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可视喉镜使用方法

可视喉镜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18 14:13:59

⑴ 麻醉咽喉镜对比哪个更好,麻醉咽喉镜的比较结果

麻醉用喉镜通常是弯喉镜比直喉镜更易于使用(对于成人,幼儿因解剖原因应使用直喉镜),而现在各种可视喉镜已经越来越普及,逐渐开始在临床上有取代普通麻醉喉镜的趋势。因其对声门暴露良好,外置屏幕利于带教演示,喉镜片仅一次性使用可保证卫生,因而受到了广大的欢迎。

⑵ 请问这3种喉镜有什么区别

镜检查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喉镜,即通过一个小圆形的镜子,利用反光(潜望镜)的原理放在口咽部,可以看到喉咽部的情况,一般在门诊上这是经常使用的方法,不需要另外收费的。另外一种就是直接喉镜,又分两种,一种是过去经常使用的直接喉镜,即一种金属圆筒状的喉镜,直接插放进喉部,进行检查,这种检查痛苦较大,需要在手术室中在表面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目前这种方法已基本被子废弃不用。另外一种即现在经常使用的纤维喉镜,这是一种软的利用导光纤维导光的原理对喉部进行检查,就类似纤维胃镜一样,痛苦小,视野清晰,不过收费也相对要高些的。
对于咽部异物感这一症状,通常用间接喉镜即应该 能看清有无病变的。

⑶ 成都哪家皮肤医院很好

只要是到正规的医院,治疗的费用都差不多,皮肤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实行的治疗方法不同,皮肤病的类型也很多,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致病因素,不同的性质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皮肤病首先要先确诊,再制定治疗方案,然后再进行治疗。

4、华西医院:医院设有成都国学巷本部及温江医疗院区,全托管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简称“上锦分院”),各院区服务功能定位明确:院本部床位4100张,以诊治疑难危重疾病为主;温江院区床位200张,以诊治康复、肿瘤及慢性疾病为主;并拥有13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全院设有44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华西医院门诊设专科、专病门诊200余种,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18000余人次。医院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不断创新优化门诊预约体系、多学科联合门诊、通科门诊、日间手术流程等医疗服务模式;在成人活体肝脏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创治疗、心脏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微创手术、临床麻醉、影像医学、核医学等多个领域处于中国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⑷ 计划生育论文海南职称评审可以用吗《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
期刊征稿:微创医学
微创医学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广西快捷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6575
国内刊号:45-1341/R
邮发代号:48-72
创刊时间:2006
发行周期:双月
微创医学杂志简介
《微创医学》(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广西卫生厅主管、广西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内科、外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着、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
《微创医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获得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第六届广西优秀自然科学期刊。
微创医学栏目设置
论着、临床研究、综述、经验交流
微创医学杂志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目录
微创医学技术前沿
贺氏火针的创新发展及临床应用
论着
LKB1和P57KIP2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带螺钉钢缆内固定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经脐“三点法”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胆囊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关节镜有限清理联合腓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单孔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分析
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发表本期刊联系编辑微xin : LunwenFz
DSA技术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内镜下抗癌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观察
近视眼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接触镜后残余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手术治疗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临床研究
宫腔镜憩室整复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观察研究
剖宫产术后血肿、脓肿的超声评估与介入性超声治疗的临床价值
床旁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上肢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窝沟封闭预防龋病的疗效观察
小切口与“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提肛肌训练在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状中的效果评价
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锁定加压钢板结合经皮微创接骨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低温等离子刀射频消融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观察
综述
急性阑尾炎的微创治疗进展
阴道彩超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微创教学
研究生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与实
PBL与LBL整合教学法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关节镜辅助下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髂内动脉结扎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改良穿刺法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盐酸纳布啡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治疗性ERCP在肝吸虫病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免钉合固定交锁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经皮气管穿刺切开术在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ICU非气道困难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配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诊治绝经后宫腔占位的临床观察
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研究
针灸联合盆底康复疗法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刺及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音乐疗法对降低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疼痛的影响
智能控制肾盂内压输尿管软镜碎石吸引取石术的护理配合流程管理
三种肠道清洁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比较
结肠镜下阑尾腔冲洗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
管道护理改善策略在降低管道护理中断事件中的效果评价
输血护理的细节管理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布比卡因复合盐酸氢吗啡酮鞘内注射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关节囊活瓣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腘窝囊肿的疗效观察
微创医学技术信息动态
医疗影像向人工智能迈进 706
使用可穿戴技术推动帕金森病研究 584

