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物象法是直接測量方法嗎

物象法是直接測量方法嗎

發布時間:2022-06-10 09:38:15

① 各種測量透鏡焦距方法的優缺點 (1)物像法(2)位移法(3)自準直法

物象法比較方便,但是粗略,p、p『不易測准,因為透鏡光心和其夾具塊上讀數標志的位置可能不一樣。
位移法比物象距法准確,因為它測的是透鏡位置的相對位移量,可以避免物象距法的測量誤差。但是比較繁瑣。
自準直法較准確,常用於光學儀器的調節過程。

② 室內濕度計測量方法介紹

室內濕度計是一種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上監測濕度的測量儀器。現在大部分人家裡都會安裝一個溫濕度計溫濕度計計,可以監測溫度,又可以監測濕度。室內濕度計是一種可以監測室內潮濕程度的電子儀器,室內濕度計可以分為電子濕度計和普通濕度計。現在大部分人家裡會選擇電子濕度計,電子濕度計的計量是比較准確的。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室內濕度計的測量原理。




一、濕度定義

在計量法中規定,濕度定義為"物象狀態的量"。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濕度為相對濕度,用RH%表示。總言之,即氣體中(通常為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量(水蒸氣壓)與其空氣相同情況下飽和水蒸氣量(飽和水蒸氣壓)的百分比。

濕度很久以前就與生活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但用數量來進行表示較為困難。對濕度的表示方法有絕對濕度、相對濕度、露點、濕氣與干氣的比值(重量或體積)等等。




二、測量方法

溫濕度計濕度測量從原理上劃分有二、三十種之多。但濕度測量始終是世界計量領域中著名的難題之一。一個看似簡單的量值,深究起來,涉及相當復雜的物理-化學理論分析和計算,初涉者可能會忽略在濕度測量中必需注意的許多因素,因而影響感測器的合理使用。

常見的濕度測量方法有:動態法(雙壓法、雙溫法、分流法),靜態法(飽和鹽法、硫酸法),露點法,干濕球法和電子式感測器法。

①雙壓法、雙溫法是基於熱力學P、V、T平衡原理,平衡時間較長,分流法是基於絕對濕氣和絕對干空氣的精確混合。由於採用了現代測控手段,這些設備可以做得相當精密,卻因設備復雜,昂貴,運作費時費工,主要作為標准計量之用,其測量精度可達±2%RH以上。

②靜態法中的飽和鹽法,是濕度測量中最常見的方法,簡單易行。但飽和鹽法對液、氣兩相的平衡要求很嚴,對環境溫度的穩定要求較高。用起來要求等很長時間去平衡,低濕點要求更長。特別在室內濕度和瓶內濕度差值較大時,每次開啟都需要平衡6~8小時。




③露點法是測量濕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是熱力學的直接結果,准確度高,測量范圍寬。計量用的精密露點儀准確度可達±0.2℃甚至更高。但用現代光-電原理的冷鏡式露點儀價格昂貴,常和標准濕度發生器配套使用。

④干濕球法,這是18世紀就發明的測濕方法。歷史悠久,使用最普遍。干濕球法是一種間接方法,它用干濕球方程換算出濕度值,而此方程是有條件的:即在濕球附近的風速必需達到2.5m/s以上。普通用的干濕球溫度計將此條件簡化了,所以其准確度只有5~7%RH,干濕球也不屬於靜態法,不要簡單地認為只要提高兩支溫度計的測量精度就等於提高了濕度計的測量精度。




大家現在知道濕度計有哪些作用了嗎?室內濕度計主要是為了測量室內的潮濕程度的。我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大部分的地區,在夏天和春天的時候都是非常的潮濕的,所以室內有一個濕度計是比較方便的,可以隨時監測室內的濕度。選擇室內濕度計的時候也很重要,最好是選擇一些有品牌的電子的。大部分的電子濕度計的計量濕度都是比較准確的,購買的時候也可以先檢查一下。

如何得知凸透鏡的焦距的四種方法

一、放在陽光下,移動凸透鏡,直到地面上出現小圓亮斑,測凸透鏡與地面間距離,即焦距
二、放在光具座上,物象距法
三、放在光具座上,自準直法
四、放在光具座上,位移法

④ 測量凸透鏡焦距有幾種方法

常見的有4種方法:

1、會聚法

讓光聚座支成與太陽平行,將光屏、凸透鏡依次放在光聚座上,並且固定光屏(或凸透鏡),移動凸透鏡(或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最亮為止,亮點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

2、觀察虛象法

在光聚座上依次放上光屏、凸透鏡,將一較大的字帖在光屏上,頭國凸透鏡看光屏上的字,當出現該字正立放大的虛象後,逐漸加大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直到該字的虛象正好消失為止,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

