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测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测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06 15:51:42

⑴ 在水准测量中如何进行计算校核,测站校核和路线校核

摘要 为防止在一个测站上发生错误而导致整个水准路线结果的错误,可在每个测站上对观测结果进行校核,其方法如下。(1)变动仪高法。在每个测站上一次测得两观测点问的高差后,改变水准仪的高度,再次测量两点间的高差的方法。对于一般水准测量,当两次所得高差之差小于5mm时可认为合格,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的高差,否则应进行检查、重测。(2)双面尺法。利用双面水准尺分别由黑面和红面读数得出的高差,扣除一对水准尺的常数差后,两个高差之差小于5mm时可认为合格,否则应进行检查、重测。

⑵ 水准测量中有哪些方面的校核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水准测量的检核:
1.计算检核
B点对A点的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此式可用来作为计算的检核。但计算检核只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不能检核观测和记录时是否产生错误。
2.测站检核
B点的高程是根据A点的已知高程和转点之间的高差计算出来。若其中测错任何一个高差,B点高程就不会正确。因此,对每一站的高差,都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检核测量。
1)变动仪器高法:同一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
2)双面尺法:仪器高度不变,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差,相互进行检核。
3.成果检核
测站检核只能检核一个测站上是否存在错误或误差超限。由于温度、风力、大气折光、尺垫下沉和仪器下沉等到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尺了倾斜和估读的误差,以及水准仪本身的误差等,虽然在一个测站上反映不很明显,但随着测站数的增多使误差积累,有时也会超过规定的限差。
1)附合水准路线检核
2)闭合水准路线检核
3)支水准路线检核
水准测量外业式作结束后,要检查手簿,再计算各点间的高差。经检核无误后,才能进行计算和调整高差闭合差。最后计算各点的高程。

⑶ 测量复核与测量校核有什么不同

常用的检核方法有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两种:
⑴两次仪器高法
两次仪器高法是在同一测站上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两次测定高差。即测得第一次高差后,改变仪器高度约10cm以上,再次测定高差。若两次测得的高差之差未超过6mm,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的观测高差。否则需重测。
⑵双面尺法
双面尺法是在一测站上,仪器高度不变,分别用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和红面两次测定高差。若两次测得高差之差未超过6mm,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的高差。否则需要重测。

⑷ 水准测量路线校核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应用场合又如何

一、水准路线有几种,校核时有所不同:在闭合水准路线中,起始点和终止点都是同一个点,将各段高差求和,与理论值0进行比较。在附合水准路线总,用终点高程和起点高程之间的差值作为高差理论值,将高程求和,求误差。支水准路线用往返测量的方法,比较往返测量的高差绝对值进行检核。
二、优缺点:闭合路线对于起始点的精度过于依赖,一旦点位变动,无法发现;附合水准路线因为需要两个水准点,其精度可靠性好,控制点有问题时容易发现;支水准路线可靠性和精度稍差,如果不往返测量,就很难确定精度,往返测量时,与闭合水准路线类似。
三、校核时,高差测量值的限差有两种方法计算:其一是根据测站数进行计算,比如±12√n,其二是根据路线长度进行计算,比如±12√L。
前者缺点是:如果每站视距较小,则n多,限差偏大,适合坡度大的地方和山地进行测量。后者适合多种情况。
四、每站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测量时间长,后者更快速;前者适合于单面尺,后者适合红黑尺和基辅分划尺。

⑸ 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

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
2.掌握水准仪、水准尺的结构及用法。
3.学会高差测量及高程计算的方法,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
4.学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重点:1、水准测量原理
2、路线校核
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难点:1、路线校核
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讲授新课: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借助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配合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来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如右图所示,已知A点高程为HA,要测出B点高程HB,在A、B两点间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并在A、B两点各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平视线分别读出A点尺子上的读数α及B点尺子上的读数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 a-b (2—1)
如果测量是由A→B的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B点称为前视点,a及b分别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就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如果B点高于A点,则高差为正,反之,高差为负。
二、计算高程的方法
(一)由高差计算高程
B点(未知点)的高程等于A点(已知点)的高程加上两点间的高差,即
HB=HA+HAB=HA+(a-b) (2—2)
(二)由视线高程计算高程
由图可知,A点高程加后视读数等于仪器视线的高程,设视线高程为Hi,即Hi=HA+a
则B点高程等于视线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
HB=Hi-b=(HA+a)-b (2—3)
(备注:利用课件采取启发式教学手段,调动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水准仪和水准尺

⑹ 施工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校核方法有哪三种

一、水准路线有几种,校核时有所不同:在闭合水准路线中,起始点和终止点都是同一个点,将各段高差求和,与理论值0进行比较。在附合水准路线总,用终点高程和起点高程之间的差值作为高差理论值,将高程求和,求误差。支水准路线用往返来测量的方法,比较往返测量的高差绝对值进行检核。
二、优缺点:闭合路线对于起自始点的精度过于依赖,一旦点位变动,无法发现;附合水准路线因为需要两个水准点,其精度可靠性好,控制点有问题时容易发现;支水准路线可靠性和精度稍差,如果不往返测量,就很难确定精度,往返测量时,与闭合水准路线类似。
三、校核时,高差测量值的限差有两种方法计算:其一是根据测站数进行计算,比如±12√n,其二是根据路线长度进行计算,比如±12√L。
前者缺点是:如果每站视距较小,则n多,限差偏大,适合坡度大的地方和山地进行测量。后者适合多种情况。
四、每站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测量时间长,后者更快速;前者适合于单面尺,后者适合红黑尺和基辅分划尺。

⑺ 水准测量时测站检核方法有哪几种

我理解你说的是在水准测量中,你读了前尺和后尺的读数,然后进行检核
这个作用主要是防止读数误差,记数误差,还有算数误差,以及其它等等
保证你此站的测量正确,不会影响整段水准测量的正确值
方法就是原始的计算检核的方法

阅读全文

与测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41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3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7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500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7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7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3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80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8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3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62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601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96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4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1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61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5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63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6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