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

发布时间:2022-06-28 23:51:36

Ⅰ 活性成分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1、 熔剂法
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 2、
2、微波提取法
微波提取是利用不同结构的物质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或提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提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提取剂[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溶剂用量少、安全、节能、设备简单[2]。 2.2 超声波提取法
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酮类物质,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还利用其次效应,如机械振动、扩散、击碎等,使其加速被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超声波提取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同时有利于保护热不稳定成分,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的优点。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兼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点,对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从而作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可做超临界流体的物质很多,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CO2、C2H6、NH3、N2O 等。目前多采用CO2 做萃取剂,因为它具有密度大、溶解能力强、临界压力适中、临界温度接近常温、不影响萃取物的生理活性、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生产过程中容易回收、无环境污染、价格便宜等一系列优点。但单一的CO2作萃取剂只对低极性、亲脂性化合物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对大多数极性较强的组分则不起作用,因此,在其中加入夹带剂,通过影响溶剂的密度和溶质与夹带剂分子间的作用力来影响溶质在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度和选择性[1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有许多传统分离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过程容易控制、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对热敏性物质不易破坏等[16]。但它所需要的设备规模较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安全操作要求高,难以用于较大 规模的生产。
4、 酶法提取
酶解法适用于被细胞壁包围的黄酮类物质,利用酶反应的高度专一性,破坏细胞壁,使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释放出来。黄剑波等[22]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从甜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91%,提取纯度为54%。王悦等[23]对桔皮细胞进行游离酶、固定化酶和常规法提取,黄酮得率分别是1.43%,0.94% 和0.79%,和传统的方法相比,游离酶法的总黄酮得率提高了81%。
5、双水相提取法
双水相提取技术是瑞典Per Albersson首先发现并研究 的一种技术,双水相萃取法属于液- 液萃取,当物质进入双 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的作用,溶 液环境的影响,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即各成分在两 相间选择性分配,从而达到萃取的目的。由于双水相体系分 相快、使用温度低、容易操作、无污染、提取率高,因此成 为黄酮化合物富集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张春秀等[24]取一 定量的银杏叶浸提液,加到PEG1500/ 磷酸盐体系双水相 系统中,则黄酮类化合物进入上相PEG,从而将黄酮类化合 物分离,提取率可达98.2%。
6、 半仿生提取法
半仿生提取法是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模拟口服给药后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环境,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这种提取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7、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主要有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其中超滤法是膜分离的代表,它是唯一能用于分子分离的过滤方法,是以多孔性半透膜为分离介质,依靠薄膜两侧压力差作为推动力来分离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由于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量在1000 以下,而非有效成分如大多数的多糖、蛋白质等分子量多在50000 以上,因而使用超滤能有效去除蛋白质、多肽、大分子色素、淀粉等,达到除菌、除热原、提高药液澄明度以及提高有效成分含量等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加热、不损坏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好、超滤装置可反复使用。于涛等[26]研究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过程及工艺,使用超滤技术对粗提的产品进行精制,对影响超滤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超滤后产品中黄酮质量分数达到33.99%。
8、 热压流体萃取法
热压流体萃取法是一种快速、环保、便宜、有效地萃取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Chaorui Chen等[27]采用热压流体萃取法从巴西蜂胶中提取了7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通过热压水萃取的样品中当存在表面活性剂时萃取物的固体含量更高,当使用热压脂溶萃取时,7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在脂溶萃取中超过了水溶萃取。KairHartonen等[28]用热压水萃取法从白杨中萃取了黄酮类化合物,考察了萃取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并与超声波萃取、高速逆流色谱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热压水萃取法在150℃萃取35min效 果最好。
2.9 高压液相提取法
Ying Zhang等[29]通过高压液相萃取法从鱼腥草中萃取了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乙醇浓度、流速、温度和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并与热浸法和超声波辅助萃取法进行对比,发现高压液相萃取法提取效果较好,当使用50% 乙醇,溶剂流速为1.8mL/min,温度为70℃,压强为8MPa 时,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和浓度可以达到3.152% 和23.962%

Ⅱ 游离黄酮和蒽醌的提取都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离。
二 分离方法:
1 蒽醌苷类和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用分步提取法(如前述) 2 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可选用分步结晶法、梯度pH萃取法或层析法进行。
梯度pH萃取法是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的经典方法:
1.局限性
2.原理 性质相似,酸性差别不大的混合物不适用
3 有些蒽酮虽然存在酚羟基,但在稀碱溶液中较相应的蒽醌难溶,
如大黄酚蒽酮-9,故蒽醌衍生物的苯提取液用极稀的NaOH液萃取,可除去蒽醌而使蒽酮留在苯液中。 示例
色谱法在蒽醌苷元分离中的应用:
一般先用经典方法(如梯度pH萃取)对其进行初步分离,再结合柱色谱法或制备性TLC法作进一步的分离,多用硅胶吸附色谱,而氧化铝一般不用,也常用聚酰胺作为柱色谱的填料。

