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比例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物是指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如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地貌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如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1 地形图比例尺 定义 ——图上直线长度d与相应地面水平距离D之比。
重要形式
数字比例尺
一般将数字比例尺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一个比较大的整数表示。如数字比例尺1:500>1:1000。
称比例尺为1:500、1:1000、1:2000、1:5000的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称比例尺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的地形图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称比例尺为1:20万、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中国规定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八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形图系国家的基本地图,由国家专业测绘部门负责测绘,目前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小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由中比例尺地图缩小编绘而成。而城市和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中比例尺为1:500和1:1000的地形图一般用平板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测绘
2 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图式(topographic map symbols):表示地物和地貌的符号和方法。一个国家的地形图图式是统一的,它属于国家标准。 地形图图式中的符号有三类: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
(1) 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比例符号
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房屋、较宽的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非比例符号
有些地物,如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其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而是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对于一些带状延伸地物,如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其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2) 地貌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一般是等高线。(还有一些特殊地貌符号:如冲沟、梯田、峭壁、悬崖等) 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在 以下,比高不超过20m的,称为平坦地;
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在 ,比高不超过150m的,称为丘陵地;
高低变化悬殊,倾斜角为 ,比高在150m以上的,称为山地;
绝大多数倾斜角超过 的,称为高山地。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主要方法是等高线。
等高线
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用表示,此图中为10m。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也称为基本等高距。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的基本等高距为0.5m、1m、2m、5m等。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
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示的越粗略。但是,当等高距过小时,图上的等高线过于密集,将会影响图面的清晰度。测绘地形图时,要根据测图比例尺、测区地面的坡度情况和按国家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基本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等高平距,用d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反之坡度越小。因此可根据图上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规定: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50×50cm正方形分幅或40×50cm矩形分幅;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其它规格的分幅;地形图编号一般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也可选用流水编号法或行列编号法等。 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1:500地形图取至0.01km(如10.40-21.75),1:1000、1:2000地形图取至0.1km(如10.0-21.0)。 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编号,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数字1、2、3、4、……编定(流水编号法): 行列编号法一般以代号(如A、B、C、D……)为横行,由上到下排列,以数字1、2、3、……为代号的纵列,从左到右排列来编定,先行后列,如图中的A-4。 (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时,图廓间的公里数根据需要加注带号和百公里数,如X:4327.8,Y:37457.0。)
4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控制测量结束后,在图根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设立测站),测定其周围地物、地貌特征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比例尺缩绘成图。 一、展绘控制点
用绘图铅笔或绘图仪,将图根点按坐标展绘在绘制好坐标格网的白图纸或聚酯薄膜上。控制点展绘完成后,应用两点坐标反算所得边长,对展点点位进行检核。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原理
