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肘关节疼痛,要用什么方法才会恢复的快
骨折后关节功能改善需要数月的时间,只要能认真小心和坚持不懈,每日都会有进展,你不要太过于着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回过头来看,才会感觉到进步。因为肘关节僵硬的基本原因是骨骼与软组织之间的粘连,靠锻炼来松解和吸收这些粘连是无形中的事情,更象把橡皮筋拉松的过程,在开始时总会反弹回去,但反弹的力度会越来越小。通常情况下,在8周内能达到30-40度的活动度,一般会恢复到接近正常,即使在3个月内达到这个度数,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也会有满意的恢复。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骨折愈合情况。 前3个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时期,过度锻炼会破坏骨折愈合的基础,应该与主治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锻炼。且不可使用暴力,应注意保护骨折部位。 锻炼的方法应该先从关节的灵活度开始,比如旋转、伸展,然后逐渐加强负重性质的锻炼。可以用另外一只手帮忙做幅度稍大的屈伸(不引起疼痛感为是)。锻炼的同时可以辅助磁疗及热敷(用红花、田七煮水熏洗热敷或者用当归、丹参、红枣、骨碎补煮粥服用)。
采纳哦
2. 肘关节习惯性脱臼怎样恢复最好
复发性或俗称习惯性肩关节脱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可以把肩关节弄脱位,然后,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关节自由进出;第二类是最常见的,主要是因为创伤,也就是经由外力造成肩关节脱位后的后遗症。 成因 第一类的习惯性肩关节脱臼的患者,没有明显创伤的病史,而且身上多处关节也可能有过度伸展及松弛的现象。譬如说,大拇指可以轻易后折并触及前臂;肘关节或膝关节过度挺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天性身体的组织较松弛而造成的关节不稳定,而且是多方向性的。至于第二类,其因受伤后造成的习惯性脱位,多是因为明显的创伤,如运动伤害,像投掷动作太过用力,或投掷过程忽遇阻力,柔道、角力等身体接触的技击运动;又如摔倒时以手撑地,或是肩膀着地等意外的动作,造成肩关节脱位,几乎都是前方向的脱臼,在保守治疗(关节复位)后,又再发生脱位或半脱位的情形。 临床表征 第一次的肩关节因受伤而脱位的经验是非常深刻的,原因不外剧痛,感觉肩膀脱出,并且随之卡住而动弹不得。大多数的人都需要再次经由外力(西医或中医)才能将肩关节”复位〃,少部分的人可经由自己或同伴的协助而”拉〃回去。总之,经过一番折腾之后,”脱落的肩膀又回去了〃,在经数周休养,肩膀又恢复了正常的功能。但是某一天 颊咴谠硕 蚴枪ぷ魇弊黾绨蛏暇佟⑼庾 巴庹沟亩 鳎 虻サ乃担 褪且桓隼嗨仆吨赖亩 鳎 绻亟谟值舫隼戳耍 ㄗ ⒕缤矗 湮薹ㄗ约骸迸 ɑ厝ィ 馐歉捶⑿酝盐?也可能是感觉”卡〃一声,肩膀扭到了而且突然不听使唤,但可以自己将其转回去,这是复发性半脱位。脱位再复发的机率和第一次发生脱位时的年纪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第一次因创伤造成肩关节脱臼,如发生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则以后再复发脱位的机率为60%到95%;如发生在20至30岁的人,则复发机率为40%到70%;发生在30岁至40岁,则其复发机率为10%至40%;如发生在喜好运动的年轻人,则复发机率亦可高达80%。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一但复发性脱位开始发生后,就会限制了许多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及动作,不仅无法从事许多运动及工作,即便自己再小心、再注意,都常会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不经意的发生脱位或半脱位,如拉扯重物、穿脱衣服, 睡觉翻身等。脱位的次数愈多,就会发觉肩关节愈易脱位,自己也愈会“自行复位术”,当然关节的活动范围也就受到更多的限制。 病理 问题出在第一次受伤时,肩关节内维持稳定的重要构造(肩盂唇韧带),因关节脱位而从间盂的边缘撕裂,并且和骨头剥离。之后虽然关节复位,但受伤的部位没有愈合,形成一永久性的缺口,而无法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度。