3、物象等大法

在光聚座上依次放上光屏、凸透鏡、燃燒的蠟燭,保持凸透鏡不動,同時移動點燃的蠟燭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倒立的與燭焰等大小的像為止,則物距或像距的一半即焦距。

4、一次成像法

在光聚座上依次放上光屏、凸透鏡、燃燒的蠟燭,移動蠟燭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倒立的放大的(或縮小的)像為止,測出物距U和像距V,代入公式1/f=1/U+1/V,即可算出焦距。

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照相機中 焦距f<像距<2f 才能成像。

(4)物象法是直接測量方法嗎擴展閱讀:

在空氣中的薄透鏡,焦距是由透鏡的中心至主焦點的距離。對一個匯聚透鏡(例如一個凸透鏡),焦距是正值,而一束平行光將會聚集在一個點上。對一個發散透鏡(例如一個凹透鏡),焦距是負值,而一束平行光在通過透鏡之後將會擴散開。

焦距以最常見的標示習慣,如果第一個表面的透鏡是凸透鏡,R1的數值是正值,如果是凹透鏡則是負值;如果第二個表面是凹透鏡,R2的數值是正值,如果是凸透鏡則是負值。要注意的是,即使如此,不同的作者仍可能會有不同的標示習慣。

對一個球形曲率的鏡子,焦距等於鏡子的曲率半徑的一半。凸面鏡的焦距是正值,凹面鏡的焦距是負值。

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沒有一定的焦點,只有平行於主光軸的且到主光軸距離相等的光線才會完全在主光軸上相交。、之所以看到許多經過凸透鏡的平行於主光軸但到主光軸距離不相等的光線有一個「焦點」是因為該凸透鏡鏡面的曲率半徑較大,光線偏折程度的差異不明顯。

⑤ 物理!急急急!!!!!!!!!!

1方便觀察物象與實像關系
2將一隻沒點燃的和點燃的蠟燭等大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後面,看是否和物象重合
3將一隻沒點燃的和點燃的蠟燭等大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後面,和物象重合後記下位置 和點燃的蠟燭比較到玻璃板的距離

平面鏡原理:(光的反射)
虛像:從物體發出的(或反射的)光線經過光學器件反射後,實際光線變得( 發散 ),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 )相交而成的像。
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虛像是不能的,試用一張白紙放在成像處,紙上沒有所成的像,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⑥ 化學問題

①燒瓶:主要用於溶液之間或液、固之間的反應,可加熱,但需墊石棉網,還可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②燒杯:主要用於液體之間的反應,溶解固體,配製溶液組裝過濾器,可以加熱,但需要墊石棉網。

③錐形瓶:可用於反應容器,例如中和滴定;蒸餾實驗中承接各種餾分,組裝氣體發生裝置,可以加熱,但需墊石網。

④蒸發皿:用於濃縮溶液或去掉結晶水合物中的結晶水。可以直接加熱。

⑤試管:少量物質間的反應容器,組裝簡易氣體發生裝置,收集少量氣體,可直接加熱。

⑥集氣瓶:用於氣體與其它物質的反應,收集氣體。

⑦廣口瓶:用於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⑧量筒: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不能用於反應容器,讀取液體體積時應注意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切。

⑨容量瓶:用於准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或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不能用做溶解的容器。

⑩滴定管:中和滴定的主要儀器,也可用於准確量取液體。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鹼性試劑,鹼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試劑和氧化性試劑。

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用,不能倒置,滴加時尖嘴不能伸入容器內部(個別例外),應在接受容器上口邊緣0.5cm處垂直滴加。

托盤天平:粗略稱量質量用,使用前應先調好零點,使指針指在標尺中間,兩邊托盤放大小相同的紙,若稱取有腐蝕性的葯品時,應放在玻璃容器中稱量,左盤放稱量物,右盤放砝碼。

酒精燈:需加熱的實驗中做熱源。酒精燈中酒精的容量在 1/4~2/3 之間。用外焰加熱,用完後用燈蓋蓋滅

漏斗:向小口容器內傾倒液體,制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極易溶於水的氣體時用於組裝尾氣吸收裝置,組裝過濾裝置。

分液漏斗:滴加液體時需控制滴加速率時用到,組裝氣體發生裝置,分液、萃取。

長頸漏斗:添加液體,組裝氣體發生裝置(用於形成液封)。

溫度計:在需要控制溫度的實驗中用於測量溫度,不能代替玻璃棒。

玻璃棒:攪拌,引流

⑦ 為什麼不能用物象公式法求透鏡組的焦距

在測量物距s和像距s'時由於估計透鏡中心位置不準會帶來較大誤差

⑧ 請問:濕度計的測量原理和讀數方法

濕度計的原理——濕度:在計量法中規定,濕度定義為「物象狀態的量」。日常生活中所指的濕度為相對濕度,%rh表示。即氣體中(通常為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量(水蒸氣壓)與其空氣相同情況下飽和水蒸氣量(飽和水蒸氣壓)的百分比。
簡單的講,在一定的氣壓和溫度下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多到不能再多時(再多的話,多餘部分就會變成水),水蒸氣飽和,濕度為100%,當一點水蒸氣都沒有時,濕度為0%。

