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舞蹈评论的介绍
舞蹈评论dance criticism,人们以一定的美学观点,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舞蹈作品、舞蹈家、舞蹈艺术思潮、群众舞蹈活动)进行分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舞蹈学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促进舞蹈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而深刻的舞蹈评论对于舞蹈理论的发展、舞蹈创作、舞蹈家的成长,以及群众业余舞蹈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能起到引导作用;反之,错误和肤浅的评论,则会给舞蹈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
‘贰’ 怎样写好舞蹈评论
写好舞蹈评论的四个标准:
标准
舞蹈评论的标准是“真、善、美”的统一。
真:一方面要求编导在作品中反映的内容是典型的、符合生活的本质;另一方面要求演员表演要真挚而富于激情。
善:作品既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又要抒发舞蹈创作者(编导、表演、音乐、美工等)对这种生活的情感和态度,通过作品给观众以影响。舞蹈作品的社会效果,是衡量它的重要尺度之一。
美:舞蹈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诉诸视觉的动态艺术,真与善必须通过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评价作品时,必须把是否富于美感放在重要位置。
舞蹈评论dance criticism,人们以一定的美学观点,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舞蹈作品、舞蹈家、舞蹈艺术思潮、群众舞蹈活动)进行分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舞蹈学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促进舞蹈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而深刻的舞蹈评论对于舞蹈理论的发展、舞蹈创作、舞蹈家的成长,以及群众业余舞蹈活动和艺术欣赏活动,能起到引导作用;反之,错误和肤浅的评论,则会给舞蹈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
‘叁’ 人家发表朋友圈本民族舞蹈,怎么点赞,怎样评论好听的
人家发表朋友圈本民族舞蹈,如果点赞和评论的话,那你肯定是要评论好听的,因为民族舞蹈是被大家一直所认可的得,是非常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肆’ 舞蹈剧目赏析有哪些
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出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是常见的艺术样式。我们在观看舞蹈表演的时候,有时会直观地觉得表演者表达得非常好,但我们又难以说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为了更好地欣赏舞蹈,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舞蹈鉴赏知识。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
人们欣赏舞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我们要想走进舞蹈艺术,欣赏舞蹈,就必须要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的各种构成因素,等等。
“中外精品舞蹈鉴赏与评论”是高等院校舞蹈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在宏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微观上把握舞蹈本体的构成、传播方式,最终达到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中外精品舞蹈鉴赏与评论为主,以舞蹈艺术概论与中外舞蹈发展史为辅,遵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力求为舞蹈专业师生和广大的舞蹈爱好者提供系统而规范的鉴赏指导。
讲述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西方芭蕾舞与欧美现代舞的产生与发展、舞蹈风格和文化内涵等,并结合具体作品的历史背景、表现内容、精彩舞段等展开剖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舞蹈形态的涉猎与关注,使读者可以更好地获得对舞蹈文化、舞蹈艺术的认知。
写作要点:
1、这个女子独舞是在编导高度对新时期民间舞发展的新认识和新思考的背景下产生的。舞蹈表现了一位女子由一片绿色的落叶而引发的对逝去青春的感叹和追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的激荡和对生命的追求。 昏暗的舞台,四处悄然无声,一片绿色的落叶静静地飘落在舞台中央,一位女子伫立在旁边。
2、风雨中她渴求,渴望着绿叶不要枯萎,渴望着青春和岁月的脚步,渴望着自己生命的再次闪光,于是她一次次地将绿叶举起、再举起。整个作品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大写意,大抒情,在悠远委婉的音乐中营造了一片让人回味和遐想的意境空间。
‘伍’ 舞蹈评论的任务有哪些
1、研究和介绍中外古今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舞蹈家,给予科学的历史地位,帮助人们了解和鉴赏这些作品和人物;
2、探讨和总结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舞蹈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这个时期代表性作品和舞蹈家的术特色,进一步认识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
舞蹈是一门视觉艺术,必须观看(欣赏)才能感受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所以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总是相伴而行的,它们都以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为对象。
