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当发生人触电时,首先要用什么电源或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这样自己也会触电,更不能用剪刀割断导线,剪刀是导体,自己也会触电,故A、C不正确.故选B、D.
Ⅱ 从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哪些
中科节电为你解答:
单相触电:人站在地上或其他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带电体。
两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
跨步电压触电:人体在接地体附近,由于跨步电压作用于两脚之间造成。当人的两脚站在呈现不同电位的地面上时,两脚之间承受电位差。若电力系统—相接地或电流自接地体向大地流散时,将在地面上呈现不同的电位分布。人的跨距一般取0.8米,在沿接地点向外的射线方向上,距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大;距接地点越远,跨步电压越小;距接地点20米外,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Ⅲ 人体去静电的方法
如何去除人体静电
我们在生活中发现身体带有静电时,可以试一试下面这些方法去除静电,相信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勤洗手,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电荷,这样就不容易与其它物品产生静电。
放在墙上,手放在墙上,电荷会随着手上导入到地面,这样就消除了电荷。
穿棉质内衣,天然纤维要比化学纤维导电能力强。
沙发套、床单、被套、枕套最好都换上棉质的,这样可以减少静电出现的几率。
增加家里的湿度,可以购买一些加湿器,增大家里的湿度。
远离家电,没必要的时候,就不要碰家电,或者把家电靠墙放,或者让其接地。
勤洗澡,勤换内衣。
身体静电的原因
当人体与衣服之间相互摩擦,导致身体之上产生电荷,就会出现静电的情况。静电的产生是由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不够,从而在摩擦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失去电子,于是造成摩擦物带负电荷(即获得电子的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荷)。
在摩擦物绝缘性能比较好的情况下,这些电荷无法流失,就会聚集起来。并且由于绝缘物的电容性极差,从而造成虽然电荷量不大但电压很高的状况。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
而且由于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和积累,所以冬天人们会觉得身上的静电较大。在不同湿度条件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位有所不同。在干燥的季节,人体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实验证明,静电电压为5万伏时人体没有不适感觉,带上12万伏高压静电时也没有生命危险。不过,静电放电也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很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静电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常见人体带电过程
(1)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或擦拭墙壁等过程(最初的电荷分离发生在衣物或其他相关物体外表面,然后,人体由感应带电。
(2)人在高电阻率材料制成的地毯等绝缘地板上走动(最初的电荷分离发生在鞋和地板之间,然后,对于导电性鞋,人体由电荷传递而带电;对于绝缘鞋,人体是因感应而带电)。
(3)脱下外衣时的静电。这是发生在外层衣物与内层衣物之间的接触起电,人体则经过电荷传递或感应而带电。
(4)液体或粉体从人拿着的容器内倒出(该液体或粉体把一种极性的电荷带走,将等量异性的电荷留在人体上。
(5)与带电材料接触。如对高度带电粉体取样时的带电。当存在连续起电过程时,由于电荷泄漏和放电,使得人体最高电位被限制在约50kV以下。
Ⅳ 脱离低压电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用“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
1、“拉”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头;
2、“切”:用绝缘完好的钢丝钳分相切断导线;
3、“挑”:用于燥木棍挑开导线;
4、“拽”:单手拖拽触电者不贴身的衣服;
5、“垫”:触电者如果导线缠身,或手指痉挛紧握导线则用干燥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大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办法切断电源线。
脱离电源的方法
脱离电源的方法 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而紧抓住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如果人不能及时摆脱带电体,时间长了,将会导致严重后果。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的方法很多,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来决定救护方法。一、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
1.拉闸断电 触电时临近地点有电源开关或插头的,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下插头,断开电源。但应注意,拉线开关、平开关等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只切断了零线,而不能断开电源。
2.切断电源线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或一时找不到电源开关或插头,则可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锹,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断线时要做到一相一相切断,在切断护套线时应防止短路弧光伤人
3.用绝缘物品脱离电源 当电线或带电体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品作为救助工具,挑开电线或拉开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二、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1.拉闸停电 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拉闸停电救人。在高压配电室内触电,应马上拉开断路器;高压配电室外触电,则应立即通知配电室值班人员紧急停电,值班人员停电后,立即向上级报告。
2.短路法 当无法通知拉闸断电时,可以采用抛掷金属导体的方法,使线路短路迫使保护装置动作而断开电源。高空抛掷要注意防火,抛掷点尽量远离触电者。
三、脱离跨步电压的方法 遇到跨步电压触电时,可按上面的方法断开电源,或者救护人穿绝缘靴或单脚着地跑到触电者身旁,紧靠触电者头部或脚部,把他拖成躺在等电位地面上(即身体躺成与触电半径垂直位置)即可就地静养或抢救。
四、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者一定要判明情况做好自身防护。在切断电源前不得与触电者裸露接触(跨步电压触电除外)。
(2)在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同时,要防止二次摔伤事故,即使是在平地上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去的方向,避免摔伤头部。
(3)如果是夜间抢救,要及时解决临时照明,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高压触电时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3)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抛掷金属线前,应注意先将金属线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被抛掷的一端切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快速为原则选择采用。
触电脱离电源的方法
触电脱离电源的方法
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使其脱离电源。脱离电源的方法如下:
(1)拔出电源插销,或拉开电源开关,或用电工钳、木柄斧等切断电线。
(2)如果离电源开关较远、或断开电源困难,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拨开带电设备。
