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薄層色譜的方法哪裡找

薄層色譜的方法哪裡找

發布時間:2022-06-10 15:31:53

『壹』 薄層色譜法的操作


除另有規定外,將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缽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氣泡後,倒入塗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穩地移動塗布器進行塗布(厚度為0.2~0.3mm),取下塗好薄層的玻板,置水平台上於室溫下晾乾,後在110℃烘30分鍾,即置有乾燥劑的乾燥箱中備用。使用前檢查其均勻度(可通過透射光和反射光檢視)。
手工制板一般分不含粘合劑的軟板和含粘合劑的硬板倆種。
常用吸附劑的基本情況:顆粒的大小,太大洗脫劑流速快分離效果不好,太細溶液流速太慢。一般說來吸附性強的顆粒稍大,吸附性弱的顆粒稍小。氧化鋁一般在100-150目。氧化鋁分為鹼性氧化鋁,適用於碳氫化合物、生物鹼及鹼性化合物的分離,一般適用於PH為9-10的環境。中性氧化鋁適用於醛、酮、醌、酯等PH約為7.5的中性物質的分離。酸性氧化鋁適用於PH4~4.5的酸性有機酸類的分離。氧化鋁、硅膠根據活性分為五個級,一級活性最高,五級最低。
黏合劑及添加劑:為了使固定相(吸附劑)牢固地附著在載板上以增加薄層的機械強度,有利於操作,需要時在吸附劑中加入合適的黏合劑:有時為了特殊的分離或檢出需要,要在固定相中加入某些添加劑。
薄層板的活化:硅膠板於105-110℃烘30分鍾,氧化鋁板於150-160℃烘4小時,可得活性的薄層板。 除另有規定外,用點樣器點樣於薄層板上,一般為圓點,點樣基線距底邊2.0cm,樣點直徑及點間距離同紙色譜法,點間距離可視斑點擴散情況以不影響檢出為宜。點樣時必須注意勿損傷薄層表面。
點樣直徑不超過5mm,點樣距離一般為1~1.5cm即可。
樣品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很大,原點將呈空心環——環形色譜效應。因此配製樣品溶液時應選擇對組分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溶劑。
點樣方式有點狀點樣和帶狀點樣。
展開劑也稱溶劑系統,流動性或洗脫劑,是在平面色譜中用作流動相的液體。展開劑的主要任務是溶解被分離的物質,在吸附劑薄層上轉移被分離物質,使各組分的Rf值在0.2~0.8之間並對被分離物質要有適當的選擇性。作為展開劑的溶劑應滿足以下要求:適當的純度、適當的穩定性、低黏度 、線性分配等溫線、很低或很高的蒸氣壓以及盡可能低的毒性。
展開方式總的來講平面色譜的展開有線性、環形及向心3種幾何形式。
A 單次展開 用同一種展開劑一個方向展開一次,這種方式在平面色譜中應用最為廣泛。(垂直上行展開,垂直下行展開,一向水平展開,對向水平展開)
B 多次展開 單向對此展開,用相同的展開劑沿同一方向進行相同距離的重復展開,直至分離滿意,廣泛應用於薄層色譜法
C 雙向展開 用於成分較多、性質比較接近的難分離組分的分離。
薄層展開室需預先用展開劑飽和,可在室中加入足夠量的展開劑,並在壁上貼二條與室一樣高、寬的濾紙條,一端浸入展開劑中,密封室頂的蓋,使系統平衡或按正文規定操作。將點好樣品的薄層板放入展開室的展開劑中,浸入展開劑的深度為距薄層板底邊0.5~1.0cm(切勿將樣點浸入展開劑中),密封室蓋,待展開至規定距離(一般為10~15cm),取出薄層板,晾乾,按各品種項下的規定檢測。