在评论和欣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人的主观立场、世界观、生活经验、文化艺术修养、专业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对艺术形象的分析、评价和判断,后者多为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欣赏是广大舞蹈爱好者都可以参加的一项审美活动,有广泛的群众性,并常带有个人的艺术趣味;而评论则是以专业舞蹈工作者为主体,有较明确的科学目的,它要求对研究对象作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通过它对发展舞蹈事业产生社会作用。舞蹈欣赏是舞蹈评论的基础。
‘陆’ 舞蹈节目该怎样点评
1、从舞曲上夸。
跳舞一般都会配上一段优美的背景舞曲,可以说舞者把着舞曲跳活了,跳出了舞曲里面的意境。
2、从舞者外型夸。
跳舞的人在舞台上肯定会有所装扮,可以从舞者的外型上夸赞,说舞者的造型很独特,充满个人魅力。
3、从跳舞动作上夸。
跳舞跳得好,动作上肯定是灵活的、协调的,还有着自己的特色。可以根据舞者自己的动作特色来夸赞,更客观更实在。
4、从奖励上夸。
现在跳舞都要参加各种国内外的比赛,可以从奖励上夸奖舞者,说舞者高超的舞蹈技术,可以拿到各种含金量高的大奖。
5、从年龄上夸。
对于年轻或者年幼的舞者,可以从年龄是夸赞,说这么小年级就能跳这么好看的舞,有跳舞的天赋,以后长大了肯定更厉害。
舞蹈注意事项:舞蹈学习切忌要求不严格
舞蹈之美与每个精确、规范与完美的舞蹈动作是分不开的,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对舞蹈动作的规范程度要求不高,总是一副“差不多就行”的态度,那么一天、一个月、一年的“差不多”之后,舞蹈动作将差很多。
如果连最起码的舞蹈动作都做不到标准、规范,舞蹈过程中漏洞百出,这样的舞蹈不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如果想在舞蹈方面有长足的发展,这种态度是绝对要不得,即使仅仅是想通过跳舞来达到健身的目的,不够规范的舞蹈动作其健身功效将大打折扣,而错误的舞蹈动作还往往容易导致身体受伤,后悔莫及。
‘柒’ 舞蹈跳的好怎么评论
1、从舞曲上夸。
跳舞一般都会配上一段优美的背景舞曲,可以说舞者把着舞曲跳活了,跳出了舞曲里面的意境。
2、从舞者外型夸。
跳舞的人在舞台上肯定会有所装扮,可以从舞者的外型上夸赞,说舞者的造型很独特,充满个人魅力。
3、从跳舞动作上夸。
跳舞跳得好,动作上肯定是灵活的、协调的,还有着自己的特色。可以根据舞者自己的动作特色来夸赞,更客观更实在。
4、从奖励上夸。
现在跳舞都要参加各种国内外的比赛,可以从奖励上夸奖舞者,说舞者高超的舞蹈技术,可以拿到各种含金量高的大奖。
5、从年龄上夸。
对于年轻或者年幼的舞者,可以从年龄是夸赞,说这么小年级就能跳这么好看的舞,有跳舞的天赋,以后长大了肯定更厉害。
‘捌’ 如何写舞蹈评论
可以从很多个方面 这要那具体的作品来看了 每一个舞蹈作品 所着重表达的内涵都是不同的。 你可以从 它的 音乐 情节 还有 背景 以及在不同的 情感之下 他的肢体语言的运用。。。这些都可以写
但我建议 有些可以概括一下 把你觉得可写的 有的写得 着重研究 重点评论 就可以了。。
‘玖’ 舞蹈评论的范围
舞蹈评论的范围是广泛的,一般来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和介绍中外古今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舞蹈家,给予科学的历史地位,帮助人们了解和鉴赏这些作品和人物;
2、探讨和总结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舞蹈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这个时期代表性作品和舞蹈家的术特色,进一步认识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
3、及时评价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作品、新人才,推荐其中的优秀者,批评不良的创作倾向和不健康的作品;
4、对历史的或当前的舞蹈艺术思潮(包括创作倾向、表演风格、理论观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其形成之原因,剖析其对舞蹈艺术的影响,进而给以恰当的评价。
‘拾’ 舞蹈评价专用语有哪些
以下这些舞蹈评价专用语:
1、基训/基础训练: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
2、动力腿:是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3、主力腿:是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它与动力腿配合,对身体平衡以及动作,姿态的优美有着重要作用。
4、起泛儿: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
5、法儿: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
6、节奏:是指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音乐旋律的骨干,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节奏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
7、韵律: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韵律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
8、身段: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9、形体: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10、造型: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11、亮相:源于中国古典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感的动作塑造该舞姿“造型”。通过这个舞姿动作顿挫到位,或甩头、凝视等使表达的神情更明朗、强烈。
此种造型即亮相。是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有时也用于下场、或一段舞蹈,武打完毕之后,在一个短促的停顿中所做的姿态叫亮相。它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
12、舞蹈动作:是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大多来自劳动生活,并同民族的斗争生活,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审美观念和传统艺术等有联系。
