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真空拔罐器的使用方法图片

真空拔罐器的使用方法图片

发布时间:2022-05-31 19:01:17

‘壹’ 真空拔罐器的使用方法什么

方法:

1、选好穴位。根据病情选好穴位。选取适当体位,选取适当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可分为坐位、仰卧、侧卧及俯卧位)。

2、使用前保证气体畅通。使用前,应先将罐体上端的阀杆向上提一下,以保证气体畅通。适当负压。

好处:

密封性好:磁针上的排气筒内安装了压簧,拔上罐后阀门与气密芯会自动关闭,避免了漏气现象。

减轻疼痛:根据人的体形,罐口采用宽边圆弧形特殊设计,拔罐器罐体外形采用传统火罐(玻璃罐)形状设计,罐口呈宽边圆弧形,平滑、圆润,与皮肤接触面大。这种设计减轻了拔罐时产生的疼痛,增加了走罐时的舒适感。



3、不同病情不同手法。根据不同部位及病情可采用留罐法(罐具吸拔在应拔部位后滞留一定时 间的方法)、闪罐法(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

4、用后罐具清理。罐具使用后,应用医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

5、真空拔罐器的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又适用于家庭。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真空拔罐器

‘贰’ 真空拔罐器

当然有用啊
真空拔罐操作简单、安全、拔的松紧度可随意调节,比玻璃罐、竹罐都方便
拔后皮肤会有青紫色、暗红色、紫红色等颜色的深浅程度表示你体内病症的不同
罐印色素的反应: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血瘀
2.发紫并伴有斑块,寒凝血淤症
3.罐内璧上有水气,该部位有湿气
4.灰白,多为虚寒
5.呈散在紫点状,并深浅不一,表示气滞气淤症
6.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7.红而暗,表示血脂高
8.出现水泡。体内湿气重,如果血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反应
9.鲜红而艳,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以上这些是我在学习刮痧按摩班的笔记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叁’ 康祝拔罐器的使用方法

7.1 刮痧疗法是指用产品内配备的牛角刮痧板,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脉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排泄瘀毒、退热解凉、开窍益神等功效。
7.2 刮痧疗法的操作,根据病情采取适于治疗的体位及选穴。刮试前,先在穴位上涂抹润滑剂(一般采用植物油即可),取刮板以45度倾斜度,平面朝下刮。在骨骼、关节部位,将刮板采取棱角处,其它部位则上而下顺次刮拭,以舒筋活血,任何疾病都应先刮拭颈椎位,然后再刮其它部位。刮拭用力要均匀适度,勿使患者感到疼痛,治疗时间一般3至5天为一个疗程,每天一次,每次约2至3分钟(约刮拭20至30下),以出痧为准。如遇儿童皮肤嫩,可用手绢保护皮肤(间接刮痧)用力轻巧。 1 在肌肉或皮肤松弛、汗毛较重的部位拔罐时,可使用密封胶圈,即先将胶圈套住相应大小的罐口,然后再进行拔罐治疗。
2 在毛发部位拔罐时,可先将密封胶泥做成圈状或条状,将其粘在罐口再进行拔罐,治疗完毕将罐取下。可能会有少量胶泥残留在毛发上,这时可利用胶泥向下粘,残留胶泥即可全部粘净。胶泥用后应包装好,防止干燥。 1、选取适当的罐体及体位,将拔罐器放在需治疗的部位
2、使用前应先将罐体上端的阀杆向上提一下,以保证气体的畅通;
3、罐具扣于所选位置,将真空抽气筒口套住罐体上端后,垂直提拉拉杆次左右,达到目的适当负压(至罐内皮肤隆起,人可耐受为度)。
4、罐具吸附体表后,将抽气左右轻轻旋转后拔下,轻按一下罐体活塞以防漏气;
5、使用自拔管(将小头一端插入抽气筒,大头一端套在罐体上端),把罐具入在所选穴位上,提拉拉杆4-6次即可。
6、根据病情及体位,采用留罐法: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滞留一定时间(一般为5-15分钟),闪罐法(罐具吸拔于施治部位后,手握罐体快速外拔发出响声,以不留印痕为宜),走罐法(罐具吸拔后,将罐自上而下反复拉动直至皮肤潮红)及刺络拔罐法等多种方法;
7、治疗结束起罐时,将罐体上端阀杆轻轻提起(罐体吸拔力度太大,不易起罐时,可用手指按下拔罐部位外围 皮肤某一点,至气体进入罐中)罐具便可取下。
8、拔罐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吸力大,吸拔的时间短些;吸力小,吸拔的时间可长些,一般不宜超过20分钟。
9、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罐体上的气门杆即可将罐体取下。
10、同一穴位,一般要间隔1-2天后再拔,不同的穴位可以连续轮换吸拔一个疗程(7-10天)左右,休息1-2天,再继续吸拔直到病症消失。

