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光耦的在这里怎么用如下
你这样的系统,光电耦合器只能用在用在控制光电开关的线路上。比如说,光电开关需要的电压比较高(指控制悉信号非供电电源),而你的控制器只能输出和接纳5V电压。此时就可以用光电耦合器了,用5V通过光电耦合器控制更高的电压(比如12V)使开关打开,当开关闭合时,你希望把这个闭合信号送控制器,那么就把光电开关的输出信号光电耦合器送控制器。
B. 光耦(TLP521-1)怎么用
其中:1脚是发光二极管的正端,2脚是发光二极管的负端,
3脚接的是发射极, 4脚接的是集电极。
典型应用电路:1脚接一个电阻,加5V;2脚接控制端;4脚接输出端,3脚接地。
分析:当2脚为0V时候,1、2形成回路,发光二极管发出光线,3、4之间的基极遇到光线,产生0.7V压降,致使3、4形成回路,输出端就被接到地了。
C. 光耦在电路使用中的工作原理
光耦,即光电耦合器,
结构:一般4脚的光耦,输入端跨接的是一只led,输出端跨接的是一只光敏三级管,led和光敏三级管是被密封在一个封装中的。
原理:当在输入端加一正向导通电压,led发光,光敏三级管受光照,发射结导通,三级管相当于开关。此“开关”的通断由输入端决定。
优点:隔断输入端(控制电路)与输出端(被控制电路),避免被控制电路在工作时电压的抖动对控制端造成影响。
D. 光耦的使用原则
1、光耦合器的电流传输比(CTR)的允许范围是50%~200%。这是因为当CTR<50%时,光耦中的LED就
需要较大的工作电流(IF>5.0mA),才能正常控制单片开关电源IC的占空比,这会增大光耦的功耗。若CTR>200%,在启动电路或者当负载发生突变时,有可能将单片开关电源误触发,影响正常输出。2、若用放大器电路去驱动光电耦合器,必须精心设计,保证它能够补偿耦合器的温度不稳定性和漂移。
2、推荐采用线性光耦合器,其特点是CTR值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做线性调整。
上述使用的光电耦合器时工作在线性方式下,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加控制电压,在输出端会成比例地产生一个用于进一步控制下一级电路的电压,是单片机进行闭环调节控制,对电源输出起到稳压的作用。
为了彻底阻断干扰信号进入系统,不仅信号通路要隔离,而且输入或输出电路与系统的电源也要隔离,即这些电路分别使用相互独立的隔离电源。对于共模干扰,采用隔离技术,即利用变压器或线性光电耦合器,将输入地与输出地断开,使干扰没有回路而被抑制。在开关电源中,光电耦合器是一个是非常重要的外围器件,设计者可以充分的利用它的输入输出隔离作用对单片机进行抗干扰设计,并对变换器进行闭环稳压调节。
E. 光耦如何使用
光耦与其它器件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隔离性质,光耦的输入端是发光元件,常用的是发光二极管,输出端是光电元件,或者是光电元件控制的三极管,可控硅等,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时通过光来传递的,没有电的联系。
F. 光耦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工作原理
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作用
光电耦合元件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数位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工业通讯)、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电界面中。
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回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历史
用光学方式耦合固态光发射器及半导体感测器的想法是在1963由Akmenkalns等人提出(US patent 3,417,249)。光敏电阻为基础的光电耦合元件在1968年问世,其速度慢,但是是最线性隔离元件,在音乐及音响产业中仍有其利基市场。
LED技术在1968–1970年的商品化,使得光电工程大幅成长,在1970年代末各种主要的光电耦合元件均已开发出来。光电耦合元件的主力是双极性的硅光晶体感测器,可以达到足够的的传输速度,足以用在像脑电图之类的应用上,目前最快的光电耦合元件是利用光导模式的PIN型二极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光耦
G. 光耦传感器如何使用
光耦传感器,由一个红外发射管及一个光电接收管组成,被封闭在一个外壳中;引出4条线,分别为发光管的+、-极、接收管的C/E极;
一般通过控制流经发光管的电流,从而控制接收管;
因发光管、接收管为分开器件,用于隔离电路;抗干扰能力强;现多用于找反馈电路
H. 如何使用光耦直接控制双向可控硅
很简单!
使用MOC3020光耦,4、6脚串一个180欧左右的电阻接在可控硅的A1与G极之间即可。
原理:光耦的1、2没有驱动时,4、6之间断路,可控硅不会导通;当1、2之间有驱动电流,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导通,4、6之间低阻,在可控硅过零点几伏时可控硅就会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