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水饮病的种类和治疗方法

水饮病的种类和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8 07:56:50

A. 饮证如何治疗

您好,饮证"内径"有积饮之说,而无痰饮之名.痰饮之名称,始见于"金贵要略",
依据水饮停留部位首先揭出.
{概述] 饮证是指水液在体内停留运化输布失常,而停积某一部位的一类病症
称为水饮证,饮和痰均属有形之物,但饮不是痰,两者应有区别如下.
饮形状清稀,痰浊浓,在部位上饮多见胸腹,四肢,主要病位在脾胃,痰波及五
脏,在形成上水遇到阴寒之气凝聚为饮,饮遇寒则凝,得温则化,故治疗当以温
药和之.痰在形成上是饮遇火气煎熬则为燥痰,在治疗上按禀赋厚薄,病之深
浅决定应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治则} "金贵要略"说:"病痰饮者当问药和之",实为治疗本病的大法.正如喻
嘉言说:"离照当空,阴凝自散"之意.
{辨证施治} 一,实证.(一)饮留胃肠(痰饮)主证: 腕腹坚满而疼痛,胃中有振
水声,或肠间漉漉有声.或兼有腹满不减等饮为化热之象,或见口舌干燥,大便
密结等饮邪化热之象.苔脉:黄厚,(饮邪化热)或白腻,或微黄(未化热)脉沉弦
有力.当攻下逐饮. 方药:甘遂半夏汤.(未化热) ,(半夏,甘遂,芍药,甘草),
己椒苈黄丸,(防己,椒目,大黄,葶苈子).
(二) 饮停胸胁 (悬饮) 主政有胸胁胀痛,咳唾,动则甚.兼有胁间饮满,气短,
息促等水饮迫肺之证.苔白,脉缓.治疗以攻逐水饮.方药以十枣汤为主.
(中药大戟,芫花,甘遂,大枣)一定用于饮邪壅实,正气为衰之时,是由
小到大,吐泻即止,不宜用之太过.
(三) 饮犯胸肺 (支饮) 主证 咳逆喘息不得卧.兼有胸满,头面浮肿,痰多色
白,历年不愈,与寒即发,初则恶寒发热,身痛之证是饮邪内伏,水饮上
等症.苔白腻,脉弦紧. 治疗宜温肺化饮.方药;小青龙汤.(麻黄,桂枝,
细辛,半夏,干姜,芍药,甘草)
(四) 饮溢四肢. (溢饮) 主证 : 四肢关节沉重疼痛,甚则肢体浮肿,兼证有
无汗,恶寒,口不渴,或兼有咳喘痰白等外有风寒,内伏寒饮之象.
苔脉; 苔白,脉弦紧. 方药以小青龙.温散发汗,宣肺化饮.(麻黄,桂枝,
芍药,干姜,细辛,甘草,半夏,五味子)
二. 虚证 :
(一) 脾胃阳虚 (痰饮) 主证.胸胁支满,胃中有振水声,得热则舒,息热,背
冷如掌大.兼证有渴不欲饮,恶心呕吐痰延,头目昏眩,等脾阳虚不振,
饮停中焦之象.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疗以温肺化饮,方药以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二) 肾阳虚弱. 主证:少腹拘急不仁,脐下悸动,气短息促.兼证有形寒肢冷.
小便不利,头眩晕,呕吐延沫等肾阳不足,饮邪上逆之象.
治则: 温肾化饮. 方药:金贵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药,茯苓,泽泻
桂枝,山萸肉).