‘肆’ 真空拔火罐要怎么操作才有效果

真空拔火罐器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传统拔火罐的缺点,使中医古老的拔罐法又焕发了青春。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又更广泛的适用于家庭。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

‘伍’ 拔罐器怎么用

建议用真空拔罐器,有磁疗的效果,操作简单方便
可以选用广州好轻松真空拔罐器啊(020-38363603)

中医拔罐有哪些要穴:

中医拔罐有八个穴位,在这些穴位经常施以拔罐,对养生保健及祛病有重要的意义。
1.百会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2.大椎
取穴方法:
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
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3.内关
【标准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

【取法】伸臂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入指浅屈肌,在正中神经的尺进入指深屈肌,经前臂屈肌后间隙入旋前方肌,直抵前臂内间膜。以上诸肌除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外,其它肌肉均正中神经的肌支支配。
【特异性】手厥阴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阴维脉。
【功用】宁心安神,和胃和逆,理气镇痛。
【主治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管闭阻性脉管炎,无脉症,高血压;
2.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痉挛,肠炎,痢疾,急性胆道疾患;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病,失眠,血管性头痛,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手术疼痛,膈肌痉挛,休克;
4. 其它:甲状腺机能亢进,哮喘,疟疾。
5. 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4.合谷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解剖位置】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详见此手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简易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或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压处取穴
主治症状: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5.神阕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取法】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主治病症】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6.足三里

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该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神经衰弱、治疗忧郁症、治疗脚气、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7.三阴交

取穴方法:
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治疗不孕症、治疗月经痛、治疗妊娠恶阻等。

8.涌泉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 、 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 、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人体穴位配伍〗 配然谷穴治喉痹;配阴陵泉穴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穴、照海穴治癫痫。配太冲穴、百会穴治头项痛。

‘陆’ 拔罐器正确的实用方法

【使用方法】: 1、根据病情选好穴位,选穴说明如下: 阿是穴是最明显痛点(在治疗参考取穴图中未标示)。治疗参考取穴图中所标示的穴位,位于人体躯干前后正中线,即任,督二脉上的穴位为单一穴位。其它穴位为对称排列。图表中只标示了一侧,在治疗中均应取双侧穴位。取穴时,可根据治疗参考取穴中所列穴位分成两组,每天一组轮换使用。 2、选取适当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可分为坐位,仰卧,侧卧及俯卧位) 3、将选好的罐具顶部活塞上提一下,以保证通气。 4、将负压枪口轻轻套住罐具顶部活塞后,垂直快速提拉杆数次,至拔罐内皮肤隆起,病人可耐受为度。 5、在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如脊椎,腰部)可使用连接器(另购)。连接器安装方法:先将连接器一端的连接杆大头连接备用前嘴的大孔,再将另一端连接杆小头连接负压枪口,使之成为一体,然后前嘴与拔罐有活塞的一头套在一起,再将拔罐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 6、罐具吸附于体表之后,将负压枪口左右轻轻旋动向后退下,轻按一下罐具活塞一防漏气。 7、治疗结束时提一下活塞即可。 8、拔罐具使用后常规用消毒液,酒精棉擦拭。不可浸泡,水煮或高温处理等。 9、罐疗时拔不上,请检查拔罐内胶塞是否严封,负压枪和拔罐连接是否过紧,负压枪和拔罐是否垂直,负压枪和拔罐提拉时对皮肤压力是否过大。

‘柒’ 真空拔罐器的操作方法

方法如下:

1、选好穴位。根据病情选好穴位。选取适当体位,选取适当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可分为坐位、仰卧、侧卧及俯卧位)。

(7)真空拔罐器的使用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1、真空拔罐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使中医古老的拔罐法又焕发了青春。