(3)如果其它方法有困难,可用几层干燥衣服将其包住,或站在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事故发生在高压设备上,为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使用相应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或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迫使断电保护装置动作,以切断电源。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电话通知: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拉闸停电。
断开高压断路器:若电源开关离现场不远,则可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高压断路器或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式保险。
短路法:将短路线一端先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往架空线上抛短路线。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身安全。
跨步电压触电救护:穿上绝缘靴或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将触电者带至8-10米以外。
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措施与现场急救
万一发生触电事故,则要做好应急处置。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时,仅产生麻感,对机体影响一般不大;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但小于摆脱电流时,虽可能受到强烈打击,但尚能自己摆脱电源,伤害可能不太严重;但是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至接近或达到致命电流时,触电人就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跳动停止等危险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这时不应该认为是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并且应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有触电者经过4h或更长时间的心肺复苏而得救的灾例。有资料显示,从触电后1min开始救治者,有良好效果的占90%;从触电后6min开始救治者,有良好效果的占10%;而从触电后12min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由此可知,及时抢救是非常重要的。
脱离电源
当人体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摆脱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Ⅳ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进行触电急救的,应坚持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的原则。
(1)迅速脱离电源。如果电源开关离救护人员很近时,应立即拉掉开关切断电源;当电源开关离救护人员较远时,可用绝缘手套或木棒将电源切断。如导线塔在触电者的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木棍及其它绝缘物体将电源线挑开。
(2)就地急救处理。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在现场就地抢救。只有事发现场对安全有威胁时,才能把触电者抬到安全地方进行抢救,但不能等把触电者长途送往医院进行再抢救。
(3)准确地使用人工呼吸。如果触电者神志清醒,仅心慌,四肢麻木或者一度昏迷还没有失去知觉,应让他安静休息。
(4)坚持抢救。坚持就是触电者复生的希望,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Ⅵ 现场就地进行触电急救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电者的伤情进行判断,对症抢救。同时设法联系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的医生到现场接替救治。要根据触电伤员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急救方法。 触电者神志清醒、有意识,心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此时不能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地方躺下,安静休息12小时,让他慢慢恢复正常。天凉时要注意保温,并随时观察呼吸、脉搏变化。 触电者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开放,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此时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 触电者神志丧失,判定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触电者心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不得延误或中断。 触电者和雷击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并伴有其它外伤时,应先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然后再处理外伤。 发现杆塔上或高处有人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在杆塔上或高处开始抢救。
Ⅶ 触电的急救方法
①使人体和带电体分离:
1、关掉总电源,拉开闸刀开关或拔掉融断器。
2、如果是家用电器引起的触电,可拔掉插头。
3、使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将电线切断。
4、用绝缘物从带电体上拉开触电者。
②急救:
现场救护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如果神志清醒,使其安静休息;如果严重灼伤,应送医院诊治。如果触电者神志昏迷,但还有心跳呼吸,应该将触电者仰卧,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周围的空气要流通,要严密观察,并迅速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医院检查治疗。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心脏暂时停止跳动,但尚未真正死亡,要迅速对其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将触电者仰卧在木板或硬地上,解开领口、裤带,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气道。再用手搿开其嘴,取出口腔里的假牙、呕吐物、粘液等,畅通气道。然后,一只手托起他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其鼻子,人工呼吸约2s,使被救者胸部扩张;接着放松口、鼻,使其胸部自然缩回,呼气约3s。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约12次。如果无法把触电者的口张开,则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此时,吹气压力应稍大,时间也稍长,以利空气进入肺内。如果触电者是儿童,则只可小口吹气,以免使其肺部受损。
以上均为借鉴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Ⅷ 当触电该怎么迅速脱离电源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
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序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
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
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
1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②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③电流通过
人体的不同途径;④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⑤人体电阻的高低。其中,以电流的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
短为主要因素。
1.1通过人体的电流量对电击伤害的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就越大。
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①感知电
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刺痛。②摆脱电流:电流大
