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方法是
卡介苗是活的,无独立的流行结核菌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获得性免疫力,提高其对结核病的抗病能力,接种对象是未接受感染的人,主要是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也受结核菌感染的人和结核菌素实验阳性不必接种,否则有时候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反应。
卡介苗,并不能够预防感染,但是他能够减轻感染后的发病和病情,新生儿和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后,比没有接种过的同龄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可以减少80%左右,其保护能力可以维持五至十年。
新生儿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现在都是皮内注射卡介苗,皮内接种2~3周出现约1*1厘米红肿硬结,最后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后形成永久性瘢痕。一般早产儿,有皮肤病或者发热的孩子是要暂缓接种的。
新生儿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皮内接种2~3周出现红肿硬结,约10毫米*10毫米,中间逐渐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并留下一永久性圆形瘢痕。皮上接种1~2周即出现红肿,3~4周化脓结痂,1~2个月脱落痊愈,并留下一凹陷的划痕瘢痕。
㈡ 常用的预防接种方法有哪些
预防接种采用哪种途径和方法,主要是由疫苗的要求和免疫力的效果来决定的。原则上疫苗接种途径与自然感染途径越相似,其免疫效果也就越理想。目前常采用的接种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口服法
①适用疫苗: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等。
②操作方法
1)液体剂型疫苗直接将规定量的滴入儿童口中。
2)糖丸剂型疫苗用消毒药匙送入儿童口中,凉开水服。对于小月龄儿童,喂服糖丸剂型时,可将糖丸放在消毒的小药袋中,用手碾碎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于约 5ml 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后口服。
皮内注射法
①适用疫苗:卡介苗。
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③操作方法
1)监护人固定儿童,露出儿童接种部位。
2)用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待乙醇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迅速拔出针头。
皮下注射法
①适用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钩体疫苗等。
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③操作方法
1)监护人固定儿童,露出儿童接种部位。
2)预防接种人员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
肌内注射法
①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出血热疫苗等。
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
③操作方法
1)监护人固定儿童,露出儿童接种部位。
2)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注射肌肉部位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将针头快速垂直刺入肌肉,进针深度约为针头的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观察有无渗血或药液渗出,若有渗出,应将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按压片刻。
㈢ 请问,有人知道卡介苗素注射在哪吗
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方法:上臂三角肌外侧皮内注射。
㈣ 接种卡介苗正确操作方法
卡介苗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操作方法:
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胳膊;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蓝芯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㈤ 卡介苗的给药说明
1. 本菌苗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 卡介苗接种时不可使用同一注射器,避免肝炎传染率增高。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3. 与其它疫苗同时使用时应不在同侧注射。
4. 本菌苗接种后还要和结核病人隔离2个月,以免在这期间受到传染。2-3月后再作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表示接种成功,阴性的应再补种。以后每3-4年复种一次,复种前也应先作结核菌素试验。
5. 对化疗后免疫力降低患者施以活菌免疫接种将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化疗停止及接受活疫苗接种之间的间隔期至少为3个月。
6. 若注射后出现疤痕,在处理时切忌手术切除,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将醋酸氢化可的松12.5mg、异烟肼100-300mg、0.5%普鲁卡因溶液适量,充分混合后用消毒注射器将混合液作局部注射,每周2次,连续10次后,停2周,再继续注射,直至疤痕疙瘩变平为止。
7. 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紫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结痂;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如已穿孔可用10%磺胺软膏或20%对氨基柳酸软膏处理。
8. 使用时制品应注意避光,活菌苗用时不得日光曝晒。
9. 皮内免疫注射时切不可注射到皮下,否则会引起严重深部脓肿,长期不愈。注射剂量过高可致接种处脓肿或淋巴结炎,应遵循推荐剂量。
10. 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菌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接种日期。
11. 制备该品者应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盛装过疫苗的容器、注射器及其它物品不得用作其它注射,以防产生化脓反应。丢弃前应消毒处理。
12. 冻干注射剂菌苗稀释方法:用灭菌的1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确吸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放置1分钟后摇动安瓿使之溶化,用注射器来回抽取数次,使之充分混匀。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㈥ 预防接种一般选用皮下 注射还是肌内注射!
您好:
不同疫苗注射方法不一样:
口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轮状病毒
皮内注射:卡介苗
皮下注射:风疹疫苗、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等
肌内注射(也叫肌肉注射):百白破、白破、乙肝、狂犬疫苗、流感疫苗
还有些根据不同情况既采用不同方式:例如流感疫苗有的说明书上是肌内注射,有的是皮下注射,也有的说明书上两种方式都可以。目前正在研发中的流感灭活疫苗有经皮下(或肌肉)注射和鼻腔给入多种途径 。而HIB多为肌内注射,一些特殊情况(如出血性疾病要皮下注射)。
不过皮下注射疫苗的相对多一些。
这根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没有关系,狂犬疫苗不是一类疫苗一样是肌内注射;麻疹是一类疫苗却仍然要皮下注射。
㈦ 试述卡介苗注射的剂量和方法
上臂三角肌外侧皮内注射0.1ml。儿童皮内注射。
㈧ 注射卡介苗注射方法。。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提问卡介苗可以皮下注射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提问卡介苗一般是皮下注射上臂三角肌下缘
㈨ 接种卡介苗的正确方法是
卡介苗的接种途径一般为皮内注射。通常足月顺产的新生儿,可以在出生后24小时以后就可以准备接种卡介苗,最迟也不应该超过一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三天内接种卡介苗。孩子接种卡介苗以后会出现一定的局部反应,例如注射的部位红肿,进而出现破溃、流脓。但这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情况,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平时护理的时候要做好局部的保护工作,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加重。要给孩子穿纯棉的衣物,勤更换干净的衣物,洗澡时也要用干净的纱布包好以避免沾水。
新生儿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划痕和皮内注射两种。皮内接种2~3周出现红肿硬结,约10毫米*10毫米,中间逐渐形成白色小脓疱,自行穿破后呈溃疡,最后结痂脱落并留下一永久性圆形瘢痕。皮上接种1~2周即出现红肿,3~4周化脓结痂,1~2个月脱落痊愈,并留下一凹陷的划痕瘢痕。早产儿、有皮肤病变或发热等其他疾病者应暂缓接种;对疑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新生儿,绝对禁忌接种卡介苗,以免发生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
㈩ 关于卡介苗正确的接种方法
病情分析:你好,卡介苗的接种部位应该是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剂量为0.1.
指导意见: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多数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