⑸ 肝素帽检测时需要检测哪些生物性能具体一些,谢谢

认可的医疗器械受检目录
序号产品名称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说明序号名称1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重力输液式GB8368-2005溶血、毒性不能测2一次性使用输血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输血器GB8369-2005溶血、毒性不能测 3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8671-2009溶血、毒性不能测 4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部分项目专用输液器 第1部分: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YY0286.1-2007溶血、毒性、2μm、3μm过滤效率不能测 5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 重力输液式部分项目专用输液器 第2部分: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 重力输液式YY 0286.2-2006溶血、毒性不能测 6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部分项目专用输液器 第3部分: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GB18458.3-2005溶血、毒性不能测7一次性使用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器部分项目专用输液器 第4部分:一次性使用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器YY0286.4-2006贮液体积、溶血、毒性不能测8一次性使用吊瓶式和袋式输液器部分项目专用输液器 第5部分:一次性使用吊瓶式和袋式输液器YY0286.5-2008溶血、毒性不能测9一次性使用输注泵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输注泵YY0451-2003给液参数、溶血不能测 10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溶血、急性全身毒性不能测 1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15811-2001溶血、急性全身毒性不能测 12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用活塞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用活塞YY/T0243-2003生物性能试验、压缩永久变形不能测 13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第3部分: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YY0573.3-2005溶血、急性全身毒性不能测 14一次性使用无菌胰岛素注射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胰岛素注射器YY0497-2005溶血、急性全身毒性不能测 15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直肠导管YY0488-2004生物相容性不能测 16一次性使用无菌牙科注射针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牙科注射针YY0587-2005毒性、细菌内毒素不能测17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YY0314-2007部分添加剂(肝素锂、肝素钠、氟化物/肝素)不能测 18一次性使用机用采血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机用采血器YY0328-2002内圆锥接头、溶血、急性全身毒性不能测 19一次性使用采血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采血器YY0115-93溶血、热原、异常毒性不能测 20一次性使用微量采血吸管全部项目一次性使用微量采血吸管YY/T0289-199621传统型血袋部分项目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分袋式塑料容器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GB14232.1-2004热稳定性、抗泄漏、细胞毒性、溶血不能测 22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YY0321.1-2000细胞毒性、皮内刺激、皮肤致敏不能测 23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Y0321.2-2000热源不能测24一次性使用麻醉用过滤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麻醉用过滤器YY0321.3-2000细胞毒性、皮内刺激、皮肤致敏不能测 25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YY0325-2002生物相容性不能测 26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YY0336-2002细胞毒性、致敏、刺激不能测27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全部项目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GB7543-200628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全部项目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GB10213-200629输液用肝素帽部分项目输液用肝素帽YY0581-2005热源、溶血、毒性不能测 30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水封式全部项目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水封式YY0583-200531常用型插管及接头全部项目气管插管第1部分:常用型插管及接头YY0337.1-200232柯尔型插管部分项目气管插管第2部分:柯尔型插管YY0337.2-200233成人用插管及接头部分项目气管切开插管第1部分:成人用插管及接头YY0338.1-2002生物相容性不能测34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部分项目气管切开插管第2部分:小儿用气管切开插管YY0338.2-2002生物相容性不能测35中心静脉导管部分项目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第3部分:中心静脉导管YY 