支護的距離應滿足設備檢查和維修的需要,並不得小於0.7m。巷道內移動變電站或平板車上綜采設備的最突出部分,與巷幫支護的距離不得小於0.3m。
(二)生產礦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寬度不符合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要求時,必須在巷道的一側設置躲避硐,2個躲避硐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40m。躲避硐寬度不得小於1.2m,深度不得小於0.7m,高度不得小於1.8m,躲避硐內嚴禁堆積物料。
(三)在人車停車地點的巷道上下人側,從巷道道碴面起1.6m的高度內,必須留有寬1m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掛高度不得低於1.8m。

第四百六十八條 敷設電纜(與手持式或移動式設備連接的電纜除外)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電纜必須懸掛:
1.在水平巷道或傾角在30°以下的井巷中,電纜應用吊鉤懸掛;
2.在立井井筒或傾角在30°及其以上的井巷中,電纜應用夾子、卡箍或其他夾持裝置進行敷設。夾持裝置應能承受電纜重量,並不得損傷電纜。
(二)水平巷道或傾斜井巷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的弛度,並能在意外受力時自由墜落。其懸掛高度應保證電纜在礦車掉道時不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落在軌道或輸送機上。
(三)電纜懸掛點間距,在水平巷道或傾斜井巷內不得超過3m,在立井井筒內不得超過6m。
(四)沿鑽孔敷設的電纜必須綁緊在鋼絲繩上,鑽孔必須加裝套管。

抄錄一個井下電纜吊掛標准給你,供參考

1、 通用標准
(1)動力電纜和通訊信號電纜進行分類吊掛,通訊信號電纜掛在動力電纜上方,間距大於100mm;信號電纜之間、動力電纜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50mm,
電纜鉤間距1.5米,吊掛高度距底板不少於1.米;
(2)巷道交岔點處電纜要順巷幫垂直上行,在巷道肩窩處彎成圓弧,不拐死彎,然後貼頂吊掛到對幫指定位置。
(3)單根通訊信號電纜過幫過頂採用塑料扎頭,每0.5米捆紮一扣。
(4)多根電纜從巷道的一邊過到另一邊時,電纜沿巷頂板貼頂敷設且電纜走向與巷道走向垂直,電纜固定用專用的電纜卡箍(見附圖),間距為不大於0.6米。
(5)電纜出開關、接線盒後先向下彎曲,比喇叭口低50mm以上,兩側電纜彎曲弧度自然一致。
(6)小絞車操作台上的四小電器出線必須保證出線弧度。
(7)四小電器出線必須保證四小電器中心線高於兩側電纜50mm 以上。
(8)高壓接線盒,兩頭的電纜餘量必須大於500mm,接線盒應與巷道方向一致,用電纜鉤或固定架固定在幫上,離巷道底板1.5m,並按標准做好接地。
(9)低壓接線盒,兩頭的電纜餘量必須大於300mm,四通必須蓋向外,小喇叭口朝下用膨脹螺栓固定在巷道幫上。
(10)接線盒兩端電纜彎曲部分隨電纜自由走向而固定,高度離巷道底板不低於1.5m,嚴禁強行彎曲。遇到風水管時,必須相距300mm以上。
(12)電纜標志牌的懸掛:電纜標志牌必須規格統一,標志牌上的內容包括電纜的管理單位、規格型號、長度和用途等;懸掛地點:在改變電纜直徑、接線盒出線端、電纜的拐彎處、分岔處均應懸掛電纜標志牌。在採掘巷道內,原則上沿電纜走向每100米懸掛一塊電纜標志牌,不足100米時,至少應在一處懸掛電纜標志牌。在大巷等其它通過電纜的巷道內,每200米懸掛一塊電纜標志牌。
(13)嚴禁電纜吊掛時的盤圈現象,禁止盤圈的電纜(包括盤成「∽」字型)帶電運行,但採煤機上的電纜除外。
(14)碹頭、三叉口、拐彎處的電纜、電纜懸掛間距可適當減少,平滑過度,以求達到整齊美觀。
(15)井下電纜要保持干凈,相關責任單位要定期擦洗。

2、大巷、石門與主要運輸斜巷永久電纜吊掛標准
(1)大巷、石門與主要運輸斜巷電纜的敷設採用永久電纜鉤吊掛。
(2)大巷與石門電纜走向與腰線平行,電纜鉤與腰線垂直,電纜鉤形成的平面與大巷側面平行。電纜鉤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5米且鉤間距要均勻,電纜吊掛高度不小於1.5米。
(3)主要運輸斜巷電纜電纜走向與腰線平行,電纜吊掛高度距地不小於1.5米。電纜鉤形成的平面與巷道側面平行。電纜鉤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5米且鉤間距要均勻。
(3)大巷電纜鉤的製作由機電科根據動力電纜計通訊信號電纜的根數,並留有一定備用電纜溝出圖,經機電副總審批後由機廠加工,機電科負責安裝吊掛。
(4)斜巷電纜鉤的製作由運輸科根據動力電纜計通訊信號電纜的根數,並留有一定備用電纜溝出圖,經機電副總審批後由機廠加工運輸負責安裝吊掛。

3、煤巷兩道電纜吊掛標准
(1)煤巷兩道電纜使用聚乙烯電纜鉤吊掛。
(2)電纜鉤採用2″鋼絲繩或8#鋼絲吊掛,鋼絲繩(鋼絲)不小於60米拉一次,並用花桿螺絲張緊。
(3)使用聚乙烯電纜鉤吊掛,規格為20的吊掛通訊信號電纜;規格為28的吊掛4mm2電纜;規格為38的吊掛6-10mm2電纜;規格為48和50的吊掛16mm2、25mm2、35mm2電纜;規格為68的吊掛50mm2、70mm2電纜;規格為80的吊掛95mm2以上的電纜。電纜鉤間距1.5米,用14#鐵絲固定在拉緊的鋼絲繩或8#鋼絲上,固定鐵絲單股擰兩圈,絲頭剪短擰向幫。
(4)迎頭及部分地點單根小線吊掛採用鐵絲拉線,然後用塑料扎頭捆綁,取代現在用鐵扎線綁扎。

4、岩巷電纜吊掛標准
(1)巷道動力電纜、通訊及信號電纜使用焊接式電纜鉤;電纜鉤表面要刷成杏黃色.電纜鉤固定在巷幫上,間距1.5米,要求電纜吊掛與底幫平行,電纜吊掛後形成一條直線。
(2)迎頭接線盒出多根小電纜時,用塑料扎頭綁好,做到橫平豎直。

閱讀全文

與煤礦井筒安裝電纜夾具的製作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性定量決策分析方法 瀏覽:407
青芒果的食用方法 瀏覽:831
塑料瓶微生物檢測方法國標法 瀏覽:483
ahc眼膜使用方法 瀏覽:330
最簡單的補腎治早泄方法 瀏覽:520
靜電手環的使用方法 瀏覽:996
開賬的步驟與方法 瀏覽:280
養金魚簡單方法 瀏覽:827
手機遙控長虹電視方法 瀏覽:36
蒸芋頭粉中間夾生有什麼補救方法 瀏覽:503
非瘟治療土方法 瀏覽:663
列印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5
乘法帶零的簡便方法 瀏覽:385
咖啡機的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976
微生物遺傳型的鑒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428
怕丟人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908
怎麼判斷浮漂的准確方法 瀏覽:602
階段性鼻炎治療方法 瀏覽:133
具體研究方法及研究計劃 瀏覽:260
什麼方法可以最快消腫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