采用极坐标法测绘地形图,在测站安置经纬仪,测定定向方向到碎部点的水平角α,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测站到碎部点的距离D和高差h。由α得到碎部点的方向,在该方向上按距离D(除比例尺分母)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测站高程加上高差h,得到碎部点高程H,将重要碎部点高程注记在图上。
地物的测绘:测定地物特征点,在图上按规定地物符号,连接相关碎部点。
地貌的测绘:测定地貌特征点,边测边勾绘地性线;根据地形点,按等高线与高差成正比的原则,内插等高线。
B. 如何画地形图
1、将万分之一地形图扫描成*。tif格式文件存盘,
2、启动cad后设一“底图”图层。
3、激活“插入”下拉菜单,执行“光栅图象”命令,弹出“选择图象文件”对话框,选择已存的*.tif文件。“确定”
4、选择“插入点”及“比例”,好了,看看效果就知道了
5、选取插入的光栅图象,“右键菜单”-“图象”—”剪裁“
6、输入图像剪裁选项 [开(ON)/关(OFF)/删除(D)/新建边界(N)] <新建边界>: n
7、输入剪裁类型 [多边形(P)/矩形(R)] <矩形>: p
好了,就可随便剪裁和多幅图纸拼接了
C.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是什么谢谢了
一般是野外数字化测图,过程是利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仪器在野外采集数据,然后将数据上传到计算机上利用绘图软件进行绘图,用得最多的就是1:500的地形图测量。
D. 野外如何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在测区布设能够满足需要的控制网,如三等网、四等网。
2、根据地形、根据测图需要,布设图根点。
3、采用全站仪实测地形变换点,同时现场绘制地形草图。
4、采用计算机制图软件,如CAD等,将实测数据输入计算机。
5、根据现场草图,在计算机上编绘地图。
E. 大比例尺地形图设计包括的内容有那些
A.1.1 地形图及其比例尺 按一定的数学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图通称为地图。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性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要素(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但不突出表示其中某一种要素;专题地图则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交通图、水系图等。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如果仅仅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平面位置,而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地图,则称为平面图。 图上一段直线长度d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D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两种。 1. 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的定义为 (A-1) 一般将数字比例尺用分子为1,分母为一个比较大的整数M表示。M越大,比例尺的值越小;M越小,比例尺的值越大。如,1:500大于1:1000。通常称1:500、1:1000、1:2000和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大比例尺地形图,称1:1万、1:2.5万、1:5万、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为中比例尺地形图,称1:25万、1:50万和1:10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小比例尺地形图。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形图数字比例尺注记在南面图廓外的正中央,见图A-1。城市和工程建设一般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中1:500和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用平板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等方法测绘;1:2000和1:5000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由1:500或1:1000比例尺地形图缩小编绘而成。大面积1:500~1:5000的地形图也可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图 A-1 地形图上的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表A-1 地形图比例尺的精度与比例尺的选择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m) 用途 1:10000 1.0 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区域布置、方案比较 1:5000 0.5 1:2000 0.2 城市详细规划及工程项目初步设计 1:1000 0.1 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工程施工设计、竣工图 1:500 0.05 2. 数字比例尺 如图A-1所示,图示比例尺绘制在数字比例尺的下方,其作用是便于用分规直接在图上最取直线的水平距离,同时还可以抵消在图上量取长度时图纸伸缩变形的影响。 3. 比例尺的精度 由于人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0.1mm,如果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M,将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0.1M(mm)称为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的精度,可以确定测绘地形图的距离测量精度。例如,测绘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其比例尺精度为0.1m,故量距的精度只需到0.1m,因为小于实地0.1m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又如,当设计规定需要在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长度为0.05m时,则所采用的比例尺不得小于0.1mm/0.05m=1:500。 比例尺越大,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情况越详细,精度就越高,但测绘工作量和经费也越高。表A-1列出了几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并说明可根据用途来选择地形图比例尺。 A.1.2 地形图图式 为了真实又概括地在地形图上表示出复杂的地球表面形状,人们采用一些特定的符号和方法来表示地物和地貌,这些符号和方法就秒为地形图图示。一个国家的地形图图式是统一的,属于国家标准。