0285.3-1999生物相容性不能测36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全部项目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Y0331-200637医用脱脂棉全部项目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38医用胶带部分项目医用胶带通用要求YY/T0148-2006生物相容性不能测 39石膏绷带 粉状型全部项目石膏绷带 粉状型YY/T1117-200140石膏绷带 粘胶型全部项目石膏绷带粘胶型YY/T1118-200141医用电气设备部分项目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GB 9706.1-2007生物相容性、电磁兼容、离子辐射、AP/APG设备不能测42高频手术设备部分项目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GB 9706.4-1999生物相容性、电磁兼容、离子辐射、AP/APG设备不能测 43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器监护仪部分项目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器监护仪的专用安全要求GB 9706.8-1995电磁兼容、离子辐射、AP/APG设备不能测 44医用电气系统部分项目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GB 9706.15-2008电磁兼容、离子辐射、AP/APG设备不能测45心电监护设备部分项目心电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GB 9706.25-2005电磁兼容、离子辐射、AP/APG设备不能测46脑电图机部分项目脑电图机安全专用要求GB 9706.26-2005电磁兼容、离子辐射、AP/APG设备不能测47医用超声理疗设备部分项目医用超声理疗设备专用安全要求GB9706.7-2008电磁兼容、离子辐射、AP/APG设备不能测48神经和肌肉刺激器部分项目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YY0607-2007电磁兼容不能测49热辐射治疗设备部分项目热辐射治疗设备安全要求YY0306-2008电磁兼容不能测
105 MP2001多参数监护仪 全部项目 《MP2001多参数监护仪》YZB/晋0005-2006
106 SFY褥疮防治装置 全部项目 《SFY褥疮防治装置》YZB/晋0006-2006
107 温热理疗按摩床 全部项目 《温热理疗按摩床》YZB/晋0018-2006
108 红外胃肠治疗仪 全部项目 《红外胃肠治疗仪》YZB/晋0013-2006
109 红外咳喘治疗仪 全部项目 《红外咳喘治疗仪》YZB/晋0014-2006
110 红外乳腺治疗仪 全部项目 《红外乳腺治疗仪》YZB/晋0015-2006
111 红外前列腺治疗仪 全部项目 《红外前列腺治疗仪》YZB/晋0016-2006
112 红外盆腔治疗仪 全部项目 《红外盆腔治疗仪》YZB/晋0017-2006
113 多功能高倍显微检测仪 全部项目 《多功能高倍显微检测仪》YZB/晋0020-2006
114 V-系列客观式全自动电脑验光仪 部分项目 《V-系列客观式全自动电脑验光仪》YZB/晋0011-2007 散光、散光光轴不能检
115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全部项目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YZB/晋0015-2007
116 YYT-1型冰毯机 全部项目 《YYT-1型冰毯机》YZB/晋0025-2007
117 YYM-1颅脑降温治疗仪 全部项目 《YYM-1颅脑降温治疗仪》YZB/晋0024-2007
118 FW中心酸化水系统 全部项目 《FW中心酸化水系统》YZB/晋0028-2007
119 JR08远程血压监护仪 全部项目 《JR08远程血压监护仪》YZB/晋0031-2007
120 聚能振波气动吸脂仪 全部项目 《聚能振波气动吸脂仪》YZB/晋0022-2005
121 临床检验综合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系统 全部项目 《临床检验综合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系统》YZB/晋0036-2007
122 平癫镇痫仪 全部项目 《平癫镇痫仪》YZB/晋0007-2008
123 LS-Ⅲ型耳鸣康复仪 全部项目 《LS-Ⅲ型耳鸣康复仪》YZB/晋0005-2008
124 负压治疗仪 全部项目 《负压治疗仪》YZB/晋0002-2009
125 可视喉镜 全部项目 《可视喉镜》YZB/晋0019-2009
126 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 全部项目 《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YZB/晋0026-2009
127 肝病治疗仪 全部项目 《肝病治疗仪》YZB/晋0027-2009
12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部分 全部项目 GB/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部分》
129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部分项目 GB/T14710-199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碰撞试验不能测
130 无菌试验 无菌试验 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I H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T14233.2—2005
131 细菌内毒素试验 细菌内毒素试验 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I E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T14233.2—2005
132 6%(鲁尔)圆锥接头 第1部分:通用要求 全部项目 GB/T1962.1-2001《6%(鲁尔)圆锥接头第1部分:通用要求》
133 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刚针管 全部项目 GB18457-2001《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刚针管》
13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洛氏硬度 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135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维氏硬度 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136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橡胶硬度 GB/T531.1-2008《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137 不锈钢医用器械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全部项目 YY/T0149-2006《不锈钢医用器械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13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全部项目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