90%以上的肩关节脱位都是由前方脱出,所以,肩盂唇韧带剥离处亦位于肩盂的前下方,也就是如此;再脱位都发生在肩上举外展及外转的动作。另外脱位次数多了,前方的关节囊亦被”撑〃的变成愈来愈松弛,也使得脱位愈易发生。脱位一次,关节就受伤一次,不但会造成关节软骨磨损或是剥离掉落,甚至也会造成上盂唇韧带的撕裂。大多数的病人对于肩关节”进进出出〃的不稳定不以为意,认为只要多加注意某些不良姿势或避免某些活动,其就可以减少脱位发生的机会;有些人也认为许久才脱出一次影响不大;更有人认为自己愈来愈会自行复位,是否病情减轻了?近来愈来愈多的研究报告及我们自己的经验显示,常时间的肩关节不稳定,累积了多次的脱位或半脱位,这都会造成关节软骨的磨损,而有很大的机会得到肩关节炎。 治疗 对于先天性的习惯性脱位的治疗,由于没有明显病灶,问题出在组织结构松弛,所以原则上以保守(非手术)复健治疗为主,训练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以加强肌力来帮助稳定关节。成效约为80%,除非得已,才以手术方式缩紧关节囊膜,减少关节活动的范围以维持稳定。至于,创伤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则分两方面来说:在急性期,也就是第一次脱臼发生时,以往都是使用保守关节复位术后就”静观其变〃,但是对于年轻人及爱好运动患者的高复发率(80%―95%),也让我们开始思考更好的治疗方式以降低”明明知道,必然会发生〃的不良预后。近年来,由于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以微创伤口的手术技术,针对年轻人,运动员,爱好运动的患者,或特殊职业的军人、警察等在其第一次肩关节脱臼后,适时予以修补剥离的肩盂唇韧带,以减少日后复发的机会及所带来的困扰,与复发后再治疗的复杂性。关节镜手术的结果可以将这些高复发率患者复发的机会降至10%―20%以下。另一方面,保守复健治疗对于创伤后习惯性脱位的效果并不好,成功率不到20%。但这些病灶如果以手术的方式矫正,缝合撕离的韧带并收紧松弛的关节囊膜,术后以肩吊带保护二至四周,并开始被动关节活动,八周开始肌力训练,十二周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四至六个月恢复运动。我们统计过去10年间手术成功率可达95%。近年来,我们更开始使用关节镜手术的方式来治疗,除了前述急性期第一次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更对于某些习惯性脱位而其病灶受伤并不是太严重的患者进行修补。关节镜手术的好处是伤口小(三个小洞),术后较不痛,较容易复健,关节不易僵硬,容易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及功能。短期的治疗效果和开放式手术的结果差不多。 建议 不要轻忽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重要性,诊断要先确定(病史询问、理学检查及磁振造影),才决定治疗方向。非因受伤引起的习惯性脱臼最好以复健的方式治疗。由受伤造成的脱臼则最好已手术的方式治疗。唯有将不稳定的关节转为稳定的关节,才有机会享受无拘无束的活动,并减少关节炎发生的机会。
3. 大家知道网球肘与高尔夫球肘的区别与康复训练方法吗
网球肘(Tennis Elbow)和高尔夫球肘(Golfer's Elbow)是两种常见的肘关节伤病,多发于需要肘关节大幅度或反复屈伸类项目(如标枪、铅球、棒球、网球、羽毛球、排球等)运动员或业余爱好者。甚至某些长期从事家务劳动的主妇、工匠、保洁等也会出现此类问题。本文将会对这两种伤病的成因、如何处理、预防和康复训练进行阐述。
解析
网球肘,学名肱骨外上髁炎,指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起点处肌腱发炎疼痛。疼痛由肘关节外侧产生,可能会向下蔓延至手腕外侧,伸指、伸腕和旋转前臂时疼痛会加重。
4. 肘关节粉碎性骨折康复锻炼的方法有哪些
手部的粉碎性骨折,治疗需要通过良好的复位和稳定的固定,这是保证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首要条件,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以后,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合理的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并发症,并利于功能的恢复。
锻炼方面需要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初期锻炼主要是强调非持重锻炼,就是说您可以做做手部的抓握动作、手腕的旋转动作或是前臂的等长运动,随后根据情况逐步过渡到持重锻炼。锻炼的同时您可以配合中药烫洗、热敷等辅助治疗,这样不仅可以巩固锻炼效果,更有助于康复。