B. 什么是水疾病

水病的自我诊断与认识

很多重症病患通常都有水症(积水、水肿)的困扰,西医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抽水、利尿剂,在四肢则辅以物理性协助(如绷带绑腿),但是通常都没有很好的疗效,甚至辗转成死症(无解之症)。水症已经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很多案例就是被水症整的不想再受苦放弃治疗。所以要动手治大病之前,首先多遇到水症,水病在金匮要略中有专章论述:水气病脉证并治。里头讲述讲述水病如何确认、如何治疗。我很疑惑的是:书上把治法讲的很明白,但是很少中医师依法使用。在台湾看到治水症的医师,都是依此章随证治之,每每有很好的疗效,甚至有人因此被称之神医、名医。既是如此,不知为何神州祖国一般之中医遇水症只用灸疗、拔罐此等治疗轻症(除湿)的方法,而不敢使用仲景之方[1] ?
一、水证之因
水气病脉证简称水病,就是身体积水了。跟饮病不同,饮病是内发的,主要是自身生活习惯不好所造成(水跟饮临床上常常一起治,但是起源却是不同的)。水病是外来的,主要原因是表症失治,就是表证失去治疗的时机以后造成的水病。原本是桂枝汤、麻黄汤或是葛根汤证之类的证,但是被误下、误施以寒凉药物(西药、或是金银花、板蓝根之类),结果表证没去掉,看似外表病好了,但是这水慢慢积累在体中,就成了水病。
二、水证之过程与种类
水病依据深浅可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此五水起于风水(此处不是讲地理风水,是起于风的水证),也就是最表最浅的水证,遇医失治,水往里走变成皮水,再失去治疗时机,再往里成为正水、石水、黄汗。这是从水证发展的过程来看水症的种类。
(一)风水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痈疹,身体为痒,痒者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红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止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
可见风水多为表证,有表证就解表啊!发汗。治法就出来了,很多方子可加减用之,顿时开朗。
(二)皮水
"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太阳病,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则为潜,热

C. 水饮证的种类及治疗方法

目的:水饮者,是由于体内津液布化失常,水湿停聚变化而成的病理产物,流窜于人体各处引发种种的病证总称。人体内水液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肌肤腠理等的气化、输布、运行、排泄。任何原因引起以上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不归正化,则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继而引起小便不利、头晕、口渴、心悸、水肿、呕吐等证状。目前在临床上,现代医学只能针对个别症状加以治疗,在根本病因未解决的情况下,病人只能反复求医,无法完全将症状解除。反观中医学在各古籍经典与历代医家,对于水饮的病因病机、证状、治法、方药皆有记载,后世医家沿用几千年来在临床上也有相当良好的效果,疗效显着,只是并未形成系统与规范的治疗体系。医圣张仲景在其传世之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于水饮证治有详细而深入的讨论,其严谨的学术思想对历代医家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课题的意义,目的在通过整理、总结《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与“水饮”有关的条文,分析其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等,为临床中医学治疗水饮证提供理论依据及和更快速有效的方法,从而扩大中医学自身的科学内涵,并提高水饮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整理关于“水饮”的相关理论,以期明确“水饮”的定义与内涵,以确定本课题研究范围。同时对“水饮”的病因病机、常见症状、中医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接着对《伤寒论》中“水饮”常见症状的相关条文与汤剂重点进行分析归纳,条理出“水饮”证治的规律与各个证型的治法、方药以及现代临床应用。 结论:通过分析整理《伤寒论》相关条文,以及后世医家理论之发挥,得出水饮为病可表现为小便不利、胀满、口渴、水逆、水痞、悸动、眩晕、肢体震颤、咳喘、水肿、疼痛、厥冷、泄泻等症状。并分析归纳出一下基本规律(一)以扶正为主的治法①温肺化饮②温脾化饮③温胃化饮④温肾利水⑤通阳化气利水⑥通阳宁心利水。(二)以祛邪为主的治法①峻泻逐水②泻热利湿逐水③清热育阴利水④活血祛瘀逐水⑤发汗散水蠲饮⑥和胃降逆,化饮消痞⑦泻下热实,逐水破结⑧和解少阳,化气行水⑨温下寒实,涤痰破结。抄于网络

D. 老人成曰找水饮是什么事

水饮 水饮是指脏腑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渗出液。水和饮的区别是,稀而清者为“水”,稀而粘者为“饮”,名实异同,故常水饮并称。

《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龛龛发热,无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者,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太阳病夹有水饮的论治。

“头项强痛,龛龛发热”,是太阳中风的表现。太阳中风应有汗出,但本条却无汗,反而增加小便不利,气化不利,水饮可能内结。
老人这些症状是可以考虑水饮病多是考虑和脾肾阳虚是有关系的,有腹泻悸动以及震颤就可以诊断的,所以是可以考虑真武汤健脾补肾利水治疗的
建议可以从西医的角度进行治疗,可以考虑补充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道粘膜的,饮食需要清淡一些的,水饮多是不欲饮的所以没有口渴是属于病情的诊断的症状的

E. 中医学中的‘水饮’。这个“水饮"从病原微生物讲,它是什么微生物组成的

金匮要略论痰饮,水饮,指的是痰饮病,水饮病。是对病症的概括命名,并不是病原微生物。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
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F. 五色主病是什么意思