139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全部项目 YY0466-2003《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140 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全部项目 YY/T0313-1998《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141 一次性使用注射针 识别色标 全部项目 YY/T0296-1997《一次性使用注射针 识别色标》
关于认可山西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对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医疗器械产品和项目检测资格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10]174号 2010年05月04日 发布 105MP2001多参数监护仪全部项目《MP2001多参数监护仪》YZB/晋0005-2006106SFY褥疮防治装置全部项目《SFY褥疮防治装置》YZB/晋0006-2006107温热理疗按摩床全部项目《温热理疗按摩床》YZB/晋0018-2006108红外胃肠治疗仪全部项目《红外胃肠治疗仪》YZB/晋0013-2006109红外咳喘治疗仪全部项目《红外咳喘治疗仪》YZB/晋0014-2006110红外乳腺治疗仪全部项目《红外乳腺治疗仪》YZB/晋0015-2006111红外前列腺治疗仪全部项目《红外前列腺治疗仪》YZB/晋0016-2006112红外盆腔治疗仪全部项目《红外盆腔治疗仪》YZB/晋0017-2006113多功能高倍显微检测仪全部项目《多功能高倍显微检测仪》YZB/晋0020-2006114V-系列客观式全自动电脑验光仪部分项目《V-系列客观式全自动电脑验光仪》YZB/晋0011-2007散光、散光光轴不能检 115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全部项目《显微图像分析系统》YZB/晋0015-2007116YYT-1型冰毯机全部项目《YYT-1型冰毯机》YZB/晋0025-2007 117YYM-1颅脑降温治疗仪全部项目《YYM-1颅脑降温治疗仪》YZB/晋0024-2007 118FW中心酸化水系统全部项目《FW中心酸化水系统》YZB/晋0028-2007119JR08远程血压监护仪全部项目《JR08远程血压监护仪》YZB/晋0031-2007120聚能振波气动吸脂仪全部项目《聚能振波气动吸脂仪》YZB/晋0022-2005121临床检验综合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系统全部项目《临床检验综合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系统》YZB/晋0036-2007122平癫镇痫仪全部项目《平癫镇痫仪》YZB/晋0007-2008123LS-Ⅲ型耳鸣康复仪全部项目《LS-Ⅲ型耳鸣康复仪》YZB/晋0005-2008124负压治疗仪全部项目《负压治疗仪》YZB/晋0002-2009125可视喉镜全部项目《可视喉镜》YZB/晋0019-2009126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全部项目《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YZB/晋0026-2009127肝病治疗仪全部项目《肝病治疗仪》YZB/晋0027-200912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部分全部项目GB/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部分》129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部分项目GB/T14710-199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碰撞试验不能测 130无菌试验无菌试验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I H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T14233.2—2005131细菌内毒素试验细菌内毒素试验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I E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T14233.2—20051326%(鲁尔)圆锥接头 第1部分:通用要求全部项目GB/T1962.1-2001《6%(鲁尔)圆锥接头第1部分:通用要求》133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刚针管全部项目GB18457-2001《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刚针管》13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洛氏硬度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135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维氏硬度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136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橡胶硬度GB/T531.1-2008《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137不锈钢医用器械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全部项目YY/T0149-2006《不锈钢医用器械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13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全部项目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13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全部项目YY0466-2003《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140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全部项目YY/T0313-1998《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141一次性使用注射针 识别色标全部项目YY/T0296-1997《一次性使用注射针 识别色标》