我国当前使用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GB/T 7929—1995),是由国家测绘总局制定、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996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以下简称《图式》。《图式》是测图和用图的重要依据,测图和用图时应严格执行《图式》中的规定。 地形图图示中有三类符号: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在绘制和使用这三类符号时,也应认真查阅《图式》,严格执行。 1. 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⑴ 比例符号。可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房屋、公路、稻田桥梁等。 ⑵非比例符号。有些地物,如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其轮廓较小,无法将形状和大小按地形图比例尺绘到图上,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采用规定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 ⑶比例符号。对于一些带状延伸地物,如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长度可按比例缩绘,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2. 地貌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地面高低起伏)的主要方法是等高线法,所以等高线是常见的地貌符号。 3. 注记符号 有些地物除了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对于地物的性质、名称、种类等在图上还需要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注记和说明,如地名、路名、单位名、房屋结构和层数、河流的水流方向、等高线的高程等,这些文字和数字称为注记符号。 A.1.3 等高线 1. 等高线的概念与绘制原理 等高线是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如图A-2所示,设想有一座高出水面的小岛,与某一静止水面相交形成的水涯线为闭合曲线,曲线形状由小岛与水面相交的位置确定,曲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例如,当水面高为70m时,曲线上任一点的高程均为70m;若水位继续升高至80m、90m,则水涯线的高程分别为80m、90m。将不同高程的水涯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H上,按一定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就可将小岛用等高线表示在地形图上。这些等高线的形状和高程,客观地反映了小岛的空间形态。这便是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图A-2 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2.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用h表示。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应相同,因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也称为基本等高距。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的基本等高距为0.5m、1m、2m、5m等。等高距越小,表示的地貌越详细;等高距越大,表示的地貌细部越粗略。但等高距太小会使图上的等高线过于密集,从而影响图面的清晰度。因此,在测绘地形图时,应根据测图比例尺、测区地面的坡度情况,按国家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基本等高距,见表A-2。 表A-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比例尺 地形类别 1:500 1:1000 1:2000 1:5000 平坦地 0.5 0.5 1 2 丘陵 0.5 1 2 5 山地 1 1 2 5 高山地 1 2 2 5 等高线平距指的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常以d表示。因为同一张地形图内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等高线平距d的大小与地面坡度有关。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地面坡度为 (A-2) 式中 h—基本等高距; M—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母。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愈大,表示地貌的坡度愈小;反之,坡度愈大,如图A-3所示。 图A-3 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 3. 等高线的分类 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和间曲线。如图A-4所示。 ⑴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用0.15mm宽的细实线绘制。 ⑵计曲线:从零米算起,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称为计曲线,用0.3mm宽的粗实线绘制。 ⑶间曲线:对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当用基本等高线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可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该等高线称为间曲线,用0.15mm宽的长虚线绘制,可不闭合。 图A-4 等高线的分类 4. 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可由几种典型地貌综合而成。典型地貌主要有山地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陡崖和悬崖等。见图A-5所示。 图A-5 综合地貌及其等高线表示 ⑴山头和洼地 图A-6(a)和(b)分别表示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它们都一组闭合曲线,其区别在于:山头的等高线由外圈向内圈高程逐渐增加,洼地的等高线由外圈向内圈高程逐渐减少,这就可以根据高程注记区分山头和洼地。也可以用示坡线来指示斜坡向下的方向。 (a) 山头 (b) 洼地 图A-6 山头与洼地的等高线 图A-7 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 ⑵山脊和山谷 山坡的坡度与走向发生改变时,在转折处就会出现山脊或山谷地貌(图A-7)。山脊的等高线均向下坡方向凸出,两侧基本对称。山脊线是山体延伸的最高棱线,也称为分水线。山谷的等高线均为凸向高处,两侧也基本对称。山谷线是谷底点的连线,也称集水线。 ⑶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的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是山区道路选线的重要位置。