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医如何治疗宝宝支气管炎
炎是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症状的小儿呼吸道常见玻属中医风温、咳喘、肺炎喘嗽,马脾风等范畴。根据不同类型肺炎,选用不同抗菌素。细菌感染者,可用青毒素、红毒素或先锋霉素;病毒致病者,用吗啉呱等;支原体致病者,用红霉素。临床表现示病情轻重而不同,轻者只有轻度发热、咳嗽、气促、痰稀雹轻微鼻煽;重者烦躁不宁、喘...
支气管炎的治疗一般是采用的对症治疗手段,即止咳、化痰、平喘等。大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除非明确有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支气管炎患者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吸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常用的有得甫吣琰清茶等中草药成分都是不错的。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供氧,保证足够营养供应。
支气管炎患者还可以喝雪梨百合汁:用一个雪梨和十五克的百合。雪梨切片后加入百合一起煮,等烂熟后就可以喝汤了。患者也可以在煎煮的时候,加一些冰糖。支气管炎咳嗽的时候,患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
③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中医怎么治疗
可以服用‘麻黄汤’:麻黄12,杏仁12,甘草10,桂枝12。熬水内服,每天1剂,连续5、7剂。
④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
目前这种情况要考虑自身免疫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受凉后容易发作,导致炎症刺激引起咳嗽咳痰以及喘鸣。这个时候对症处理,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多休息,适当活动,清淡饮食,保持室内空气畅通,还要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和生冷油腻的食物。
⑤ 中医对慢性支气管炎怎样辨证施治
根据证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脾虚咳嗽
长期咳嗽吐白泡沫黏痰,伴有全身症状,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小便短或量少,伴有浮肿,乏力,气短(脾气虚),宜调补脾胃升阳益气。
可用补中益气汤:炙黄芪9g,党参9g,白术(炒)9g,升麻3g,柴胡3g,当归6g,陈皮6g,炙甘草6g。
香砂六君子汤方:党参9g,白术(炒)9g,陈皮6g,清半夏6g,茯苓9g,砂仁3g(后下),木香3g,甘草6g。
(2)痰饮合并感染
长期咳嗽吐大量稀白痰,伴有喘息,兼有外感,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者,宜化饮解表。
可用小青龙汤:麻黄3g,芍药9g,细辛3g,干姜3g,桂枝9g,半夏6g,五味子9g,甘草6g,水煎分服。
(3)痰饮合并内热
长期咳嗽吐黏痰,痰由白转黄或痰白,伴有喘息兼有发热,大便干,小便赤黄,宜清热定喘。可用加味麻杏石甘汤:麻黄3g,杏仁9g,石膏15g,枇杷叶15g,银花9g,连翘9g,大贝母9g,甘草6g。
(4)肾虚
长期咳嗽,吐痰不爽,气促,呼气多,吸气少,伴有周身症状如腰酸腿软、手足冷、便溏、甚有浮肿,宜补肾。可用八味地黄丸或都气丸。
八味地黄丸:肉桂3g,附子(炮)9g,地黄9g,山茱萸9g,山药9g,泽泻9g,茯苓9g,牡丹皮6g。
都气丸:五味子9g,地黄9g,山药9g,泽泻9g,茯苓9g,山茱萸9g,丹皮9g。
(5)肺燥
干咳无痰或少量黏痰不易吐出,伴有口干舌燥,宜润燥化痰。
可用润肺饮:知母9g,贝母9g,茯苓9g,麦冬9g,陈皮6g,桔梗45g,天花粉9g,生地9g,甘草6g。
(6)肺实
长期咳嗽,痰多,胸满,喘息,但无全身症状者,宜降气化痰。
莱菔子(炒)9g,白芥子(炒)9g,苏子(炒)9g。
(7)长期咳嗽
吐痰不多,无全身症状者宜化痰止咳。
二陈汤合桔梗甘草汤加味:陈皮6g,半夏6g,枇杷叶15g,苏叶9g,瓜蒌皮9g,杏仁9g,甘草6g,苦桔梗4.5g。
⑥ 中医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吗
慢性支气管炎是典型的慢性疾病,疾病缓慢,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早期无明显症状,病发时主要的症状有:1.咳嗽: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最主要症状,在夜间或者早晨咳嗽明显,在睡觉时会有阵咳或排痰。2.咳痰:会出现咳痰,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早晨起来痰多,严重的时候会有咳痰中带血。3.喘息或气急,患者在上楼或者做运动的时候会有喘息、气急。,目前对于支气管疾病的治疗正规中医治疗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采用药物治疗并配合物理治疗这样会多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效果并且副作用小,易于调理身体的机能。
⑦ 支气管炎怎么治疗才能除根
急性支气管炎治疗多采用控制感染、减轻症状、改善呼吸功能,必要的时候可应用退热药、镇咳药以及祛痰药.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可以用抗感染的药物、同时服以祛痰、止咳以及解痉平喘的药物治疗。
⑧ 成都中医怎么样治好支气管炎
在治疗很多疾病的时候都会用到中药,支气管炎患者常年受该病折磨,也是想找到有用的治疗药物,尽快治愈疾病。中医治疗很多呼吸系统疾病效果也很好,那么支气管炎用中药能治好吗?有没有好的中医药方推荐?
① 风寒袭肺:咳嗽,咯痰色白稀薄,咽痒,可伴鼻塞流涕、发热、头痛身楚、畏寒等症。治疗原则为疏风散宣肺化痰。应用三拗汤加味。麻黄寒,10g,杏仁15g,荆芥15g,前胡15g,桔梗10g,陈皮10g,甘草10g;可加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5g,石膏30g,黄芩15g,桑白皮15g,随症加减。
②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常伴鼻流黄涕、头痛肢楚、发热微恶风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疗原则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剂应用桑菊饮加减。桑叶15g,菊花10g,杏仁15g,薄荷5g,连翘15g,桔梗10g,芦根30g,牛蒡子15g,前胡15g,甘草10g。可加黄芩15g,知母10g,南沙参15g,天花粉15g等。随症加减。
③燥热伤肺:干咳作呛,无痰或痰少不易喉痒,咽喉于痛,唇鼻干燥,口干,或咯出,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苔薄舌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治白或薄黄,疗原则为疏风清肺,润燥化痰。方剂应用杏仁15g,淡豆豉桑杏汤加减。桑叶15g,15g,沙参20g,贝母15g,瓜蒌20g,栀子15g,黄芩15g,梨皮15g等。随症加减。
不同的支气管炎患者的表现症状也是有差别的,从中医角度来说支气管炎主要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热伤肺这几种,一般来说患者自己是很难判断的,还是应该去正规中医院诊治,才能用对药方,发挥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