濕度計的原理:最簡單的濕度計是干濕型的,由兩個溫度計組成。一個測出空氣溫度,另一個的球體部分包著微濕的棉布(水分應用弘吸原理用棉布從水泡中吸取),濕度越低,棉布上的水分蒸發越快(水分蒸發會帶走熱量,使溫度降低),與干球的溫差越大。這樣我們可以通過干濕球的溫差及當時的溫度(通常為濕球溫度),用速查表來知道相對濕度。
這樣的濕度計唯一的不足就是沒有考慮氣壓的變化,速查表也是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數字,在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夠用了。
其他的濕度計一般也是採用干濕溫差的原理。如金屬的用雙金屬片原理(利用金屬熱漲冷縮的程度不同,將不同熱敏度的金屬復合於一層隔熱材料上,不同的溫度下,雙金屬片的彎曲程度不同,綁上指針標上刻度),配合干濕溫差即可。

⑨ 使用顯微鏡的正確詳細的操作方法

1、將低倍鏡轉至鏡筒下方與鏡筒成一直線。

2、撥動反光鏡,調節至視野最亮無陰影。反光鏡有平、凹兩面,光源強時用平面,較暗時用凹面,需要強光時,將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時,將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適當縮小。

3、將待觀察的標本置載物台上,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至接物鏡接近標本。於轉動粗調節器的同時,須俯身在鏡旁仔細觀察接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

4、左眼於接目鏡觀察,同時左手轉動粗調節,使鏡筒徐徐上升以調節焦距,使視野內的物象看到上時即停,至標本清晰為止。

(9)物象法是直接測量方法嗎擴展閱讀

一、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顯微鏡之前,應熟悉顯微鏡的各部名稱及使用方法,特別應掌握識別三種接物鏡之特徵。

(2)寄生蟲學實習中所觀察的標本,大多數為無色和顏色較淺,因此必須注意光線的調節。

(3)新鮮標本觀察時,須加蓋玻片,以免標本因蒸發而乾燥變形或污染侵蝕接物鏡,同時可使標本表面勻平,光線得以集中,有利於觀察。

二、保養方法

1、顯微鏡在從木箱中取出或裝箱時,右手緊握鏡臂,左手穩托鏡座,輕輕取出。不要只用一隻手提取,以防顯微鏡墜落,然後輕輕放在實習台上或裝 入木箱內。

2、顯微鏡放到實習台上時,先放鏡座的一端,再將鏡座全部放穩,切不可使鏡座全面同時與檯面接觸,這樣震動過大,透鏡和微調節器的裝置易損壞。

3、顯微鏡須經常保持清潔,勿使油污和灰塵附著。如透鏡部分不潔時,用擦鏡紙輕擦,如有油污,先將擦鏡紙蘸少許二甲苯拭去。

4、顯微鏡不能在陽光下暴曬和使用。

5、接目鏡和接物鏡不要隨便抽出和卸下必須抽取接目鏡時,須將鏡筒上口凈用布遮蓋,避免灰塵落入鏡筒內。更換接物鏡時,卸下後應倒置在清潔的檯面下,並隨即裝入木箱的置放接物鏡的管內。

6、顯微鏡用完後,取下標本片,經聚光器降下,再將物鏡轉成「八」字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以免接物鏡與聚光器相碰。

7、顯微鏡應放在乾燥的地方,以防生霉。



閱讀全文

與物象法是直接測量方法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卓雙氧水使用方法 瀏覽:280
什麼方法可以讓月經提前 瀏覽:648
制定物資消耗額的常用方法 瀏覽:817
汽車暖氣排氣管的安裝方法 瀏覽:288
五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187
鋼尺使用方法 瀏覽:277
收稻米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7
舊衣服做褲子簡單方法 瀏覽:306
深色衣領發黃怎麼變白的最快方法 瀏覽:509
科目三如何加減檔的操作方法 瀏覽: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麼做 瀏覽:840
排痘針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32
瘋釣鯽的使用方法 瀏覽:302
如何打敗僵屍的方法 瀏覽:747
小白攝像頭使用方法 瀏覽:623
檢測蛋白含量的方法 瀏覽:420
如何呵護友誼的方法 瀏覽:25
學生如何祛斑青少年祛雀斑方法 瀏覽:337
冬天給寶寶穿衣服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32
電纜安裝方法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