影響展開的因素
A 相對濕度的影響
B溶劑蒸汽的影響(a 展開室的飽和b預吸附)
C 溫度的影響
D 展距的影響與分離度僅正比與展距的平方根。 A 光學檢出法
a自然光(400~800nm)
b紫外光(254nm或365nm)
c熒光一些化合物吸收了較短波長的光,在瞬間發射出比照射光波長更長的光,而在紙或薄層上顯出不同顏色的熒光斑點(靈敏度高、專屬性高)
B 蒸汽顯色法
多數有機化合物吸附碘蒸氣後顯示不同程度的黃褐色斑點,這種反應有可逆及不可逆兩種情況,前者在離開碘蒸氣後,黃褐色斑點逐漸消退,並且不會改變化合物的性質,且靈敏度也很高,故是定位時常用的方法;後者是由於化合物被碘蒸氣氧化、脫氫增強了共軛體系,因此在紫外光下可以發出強烈而穩定的熒光,對定性及定量都非常有利,但是制備薄層時要注意被分離的化合物是否改變了原來的性質。
C 物理顯色法
用紫外照射分離後的紙或薄層後,使化合物產生光加成,光分解、光氧化還原及光異構等光化學反應,導致物質結構發生某些變化,如形成熒光發射功能團。發生熒光增強或淬滅及熒光物質的激發或發射波長發生移動等現象,從而提高了分析的靈敏度和選擇性。
D 試劑顯色法
廣泛應用的定位方法。用於紙色譜的顯色劑一般都適用於薄層色譜,還有防腐劑的顯色劑不適合用於紙色譜及含有有機黏合劑薄層的顯色,又時噴顯色劑後續加熱,這也不是用於紙色譜。
顯色方法a噴霧顯色:顯色劑溶液以氣溶膠的形式均勻的噴灑在紙和薄層。b 浸漬顯色:揮去展開劑的薄層板,垂直的插入盛有展開劑的浸漬槽中,設定浸板及抽出速度和規定在顯色劑中浸漬的時間。
顯色試劑
a 通用顯色劑硫酸溶液(硫酸:水 1:1,硫酸:乙醇1:1)、0.5%碘的氯仿溶液、中性0.05%高錳酸鉀溶液、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還原性化合物在淡紅色背景上顯黃色斑點)
b 專屬顯色劑
⑸測定比移值
在一定的色譜條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個常數,因此有可能根據化合物的Rf值鑒定化合物。
⑹ 薄層掃描
薄層掃描法指用一定波長的光照射在經薄層層析後的層析板上,對具有吸收或能產生熒光的層析斑點進行掃描,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測定吸收的強度,以檢測層析譜。對於中成葯復方制劑,亦可用相應的原葯材按需要組合作陰、陽對照,然後比較其薄層掃描圖譜加以鑒別。使用儀器為薄層掃描儀。
如需用薄層掃描儀對色譜斑點作掃描檢出,或直接在薄層上對色譜斑點作掃描定量,則可用薄層掃描法。薄層掃描的方法,除另有規定外,可根據各種薄層掃描儀的結構特點及使用說明,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吸收法或熒光法,用雙波長或單波長掃描。由於影響薄層掃描結果的因素很多,故應在保證供試品的斑點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呈線性的情況下,將供試品與對照品在同一塊薄層上展開後掃描,進行比較並計算定量,以減少誤差。各種供試品,只有得到分離度和重現性好的薄層色譜,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貳』 薄層色譜的顯示定位方法有哪些