⑹ 现在麻醉手术室有没有好用的便携式可视喉镜 具体性能如何

有了国内最好的电子可视喉镜,MDH产品,便携式、软镜、清晰易维护的电子可视喉镜,可气管插管和气管导管定位;ICU吸痰。打破国外用纤维镜糊弄、垄断中国历史。

⑺ 气管插管时候那个喉镜的使用方法

目前临床使用的喉镜有很多种,有带直喉镜片的、有带弯喉镜片的,目前还有各种各样的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前,根据病人选择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喉镜,一定要检查喉镜是否能用,光源是否够亮等。左手持喉镜,右手将患者上、下齿分开,将喉镜叶片沿口腔右颊侧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即可见到悬雍垂。再继续进入,即可见到会厌,把喉镜向上提起,不得以牙齿当支点,并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⑻ 定点医院设置规范在哪个红头文件

关于印发《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的通知-联防联控医疗发【2021】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切实规范发热门诊、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简称定点医院)设置管理,不断提高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疫情防控能力,我们组织制定了《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和《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

1.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

2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

3.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台账(模板)

附件1: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

一、设置原则

要采取网格化方式规划发热门诊区域设置,确保各地每个县(区)均有发热门诊,避免患者跨县(区)就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所有儿童专科医院都要在医院独立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和留观室,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在医疗机构独立区域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和留观室。相关医疗机构要按照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求,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不得自行取消设置或擅自关闭发热门诊。

二、设置要求

(一)选址

发热门诊应设置于医疗机构独立区域的独立建筑,标识醒目,具备独立出入口。医院门口、门诊大厅和院区内相关区域要设立醒目的指示标识,内容包括发热门诊方位、行走线路、接诊范围及注意事项等。发热门诊硬件设施要符合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要求,与普通门(急)诊及医院其他区域间设置严密的硬隔离设施,不共用通道,通道之间不交叉,人流、物流、空气流严格物理隔离。新建发热门诊外墙与周围建筑或公共活动场所间距不小于20米。

(二)发热门诊布局

1.发热门诊内要规范设置污染区和清洁区,并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缓冲间。各区和通道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识。各区之间有严密的物理隔断,相互无交叉。患者专用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

2.分区设置

(1)污染区

主要包括患者专用通道、预检分诊区(台)、候诊区、诊室(含备用诊室)、留观室、污物间、患者卫生间;挂号、收费、药房、护士站、治疗室、抢救室、输液观察室、检验及CT检查室、辅助功能检查室、标本采集室、污物保洁和医疗废物暂存间等,其中挂号与取药可启用智能挂号付费及自动取药机等来替代。

候诊区:候诊区应独立设置,按照候诊人员间距不小于1米的标准设置较为宽敞的空间,三级医院应可容纳不少于30人同时候诊,二级医院应可容纳不少于20人同时候诊,发热门诊患者入口外预留空间用于搭建临时候诊区,以满足疫情防控需要。

诊室:每间诊室均应为单人诊室,并至少设有1间备用诊室,诊室面积应尽可能宽敞,至少可以摆放1张工作台、1张诊查床、1个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每间诊室安装至少1个X光灯箱,配备可与外界联系的通讯工具。新建的发热门诊应至少设置3间诊室和1间备用诊室,每间诊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

留观室:三级医院留观室应不少于10~15间,二级医院留观室不少于5~10间,其他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也应设置一定数量留观室。留观室应按单人单间收治患者,每间留观室内设置独立卫生间。

(2)清洁区

主要包括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示教室、穿戴防护用品区、清洁库房、更衣室、浴室、卫生间等。清洁区要设置独立的工作人员专用通道,并根据工作人员数量合理设置区域面积。

(3)缓冲间

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至少设置2个缓冲间,分别为个人防护用品第一脱卸间和第二脱卸间。每个缓冲间应至少满足2人同时脱卸个人防护用品。缓冲间房门密闭性好且彼此错开,不宜正面相对,开启方向应由清洁区开向污染区。

三、设备配备

(一)医疗设备

1.基础类设备:应配置病床、转运平车、护理车、仪器车、治疗车、抢救车、输液车、污物车、氧气设备、负压吸引设备等。

2.抢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应配置输液泵、注射泵(配置工作站)、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血糖仪、手持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心电监护仪(配置工作站)、心电图机、除颤仪、无创呼吸机、心肺复苏仪等。有条件的发热门诊配置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雾化泵、负压担架等,对需要抢救的发热患者开展抢救。

3.检验类设备:应配置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设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粪便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生物安全柜等。可配置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特定蛋白分析仪。

4.放射类设备:应配置独立的CT。

5.药房设备:有条件的应配置24小时自动化药房。

6.辅助设备:电脑、监控、电话通讯设备、无线传输设备、自动挂号缴费机、口罩售卖机和污洗设备等。

(二)通风排风及空调

1.发热门诊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设新风系统。当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当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

2.禁止使用的空调系统:循环回风的空气空调系统,水-空气空调系统,绝热加湿装置空调系统,以及其他既不能开窗、又无新风和排风系统的空调系统。

3.设中央空调系统的,各区应独立设置。每周应对空调回风滤网清洗消毒1~2次,对空调冷凝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如发现病例,应在病例转出后,及时对空调进行彻底消毒。

