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縣有一座宋代古塔,為了實地測量
方案一:分別延長AB和CB至E、F,則∠EBF和∠ABC是對頂角,只須測量∠EBF的度數即可. 方案二:延長AB至D,則∠CBD是∠ABC的鄰補角,只須測量∠CBD的度數,然後用 -∠CBD即可.
⑵ 如圖為了測量某地古塔外牆底部∠ABC的大小請你利用學過的知識設計如何測量出古塔外牆底至少兩種並說明設計
利用對頂角或鄰補角的性質,把求∠ABC的大小轉化到用古塔外牆的外部的角來求.解:解法一:作AB的延長線,量出∠CBD的度數.∠ABC=180°-∠CBD(鄰補角的定義).解法二:作AB和CB的延長線,量出∠DBE的度數就知道了∠ABC的度數(對頂角相等)
⑶ 某考古隊在對一古塔進行考察時,決定要測量一下該古塔的高度,他們採用了以下方式進行測量:如圖,在古塔
⑷ 某考古學家測量古塔的高度,他們將一根長2米的木棒直立在地上,量的木棒的影長18.9米,古塔的實際高
2×18·9÷2=21(米) 答:
⑸ 如圖所示,(1)是某城市古建築群中一座古塔底部的建築平面圖,請你利用學過的知識設計如何測量出古塔外
方法如下:
1、調整經緯儀為水平狀態,先將經緯儀看準A′點,並將經緯儀水平角度歸零,再旋轉經緯儀看準C′點,這時經緯儀上顯示的「角度數」就是A′B′;B′C′兩條線之間的夾角大小,它與AB、BC兩條線之間的夾角相同。
2、這個方法不是什麼高深的方法,只要會測量知識的人都會,屬於普通測量。測量結果的精度:測量人員的測量過程操作越細、測量結果的精度越高。使用的經緯儀的精度越高,測量結果的精度也越高。
建築平面圖的作用:
建築平面圖作為建築設計、施工圖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建築物的功能需要、平面布局及其平面的構成關系,是決定建築立面及內部結構的關鍵環節。其主要反映建築的平面形狀、大小、內部布局、地面、門窗的具體位置和佔地面積等情況。
所以說,建築平面圖是新建建築物的施工及施工現場布置的重要依據,也是設計及規劃給排水、強弱電、暖通設備等專業工程平面圖和繪制管線綜合圖的依據據。
⑹ 請你利用學過的知識設計出測量古塔外牆底部∠abc大小的方案並說明理由
⑺ 如圖所示,某城市古建築群中一座古塔底部的建築平面圖,請你利用學過的知識設計如何測量
把AB和CB延長,可以用細繩,再用工具量出和∠ABC相對的那個角就可以 了
⑻ 某城市有座古塔,現要實際測量這座古塔的底角,說明理由
你知道測量上使用的經緯儀(或全站儀)嗎!用經緯儀測量的方法如下:
在古塔建築現場;
1、將AB、BC兩條線分別平行移動到距外牆邊1.5-2.5米(移動距離可多可少,以不防礙經緯儀視線能看通為准)處,我們把移動出的兩條線分別叫它A′B′;B′C′。
2、將經緯儀放在A′B′;B′C′兩條線的交點上。
3、調整經緯儀為水平狀態,先將經緯儀看準A′點,並將經緯儀水平角度歸零,再旋轉經緯儀看準C′點,這時經緯儀上顯示的「角度數」就是A′B′;B′C′兩條線之間的夾角大小,它與AB、BC兩條線之間的夾角相同。
這個方法不是什麼高深的方法,只要會測量知識的人都會,屬於普通測量。測量結果的精度:測量人員的測量過程操作越細、測量結果的精度越高。使用的經緯儀的精度越高,測量結果的精度也越高。
4、不用經緯儀測量,用尺也可以測量。是利用「對頂角相等」的原理。簡單的說;將AB、BC兩條線分別延B點延長,用尺量出延長線的長度及量出延長線兩個端點之間長度,通過解斜三角型(知道三邊長度,求三角型內角)的計算求出∠ABC的大小。
⑼ 同學們,要去測量一座古塔的高度,由於古塔年久失修,不能爬到上面測量,如果手裡只有一把3米長的米尺,該
在同一時刻,記下3米長(高)米尺的影長比如是0.5米,再量一下古塔的影長比如20米,設塔高為X
那麼:3:0.5=X:20,解方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