13、舞蹈语言:舞蹈语言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舞蹈语言也是舞蹈动作的别名,它由单一或几个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具有一定含义。舞蹈语言即包含有一定意义的简单舞蹈动作,又包含较长的动作组合。
14、舞蹈组合:是舞蹈的常用语。它是指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动作称为组合。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的组合。它是用来达到某种训练目的,或是为了表现一段舞蹈思想内容的手段。
15、舞蹈语汇:是指把若干不同的舞蹈动作汇集起来,为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服务,是一切舞蹈语言的总称,如文学的词汇。
16、主题动作:指一个舞蹈或一个舞蹈形象最重要的成为核心的动作,从“音乐主题”一语演移而来。音乐主题在音乐创作中被反复出现,不断重复加深听者的印象;舞蹈的“主题动作”也采取不断重复和再现等手法,加深观者的印象。
它是为舞蹈的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服务的。主题动作的重复使用,是舞蹈创作的一种手法。
17、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工作中一种重要职务。由于舞蹈的专业特征所定,编舞和导演常常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统一承担,故统称为编导,编导的职责是构思和编写舞蹈台本。
根据音乐进行具体编舞,组织和指导排练。通过与作曲家,指挥,舞台美术设计以及演员合作,把舞蹈呈现在舞台上,达到预定的目的。
18、舞蹈结构: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编导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和舞蹈素材的理解,按照塑造舞蹈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用舞蹈及其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形象,事件情节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即符合欣赏规律,又适应舞蹈舞剧、作品体裁形式的要求,达到舞蹈艺术上的完整和谐。
19、舞蹈构图:是指编导为表现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交待环境情节和塑造舞蹈形象,按美感效果的要求,在舞台空间安排和处理各种人物的关系及位置叫舞蹈构图。
一般通过各种移动线和“对称”,“对比”,“集中”,“分散”以及“平衡”等手法,把零散的个体形象纳入到艺术整体中来,形成各种图形图案,如“方形”,“菱形”,“圆形”,“弧形”,“三角形”,“梯形”,“四边形”等各种画面。
我国民间舞在长期实践和积累中,形成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图形。如秧歌舞中的“二龙吐须”,“剪子股”,“四面斗”,“珍珠倒卷帘”,“卷白菜心”等,是研究舞蹈构图的宝贵遗产。
20、舞台场记:也称舞蹈场记。是指舞蹈作品的图画,文字记录。一般包括舞蹈台本,舞蹈音乐,舞蹈动作及舞台场面,服饰和道具的图解等,供排练舞蹈用。
21、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灯具,幻灯,控制系统、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
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闪电、等。
22、舞台美术: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它舞台演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其任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剧中环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23、八个方位——1—8点:是用以规范舞蹈者面向,走向的专业术语。即:场地正前为第一方位——“1点”;右前、右旁、右后为第二、三、四方位——“2、3、4点”;正后为第五方位——“5点”;左后、左旁、左前为第六、七、八方位——“6、7、8点”
24、扶把训练:即学员手扶把杆做舞蹈动作。分“单手扶把”和“双手扶把”。
25、中间训练: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是相对“扶把训练”而言。
26、对称动作:指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
27、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都分左、右两面,通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分。如右手做“盘手”即称“右盘手”。舞蹈训练中常称“左虚步”、“右端腿”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该动作。
28、动作的单与双:有些动作以单臂或腿、做动作时多称左或右见上条、;以双臂或双腿、做时即标以“双”字,如“双山膀”、“双摇臂”、“双起双落”等。
29、面向、视向: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面向;眼看几点即视向,一般也包括脸的朝向,如“眼看8点”,即脸和视线均朝8点。
30、平圆、立圆:与地面平行的圆圈运动路线通称“划圆”、即“平圆”;与地面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
31、划弧:指在“划圆”轨道上的某一段路线,如手臂划“上弧线”,即手臂做立圆的上半圆。
32、留头、甩头:身体开始转动而头仍留向原方位不动,称“留头”。头从一方位迅速转向另一方位称“甩头”。例如“转圈”、“翻身”动作,开始转体时“留头”,当身体转动约180°时,再迅速甩头360°,以控制旋转方向、增强动力。甩头也是亮相时的常用动作。
33、涮头:以颈为轴,头在肩上方做平圆动作。
34、环动:多指腿部以髋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有时也泛指其他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
35、控制:此处指舞蹈训练课目的一种。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练肢体的控制力量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