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防治方案都有哪些呢
辣椒炭疽病
对于没有种植辣椒的农户对辣椒炭疽病的了解并不多,可能就觉得是一种病害,只要及时施救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辣椒炭疽病的影响非常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辣椒炭疽病主要影响即将成熟的辣椒果实,或者是有日灼的果实,会降低辣椒经济效益以及辣椒落果等,轻则造成辣椒减产,严重时还会造成辣椒绝收的情况,对辣椒的影响非常大。
轮种和提升种植管理,发病严重土地要与茄科和豆科进行2-3年以上轮种。应在施足有机肥料的基础上配施氮、磷、钾肥。防止种植太密和洼地种植。杯苗育苗,培养适龄青年旺苗。防止果子日灼。消除田里残留体,降低病菌侵染。
药物预防,发病前期或果子着色开始打药,合理药物为:50%施保功、80%大生m-45.75%金达克宁、65%代森锌、80%普诺、60%拓福、70%甲基硫菌灵、80%炭疽福美、农用链霉素(0.5:1:100)、50%三唑酮等,隔7~10d-次,连喷2~3次。
被侵染炭疽病的辣椒果实,在发病初期时果实上出现褐色的水浸状病斑,病斑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扩大和凹陷,同时病斑上会产生一些同心轮纹状的黑色小颗粒点,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果实会发生腐烂,在空气较为干燥的情况下果实上的病斑会发生穿孔或破裂。
种子预防:使用中农5号、夏青2号等抗炭疽病性较强的品种,可以有效的减少病害的发生
土壤预防:辣椒不适合重茬种植,长期重茬种植会导致土壤中的包括炭疽病菌在内的各类地下病虫害逐年累积增多,从而容易导致病害的频繁发生。对于辣椒种植地,建议与禾本科大田作物或非瓜果、非茄果类作物进行2-3年的轮茬种植,以此来减少田间炭疽病菌的数量与危害。
Ⅲ 辣椒虫害有很多,辣椒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经常会发生各类不同的病虫害,给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影响,从而给辣椒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大打折扣。辣椒种植最怕发生病虫害,都有哪些表现?如何进行防治?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这一答案。主要表现为叶片病斑暗绿色,并迅速扩大,使叶片一部分或大部分软腐易脱落,茎或果实染病也产生暗绿色斑,茎部从分枝处变为黑褐色,病部缢缩,植株凋萎死亡,此病俗称“死得快”。辣椒发生病害的主要表现是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引起病菌活动频繁所导致的,这是一个基础,还有就是在出现连续降水现象并且整个地块的排水性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出现的。
一般使用铜高尚(其他有机铜、无机铜制剂)、恶霉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的溶液进行灌根,在移栽时结合定根水进行使用,活棵后浇灌一次,花期前再浇灌一次,基本可以预防此病,当然多年重茬的地块除外。
Ⅳ 这辣椒主要有些什么病害,怎么防治
一、辣椒叶霉病症状及危害
叶霉病是辣椒的一种普通病害,由于发病初期症状与霜霉病极相似,易造成误诊,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对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
辣椒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上表现为浅黄色,不规则形退绿斑块,叶背部初生浅白色霉层;不久叶正面变为浅黄色至黄色大斑,且数量较多,不受叶脉限制,叶背部霉层逐渐变为浅灰色至黑褐色绒毛状霉。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成花斑,严重时变黄干枯。与霜霉病相比,叶霉病病叶无明显变脆增厚和上卷现象,后期叶片也很少脱落。叶霉病发病初期由下部叶片开始,而霜霉病多由中部叶片开始。
二、辣椒叶霉病传播途径
辣椒叶霉病的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中或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上越冬。第2年如遇适宜环境条件即产生分生孢子,并借气流、流水或其他农事操作传播,病原分生孢子产生芽管,主要从寄主叶背气孔侵入。以后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三、辣椒叶霉病发病原因
1、辣椒叶霉病多发生于早春茬各类保护地种植的中后期。
2、如气温升高,浇水过多,管理粗放发生重。连阴雨天气,保护地内光照过弱,通风不良而湿度长期较高,有利于叶霉病的扩展和加重为害。
3、辣椒植株栽培过密,田间生长郁闭,忽干忽湿交替进行,或有白粉虱等虫害发生时,均易感染此病。病原孢子随风传播极为迅速。
四、辣椒叶霉病预防措施
1、辣椒种子在播前应先在阳光下晒2~3天,然后用55℃温水浸种15~20分钟,并不断搅拌,再晾干备播。用1%高锰酸钾8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冲净后催芽。
2、选种抗病品种,如寿光长羊角椒、中蔬4号、5号、苏椒5号等。
3、发现病株及病叶应早清除,集中深埋或烧毁。
4、辣椒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
5、辣椒田尽量避免忽干忽湿现象出现,严禁大水漫灌,注意降低田间湿度,尤其是保护地中空气湿度。
6、辣椒与葱、蒜茬或水稻轮作。整地时,每公顷撒施生石灰2250~3000千克,并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
7、发现病情较晚时,可先进行36~38℃高温闷棚。棚室在定植前,每公顷可用生石灰1125~1200千克撒施地面,然后深翻两遍,利用石灰杀菌,并有补充钙元素的作用。
五、辣椒叶霉病防治农药
棚室定植辣椒前,用硫磺粉熏蒸大棚或温室。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宝丽安800倍液或6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保护地内除喷雾防治外,还可使用6.5%甲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公顷用量为22.5~27千克。也可使用45%百菌清烟剂。
Ⅳ 辣椒常见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辣椒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和调味品,虽然原产自墨西哥,但是在引进到我国后,在我国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辣味食物,市场上对辣椒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很多菜农却经常为了辣椒发生虫害发愁,因为辣椒虫害比病害还要严重,对辣椒的品质和产量影响颇大,那么辣椒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呢?应该如何防治呢?
