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正確的測量身體的三圍
1、上胸圍/上胸圍:安靜呼吸時用軟直尺測量腋窩左右後點的水平周長。
2、胸圍Ⅲ/平靜胸圍(M61):平靜呼吸時胸部穿過乳頭點(th)的水平周長,用軟直尺測量,女性受試者乳房較大或下垂時,測量時可將軟尺放高,避免乳房隆起對測量值的影響。
3、下胸圍:平和呼吸時,通過下胸口(sust)的胸部水平圍,用軟直尺測量。
4、腰圍(M62):通過臍中心的水平周長,或肋骨最低點和髂嵴上緣兩條水平線之間中點的周長,在呼氣結束和吸氣開始時用軟直尺測量。
5、最小腰圍:指肋弓與髂嵴之間腰部最薄處的水平圍。在呼氣結束和吸氣開始時用軟尺測量。
6、腹圍:指腹部在髂嵴(IC)處的水平圍。在呼氣結束和吸氣開始時用軟尺測量。
7、腰點圓:用軟尺測量穿過左右腰部節點的腰部水平周長。
8、臀圍:用軟直尺測量的臀部背部最突出部分的水平周長。
(1)人體數據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普通女性曲線體型的「三圍」,結合健美運動的體型,中國健美專家總結出了計算女性標准三圈的方法:三圍的方法:
[胸圍=身高(CM)×0.535],[腰圍=身高(CM)×0.365],[臀圍=身高(CM)×0.565]。根據統計結果,得出「三圍」小於5厘米,說明「三圍」太苗條(瘦),大於5厘米,說明「三圍」太豐滿(胖)。
職業女性模特的標准與此不同。由於職業需要,職業女性模特的標准與正常標准存在一定差距。
根據中國民族的特點,胸圍、腰圍和臀圍的標准一般為84厘米、61厘米和90厘米。
❷ 如何通過手心和手指測體溫、心率、血壓、濕度
體溫、心率、血壓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但濕度就沒聽說過 況且在手心測也不科學
體溫、心率、血壓這3個指標不是一下子測出來的
緊張.劇烈運動多會導致體溫、心率、血壓的上升
心率、血壓科學的測法就是在手部.頸部.大腿動脈
至於其他地方的測量儀器 我想也沒那麼無聊的人去研發
體溫測量方法就不說了
脈搏的觀察與測量
正常成人在安靜時的脈搏為每分鍾60—100次,一般女性比男性快,幼兒比成人快,老人較慢。
測量方法:數脈搏應在安靜休息20分鍾後,將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端按在手腕內側橈動脈(前臂靠近大拇指一側)表面,壓力大小以能清楚觸到脈搏為宜,計數1分鍾。
血壓的觀察與測量
正常成人的血壓:收縮壓為90—140mmHg,舒張壓為60—90mmHg,脈壓差為30—40mmHg。
測量方法:1.測量前病人應安靜休息15分鍾以上,保證情緒穩定。以測量右臂肱動脈,坐位血壓為准。放平血壓計,使水銀柱「0」點與肱動脈、心臟處於同一水平。
2.戴好聽診器,捏輸氣皮球打氣至水銀柱上升到180mmHg左右,然後慢慢放開氣門,當從聽診器中聽到第一聲脈動時,水銀柱所指的刻度即為收縮(高)壓。隨後搏動聲繼續存在並增大,當搏動聲突然變弱或消失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舒張(低)壓。
3.若所測得血壓值很高,又是初次測量,建議休息1小時後再測量
❸ 身高體重正確測量方法
身高計應靠牆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測試人員要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松動,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
測試前,應對機械身高計「0」點進行檢驗。常用方法是採用「標准鋼尺」放置在身高計底板上,檢驗身高計刻度,最小刻度不得大於0.1厘米,檢驗誤差不得大於0.1厘米。
使用電子身高計時,測試人員打開電源開關,將水平壓板移至擋板處,按「按鍵」,顯示屏顯示90.0,表明身高計已進入工作狀態。
測試時,受試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計的底板上;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兩眼平視前方,保持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
上肢自然下垂,兩腿伸直,兩足跟並攏,足尖分開約60度。
足跟、骶骨部、兩肩胛間與立柱相接觸,呈「三點一線」站立姿勢。
測試人員單手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試者頭頂。
讀數時,測試人員雙眼與水平壓板水平面等高;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
記錄時,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