鞍部左右两侧的等高线是近似对称的两组山脊线和两组山谷线,如图A-8所示。 ⑷陡崖和悬崖 (a)陡崖 (b)陡崖 (c)悬崖 图A-8 鞍部的等高线 图A-9 陡崖与悬崖的表示 5. 等高线的特性 ⑴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⑵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如果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内闭合; ⑶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⑷等高线经过山崖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正交,见图A-9(a); ⑸在同一幅地形图内,基本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也就是说,在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大,而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小;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A.1.4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受图纸尺寸的限制,不可能把测区内的所有地形都绘制在一幅图内,因此,需要分幅测绘地形图。地形图的分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法,由国际统一规定的经线为图的东西边界,纬线为图的南北边界,由于子午线向南北极收敛,因此,整个图幅呈梯形。其划分的方法和编号随比例尺不同而不同。此种分幅一般用于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分幅。另一种是按坐标格网划分的矩形分幅法,一般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中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这里只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矩形分幅与编号方法。 《图式》规定: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50㎝×50㎝正方形分幅或50㎝×40㎝矩形分幅。地形图编号一般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也可选用流水编号法或行列编号法等。 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相连,1:500地形图(西南角坐标)号取至0.01km(如10.40—21.75);1:1000、1:2000地形图(西南角坐标)号取至0. 1km(如10. 0—21.0)。 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编号,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数字1、2、3、4…编号,这种方法称为流水编号法,如图A-10(a)的“荷塘-7”,其中“荷塘”为测区地名。 (a)流水编号法 (b)行列编号法 图A-10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行列编号法一般以代号(如A,B,C、D…)为横行,由上到下排列,以数字1、2、3、4…为代号的纵列,从左到右来编号,先行后列,如图A-10(b)中的C-4。 当地形图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时,图廓间的公里数应根据需要,在Y坐标编号上加500km,再加注带号,如X:4327.8, Y:19235.0, 此处的带号为6°带第19带,y=Y-500=-265.0公里。
F. 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程序及内容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时,我推荐用GPS RTK,速度快,精度也不差,全站仪适合小范围的测绘测量,精度高
G.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
按方法可分为航测和野外测图两种。航测过程:控制测量-航飞-像控-调绘-成图;野外测图过程:控制测量-碎部采集-内业成图。
H. 浅析几种常用地形图测绘方法
陈奕宝 (上海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上海 201401) 中图分类号:T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327-02 摘要: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测绘技术不断更新,新的测绘方法促进了测绘精度、测绘水平的提高。本文着重介绍了全站仪测图和GPS-RTK技术两种测绘方法,对其工作原理、特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全站仪;GPS-RTK;测绘方法一、引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地形测绘技术的更新,大比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由现在的全站仪配合测图精灵、全站仪配合绘草图等方法替代了原来的经纬仪测图、平板白纸测图等,新的测绘方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精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此外,测量中采用的GPS-RTK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大比例地形图的测绘效率和精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地形测绘的经验,对全站仪测绘和GPS-RTK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从事测绘作业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利用全站仪测绘地形图 (一)全站仪的主要特点。 全站仪具有耐用、精密、轻巧等特征,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内存大、测量精度高,可以实现乘常数加常数的改正、自动补偿改正、水平距离换算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全站仪正向着标准化、智能型、开放性、全自动等方向发展,被防范用于建筑施工测量、地形图测绘等领域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仪器,全站仪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进行地形图测绘时,可以同时进行地形测量和控制测量。②运用全站仪进行工程施工放样时,可将设计图纸中相关点快速的测设到地面上。③运用全站仪进行变形监测时,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建筑物变形等的实时监测。④运用控制测量时,全站仪具有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导线测量等功能,测量精度高,仪器操作简单,可以大幅提高测量作业速度。