5. 肘关节弯曲锻炼方法 谁知道啊
在人体关节中,肘关节容易发生僵硬。肘关节僵硬多数是由骨折脱位以及软组织损伤等外伤引起,如果患者出现肘关节僵硬,需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无论伸直还是屈曲,一定要缓慢进行锻炼且锻炼到位,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患者也可以借助外界支具进行功能锻炼;如果患者自身锻炼达不到理想效果,可以寻求康复科医生的帮助。
6. 肌肉锻炼方法(要有图片哦)
刚刚找到的。
肱三头肌的锻炼
窄握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的内侧部位,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B.开始位置:俯卧在长凳上
,两脚平踏在地上,以维持身体平衡。两手握住横杠中间,间距4-6英寸,两臂伸直持铃支撑
在两肩上方。C.动作过程:两臂慢慢弯屈落下至横杠触及胸部。然后向上推起至开始位置,
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宽握卧推主要是锻炼胸大肌,由内侧向外侧发展。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0.gif
仰卧后撑
A.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胸大肌、三角肌和大圆肌等。 B.开始位置:身体仰卧,两手背
后撑在稍高的凳子上,两脚放在较矮的凳子上,身体其它部分悬空。 C.动作过程:呼气,两
肩放松,两臂慢慢屈肘,身体尽量下沉(尤其要沉臀),稍停2-3秒,然后吸气,用力伸两臂
撑起身体还原。重复做。 D.训练要点:臂屈伸时中速平稳,身体要直,两肘要向内夹臂。抬
高脚的高度或负重可提高训练难度,加大负荷刺激。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1.gif
仰卧屈臂上拉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肱三头肌、前锯肌和背阔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长凳上,使
头部露出凳端,后脑靠在凳的端面,两脚着地支撑。两手握住横杠中央,两手间距比肩稍窄
,两手持铃放在头后地上,使下背部稍挺起。C.动作过程:稍屈臂持铃,把杠铃 上拉起至
胸部上方。然后,屈臂循原路放下至杠铃在头后稍离地面(杠铃不接触地面)。再用力上拉
提起。重复做。D.训练要点:你可以用较大重量做屈臂上拉,并做直臂上拉比较一下,这样
对训练会收到较大的效果。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2.gif
站姿颈后臂屈伸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三头肌。。B.开始位置:全身直立,两手正握或反握杠铃,上
臂屈曲固定在头的两侧。 C.动作过程:吸气,以肘关节为轴,用力将前臂伸直上举,稍停2
-3秒。然后吸气,屈臂慢慢落下还原至颈后,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上臂必须紧贴耳侧,
两肘夹紧,上臂保持与地面垂直状,两肘尖垂直向上,不要向前后移动借力。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4.gif
坐姿单臂颈后臂屈伸
A.重点锻炼部位:肱三头肌。B.开始位置:正坐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右手持铃,掌
心向前,伸直在头顶上方。左手托于左侧腰间。C.动作过程:右上臂紧贴右侧耳旁,不准移
动。持铃以半园弧落下至左肩上方,持铃下落越低越好。然后,以右臂肱三头肌的收缩力,
持铃向上举起还原。重复做。左、右手交替做时,要完成同样次数。D.训练要点:持铃向头
后对角线落下要比直接向后方落下的训练效果要好。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6.gif
俯立臂屈伸
A.重点锻炼部位: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在凳的一端,上体前屈至背部与地面平
行,左手以手掌支撑在凳上,右手持哑铃,屈肘,使右上臂紧贴体侧与背部平行,前臂下垂
。 C.动作过程:手持铃,上臂贴身,固定肘部位置,持铃向后上方举起至臂伸直,再慢慢放
下还原。只有前臂上下活动。 D:训练要点:采用“孤立训练原则”,持铃至全臂伸直时,使肱三头肌彻底收缩,保持静止并默数1、2、3,然后再放下还原。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08.gif