于感知电流时,发热、刺痛的感觉增强。电流大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
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③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
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心室颤动的电流
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当时间由数少到数分钟,通过电流达30~50mA时即可引起心室颤动。
1.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对人体的影响
通电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电击伤害程度就愈大,这是因为:①通电时间愈长,能量积累
增加,就更易引起心室颤动。②在心脏搏动周期中,有约0.1秒的特定相位对电流最敏感。因此,通电时
间愈长,与该特定相位重合的可能性就愈大,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便越大。③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
阻会因皮肤角质层破坏等原因而降低,从而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受电击的伤害程度亦随这增
大。
1.3电流通过人体不同途径的影响
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在通电途径中,以从手
经胸到脚的通路为最危险,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危险性较小。电流纵向通过人体要横向通过人体时,更易
发生心室颤动,因此危险性更大一些。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而造成呼吸抑
制,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电流通过脊髓时会使人截瘫。
1.4电流种类、电源频率对人体的影响
相对于220V交流电来说,常用的50~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频率偏离工频越远,交
流电对人体的伤害越轻。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以耐受更大的电流值,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依然
是十分危险的。
1.5人体电阻高低的影响
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当接触电压一定时)由人体的电阻值决定,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
的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
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上不受外界影响,其数值一般不低于500Ω。皮肤
电阻随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使人体电阻也在很大范围内有所变化。一般人的平均电阻值是
1000~1500Ω。
2触电急救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完全避免触电事故是不可能的,因此触电的抢救及时和救治方法的正确与否是
抢救触电者生命的关键。
2.1抢救及时
2.1.1迅速使触电脱离电源。
2.1.2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
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2.1.3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及发展趋势,可在适宜时机辅以药物治疗。
2.2急救方法正确
2.2.1迅速脱离电源
a.切断电源开关,或用电工钳子、木把斧子将电线截断以断开电源。
b.若离开关较远或断开电源有困难时,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体;或
垫着绝缘物将触电人拉开。
2.2.2现场急救措施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应根据触电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a.如果触电者受的伤害不严重,神志还清醒,只是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虽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
知觉者,都要使之就地安静休息1~2h,并严密观察。
b.如果触电者受的伤害较严重,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
,但心脏停止跳动,则应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
c.如果触电者受的伤害很严重,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觉,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
和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
d.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要有耐心,并坚持抢救,直到把人救活,或者确诊已经死亡时为止。
e.在送医院抢救途中,不能中断急救工作。
2.2.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障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迅速取出触电者
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作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最好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
),使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骤如下:
a.使触电者鼻孔(或嘴)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
秒钟;
b.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行呼气,为时
约3秒钟。
如果无法使触电者的嘴张开,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2.2.4胸外心脏挤压法
应使触电者抑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动作要领如下:
a.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
至二分之一处。
b.掌根用力垂直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以每秒种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60
次为宜。对儿童用力要轻一些。
c.挤压后掌根很快抬起,让触电人胸廓自动复原。每次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
Ⅸ 发生触电时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修工作。
(1)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 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1) 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设备。
2) 劝退现场闲杂人员。
3) 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
4) 向领导报告,并请医生前来抢救。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则90%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10%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
Ⅹ 发现触电者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也不可以喊人来处理,因为触电现象是较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更不能用剪刀割断导线,剪刀是导体,自己也会触电。
当看到有人触电时,不可以惊慌失措,沉着应对。首先,使触电者与电源分开,然后根据情况展开急救。越短时间内开展急救,被救活的概率就越大。
3、野外高压电线触电,注意跨步电压的可能性并予以防止,最好是选择20米以外切断电源;确实需要进出危险地带,需保证单脚着地的跨跳步进出,绝对不许双脚同时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