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学中过滤后洗涤固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几次,直至洗涤干净即可。
过滤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实验仪器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操作要领
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即使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残留气泡。(防止气泡减慢过滤速度。)
二低
1.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过滤不净。)
三靠
1.倾倒时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Ⅱ 化学去污的方法
1.有机溶剂法
有机溶剂法是利用油性污垢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来进行清洗的。常用的溶剂有甲苯、二甲苯、汽油、酒精、四氯乙烷和松节油等。有机溶剂对油脂的溶解力比较强,只需要使用少量溶剂即可清除大量的油脂污垢。清洗操作方便,如果除油剂选择正确,能迅速去除油性污垢,一般混合溶剂比单一溶剂洗涤效果好,清洗范围也更广。但大多数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烧,甚至会爆炸。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有机溶剂大多存在一定毒性,人体长时间接触会使某些功能在一定程度受到损害,尤其是毒性较大的卤代烃、甲醇、乙醚等溶剂。而且不适合在工业生产中大范围使用,因为其清洗成本较高。
2.碱性洗液法
碱性洗液法是以碱性物质为主的化学清洗方法,因清洗成本低所以早期就被广泛使,碱性洗液法除油效果显着,清洗成本低,过去在多种行业内用于清洗油污。但碱性洗液对洗涤物品和操作人员的皮肤都有较强的腐蚀性,碱性洗液对非皂化性油脂不起作用,不能清除矿物类油脂,具有一定局限性;而且经碱性洗液清洗过的物件,需要大冲洗量的水才能清洗干净,比较费水,一般用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洗涤无明显腐蚀作用的黑色金属和某些非金属材料。
3.水基型表面活性剂清洗法
水基性表面活性剂清洗法,是利用配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以及多种洗涤助剂对油污进行清洗的方法。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具有润湿、乳化、分散、渗透、剥离、增溶等作用,可使多种油性污垢乳化剥离在清洗液中,达到完全溶解和脱除的目的。添加多种助剂既可显着增强洗涤能力,又能降低洗涤成本。工业生产中的油垢大都为混合型油污,有机溶剂及一般的碱性清洗剂对于这类混合型污垢清除效果差,对碱液不能起皂化作用的矿物性油垢,水基性表面活性剂清洗剂的清洗效果比较好。水基型表面活性剂清洗法是目前化学清洗法中非常简便、安全的清洗方法,不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通常在冷水或温水中进行,不容易挥发,对工件和皮肤不会产生腐蚀,清洗成本低,方便运输,易于储存,非常适合在工业清洗中使用。
Ⅲ 化学实验中如何洗涤固体物质
中学化学中洗涤沉淀的方法是:在过滤器中加水浸没沉淀,弃去洗液,反复2到3次即可。
比较好的洗涤方法是:用洗瓶螺旋状在过滤器中由上到下逐渐冲洗。一则可以洗去表面的杂质,二则是可以将沉淀集中在过滤器底部。
Ⅳ 化学中的洗涤
一般高中题目上常见的洗涤是在过滤之后,洗固体的,像楼主这样的很少,几乎没有
过滤后的洗涤方法是:将水灌入漏斗中直至水完全浸没固体,然后等水慢慢流走,重复以上步骤3次即可洗涤完成。洗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除去固体表面残留的液体。
什么情况下的话:一般在分离固液的时候都要用吧,这个比较多。而液液的话,很少出现
Ⅳ 高中…求化学中玻璃仪器被物质附着的洗涤及其原理…
在玻璃仪器上粘附的不易溶于水的物质有碳酸盐、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铜等氢氧化物、二氧化锰、硫、银盐、银镜、油污、酚醛树脂等。现将它们的洗涤方法介绍如下:
(1)除去碳酸盐可滴盐酸或用盐酸浸洗。例如碳酸钙就可用此法洗去。
(2)氢氧化物也可以用稀盐酸处理,将它们转变成可溶性物质(三氯化铁、氯化铜等)后再用水刷洗。
(3)二氧化锰可用浓盐酸清除,也可用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用硫酸酸化的亚硫酸钠溶液、用硫酸酸化的草酸盐溶液清除。盛高锰酸钾溶液的试剂瓶和制氯气的烧瓶内壁常用上述方法清除。
(4)硫迹可加石灰水再加热煮沸除去。
3Ca(OH)2+12S2CaS5+CaS2O3+3H2O
生成的多硫化钙和硫代硫酸钙都能被水洗去。
(5)银盐(AgCl、AgBr)污迹可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清除。Na2S2O3可使AgCl、AgBr变成可溶性的络合物而溶解。
AgBr+2Na2S2O3=Na3[Ag(S2O3)2]+NaBr
(6)银镜可用稀硝酸并稍加微热清除。
3Ag+4HNO3=3AgNO3+2H2O+NO↑
(7)油污一般可用热的纯碱(Na2CO3)、烧碱(NaOH)溶液或热肥皂水、合成洗涤剂乃至铬酸洗液来清除。
(8)酚醛树脂可加入少量乙醇,浸泡几分钟,然后刷洗。