站姿双臂胸前屈肘下压
A、重点锻炼部位:肱三头肌和肘肌。B、开始位置:面对臂力训练机两脚分开站立,身体呈
挺胸收腹紧腰状,屈臂两手紧握阻力杠两端把柄,两手间距小于肩宽。肘关节紧贴体侧,C、
动作过程:吸气,小臂用力向下压撑阻力杠,使臂伸直,稍停2~3秒钟。然后呼气,缓慢还
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注意动作要舒展,时关节紧贴体侧,防止猛压或 压到中途未
能完成功作。身体不要前伸后仰借力。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11.gif
肱二头肌的锻炼
俯坐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B.开始位置:坐或俯立,上体稍向前倾,一手握哑铃下垂于一腿
内侧,另一手臂自然地屈肘,以手掌或肘部搁在一侧大腿上。 C.动作过程:持铃慢慢屈肘向
上弯起至胸前,上臂不准移动,紧贴大腿内侧。 D.训练要点:当持铃弯起时,腰背部不要放
松。当持铃弯起至胸前时,使肱二头肌尽量收紧,并保持静止3秒钟。然后,再慢慢放下。也
可以立姿进行。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37.gif
杠铃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肱二头肌,其次是前臂肌。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掌心向前,两
手间距与肩同宽,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两上臂始终贴于体侧,杠铃下垂在腿前。 C.动作过程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由腿前向上成半圆状弯起至肩前。然后,慢慢地循原路放下至腿前。
D训练要点:当杠铃弯起时,上臂不准移动,在举杠铃的同时,使躯干稍微向后仰起会、 更
有效些。弯起至完全收缩后,杠铃再循原路放下。放下动作要慢些,当杠铃放下还原时,前臂要下垂伸直。每次试举必须做到完全伸展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41.gif
坐姿斜托双臂反握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二头肌等屈肘肌群B.开始位置:身体骑坐在固定的凳上,上体
稍前倾,两臂伸直搁在斜板上,使腋窝卡在斜板的上沿,拳心向前,两手反握哑铃与肩同宽
。C.动作过程:吸气,两臂以肘关节为轴用力弯举举至铃靠近锁骨,稍停2-3秒,然后呼气,
两臂放松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屈臂上举时上臂保持不动,伸臂时要缓慢且充分伸
直。做此动作时因受斜板的限制,不可能借用身体其它部位的力量,所以对肱二头肌的训练
效果显着。但对于初练健美的人,开始不宜做此动作,达到初级锻炼水平或具有初级训练水
平的人可做此练习。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44.gif
站姿哑铃锤式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肌和肱二头肌肌群。B.开始位置:直立或坐姿,两手臂伸直自
然下垂,手握哑铃,虎口朝前。C.动作过程:两上臂同时以肘为轴经体侧弯起带哑铃,上、
前臂用力收紧,稍停2-3秒,然后呼气,持铃缓慢放下还原至体侧,重复练习。D.训练要点:
对握弯举时,两上臂固定不动,直腕握铃,不得借助上体摆动的惯性力。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50.gif
站姿拉力器单臂反握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肱二头肌和肱肌 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脚间距和肩同宽,挺
胸收腹紧腰。右臂向下伸直置于体侧,掌心向前握住把柄一端。 C.动作过程:吸气,屈肘慢
慢向上拉开拉力器置右手接近右肩部,稍停2-3秒钟,然后呼气,缓慢还原,重复做。 D.训
练要点:上拉时,上体要保持平直,肘部不要前后摇动。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56.gif
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A.重点锻炼部位:肱二头肌 B.开始位置:正坐在凳的一端,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侧。 C.