Ⅵ 辣椒病害图片与防治打什么药
你好,辣椒病毒病又叫辣椒花叶病,在各地均有分布,会造成辣椒减产20%~30%。
辣椒病毒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枝条,常见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4种症状。
三、辣椒病毒病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如甜杂2号、甜杂6号。中椒7号、中椒4号、津椒3号、湘研6号等均较抗(耐)病品种。
2、辣椒播种前用0.1%高锰酸钾液或10%磷酸三钠液浸种15~2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3、辣椒定植时,用0.1%高锰酸钾液或10%磷酸三钠液洗手消毒,工具最好也要消毒。
4、在对辣椒进行整枝、打杈、摘果等操作中,手和工具也要用肥皂水冲洗。
5、在高温干旱时,利用遮阳网、防虫网、化纤网等设施育苗栽培,能减少蚜虫侵入,还能防止高温为害。铺挂银灰色膜避蚜,利用蚜虫有趋黄色的特点,黄色诱板诱杀,也能起到灭蚜防病效果。
6、在辣椒分苗定植前喷海餐沃锌肥预防发病。
Ⅶ 辣椒出现了紫色的果实,这是什么病该怎么治
辣椒紫斑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在已经肥大的果实上。
通常先表现为果实失去光泽,其次是在绿色果面向阳的部位出现青紫色不规则的斑块,大小不一,严重时可占到果面的近三分之一,有时在叶面上也会呈现紫色斑块。
青紫斑果病在辣椒露地生产和设施栽培中均可发生,一般在生产中后期发生,以春季高温期发病较重。在日光温室辣椒长季节栽培中,主要在深冬和春季发生;露地辣椒主要在秋季发生。
要想减少紫斑果的出现,建议菜农合理施肥。为了减少磷肥的固定,最好将磷肥分层埋入土中。当出现缺磷症状时,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另外,生产中要注意合理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并注意培养植株健壮的根系,增强植株的抗性。
Ⅷ 辣椒有哪些病虫害
辣椒主要的病虫害有青枯病、辣椒疫病、白粉病、软腐病、辣椒茶黄螨等。
1、青枯病
辣椒如果养护不当的话,那么可能会产生青枯病,发病的时候,辣椒顶部叶子白天会枯萎,但是阴天或者早晚时会恢复正常,2-3天后,叶子会保持正常,但是茎会枯萎。
2、辣椒疫病
辣椒主要的病害还有辣椒疫病,植株整个生育期间都有可能会滋生这种病害,发病的时候,辣椒的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有时呈黑褐色,如果叶片染病的话,会出现2-3厘米的圆形或者近圆形的暗褐色病斑。
3、白粉病
辣椒主要的病害还有白粉病,这种病害是由囊菌亚门真菌鞭靼内丝白菌引起的,发病时植株的叶子上会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黄色斑驳,叶子的背面会有白粉状的物质,严重时植株会出现掉叶光杆的现象。
4、软腐病
软腐病也是辣椒一种主要的病害,发病的时候,辣椒的果实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之后辣椒会出现腐烂脱落的现象,而且有臭味散发出来,一般在高温多雨的季节中,辣椒最容易产生这种病害。
5、辣椒茶黄螨
茶黄螨喜欢在植株幼嫩部位取食为害,叶片受害后变厚变小发硬,叶背面油渍状茶锈色,嫩茎顶端枯死。果实受害果面黄褐色粗糙,果皮龟裂。
Ⅸ 辣椒叶面背面有白毛,落叶,果也有问题,是什么病,怎么防治(如图)
您好!辣椒叶背面长白毛是得了辣椒白粉病,这种白粉病是由一种内丝白粉菌寄生所致,一般在发现时已是晚期。辣椒掉叶是辣椒白粉病严重时的一种反应。
果子上的病害是辣椒脐腐病。一般氮肥过重,水分不足易发生。
辣椒白粉病的防治,应尽量做到早防治,开始防治时应同时使用保护剂和内吸性的药剂,如百菌清和世高(苯醚甲环唑)。一旦见到白粉,就应当使用内吸性的农药,可用的品种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三唑酮、己唑醇、氟硅唑等。辣椒白粉病容易产生抗药性,在一种农药使用过两三次后,最好能换一下农药的品种。
Ⅹ 辣椒常见病害有哪些要如何进行防治呢
棉铃虫虫卵潜伏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气温回升后,幼虫爬出土壤侵害蔬菜。 因此,种植辣椒应避免与其他茄类蔬菜轮作种植,种植前将土壤翻深,在太阳下晾晒2-3天,即可杀灭部分棉铃虫虫卵。 在辣椒生长期间,棉铃虫产卵较多的枝条可以在整枝时剪下,将卵带出菜园烧毁。 在棉铃虫成虫产卵高峰期,可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bt乳剂等药物杀灭棉铃虫成虫。
如朱砂叶螨、甜菜夜蛾等,一些多发生在温室中,如菌核病、褐黄螨等,辣椒生产中,出现了西花蓟马等新病虫害,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当前生产的重要防治对象。 叶片最先出现水浸状银色小斑点,后形成不规则形状,边缘暗褐色,中心淡褐色,叶片表面粗糙斑点如疮痂,故称疮痂病,沿叶脉发生病斑时,叶片畸形,损害较大的叶片,常由一些病斑相连形成大病斑,叶缘、叶尖黄干、破裂、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