Ⅵ 化学实验如何洗涤有机物污迹
化学实验洗涤有机物污迹:沿玻璃棒向漏斗中的沉淀物上注入蒸馏水至水浸没沉淀,静置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2~3次。
注意点:在洗涤过程中不能搅拌,因为滤纸已经很润湿,如果搅拌就很容易搅破滤纸,这样晶体会淋失,从而造成晶体损失。
洗涤的目的: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则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晶体。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则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残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关于洗涤的试剂
经常可以用以下几种:蒸馏水;冷水、热水;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等;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一般经常用的洗涤剂是蒸馏水,如果用其他的洗涤剂,必有其“独特”之处。
1、用冷水
适用范围:产物不溶于水;目的: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可适当降低晶体因为溶解而造成损失。
2、热水洗
适用范围:有特殊的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可以采用热蒸馏水洗涤。
3、酒精洗
适用范围—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酒精洗涤目的—减少晶体溶解;利用乙醇的挥发性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
4、酒精—水的混合物洗
适用范围—晶体在水中溶,在乙醇中难溶。
5、滤液洗
适用范围—过滤时冲洗烧杯内残留晶体。
滤液洗涤——减少晶体溶解 ,常用于晶体的转移。
Ⅶ 速求高中化学常见沉淀的洗涤
在过滤器中加水
浸没
沉淀,弃去洗液,反复2到3次即可。
比较好的洗涤方法是:用
洗瓶
螺旋状在过滤器中由上到下逐渐冲洗。一则可以洗去表面的杂质,二则是可以将沉淀集中在过滤器底部。
Ⅷ 关于高中化学的洗涤操作
解答:
因为钠离子和岬离子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不一样的,宜选用选用75%乙醇,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所以KCL更易发生电离从而溶解,而电离出来的CL-影响到了NaCL的电离平衡方程式,抑制NaCL的电离.从而分离NaCL和KCL。
最好不用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而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因为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比例为1:500(v/v),认为是完全进行的.但是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却是一个可逆过程:Cl2+H2O==HCl+HClO(可逆过程)根据平衡原理,氯化钠溶液含有大量的Cl-,所以氯气在水中的溶解会很困难,但是氯化氢却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因此可以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杂质.
水洗(一般用冷水)适用范围—产物不溶于水,第三个问题可能是特事特例,需要你提供晶体的名称。
首先你要非常清楚地知道你洗涤的目的,其次,洗涤所使用试剂选择,这个没有统一的概念,需要你熟悉被洗涤物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酸性还是碱性,是否可溶于水,是否和某种化学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等等的,要根据化学性质综合考虑。
常见的洗涤目的:
①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则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晶体。
②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则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残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③防止污染环境:如果滤渣表面有一些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或CN-,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往往对残渣进行洗涤。
最后希望你学习进步,加油!
Ⅸ 化学中洗涤的两种方式,什么原理,什么现象
洗涤基本目除掉杂质基本原则能溶解产物
用物质洗涤按照原则考虑概情况:
(1)产物溶于酒精(比种盐)且杂质机杂质般使用酒精洗涤
(2)产物溶于水(比种机物)且杂质盐类般用水洗种情况产物溶于酒精通水洗再用酒精洗用酒精水冲由于酒精挥发比水快能够做比较迅速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