动作过程:把一手持铃弯起至肩前.然后慢慢放下,同时另一手持铃 弯起.两手交替做弯举。
D:训练要点:有些健美冠军喜欢在开始时掌心向下,弯起时,使手腕 向外转至肩前。放下时再转回还原,他们认为这样练更有效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59.gif
胸部肌群的锻炼
杠铃仰卧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绝大多数的冠军健美运动员把仰握推举作为锻炼
上身最好的动作。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握住横杠,两手间距比肩稍为
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胸的上部。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杠铃垂直落下,直至横杠接触到胸部(大约
接近乳头线上方)。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坐。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63.gif
哑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伸直握住哑铃。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
动作,上推时呼气。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坐。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67.gif
双杠双臂屈伸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胸大肌下部,其次是肱三头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双杆间距最好宽于肩,双手握杠成直臂支撑、挺胸、收腹,两腿伸直并拢放松呈
下垂状。
C、动作过程:呼气,屈肘弯臂,身体下降,直至两臂弯曲降低到最低位置时,头部应向前引,
两肘外展,使胸大肌充分拉长伸展。随即吸气,以胸大肌突然收缩力撑两臂,使身体上升直至两
臂完全伸直;当上臂超过杆水平位置时,臀部稍向后缩,躯干呈“低头含胸”的姿势。两臂伸直时,
胸大肌处于彻底收紧状态。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动作要缓慢进行,不要借身体的振摆助力完成动作;撑起时速度要快、挺胸、抬头、
收腹、不耸肩;为加大训练强度可在腰间负重练习。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71.gif
上斜杠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
锁骨处)时吸气。当横杠一接触胸部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一般都采用较宽的握距,横杠放下在锁骨处,这种方法使胸部肌肉更用得上力.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75.gif
上斜哑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臂伸直持哑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下降至最低
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练习过程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胸大肌上,使胸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肱三头肌作为次要
的补充力量。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78.gif
平卧哑铃飞鸟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支撑在胸部上方。
C.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
的拉伸感,并使上臂落下至低于肩部水平线。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
时呼气。
D.训练要点:如果哑铃向两侧落下时,两臂如呈伸直状态,胸部肌肉便很难得到拉伸和肌肉收缩的
感觉。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83.gif
上斜哑铃飞鸟
A.重点锻炼部位:上胸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斜的卧推凳上,两手各持哑铃,掌心相对,推起至两臂伸直。