薄層色譜法,系將適宜的固定相塗布於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後,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作對比,用以進行葯品的鑒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 1.儀器與材料 (1) 玻板 除另有規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的規格,要求光滑、平整,洗凈後不附水珠,晾乾。 (2) 固定相或載體 最常用的有硅膠G、硅膠GF〈[254]〉 、硅膠H、 硅膠HF〈[254]〉,其次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鋁、氧化鋁G、微晶纖維素、 微晶纖維素F〈[254]〉等。 其顆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徑為10~40μm。薄層塗布,一般可分無粘合劑和含粘合劑兩種;前者系將固定相直接塗布於玻璃板上, 後者系在固定相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劑,一般常用10~15%煅石膏(CaSO4.2H2O在140℃烘4小時),混勻後加水適量使用,或用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0.5~0.7%)適量調成糊狀,均勻塗布於玻璃板上。也有含一定固定相或緩沖液的薄層。 (3) 塗布器 應能使固定相或載體在玻璃板上塗成一層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勻薄層。 (4) 點樣器 同紙色譜法項下。 (5) 展開室 應使用適合薄層板大小的玻璃制薄層色譜展開缸,並有嚴密的蓋子,除另有規定外,底部應平整光滑,應便於觀察。 2.操作方法 (1) 薄層板制備 除另有規定外,將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缽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氣泡後,倒入塗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穩地移動塗布器進行塗布(厚度為0.2~0.3mm),取下塗好薄層的玻板,置水平台上於室溫下晾乾,後在110℃烘30分鍾,即置有乾燥劑的乾燥箱中備用。使用前檢查其均勻度(可通過透射光和反射光檢視)。 (2) 點樣 除另有規定外,用點樣器點樣於薄層板上,一般為圓點,點樣基線距底邊2.0cm,樣點直徑及點間距離同紙色譜法,點間距離可視斑點擴散情況以不影響檢出為宜。點樣時必須注意勿損傷薄層表面。 (3) 展開 展開室如需預先用展開劑飽和,可在室中加入足夠量的展開劑,並在壁上貼二條與室一樣高、寬的濾紙條,一端浸入展開劑中,密封室頂的蓋,使系統平衡或按正文規定操作。 將點好樣品的薄層板放入展開室的展開劑中,浸入展開劑的深度為距薄層板底邊0.5~1.0cm(切勿將樣點浸入展開劑中),密封室蓋,待展開至規定距離(一般為10~15cm),取出薄層板,晾乾,按各品種項下的規定檢測。 (4) 如需用薄層掃描儀對色譜斑點作掃描檢出,或直接在薄層上對色譜斑點作掃描定量,則可用薄層掃描法。 薄層掃描的方法,除另有規定外,可根據各種薄層掃描儀的結構特點及使用說明,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吸收法或熒光法,用雙波長或單波長掃描。由於影響薄層掃描結果的因素很多,故應在保證供試品的斑點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呈線性的情況下,將供試品與對照品在同一塊薄層上展開後掃描,進行比較並計算定量,以減少誤差。各種供試品,只有得到分離度和重現性好的薄層色譜,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叄』 薄層色譜操作方法是哪幾步