五色主病种类以及其所主的病证具体如下:1.白色.
主病:主虚证、寒证,失血.
分析:血虚证,由于血不少不能荣,因而,面色淡白.阳虚证:推动血行不利,阳虚水湿不化,因而,面色白而虚浮.失血:血脉空虚,不能上充于面,因而,面色苍白如壁.2.黄色.
主病:主虚证,湿证.
分析: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不能充养肌肤,营血化生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其本色显露,面色萎黄.
寒湿者,皮肤黄而晦暗,色如黄土.3.赤色.
主病:主热证或戴阳证.
分析:热邪迫血充于面部血脉,而面部脉络丰富,所以,面部呈红色.实热者,满面通红;虚热者,颧部嫩红.4.青色.
主病:主寒证,主痛证,主淤血,主惊风.
分析:寒主凝滞,血脉运行不利,因而,面色发青.不通则痛,血流不畅,所以疼痛,面色也青.因而,又主淤血.青为肝之本色,肝主风,因而,青色主惊风.5.黑色.
主病:黑色主肾虚,可见于阳气衰退.气血凝滞的重证,表现为气血由紫而黑.
水之色黑,肾虚水邪泛滥,特别是眼窝黑,是水饮病的见证.面部黑斑,如蝶状,多见于妇女带下病,多属于肾虚血淤的病证.

G. 湿病、痰饮病、水气病的区别

湿病的病邪在肌肉,关节,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痛为主证。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阳气不足,感受外湿,或兼风夹寒,侵犯肌表,流注关节所致,治疗上在微微发汗的同时注意固护阳气。方剂有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生姜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

痰饮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痰饮病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狭义痰饮是指水饮停留肠胃的病变。悬饮为水停胁下,溢饮为水停四肢肌肉,支饮为水停胸膈。中医认为,稠粘浓浊的水津为痰,清稀的水津为饮,其病因为阳气衰微,水饮停聚体内局部脏腑经络而致病,治疗原则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主要方剂有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小半夏汤,己椒苈黄丸,泽泻汤等。

水气病,即水肿病,水气病又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风水表现为恶风,骨节疼痛,恶风,脉浮;皮水表现为,足胕肿胀,按之没指,腹如鼓,不恶风,不渴,脉浮;正水表现为,腹肿满,喘,脉沉迟;石水表现为少腹坚硬胀满如石,不喘,脉沉;黄汗表现为,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胀,病程长,脉沉迟。病因为风,水,湿,热。病机为阳气衰微,水停不化;治疗原则为发汗,利水,攻逐水邪,并温通阳气。用方随治疗原则灵活多变。

H. 什么是水饮症

《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龛龛发热,无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者,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太阳病夹有水饮的论治。

“头项强痛,龛龛发热”,是太阳中风的表现。太阳中风应有汗出,但本条却无汗,反而增加小便不利,气化不利,水饮可能内结。

I. 痰湿水饮的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

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奶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表现为:

1.体形面色: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浮肿,按之凹陷,性格比较温和,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2. 舌头: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苔白腻或甜,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3. 口手和脚: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年过60 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4. 感觉及睡眠: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困倦,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

5. 脉象:脉濡而滑

6. 喜好: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喜食肥甘甜黏,夏天好过,冬天难熬

7. 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

水饮症,其辨证要点在舌。凡舌体异常胖大,或舌苔水滑欲滴者,必有水饮!遇此舌象,不论其症状如何,即当利水;水饮去则症状减。若妄加辨症,反舍近求远!

水饮痰湿的形成,论及形态差异,可概括为:“从无形到有形、从弥漫到聚集、从清稀到浓稠”。

阅读全文

与水饮病的种类和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鬓角过长 浏览:613
鉴别19年五粮液的方法 浏览:798
not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浏览:429
空腹喝牛奶胃痛解决方法 浏览:946
止咳化痰的最佳方法宝宝 浏览:165
什么该方法 浏览:444
螺丝杆的连接方法 浏览:922
怎么忘记一个徒弟最快的方法 浏览:81
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适合所有学科 浏览:900
各种水晶珠子的鉴别方法 浏览:732
床上什么方法可以排湿 浏览:862
住宅雨水管沉水弯的安装方法 浏览:819
胃虚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486
物理规律有哪些科学方法 浏览:950
卵巢过度最佳恢复方法 浏览:173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浏览:931
排气扇挡风安装方法 浏览:233
肾炎消水肿简单的方法如何调理 浏览:74
关于运动负荷的案例及解决方法 浏览:648
尾巴找平衡最佳方法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