4.发热门诊所有业务用房窗户应可开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候诊区和诊室要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可加装机械通风装置。通风不良的,可通过不同方向的排风扇组织气流方向从清洁区→缓冲间→污染区。

(三)消毒隔离设备

所有功能空间均应设手卫生设施,洗手设施应使用非手触式洗手装置。应配置空气或气溶胶消毒设施和其他有效的清洁消毒措施,以及符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标准的消毒器械。

(四)信息化设备

具备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局域网设备、电子化病历系统、非接触式挂号和收费设备、可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可视对讲系统等。

四、人员配备和培训

(一)发热门诊应配备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并根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等合理配备医师,疫情期间可根据实际诊疗量增配医师数量。发热门诊医师应熟练掌握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传染病报告要求等。

(二)在发热门诊工作的护士应具备一定临床经验,熟悉相关疾病护理要点,以及传染病分诊、各项护理操作、医院感染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等各项要求。发热门诊应根据患者数量及隔离床位数量配备相应数量的护士,疫情期间根据实际患者数量酌情增加护士数量。

(三)合理安排医务人员轮换班次,及时监测健康状况。医务人员首次进入发热门诊前要开展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评估,应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核酸检测。常态化情况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每6~8小时一个班次,每隔3~4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发生疫情时,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每4~6小时一个班次,每隔1~2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要根据人员情况轮流安排检测,做到每天都有人员接受检测,每天测量2次体温,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及时向单位主管部门报告。保洁等后勤人员按照以上要求做好健康监测。

(四)要面向发热门诊全体工作人员开展感染控制、个人防护等知识和技能培训,特别是个人防护用品穿脱培训。所有工作人员须经穿脱防护用品、手卫生等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后上岗。在此基础上,医务人员要进行传染病诊治等相关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疾病早期识别和规范化诊疗水平。

(五)要配备专职保洁人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控培训及考核,不得由医务人员或其他病区保洁人员兼职发热门诊保洁工作。清洁区、缓冲间、污染区的清洁用品不能混用。

五、发热门诊管理

(一)发热门诊要提级管理,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负责。要安排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承担预检分诊工作,对所有患者及其陪同人员查验健康码或健康行程码、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症状等,指导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对其流行病学史有关情况的真实性签署承诺书,并将患者合理有序分诊至不同的就诊区域(或诊室)。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要指导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在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持1米安全距离。

(二)发热门诊要24小时开诊,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医务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

(三)要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进行胸部CT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四)发热门诊要采取全封闭就诊流程,挂号、就诊、交费、标本采集、检验、辅助检查、取药、输液等所有诊疗活动在发热门诊独立完成。

(五)接诊医生发现可疑病例须立即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医院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应立即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按相关要求进行登记、隔离、报告,不得允许患者自行离院或转院。所有患者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前,均应留观。当留观室数量不能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时,需另外设置隔离留观区。

(六)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应尽快转送至定点医院。

(七)发热门诊实时或定时对环境、空气进行清洁消毒,并建立终末清洁消毒登记本或电子登记表,登记内容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处理等。

(八)发热门诊区域的医疗设备、物体表面、布草、地面、空气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和医疗废物的处置,应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并有相应的工作记录。

(九)污水排放和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

六、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一)发热门诊应配备符合标准、数量充足(至少可供2周使用)、方便可及的个人防护用品。所有工作人员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关要求。

(二)发热门诊所有工作人员须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不建议使用挂耳式医用防护口罩),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前要进行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医务人员日常接诊或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穿医用防护服、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加戴一次性使用医用乳胶或橡胶手套;在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吸痰、气管插管等可能发生气溶胶和引起分泌物喷溅操作时,穿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乳胶或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必要时可选用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

(三)进出发热门诊,要正确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在穿脱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等时,应有感控人员现场或通过视频进行监督,避免交叉感染。

(四)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定期轮值,避免不同科室之间共用工作人员。上岗前、岗位中、换岗时均要开展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接诊入境、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集中隔离点发热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的发热门诊,所有工作人员要严格闭环管理,工作期间安排单人单间集中居住,所有人员按照居住地与发热门诊两点一线出行,并安排交通车做好保障。