首先制備TLC板,即在適當大小的玻璃板,均勻地塗有吸附劑,厚度小於一毫米,然後在點1.5厘米的樣品溶液從底邊緣,形成一個小點,被稱為「起源」TLC板上,然後放置在含玻璃圓筒的移動相溶劑(這種溶劑被稱為「展開溶劑」玻璃圓筒稱為「擴展槽」)。當沿著薄擴散溶劑以超過一定的距離從原點(通常為10-12厘米),取出上述薄板時,記錄從前沿膨脹溶劑A的原點擴展距離然後顯色試劑或紫外線照射的方法是噴霧該化合物分離顏色,這個過程被稱為「顯著譜」。觀察和明顯的中心點的起源記錄的距離。在薄板通常Rf值(RF)當場表態,說。從原點到離原點的距離溶劑現貨中心距Rf值開始尖端比例

光斑中心從原點
的Rf =────────的距離──
溶劑前沿從原點

Rf值的距離與相關的分配系數值為該物質兩個階段,因此,在一定條件下是常數。不同的物質由於在兩相之間的特定色譜條件分配系數的差異,並有不同的Rf值,這樣就達到了薄層層析的目的。

『肆』 簡述薄層層析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薄層層析又叫薄層色譜,是色譜法中的一種,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屬固—液吸附色譜,它兼備了柱色譜和紙色譜的優點,一方面適用於少量樣品(幾到幾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離;另一方面在製作薄層板時,把吸附層加厚加大,因此,又可用來精製樣品,此法特別適用於揮發性較小或較高溫度易發生變化而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質。此外,薄層色譜法還可用來跟蹤有機反應及進行柱色譜之前的一種「預試」。
薄層色譜(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稱薄層層析,屬於固-液吸附色譜。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微量、快速而簡單的色譜法,它兼備了柱色譜和紙色譜的優點。一方面適用於小量樣品(幾到幾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離;另一方面若在製作薄層板時,把吸附層加厚,將樣品點成一條線,則可分離多達500mg的樣品。因此又可用來精製樣品。故此法特別適用於揮發性較小或在較高溫度易發生變化而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物資。此外,在進行化學反應時,常利用薄層色譜觀察原料斑點的逐步消失來判斷反應是否完成。

薄層色譜是在被洗滌干凈的玻板(10×3cm左右)上均勻的塗一層吸附劑或支持劑,帶乾燥、活化後將樣品溶液用管口平整的毛細管滴加於離薄層板一端約1cm處的起點線上,涼干或吹乾後置薄層板於盛有展開劑的展開槽內,浸入深度為0.5cm。待展開劑前沿離頂端約1cm附近時,將色譜板取出,乾燥後噴以顯色劑,或在紫外燈下顯色。

『伍』 薄層色譜法用於雜質檢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薄層色譜法用於雜質檢查常用的方法有雜質對照法,供試品對照法,對照葯物法,顯色劑。

薄層色譜,或稱薄層層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以塗布於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為固定相,以合適的溶劑為流動相,對混合樣品進行分離、鑒定和定量的一種層析分離技術。

這是一種快速分離諸如脂肪酸、類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鹼及其他多種物質的特別有效的層析方法,從50年代發展起來至今,仍被廣泛採用。

(5)薄層色譜的方法哪裡找擴展閱讀:

一、基本原理

薄層色譜法是一種吸附薄層色譜分離法,它利用各成分對同一吸附劑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動相(溶劑)流過固定相(吸附劑)的過程中,連續的產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從而達到各成分的互相分離的目的。

薄層層析可根據作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為薄層吸附層析(吸附劑)、薄層分配層析(纖維素)、薄層離子交換層析(離子交換劑)、薄層凝膠層析(分子篩凝膠)等。一般實驗中應用較多的是以吸附劑為固定相的薄層吸附層析。

吸附是表面的一個重要性質。任何兩個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個相的物質或溶解於其中的溶質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現象。在固體與氣體之間、固體與液體之間、吸附液體與氣體之間的表面上,都可能發生吸附現象。

物質分子之所以能在固體表面停留,這是因為固體表面的分子(離子或原子)和固體內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體內部,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力是對稱的,其力場互相抵消。

而處於固體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對稱的,向內的一面受到固體內部分子的作用力大,而表面層所受的作用力小,因而氣體或溶質分子在運動中遇到固體表面時受到這種剩餘力的影響,就會被吸引而停留下來。

吸附過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解吸出來。在單位時間內被吸附於吸附劑的某一表面積上的分子和同一單位時間內離開此表面的分子之間可以建立動態平衡,稱為吸附平衡。吸附層析過程就是不斷地產生平衡與不平衡、吸附與解吸的動態平衡過程。

二、相關應用

1、葯物和葯物代謝

薄層色譜法在合成葯物和天然葯物中的應用很廣。有些文獻和內容偏重於合成葯物、化合物及其代謝產物,有文獻為在中草葯分析中的應用。

每一類葯物,例如磺胺、巴比妥、苯駢噻嗪、甾體激素、抗菌素、生物鹼、強心甙、黃酮、揮發油和萜等,都包括幾種或十幾種化學結構和性質非常相似的化合物,可以在上述文獻中找出一、二種全盤的展開劑,一次即能把每一類的多種化合物很好地分開。