C.动作过程:两手持哑铃平行地向两侧落下,手肘稍微弯屈,哑铃落下至感到胸部两侧肌肉有充分
的拉伸感。当哑铃落下时,要深深吸气。持铃循原路举起回原位时呼气。
D.训练要点:如果哑铃向两侧落下时,两臂如呈伸直状态,胸部肌肉便很难得到拉伸和肌肉收缩的
感觉。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84.gif
站姿双臂侧下拉夹胸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健美胸大肌和三角肌。握把相碰的位置高,健美的是上胸部;握把的位置
在中部或下部,健美的是中胸部或下胸部肌群。
B、开始位置: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站在拉力器的下方,两臂侧上举,肘关节稍微弯曲,两
手心向下分别握住拉力器的各一端把柄。重心方向应该由上向下成45度角。(不小于30度角)。
C、动作过程:吸气,上体稍前倾,两臂由上往下斜线用力夹至胸前呈交叉状,直至两拉力器把柄
相碰。稍停2-4秒,然后再呼气,缓慢还原。重复练习。
D、训练要点:上体始终保持稍前倾,不准前后摆动助力;要充分伸展胸肌,动作需缓慢而有节奏
地进行;完成动作时两臂均衡用力,防止猛拉或突然性还原动作。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89.gif
坐姿屈臂夹胸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和肩部三角肌群
B、开始位置:坐在蝴蝶训练器固定椅上,收腹、挺胸、紧腰,上身直立,两小臂放在小臂阻力器
的护垫上,小臂与地面保持垂直,上臂与地面平行。
C、动作过程:吸气,两臂同时用力向中间夹胸,使两个相分离的阻力器尽可能触到一起,稍停2-3
秒,然后呼气,缓慢还原。
D、训练要点:注意动作完成要圆滑、从容,防止突然性猛夹动作。
http://www.wei-long.com/images/Js/200569111344.gif
肩部肌群的锻炼
立正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三角肌和肱三头肌,其次是胸大肌,斜方肌和背部。B.开始位置
:两手握住横杠,间距与肩同宽,把杠铃提起至肩上,掌心向上。C、动作过程:把杠铃贴脸
向上推起至两臂伸直在头顶上方。然后,慢慢循原路放下至肩上。再重复做。D、训练要点:
上推时,上体不要后仰。最好是在腰围上束上举重护腰皮带来练。另外不要在推举时憋住气
。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90.gif
哑铃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这个动作是锻炼躯干上部的大肌肉群。例如:三角肌、斜方肌、上胸肌、
肱三头肌、和上背肌群。 B.开始位置:双手持铃握于头部两侧 C.动作过程:两手垂直方向
把哑铃推起至两臂伸直。然后再慢慢放下至起始位置。D.训练要点:哑铃握法比杠铃有很大
的自由度。
http://i49.photobucket.com/albums/f289/hhh1988/8BtU_j8.gif
颈后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这个动作是锻炼躯干上部的大肌肉群。例如:三角肌、斜方肌、上胸肌、
肱三头肌、和上背肌群。 B.开始位置:把横杆置于颈后肩上。 C.动作过程:两手握距比肩
稍宽,把杠铃推起至两臂伸直。然后再慢慢放下至颈后肩上。D.训练要点:如果定期改变两
手间的握距,就可锻炼到不同的部位的肌肉。宽握对锻炼三角肌较有利,窄握则集中锻炼肱
三头肌。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95.gif
俯立侧平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后束和上背肌群。B.开始位置:两脚分开站立同肩宽,两手掌心
相对持哑铃,上体向前屈体至与地面平行,两腿稍屈,使下背部没有拉紧感。C.动作过程:
两手持铃向两侧举起,直至上臂与背部平行(或略为超过),稍停,然后放下哑铃还原。重
复做。D.训练要点:如果在持铃向两侧举起时,使肘和腕部稍微弯屈,你会感到能使三角肌
群获到更好的收缩。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思想要集中在收缩的肌肉群上。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199997.gif
侧平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外侧中束部位。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手各持哑铃下垂体前
,两肘部稍弯屈,拳眼向前。C.动作过程:两手持铃同时向两侧举起,直到举起至与头部齐