附件2: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

一、规划布局

每个地市级以上城市都要指定1家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感染防控基础好的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简称定点医院),集中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包括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下同),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得分散收治于同一个城市的多家医疗机构。定点医院要远离城市中心和人口密集区域。距离设置定点医院城市车程大于1小时,且区域内没有足够负压救护车的县(区),要指定县(区)内1家能力强的综合医院作为定点医院;车程在1小时以内,且有足够负压救护车的县(区),可不常规设置定点医院。

二、设施条件

(一)定点医院要在独立区域设置独立病房楼,集中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得与其他疾病患者同时收治于医院同一区域或同一病房楼,不共用相同的医疗区域和医疗设备。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病房楼与周围建筑或公共活动场所距离不小于20米,不共用通道,通道之间不交叉,人流、物流、空气流严格物理隔离。发生大规模本土聚集性疫情时,定点医院要于24小时内整体腾空,全部用于集中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

(二)定点医院所有病房楼都要满足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要求,所有病房窗户应可开启,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要选择机械通风或空气消毒措施,合理配置新风系统、回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建立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形式,每小时气流循环次数至少6次。有条件的定点医院设置负压病房(病房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气压宜为-15Pa),并按要求定期对负压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测。

(三)要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区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分区之间有物理隔断,相互无交叉;潜在污染区至少设置2个缓冲间,分别为个人防护用品第一脱卸间和第二脱卸间,能够满足至少4人同时脱卸个人防护用品,缓冲间房门应彼此错开,不宜正面相对,开启方向应由清洁区开向污染区。要分别设置患者专用通道、医务人员专用通道以及污染物品的出口,各区和通道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识。

(四)要设置充足的救治床位。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人口规模大于800万的城市,定点医院床位总数应不少于1000张;800万以下人口规模的地级市或人口规模大于150万的县(区),定点医院床位数应不少于800张;人口规模不足150万的县(区),定点医院床位总数应不少于500张。定点医院重症救治床位要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10%。(五)要设置功能良好的供氧设施,供氧能力充足、持续、稳定,能够满足全院满负荷运转时10%患者同时高流量吸氧(50-60L纯氧/分钟/床)需求。

三、物资和设备配备

(一)要配足配齐急救、抢救、重症救治、监护、检测等仪器设备,以及必要的药品、耗材、防护物资、消毒用品和消毒器械等。

(二)隔离病区要配备充足的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仪、电动吸引器、叩击式振动排痰机、纤支镜主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台式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肢体气压治疗仪、CRRT、ECMO、PICCO、可视喉镜、各种型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指氧饱和度监测仪、呼吸囊及面罩、床旁超声、移动查房车、正压头套等医疗设备。每个床边吊塔或设备带至少配备2个氧气插孔、2个空气插孔、2个吸引插孔、15个电源插孔。

(三)要建立防护物资和药品储备清单,实行动态储备,原则上防护物资和药品储备量要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四、医院管理

(一)要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班次。

普通病区应达到医护比1:2.5,床护比1:1,重症病区应达到医护比1:3,床护比1:6,要在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基础上,配备一定数量的呼吸治疗师。隔离病区每个岗位应至少有2名医务人员同时在岗,医务人员每4~6小时轮换一个班次。

(二)要配备专职保洁人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控培训及考核,不得由医务人员或其他病区保洁人员兼职隔离病区保洁工作。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的清洁用品不能混用。

(三)定点医院隔离病区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务、管理、安保、保洁、餐饮、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等人员)及其他直接或间接接触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工作人员(包括专门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服务的影像学检查等医务人员、闭环管理人员的通勤车司机等)都要严格闭环管理,不得在定点医院内安排驻地。实施闭环管理的人员要在驻地单人单间(带独立卫生间)居住,不得混住,不相互交流走访,避免堂食,避免外出购物、就餐等行为。所有人员按照居住地与定点医院之间两点一线出行,并安排交通车做好保障。

(四)隔离病区和非隔离病区不能共用同一批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首次进入隔离病区前要开展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评估,应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核酸检测。隔离病区内工作人员每隔1~2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隔离病区工作结束及返回其他病区工作前,应当按照规定做好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非隔离病区工作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要根据人员情况轮流安排检测,做到每天都有人员接受检测,每天测量2次体温,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及时向单位主管部门报告。