葯物代謝產物的樣品一般先經預處理後用薄層分析,應用也很廣,但有時因含量甚微,不用採用氣相和高效液相色譜法靈敏。

2、化學和化工

化工和化學方面的有機原料和產品都可用薄層色譜法分析。例如含各種功能基的有機物,石油產品,塑料單體,橡膠裂解產物,油漆原料,合成洗滌劑等,內容非常廣泛。

3、醫學和臨床

薄層色譜法的應用還滲透到醫學和臨床中去,例如它是一種快速的診斷方法可用於妊娠的早期診斷。

方法是基於在孕婦的尿中能檢出比未媳婦婦女的尿中含更多的孕二醇,把兩者的尿提取後點在薄層上比較,即可作出判斷。這一方法可不用動物而在2~3小時內化驗出結果。

『陸』 薄層色譜法的主要顯色定位方法有哪些

1、在日光下觀察,劃出有色物質的斑點位置。

2、在紫外燈(254nm或365nm)下觀察有無暗斑或熒光斑點並記錄其顏色、位置及強弱。能發熒光的物質或少數有紫外吸收的物質可用此法檢出。

3、熒光薄層板檢測,熒光薄層板是在硅膠中摻入了少量熒光物質製成的板。在254nm紫外燈下,整個薄層板呈黃綠色熒光,被測物質由於熒光猝滅作用而呈現暗斑。

4、既無色又無紫外吸收的物質,可採用顯色劑顯色。

(6)薄層色譜的方法哪裡找擴展閱讀

薄層色譜方法要求硅膠粉末的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徑約15微米,薄層厚度為250微米左右,支持物一般為玻璃板,也可採用其他適用的物質。

將欲分析的樣品溶液以點狀或線狀加至薄層板上。然後將它插到 一個動相的液體(展開劑)中,使動相向上移動達到色譜分離的目的。

通常把流動相極性小而固定相極性大的體系稱為正相薄層色譜法;反之,則把流動相極性大而固定相極性小的體系稱為反相薄層色譜法。

與其它色譜方法相比具備如下優點:

①展開時間短,一般只需十至幾十分鍾。

②操作簡單,所用儀器設備也簡單,分離效果好。

③顯色劑多樣化,選擇性鑒定能力強。

『柒』 薄層色譜法的介紹

薄層色譜法(TLC),系將適宜的固定相塗布於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後,根據比移值(Rf)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的比移值(Rf)作對比,用以進行葯品的鑒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於跟蹤反應進程。

『捌』 薄層色譜法主要的顯色方法有哪些

1、加熱顯色;
2、碘蒸氣熏顯色;
3、噴顯色劑(如香草醛濃硫酸)

『玖』 簡述薄層色譜層析中常用的檢視方法有哪些

1)紫外法(UV):利用待測物所含生色團在紫外燈(波長通常254nm)下呈色的特點來檢視;
2)碘缸:將薄層板放入碘缸中30秒-1分鍾後取出,通常待測物及其它雜質都會被碘蒸汽氧化呈色;
3)薄層色譜用檢視液:將薄層板放入檢視液中充分浸泡,取出後用吹風機吹乾,即可清楚地觀察到待測物及雜質點。根據待測物可能含的基團不同配製相應的檢視液。

閱讀全文

與薄層色譜的方法哪裡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卓雙氧水使用方法 瀏覽:280
什麼方法可以讓月經提前 瀏覽:648
制定物資消耗額的常用方法 瀏覽:817
汽車暖氣排氣管的安裝方法 瀏覽:288
五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187
鋼尺使用方法 瀏覽:277
收稻米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7
舊衣服做褲子簡單方法 瀏覽:306
深色衣領發黃怎麼變白的最快方法 瀏覽:509
科目三如何加減檔的操作方法 瀏覽: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麼做 瀏覽:840
排痘針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32
瘋釣鯽的使用方法 瀏覽:302
如何打敗僵屍的方法 瀏覽:747
小白攝像頭使用方法 瀏覽:623
檢測蛋白含量的方法 瀏覽:420
如何呵護友誼的方法 瀏覽:25
學生如何祛斑青少年祛雀斑方法 瀏覽:337
冬天給寶寶穿衣服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32
電纜安裝方法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