高位置。然后,慢慢地循原路落下回原位,再重复做。D.训练要点:在持铃提起和放下过程
中,使肘和腕部始终稍微弯屈,对三角肌的收缩更为有效。当哑铃向两侧提起时,同时使手
腕向上转起至比大姆指稍高些,直到提起至 最高位置。哑铃落下时,手腕再转回。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00.gif
立正划船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和斜方肌,其次是肱二头肌和前臂。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手
背向前握住横杠中间,间距6英时,两臂下垂腿前。C.动作过程:持铃慢慢贴身提起,两肘
上提始终处于握手上方.直到上拉至接近颈前水平位,稍停。然后,循原路慢慢贴身放下至
下垂于腿前。重复做。D.训练要点:每次放下杠铃要慢些,上提时要比放下时还要慢些,这
样训练效果会更好。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02.gif
前平举”用哑铃或杠铃
A.重点锻炼部位:上胸部和三角肌前束。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手各持亚铃或持杠铃
下垂于腿前。C.动作过程:把哑铃或杠铃向前上方举起(肘部稍屈),直至与视线平行高度
。然后,慢慢放下还原,重复做。D.训练要点:如果采用哑铃时,以拳眼向前,持铃于体前
上举。这种方法是单独集中锻炼三角肌前束。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03.gif
耸肩
A.重点锻炼部位:肩侧斜方肌、颈肌和上背肌群。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两手背向前,持
杠铃或哑铃,下垂在腿前。C.动作过程:两肩同时向上耸起,使肩峰尽量触及耳朵,然后在这
个顶点位置上慢慢地使两肩向后转,再慢慢由后向下转至两臂下垂的原位。重复做。在耸肩
过程中,不要曲肘。D:训练要点:如果你使手腕稍屈,并使两肘尖向外转,这对肩侧斜方肌的收缩效果更有效些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05.gif
绳索俯立侧平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后束和上背肌群。B.开始位置:两脚分开站立同肩宽,两手掌心
相对握住拉力器把柄,上体向前屈体至与地面平行,两腿稍屈,使下背部没有拉紧感。C.动
作过程:两手持柄向两侧举起,直至上臂与背部平行(或略为超过),稍停,然后放下把柄
还原。重复做。D.训练要点:因拉力器的阻力在动作过程中始终存在,所以对三角肌的刺激
很明显。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12.gif
绳索侧平举
A.重点锻炼部位:三角肌外侧中束部位。B.开始位置:自然站立,单手持把柄下垂体前,
两肘部稍弯屈,拳眼向前。C.动作过程:两手持柄同时向两侧举起,直到举起至与头部齐高
位置。然后,慢慢地循原路落下回原位,再重复做。D.训练要点:因拉力器的阻力在动作过
程中始终存在,所以对三角肌的刺激很明显。
http://img.pcpop.com/upimg3/2005/11/17/0000200013.gif
7. 肘关节曾经受过伤,应该怎样进行恢复训练呢
肘关节损伤这样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
在平时的健身活动中,有很多动作需要上肢进行负重,比如硬拉等,还有一些肘关节活动度较大的动作,比如划船、高位下拉等,如果没有注意肘关节与肩关节、腕关节的协调性,就容易损伤到肘关节。相对而言,肘关节的稳定性也比较差,容易发生脱位与半脱位。
第二,伸展,取坐们,伸肘,将肘部支撑在桌面上,前臂及手伸出桌外,使肘关节在负重的情况下缓慢伸直,一般负荷从0.5kg开始,手缓慢的向下伸直到自己的最大限度,保持5-10分钟,每日进行1-2次。
第三,旋前与旋后,取坐位,将前臂平放于桌面上,手部握住哑铃的一端,将哑铃的重心从左向右翻转,到达自己的极限再逆向翻转,反复20次以上。
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调整锻炼的幅度和负重的程度,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强调多次少量,整个训练过程一定是循序渐进的,在每个训练阶段一定要有足够的过度时间。
8. 上肢及手功能的康复锻炼方法
1、握球练习
握垒球大小弹性小球,缓慢用力握紧保持10秒,放松2秒为1次。此练习主要加强握力,锻炼手屈肌肌力,日常生活中可练习拿苹果、馒头等。
2、握棒练习
握住香蕉粗细的硬质或弹性小棒,缓慢用力握紧保持10秒,放松2秒为1次。此练习主要加强握力和对掌功能,日常生活中可练习握笤帚、拖把、门把手等。
3、侧面捏握练习
桌上放一张硬纸片,从侧面捏起再放下为1次。日常生活中可练习捏名片、钥匙,拧锁等。增强手的内在肌肌力等。
4、指尖捏握练习