2、真空拔罐器的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又适用于家庭。

‘捌’ 真空拔罐器怎么用啊

方法如下:

1、选好穴位。根据病情选好穴位。选取适当体位,选取适当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可分为坐位、仰卧、侧卧及俯卧位)。

(8)真空拔罐器的使用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1、真空拔罐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使中医古老的拔罐法又焕发了青春。

2、真空拔罐器的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又适用于家庭。

‘玖’ 拔罐器怎么用图片示范

1、将罐体上端的阀杆向上提,保证气体畅通。

‘拾’ 真空磁疗拔罐器的磁疗拔罐器的使用方法


1、根据病情选好穴位(参考病症取穴)选穴说明如下:
阿是穴是最明显痛点(在治疗参考取穴图中未标示)。治疗参考取穴图中所标示的穴位,位于人体躯干前后正中线,即任、督二脉上的穴位为单一穴位。其它穴位为对称排列。图表中只标示了一侧,在治疗中均应取双侧穴位。取穴时,可根据治疗参考取 穴中所列穴位分成两组,每天一组轮换使用。 2、选取适当罐具及舒适的体位(可分为坐位、仰卧、侧卧及俯卧位)
3、将选好的罐具顶部活塞上提一下,以保证通气。
4、将负压枪口轻轻套住罐具顶部活塞后,垂直快速提拉杆数次,至拔罐内皮肤隆起,病人可耐受为度。
5、在不能直接拔罐的部位(如脊椎、腰部)可使用连接器(另购)。连接器安装方法:先将连接器一端的连接杆大头连接备用前嘴的大孔,再将另一端连接杆小头连接负压枪口,使之成为一体,然后前嘴与拔罐有活塞的一头套在一起,再将拔罐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同4操作将拔罐及附于体表。
6、罐具吸附于体表之后,将负压枪口左右轻轻旋动向后退下,轻按一下罐具活塞一防漏气。
7、拔罐可分如下几种:
a.留罐法:即将拔罐拔于皮肤后停留10分钟左右,儿童3分钟左右,少女5分钟左右,妇女7分钟左右,皮肤细嫩者可根据人体耐受度为限。待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时起罐。若拔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病重、病灶深及疼痛重者拔罐时间可稍长,病轻、病灶浅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肌肉较厚处时间可以稍长,肌肉较薄处时间宜短;冬天拔罐时间可稍长,夏天宜短,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
b.走罐法:亦称推罐、行罐。即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拔罐口上喷涂中药雾剂通络宁,将拔罐拔住,然后沿着经脉或者需要拔罐的线路来回推拉罐具,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淤血时,将拔罐起下。此法可起到拔罐或刮痧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面积较大,皮肤平滑,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脊椎、腰肾、大腿等部位。
c.闪罐法:即将罐拔往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的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本法一般多用于不太平整,容易掉拔罐的部位,以及颜面等不易留淤斑的部位。
8、治疗结束时提一下活塞即可。
9、疗程;儿童五天,成人七天为一疗程。间隔三日,继续下一疗程。
10、拔罐具使用后常规用消毒液、酒精棉擦拭。不可浸泡,水煮或高温处理等。
11、罐疗时拔不上,请检查拔罐内胶塞是否严封,负压枪和拔罐连接是否过紧,负压枪和拔罐是否垂直,负压枪和拔罐提拉时对皮肤压力是否过大。

阅读全文

与真空拔罐器的使用方法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羽毛球空手训练方法 浏览:385
在云南种菜有哪些方法 浏览: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疗方法 浏览:554
十种颈椎病治疗方法 浏览:454
单人训练模式开启方法 浏览:121
种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浏览:736
化粪池两端连接方法 浏览:607
注册不了滴滴有什么方法吗 浏览:863
简单麻花的编织方法 浏览:165
倒立团身训练方法 浏览:725
特岗中教育学教学方法选用依据 浏览:556
治疗抑郁最好的方法 浏览:949
寻找八脉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73
地膜覆盖率计算方法 浏览:275
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浏览:376
电脑快速补齐温湿度方法 浏览:177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191
食用酒精勾兑白洒方法 浏览:504
检测nacl的方法 浏览:810
coolpad3G手机解锁方法 浏览: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