三、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黄酮甙类以及极性稍大的甙元(如羟基黄酮等),一般可
用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提取。一些多糖甙类可用沸水提取。在提取花青素类化合物时,可加入少量酸(0.1%盐酸,应当慎用,避免发生水解)。

剂进行提取。对得到的粗提物可进行下列精制处理,常用方法有:

(一)溶剂萃取法 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地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目的。例如植物叶子的醇浸液,可用石油醚处理,以便除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而某些药料水溶液则可加入多倍量浓醇,以沉淀除去蛋白质、多糖类等水溶性杂质。
有时溶剂萃取过程也可以用逆流分配法连续进行。常用的溶剂系统有:水-醋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等。
溶剂萃取过程在除去杂质的同时,往往还可以收到分离甙和甙元或极性甙元与非极性甙元的效果。
(二)碱提取酸沉淀法 黄酮甙类虽有一定极性,可溶于水,但却难溶于酸性水,易溶于碱性水,故可用碱性水提取,再于碱水提取液中加入酸,黄酮甙类即可沉淀析出。此法简便易行,如芦丁、橙皮甙、黄芩甙的提取都应用了这个方法。
兹以从槐米中提取芦丁为例说明该法的操作过程。 槐米(槐树Sophora japonica L. 花蕾)加约6倍量水,煮沸,在搅拌
下缓缓加入石灰乳至pH8~9,在此pH条件下微沸20~30分钟,趁热油滤,残渣同上再加4倍水煎1次,乘热抽滤。合并滤液在60~70℃下,用浓盐酸调至pH为5,搅匀,静置24小时,抽滤。沉淀物水洗至中性,60℃干燥得芦丁粗品,于水中重结晶,70~80℃干燥得
芦丁纯品。
在用碱酸法进行提取纯化时,应当注意所用碱液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在强碱性下,尤其加热进破坏黄酮母核。在加酸酸化时,酸性也不宜过强,以免生成(金羊)盐,致使析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又重新溶解,降低产品收率。
当药料中含有大量果胶、粘液等不溶性杂质时,如花、果类药
材,宜用石灰乳或石灰水代替其它碱性水溶液进行提取,以使上述含羟基的杂质生成钙盐沉淀,不致溶出。这也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处理。
(三)碳粉吸附法 主要适于甙类的精制工作。通常,在
植物的甲醇粗提取物中,分次加入活性炭,搅拌,静置,直至定性检查上清液无黄酮反应时为止。过滤,收集吸甙炭末,依次用沸甲醇、沸水、7%酚/水、15%酚/醇溶液进行洗脱,各部分洗脱液进行定性检查(或用PPC鉴定)。通过对Baptisia lecontei 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证明,大部分黄酮甙类可用7%酚/水洗下。洗脱液经减压蒸发浓缩至小体积,再用乙醚振摇除去残留的酚,余下水层减压浓缩即得较纯的黄酮甙类成分。

Ⅲ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较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一)柱层析法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吸附剂或载体有硅胶、聚酰胺及纤维素粉等。此外,也有用氧化铝、氧化镁及硅藻土等。 1.硅胶柱层析: 此法应用范围最广,主要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少数情况下,在加水去活化后也可用于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如多羟基黄酮醇及其苷类等。 2. 聚酰胺柱层析: 对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来说,聚酰胺是较为理想的吸附剂。其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与位置及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或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聚酰胺柱层析可用于分离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苷及苷元、查耳酮与二氢黄酮等 3.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el)柱层析: 对于,主要用两种型号的凝胶:Sephadex-G型及Sephadex-LH-20型。 葡聚糖凝胶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是: 分离游离黄酮时,主要靠吸附作用。凝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酚羟基的数目。但分离黄酮苷时,则分子筛的属性起主导作用。在洗脱时,黄酮苷类大体上是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流出柱体。 分离游离黄酮主要是吸附作用,极性小到大顺序洗脱。 分离黄酮苷类,主要是分子筛作用,分子大到小顺序洗脱。 总的洗脱顺序:糖多的苷到糖少的苷到游离苷元(极性小到大)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中常用的洗脱剂有: 碱性水溶液(如0.1mol/L NH4OH),含盐水溶液(0.5mol/L NaCl等)。 醇及含水醇,如甲醇,甲醇-水(不同比例)、t-丁醇-甲醇(3:1)、乙醇等。 其它溶剂:如含水丙酮、甲醇-氯仿等。 二)梯度pH萃取法 梯度pH萃取法适合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根据黄酮类苷元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其酸性强弱也不同的性质,可以将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后,依次用5%NaHCO3、5%Na2CO3、0.2% NaOH及4%NaOH水溶液萃取,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酸性:7,4-二OH溶于5%NaHCO3液 ) 7-或4-OH (5%Na2CO3液) 一般OH(0.2%NaOH) 5-OH (4% NaOH液) 具黄酮类化合物与铅盐生成的沉淀,滤集后按常法悬浮在乙醇中,通入H2S进行复分解,滤除硫化铅沉淀,滤液中可得到黄酮类化合物。但初生态的PbS沉淀具有较高的吸附性,因此现多不主张用H2S脱铅,而用硫酸盐或磷酸盐,或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脱铅。 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可与硼酸络合,生成物易溶于水,可与不具上述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相互分离。