桌上放一细小物体,如牙签、针或豆子等,从桌面捏起再放下为1次。此练习主要加强手精细功能练习。
5、手指捏握练习
可以通过正确姿势握笔即用拇指和示指远端指腹握笔,练习写字。以及正确姿势握筷子,练习使用筷子。此练习主要加强手灵活性,及协调性。
(8)肘关节复健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脑梗死部位临床分类
(1)腔隙性梗死 脑梗死的梗死面积小于1.5厘米,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位体征。
(2)中等面积梗死 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醒,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3)大面积梗死 患者起病急骤,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盲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9. 肘关节的恢复训练
有的 一般是一个月。但不是说没有效果啦,只是说效果没有那么明显啦。
训练的原则是感觉肘关节周围可以忍受的疼痛为最大限度,难以忍受的疼痛不行。锻炼当中必然产生疼痛,轻度、可以忍受的疼痛是必须的,因为粘连的软组织要松解开,就有疼痛,否则就没有效果。但绝对没有必要象影视作品中强忍疼痛、满头大汗,那样对软组织的损伤太大了,是绝对有害,对功能恢复没有帮助的。出现疼痛,应该是在3~5分钟内,普通人都可以忍受的疼痛。
肘关节的伸直,比较简单,手提重物,就可逐渐伸直。重点是锻炼肘关节的屈曲,方法是靠墙站立,腕背顶在墙上,用他自己的体重压迫肘关节屈曲。 锻炼前后,配合热毛巾湿敷,擦点红花油。锻炼前后,你可以用手轻轻捏拿肘关节周围的肌肉,以不感到疼痛为宜。锻炼每次可以进行15~30分钟,每天3~4次,如果感觉轻松,还可以再增加锻炼次数或时间。
10. 肘部肌腱炎最佳治疗方法
肘关节肌腱炎,又称网球肘。是由于肘关节长期负重劳累,或者是肘关节受伤得不到完全康复,就过度用力使用,或者其他外伤,关节错位导致的肌腱慢性发炎的现象。手机检验一般情况下与其它炎症不同,仅仅在早晨的时候会有疼痛,吃消炎药即可缓解。肘关节肌腱炎,可以导致周部关节的僵硬,从而影响肘关节的活动,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不便。
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发病缓慢,网球肘的症状初期,患者只是感到肘关节外侧酸痛,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锹、提壶、拧毛巾、打毛衣等运动可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压痛可向下放散,甚至在伸肌腱上也有轻度压痛及活动痛。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可疼痛。严重者伸指、伸腕或执筷动作时即可引起疼痛。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
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症状,避免复发。
1.非手术治疗
(1)休息 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疼痛消失前不要运动,尤其是禁打网球。
(2)冰敷 冰敷肘外侧1周,1天4次,1次15~20分钟。毛巾包裹冰块时不要将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
(3)服药 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等)。
(4)护具 在前臂使用加压抗力护具,可以限制前臂肌肉产生的力量。
(5)热疗 热疗应用在牵拉疗法和运动准备活动之前。
(6)牵拉疗法 当急性疼痛消失后即按医嘱开始轻柔牵拉肘部和腕部,不要产生疼痛,保持牵拉状态10秒钟,重复6次。
(7)力量练习 按医嘱进行加强腕伸肌肉力量的训练。
(8)逐渐恢复运动 按医生建议,开始锻炼运动项目(工作活动)需要的手臂运动。
(9)用可的松局部封闭 在肘关节特定部位注射可的松类药物可以消炎、止痛。
(10)体外冲击波治疗 可以改善局部血运,减轻炎症,对肌腱末端病的疗效较好。
2.手术治疗
如果是网球肘的晚期或顽固性网球肘,经过正规保守治疗半年至1年后,症状仍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微创的关节镜手术和创伤亦不大的开放性手术,以清除不健康的组织,改善或重建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肌腱和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