⑤在一个测站就可以完成测量的全部内容,主要有高差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并可以存储和传输测量数据。⑥全站仪可以借助传输设备实现与绘图仪、计算机的连接,进而构成一体式的测绘系统,极大的提升了地形图测绘的工作效率和测绘质量。 (二)主要工作过程介绍。 利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绘主要包括以下过程: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编辑图形以及输出图形等。采集数据就是获取地形图测绘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主要是所测绘实体的属性以及空间位置等信息。外业采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一种是在野外利用全站仪获取数据,将获得的数据存入全站仪的内存中,或者是将数据转存到掌上电脑中,之后再将转存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中进行后期处理;另一种是直接将计算机与全站仪在野外进行连接,全站仪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与其相连的计算机中,实地添加地理属性,进而直接成图。 (三)测绘方法分析。 1.建立地形图测绘的平面控制坐标系。在正式进行地形图测绘前,应当先建立平面控制坐标系。实际操作中,一般是选用大地坐标系作为平面控制坐标系,这样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已有的国家三角点。如果在所测绘的范围内不存在确定的控制点时,可以在测区内建立自己的直角坐标系,并以地球正磁北为零作为直角坐标系的起始方位角。 2.采集数据。在测区范围内选择一个视线开阔,可以观察到测区内绝大部分测点的点作为全站仪的站点,并在该点设置标记。将全站仪架设在站点上,将掌上电脑等设备连接到全站仪上,开启测图精灵进行数据的采集。在进行地貌、地物测绘时,所需要的测点有所区别,有多点地物、带状地物、独点地物等,因而就需要结合现场情况而分别对待。如在进行建筑物测绘时,就需要进行至少三个点的数据采集,而进行独点地物测绘时就只需要进行一个点的数据采集。在进行特殊地物测绘时应当依据地物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采点的位置和数目,以求能够很好的控制其形状的变化,进而降低测量误差。此外,在进行数据采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若测量时同时采用多个棱镜,应当尽可能的使各个棱镜的高度相当;若需要变化某一点棱镜高时,注意要更新改点的棱镜高。②测绘作业时,测绘人员应当配有对讲机,以便测量人员测绘时及时进行沟通,避免因沟通问题而出错。③在设置全站仪测点时,要明确机器所在点的点号,以及后视点的点号,若点号弄混将导致测量数据全部报废。 3.数据处理。依据测点坐标,参照测图要求进行地形图的绘制,而目前全站仪测图主要是采用CASS测图软件来实施,该款软件是以Auto CAD为平台的数字化测绘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其“电子平板”的作业方式,可以连接全站仪的所有数据接口,进而达到自动输入记录所采集到的数据,并在野外作业的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地形图的绘制;或者是利用掌上电脑下载测图精灵数据,之后再结合数据在CASS上完成制图。参照实地测量时所绘制的草图进行地形图的绘制,将各个测点用标准符号相连,在完成地物绘制后,结合测区实际的地形情况进行等高线的绘制,以对其进行修补。由于不同的纸张变形存在差异,地形图与卫星图像二者的投影不同等原因,使得地形图与卫星图片放在一起时不能达到完全重合,这时就需要通过两图的对照比较,以局部重合的办法进行地物的绘制。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已经能获得地图、航拍图片等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实地考察并设置判读标志,譬如地名、结构、房屋层次等文字符号,进而实现对地形图地貌的绘制。 三、利用GPS-RTK测绘地形图 (一)工作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GPS-RTK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可以实时提供测点的三维定位结果。GPS-RTK通常由三部分构成:①基准站,主要为双频GPS接收机;②流动站,主要是实时差分软件系统以及双频GPS接收机;③数据链,主要是GSM手机以及数据电台。 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主要具有以下技术特点:①测量结果能够实时动态的显示出来,工作过程较为透明、直观;可以实时查看坐标的定位精度,同时有效的解决了以往测绘技术不能快速成图、实时动态放样的问题。②外业作业时间短;观测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只需要大约4s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测点的三维坐标。③作业时间不受限制;利用GPS-RTK技术测绘时,只要在测点能够同时接收到4颗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进行测绘作业。④自动化水平高; GPS-RTK技术操作起来较为简便,测量人员只需要将天线对中、整平,测量电线的高,然后开启电源就可以实现自动测量,大大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已然实现了智能化。 (二)GPS-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以其高效、自动、实时、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隧道、桥梁、道路、水利等工程测量中。①普通控制测量;利用 GPS-RTK 技术可连续测设加密控制点的三维坐标,以满足局部区域使用全站仪进行分项工程测量的需要。②数字化地形图测量;采用 GPS-RTK 测图,可以大幅度降低测图所需的控制点数目,改变了以往的“先控制、后测图”的测量方式。只需一个人采集点位坐标数据,再将其导入到数字化软件中,即可生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有效提升测图效率。③地籍测量;GPS-RTK 技术可实时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将获取的数据处理后导入 GPS 系统中即可及时得到地籍图。④施工放样测量;RTK 随机软件中包含放样的功能,可进行点、直线、曲线的施工放样测量。在测量控制器中输入事先设计好的点、线路要素,即可自动生成对应的放样点,控制器通过实时显示测点里程和偏移距离指导放样工作。 (三)测量作业的工作流程。 采用GPS-RTK技术进行测量作业的工作流程如下:①相关资料的收集;在进行测量作业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收集测区已知的高等级控制点,并对控制点数据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真实性。②前期所收集到的高等级控制点绝大多数不能直接采用,需要对测区控制点进行加密,并将加密点和原有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站的位置,测量其实际高程及坐标,之后将接收机设置在基准站上配置参数。③将GPS接收机安放在流动站上,并将接收机初始化;它可以再某一个测点上初始化后,进行动态测量作业,此外还可以在动态测量的情况下完成GPS接收机的初始化。