Ⅳ 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提取方法芦丁提取有哪些方法

有碱法酸沉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浸渍法等,芦丁在教课书就有,有碱法酸沉法

Ⅳ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洗脱条件是如何确定的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洗脱条件确定方式:极性差异、酸性强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其中常用的洗脱剂:碱性水溶液、含盐水溶液、醇及含水醇。

主要是利用吸附作用,游离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越难洗脱。化合物靠分子筛,洗脱时按苷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被洗脱出柱体。

分离原理分析

1、吸附原理:一般认为是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学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氨基与醌类、脂肪羧酸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

2、吸附强弱的规律: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即相应减弱。

Ⅵ 柑橘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柑橘属类黄酮多以极性较大的糖苷形式存在,目前广泛采用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进行浸提。对胡柚皮的提取工艺表明,在乙醇浓度90%,料液比1:5,提取2h,提取温度40-60℃时类黄酮提取率较高。研究化橘红用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1·5 h/次,得到较大的提取率。研究枳实药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得到60%的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近年来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应用于植物细胞的破壁,有效地提高了有机物的吸收率,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效率。对于柑橘属类黄酮的分离纯化,目前应用最广的为HPLC、柱层析、薄层层析等方法。近年来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也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类黄酮。同时采用树脂提取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由于树脂稳定性好、再生简单等优点,也是一种有效的黄酮类物质分离纯化材料,柚皮黄酮经大孔树脂纯化后总黄酮含量达到39·67%,回收率为62·48%。

Ⅶ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发现物质不融于乙醇,得到的量很小很小,可以换用什么溶剂提取

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溶剂法

乙醇和甲醇是最常用的黄酮化合物提取溶剂。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

(2)碱提酸沉法

酚羟基黄酮碱性水或碱性稀醇(如50%的乙醇)浸出浸出液经酸化黄酮类化合物沉淀析出,或用有机溶剂萃取。

芦丁、橙皮苷、黄芩苷均可用此法提取。

常用的碱性水溶液为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

注意:

①碱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在强碱下加热时破坏黄酮类化合物母核。

②加酸酸化时,酸性也不宜过强,以免生成(钅羊)盐,致使析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又重新溶解,降低产品收率。

③当分子中有邻二酚羟基时,应加硼酸保护。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主要是根据被提取物的性质、伴存的杂质以及要用部位等来选择适合的提取溶剂。大多数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宜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用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等提取,而对多甲基黄酮,甚至可用苯进行提取。黄酮苷类以及极性较大的游离黄酮,一般可用乙酸乙酯,丙酮等。

具体选择还要看楼主所要提取物质的具体结构和性质!

Ⅷ 怎样把植物中的黄酮分离出来

用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先把总黄酮提取出来,然后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再将各个萃取相上聚乙酰胺柱,结合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当然柱层析要多次。

阅读全文

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打开鸡蛋的方法 浏览:436
路由vpn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463
吊车头的拉线安装方法 浏览:78
番茄灰霉病治疗土方法 浏览:419
oppo手机耳线的包装方法 浏览:709
如何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 浏览:734
羊布病普遍治疗方法 浏览:890
研究方法论是谁写的 浏览:526
婴儿肚子胀怎么办有哪些方法 浏览:333
苹果手机的感应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11
香碗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97
北京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浏览:787
有哪些方法稀释油漆 浏览:189
可以替代焊锡的sma头连接方法 浏览:472
剪辑视频的方法 浏览:597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烷和苯胺 浏览:544
浙江菜烹饪方法有哪些 浏览:387
星战模拟器怎么找到自己的家正确方法 浏览:772
2020洪灾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832
长期失眠睡不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浏览: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