使用電子身高計測量時,受試者應按要求站立在身高計底板上,測試人員單手將水平壓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試者頭頂。顯示屏顯示身高數值;測試人員記錄數值。
使用智能身高計測量時,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測量,測試數值將自動寫入IC卡內。
常見錯誤
(1)受試者頭頂上的發辮、發結未放開,飾物未取下,應讓其放開發辮、發結,取下飾物後再測。
(2)受試者頭過低或過高,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未呈水平位,或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未與立柱相接觸,或穿鞋站立於身高計上,應糾正後再測。
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2)測試人員讀數完畢後,要將水平壓板推回到安全高度,以防碰壞水平壓板或碰傷受試者。
(3)智能型身高計的水平壓板是自動升降的,測試人員不要強行將其停止或上下移動。測試時,嚴禁拔卡。
體重項目介紹
體重是反映學生身體重量的常用指標,與身高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評價學生身體的勻稱度與營養狀況。該指標的測試適用於小學至大學的各個年級。
測試方法
體重採用電子體重計或杠桿秤進行測量,不允許使用彈簧式體重計。
體重計應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
測試前,應對體重計進行檢驗。靈敏度檢驗的方式是將備用的100克標准砝碼加到體重秤上,如果顯示屏上顯示的讀數增加了0.1千克,表示儀器靈敏度符合測試要求。准確度檢驗的方式是採用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准砝碼分別進行稱量,檢驗誤差不得大於0.1千克。
測試時,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赤足,自然站立在體重計中央,保持身體平穩。
測試人員讀數時,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記錄員復述後進行記錄。
使用電子體重計時,受試者按要求站立在體重計中央,3—5秒後,顯示屏顯示體重數值,測試人員記錄數值。
使用智能體重計時,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測量,測試數據將自動寫入IC卡內。
常見錯誤
受試者沒有站立在體重計中央,穿鞋站立於體重計上或持物品站立於體重計上,應糾正後再測。
注意事項
(1)測試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不要大量飲水;
(2)杠桿秤每天都要按照要求進行校驗,避免系統誤差。
什麼是BMI?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
它的定義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舉例說明: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體重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當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BMI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該指標考慮了體重和身高兩個因素。BMI簡單、實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測量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時,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准確性。
❹ 常用的人體測量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人體測量方法有哪些
(一)人體測量類型
靜態測量:測量人體各部分的固定尺寸。
動態測量:測量人體或某一部分的空間運動尺寸,即活動范圍,同時還要測量最適宜的范圍。
(二)人體尺寸測量方法:最常用的人體測量方法為馬丁法。