③GPS测量时所采用的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而实际工程中大多使用的是地方独立坐标系,因而就需要确定进行坐标转换的参数。如果所测绘地区之前曾进行过静态控制网测量,那么就能够很容易获得转换关系;若未进行过静态控制测量,就应该在测区选择控制点进行现场校核,选用三个以上的点来修正RTK参数。在明确了地方独立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以后,利用RTK中的测量控制器,就可以很容易的获得定位点的独立坐标。⑤在确定所使用的坐标转换参数的正确性后,就可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测区内进行实时测量等工作。 (四)提高测绘质量的措施。 应用GPS-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时,由于受到卫星状况的限制、天空环境的影响,作业变形相比标称距离小、数据传输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和干扰,山区、城市高楼密集区测绘易失信号、初始化时间过长,个别设备精度和稳定性不高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地形图测绘的质量和精度,为此,在测绘工作中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绘质量,主要有:①测绘前尽可能选择使用稳定性好、精度高的设备,规避由于设备质量对测绘的影响。②使用已有测点进行比较;利用布设控制网时的静态GPS的多余控制点,将其测量结果与RTK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实现对测量结果的检查,这种方法易受到控制点数目的限制,但方法较好。③重新测量比对法;在每次测量初始化以后,对前一次已经测过的高精度控制点进行重新测量,对比两次测量的结果,若误差在允许值范围内方可进行测量,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没有控制点的地方。 四、结语利用全站仪配合使用测图精灵程序,可以较为理想的采集绘制出不同属性的地物、线形,进而生成大致的图形,具有操作方便、直观性强的优点。在控制测点数量少、通视性差的条件下,普通测量仪器无法顺利进行测绘的山区,利用GPS-RTK技术很好的进行测绘作业,效果良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之,利用全站仪、GPS-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是较为理想的测绘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南亲江,丁莉东. GPS-RTK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06):132-133。 [3]彭维吉,彭奇娟,朱明建. 浅谈全站仪数字测图设站错误的可视化处理[J]. 北京测绘. 2010(04):218-219。 [4]赵卫林. RTK定位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6):41-42 [5]令狐义强.GPS-RTK 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 3) : 108-109。 [6]吴月琴. 大比 例尺 地面数 字测 图的概 述和 草图法 测图 [ J] .山西建筑, 2009, 35( 16) : 361- 363。
I. 地形图测绘方法有哪些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模拟法测图和数字测图两种。目前,地形图测绘主要采用数字测图方法。
工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1)全站仪数字测图
全站仪数字测图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的主要方法,基于全站仪的数字测图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
1、分为数字测记模式(全站仪+电子手簿或人工记录数据再传输至成图系统中经处理生成数字图,内业成图) ;
2、电子平板模式(全站仪+便携计算机或PDA个人数据助理,实地成图),实现“所见即所测,所见即所得”。
数字测图系统具有基本数据编辑加工、图形分层、符号配置等功能外,有些还具有属性数据录入与挂接、由离散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进而生成等高线、影响数据集成与叠加和不同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
(2) GPS RTK数字测图技术,此方法完全与全站仪类似,利用RTK系统代替全站仪或与全站仪组合使用。
(3)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测图:对于大范围的地形图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场地测绘等,可以利用航摄影像、遥感影像、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LIDAR或使用轻型飞机摄取影像, 使用数字摄影测量或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生产生成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EM (数字高程模型)、DRG (数字栅格地图)、 DLG (数字线划地图)以及复合模式组成。
(4)车载移动测图系统测图,又称移动道路测量系统(MMS) , 以车辆为平台,集成GPS接收机,视频传感器CCD,惯性导航系统INS,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快速采集道路和两旁的地形数据成图。
(9)绘制大比例地形图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大地测量
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点的几何位置的理论和方法。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各个分支的理论基础,基本任务是建立地面控制网、重力网,精确确定控制点的三维位置,为地形图提供控制基础,为各类工程施工提供依据,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以及变化,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提供信息。
测绘仪器
三维激光扫描仪、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GPS手持机、超站仪、陀螺仪、求积仪、钢尺、秒表等如今在摄影测量方面,相机也成为了测绘中使用的仪器。
J. 大比例尺测绘的流程是怎样的,详细点
你好,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全站仪、rtk);
2 、航空摄影测量(无人机);
3、地形图编绘等。
现就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流程介绍一下:任务委托--签订合同--现场踏勘--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点测量--内业成图--成果质量检查--技术总结--成果提交与验收--资料归档。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