(五)定点医院所有病房禁止加床收治患者,新冠病毒感染者不探视,不陪护。

五、医院内感染防控

(一)要加强感控工作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感控工作制度。定点医院要由主要负责人直接分管感控工作,确保各项感控要求得到全面有效落实。非疫情期间,定点医院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感控专题会议;疫情期间,每周至少召开一次感控专题会议。

(二)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88号)要求,配足配齐感控专职人员。

(三)医务人员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非隔离病区工作人员防护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如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一次性使用医用乳胶或橡胶手套;采集呼吸道样本、吸痰时,戴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一次性使用医用乳胶或橡胶手套、穿隔离衣。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防护要求:穿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使用医用乳胶或橡胶手套;从事气管插管、协助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护理ECMO患者时,建议使用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

不建议使用挂耳式医用防护口罩。医务人员每次进入隔离病区前,要进行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测试,合格后方可进入。

(四)感控专职人员应进入病区(包括隔离和非隔离病区)开展日常巡查指导工作,作好记录,并每日向医院主要负责同志报告工作情况。要对全员个人防护、环境清洁消毒、医废处置、手卫生执行情况等开展巡查,要对医护人员从事气管插管、吸痰、支气管镜检查、协助俯卧位通气患者翻身等高风险暴露操作时的个人防护进行重点指导,避免防护不足或过度防护。医务人员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时,要有感控人员在现场或通过监控装置进行监督。

(五)加强医院内环境监测,做到全覆盖。

六、全员培训

要面向定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和所有准备进入定点医院工作的人员开展感染防控、个人防护等知识和技能培训,特别是个人防护用品穿脱培训。所有工作人员须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在此基础上,对承担新冠肺炎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做好病例诊治等相关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规范化诊疗水平。

七、后备定点医院准备

要按照定点医院设置管理要求做好后备定点医院相关准备。当定点医院收治病人数达到床位总数50%时,后备定点医院要做好腾空启用的准备;当定点医院收治病人数达到床位总数70%~80%时,后备定点医院要立即启用并整体腾空,随时准备收治患者。

⑼ 气管插管时候那个喉镜的使用方法

目前临床使用的喉镜有很多种,有带直喉镜片的、有带弯喉镜片的,目前还有各种各样的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前,根据病人选择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喉镜,一定要检查喉镜是否能用,光源是否够亮等。左手持喉镜,右手将患者上、下齿分开,将喉镜叶片沿口腔右颊侧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即可见到悬雍垂。再继续进入,即可见到会厌,把喉镜向上提起,不得以牙齿当支点,并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⑽ 有的医院会喊999是什么意思

这是医院的紧急呼叫广播代码,例如:“1号楼三楼脑电图室999”。代表门诊三楼脑电图室有患者需要紧急救治。

凡医院场所内人员发生突然意识丧失、急性循环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等危及生命的状况时,任何第一到场医院员工必须马上按照“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执行抢救,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复苏,同时请人发出呼救或按急救代码拨打应急专线电话,总机接收呼救请求后即刻广播呼救讯息。

(10)可视喉镜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通过广播,用地点+代码的形式进行传达,可以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接收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集合力量,实施最有效的急救。

听到紧急呼叫广播后,责任区的急救医疗团队成员要求携带轻便急救箱(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及相关配套抢救物品)5分钟内赶往现场提供高级生命支持;支援人员5分钟内到达现场参与抢救;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后,根据就近原则送入ICU或EICU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阅读全文

与可视喉镜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型投资者最佳方法 浏览:500
国内罗西尼自动手表如何调试方法 浏览:786
装修支线的连接方法 浏览:746
经常爱放屁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吗 浏览:780
浙江应变测量系统方法指南 浏览:172
简单的折纸信封的方法 浏览:678
可暖使用方法 浏览: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浏览:84
双元音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9
素麻花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564
旅游失温的解决方法 浏览:343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装方法 浏览:315
2连续乘以十个2的简便方法 浏览:904
药物分析tlc杂质检查方法 浏览:203
java类方法有什么用 浏览:925
6听筒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65
柳树种植方法 浏览:389
美雄诺龙的检测方法 浏览:267
99乘78的简便运算方法 浏览:966
用点电荷来代替带电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浏览: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