❺ 人體觀察和測量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頭型的測量 (一)實驗原理 人的形態體形主要決定於遺傳因素,但是環境因素也影響著形態體形的多樣化。根據人類學的研究,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短頭化現象,頭型有逐步園頭化的趨勢。研究表明,頭型具有同血緣家族和同民族的類似性,但是同民族不同居住環境其頭型也有所不同,而營養水平的高低對頭型的園頭化也有一定影響。根據人體測量的標准測量點表,收集我國大學生頭型數據,並比較不同性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對頭型形成的影響。 (二)測量工具 彎角測徑規,數碼相機。 (三)測量方法和指標 1、頭長的測量 測量部位:眉間點到枕後點之間的距離 測量方法:受測者取坐姿,身體挺直,頭部正直,兩眼平視。測量者站在受測者的側面進行測量。 2、頭寬的測量 測量器具:彎角測徑規 測量部位:左右頭側點之間的距離 測量方法:受測者姿勢同山。測量者站在受測者前面進行測量。 3、頭長寬指數 頭長寬指數=頭寬/頭長×100 4、馬丁四分法 長頭型 X ——75.4 中頭型 75.5——80.9 園頭型 81.0——85.4 超園頭型 85.5——X 2、頭型測量:採用馬丁四分法,詳見測量辦法。 3、數據分析:將數據根據性別、民族、居住地分為不同的組,採用t檢驗對比男女之間、不同民族之間、南北不同溫度條件下頭型是否有區別。(t檢驗屬統計學方法,將在衛生統計學中詳細講授,目前統計方法學部分由教師統一來做) 二、的性別差異觀察與測量 (一)實驗原理 骨骼性別的鑒定,無論在人體測量學上或是法醫學上,都是重要的事情。現代人的兩性差別在骨骼上表現得不如化石人那樣明顯。對於性別特徵顯著得骨骼進行鑒定,並不是難事。但是對於一些特徵不顯得骨骼,情況就不是這樣了。在大量得骨骼材料中,總有一部分骨骼的特徵處於男女兩性變異范圍得重迭部分而難於辨認。單就顱骨(缺下頜骨)決定性別,一般有80%的標本可以確定,有下頜骨時可達90%,如再有其他的骨骼,特別是骨盆來幫助鑒定,則可以確定的標本可達95%以上。未成年骨骼的性別鑒定比成年骨骼為困難。所有的性別差異幾乎都是相對的,很難用絕對值來表示。一般來說,男性顱骨比女性顱骨較為粗壯。男女主要骨的性別差異見表1、2、3。通過對顱骨、骨盆等標本的觀察,判斷標本的性別,加深對骨學標本的認識,並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表1、男女性顱骨的性別差異 男性 女性 較大而重,骨壁較厚 小而輕,骨壁較薄 顱腔較大 較小 肌嵴及肌線強烈發育 發育較弱 腦顱欠膨隆 較膨隆 顱骨較向後傾斜,凸度較均勻 額鱗下部較陡直,上部突然向後上彎曲 額結節、頂結節均欠明顯 顯著 顱面寬指數大 指數小 面骨較大 較小 面高寬指數大,即面部較狹長 面部較低矮 眉間和眉弓強烈發育 較弱 眶上緣較厚 較薄 犁狀孔較高、較狹 較低、較寬 上齒槽突較高 較低矮 牙齒較大 較小 顴骨較高、較粗壯 較低,較薄弱 顴弓較粗 較細 顳骨鼓部較大 較小 顳骨乳突較大,乳突上嵴顯著 顳骨乳突較小,乳突上嵴發育較弱 莖突、蝶骨嵴、翼突、枕髁均較粗壯 都較細弱 枕外隆凸、項上線等均粗大 都不明顯 枕大孔較大 較小 鼻後孔相對較小 較大 表2、男女下頜骨的性別差異 男性 女性 較大、較厚、較重 較小、較薄、較輕 下頜體較高、尤以聯合區為明顯 較低 下頜支較寬 較狹 下頜角區較粗糙,往往外翻 較細致 下頜角角度較小 較大 關節突較壯實 較細弱 頦突較重,往往近於方形 較小而欠凸出 表3、男女骨盆的性別差異 性狀 男性 女性 恥骨弓 夾角較小 較大 坐骨恥骨支 稍向外翻 顯著外翻 聯合部 高 較矮 閉孔 大,較近卵圓形 較小,較近三角形,相對較寬 髖臼 大,較朝外側方 較小,較朝前方 坐骨大切跡 窄而深 寬而淺 髂骨 高,較為陡直 較低,上部較向外張開 骶髂關節 大 較小和較斜 耳前溝 不常有 較常見和發達 骶骨 較高而窄,可有五節以上 較短而寬,上部曲度較小,骶岬較顯,一般為五節 整體骨盆 粗壯,肌嵴明顯 較細致 骨盆緣 心形 約呈圓形或橢圓形 真骨盆 較小 較斜、較淺和較大 (二)測量工具 游標卡尺,彎角測徑規,數碼相機。 (三)觀察測量方法與指標 1、顱骨及下頜骨的觀察:將顱骨置於法蘭克福平面(簡稱FH平面,又稱為眼耳平面,由三點組成,即兩側外耳門上緣點和左側眶下緣點構成的平面。如果左側眶下緣點損壞,可用右側眶下緣點),然後進行觀察及測量,對各項指標進行記錄。 2、骨盆的觀察測量:將骨盆置於解剖學標准姿勢,然後進行觀察及測量,對各項指標進行記錄 3、對於各項指標,應盡量採用定量數據進行描述,對於描述性數據應採用基本統一的標准。
❻ 人體測量的意義和方法
人體測量
量體,又稱人體測量,是指測量人體有關部位的長度、寬度和圍度。量體後所得的數據和尺寸,可作為服裝制圖或進行裁剪的重要依據。規格設計則是在人體測量的基礎上,根據服裝款式造型、面輔料性能質地和縫制工藝等諸多因素,再結合考慮人體的各種穿著要求,如人體的基本活動量,內裝厚度、季節、年齡、性別以及造型藝術等因素後進行最終的尺寸定位!
一、測量工具
1.人體測高儀
由一桿刻度以毫米為單位,垂直安裝的尺及一把可活動的尺 (水 平游標)組成。
2.軟捲尺
刻度以厘米為單位的硬塑軟尺,是量體最主要的基本工具。
二、注意事項
1.使用軟尺測量人體時,要適度地拉緊軟尺,不宜過緊或過松,要保持測量時縱直橫平.
2.要求被測量者立姿端正,保持自然,不低頭,挺胸等,以免影響測量的准確性!
3.做好測量後的數據記錄,特殊體型者除了加量特殊部位尺寸外,還應該特別註明特徵和要求.
三、測量部位與方法
人體測量分為男體測量和女體測量。男體測量和女體測量的測量部位、方法和步驟基本相同。其中,女體測量要求較高,需測量的部位也較多。這里以女體測量為例,男體測量部位與方法可參照女體測量。
1.身高
自頭頂至地面所得的垂直距離.
2.衣長
前衣長由頸肩點通過胸部最高點垂直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長度,後衣長由後領圈中點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長度.
3.頸圍
喉結下2cm測量一周,加放鬆量2.5-3cm.
4.胸圍
在胸前腋下處水平圍繞胸部最豐滿處測量一周,松緊以軟尺能轉動為准.
5.肩寬
在後背上部,從左肩骨外端點量至右肩骨外端點.
6.袖長
肩骨外端點向下量至所需長度.
7.胸高
由頸肩點量至乳峰點.
8.乳距
兩乳峰間的距離.
9.腰節高(長)
前腰節高(長)由頸肩點通過胸部最高點向下量至腰部最細處,後腰節高(長)由後領圈中點向下量至腰部最細處.
10.褲長
在腰的側部髖骨處向上3cm起,垂直向下量至踝骨下3cm或按所需長度.
11.裙長
在腰的側部髖骨處向上3cm起,垂直向下量至膝蓋至地面1/2處或按所需長度.
12.腰圍
圍繞腰部最細處水平測量一周.
13.臀部
圍繞臀部最豐滿處水平測量一周,松緊以軟尺能轉動為准,這是實圍尺碼.
14.臀高
從側腰部髖骨處量至臀圍最豐滿處的距離.
15.上襠長
在腰的側部髖骨處向上3cm起量至被測量者正坐的凳面的距離.
❼ 身體成分的測量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
體重=身體水分重量+蛋白質+無機鹽+體脂肪,一個人在體重標準的情況下,體內各主要物質的比例大致分別是60%的水分、20%的蛋白質、 5%的無機鹽、15%的身體脂肪。
人體成份主要使用檢測分析儀來實現
❽ 我們自己怎麼量自己的肩寬,袖長,胸圍啊
肩寬的測量方法:
受試者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兩肩放鬆。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背面,先用兩食指沿肩胛岡向外摸到肩峰外側緣中點即肩峰點,再用測徑器測量兩肩峰點間的距離讀數。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肩寬/肩峰寬:左、右肩峰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
最大肩寬/肩最大寬: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
總肩寬:指在後背處從左肩端經後頸中點(第七頸椎點)到右肩端的弧長。
(8)人體數據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正確測量人體各種數據是服裝裁剪的依據,掌握正確的量體方法是能否做出質量上乘、合體美觀的服裝的關鍵所在。量體時,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被測量者穿著緊身衣服,站立端正、雙臂自然下垂,呼吸平緩。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2、在測量各種「圍度」時,應注意皮尺不要拉得過緊或過松,要保持水平。
3、圍量胸圍時,被測量者一定要雙臂垂直,最好不穿高跟鞋並保持身體挺直平視的立姿。測量腰圍時要放鬆腰帶。三圍測量均不要為了顯瘦而故意量瘦,合身才是最好的。
❾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檢測你的身體機能指數
健身房訓練一定不能少了對自身身體的檢測,今天為大家介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檢測你的身體機能指數。
肥胖指數檢測
作用:可以測試出身體脂肪的比例、脂肪分布位置,在早上起床後測試更為准確(各大醫療儀器店有售)。
自測方法:先按儀表內容輸入身體數據,然後雙手微微握緊手柄。
測量鑒定:若提示皮下脂肪數值在5%-13%,則為標准;低於5%為偏瘦;13%-20%為輕度肥胖;高於20%為重度肥胖。
關於
❿ 如何正確測量身體圍度 詳細�0�3
身體部位圍度測量方法:
1、體重
體重是身體發育狀況的基本指標。測量時,被測量者需穿背心和短褲,平穩地站在體重計上。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公斤。超過指標有兩種情況:一是肌肉豐腆的健美者,因為肌肉的比重較脂肪大;二是脂肪過多的人。因此,要參考脂肪厚度。
9、頸圍:在頸的中部最細處。頸圍與小腿圍相等。
10、肩寬:兩肩峰之間的距離。肩寬等於胸圍的一半減4厘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腰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腿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胸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