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比色哪些方法

比色哪些方法

发布时间:2022-03-15 19:18:56

❶ 比色法的特点是什么

比色法的特点:

1)简单、成本低、分析速度快;
2)干扰严重,被测组分需要纯度较高,灵敏度低。

比色法(colorimetry)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早在公元初古希腊人就曾用五倍子溶液测定醋中的铁。1795年,俄国人也用五倍子的酒精溶液测定矿泉水中的铁。但是,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大约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
常用方法
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 (A=εbc)为基础。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即用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溶液在完全相同的一组比色管中,先按分析步骤显色,配成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试样溶液也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标准色阶作比较,目视找出色泽最相近的那一份标准,由其中所含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确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电比色法消除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而且可以通过选择滤光片来消除干扰,从而提高了选择性。但光电比色计采用钨灯光源和滤光片,只适用于可见光谱区和只能 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复合光 , 而不是单色光束,还有其他一些局限,使它无论在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应用范围上都不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 世纪30~60年代,是比色法发展的旺盛时期,此后就逐渐为分光光度法所代替。

❷ 比色管的使用方法

比色管的使用方法:

1、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分别滴入几支比色管中(假设比色管为VmL规格的,标准溶液浓度为a),且每支比色管滴入的标准溶液体积不同(假设为X1、X2、X3...),再用滴管向每支比色管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盖上塞子后振荡摇匀,这样就可以根据标准液以及滴定管滴入每支比色管的标准液体积计算出每支比色管中溶液的浓度(每支比色管内溶液浓度分别为aX1/V、aX2/V、aX3/V...)。

2、这时将待测溶液装入另一支比色管中,再将装待测溶液的比色管与之前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色(比色即为将颜色进行对比),即可粗略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3、比色时一次只将装待测溶液的比色管与一支装标准溶液的比色管进行对比,对比时将两支比色管置于光照程度相同的白纸前面,用肉眼观察颜色差异。

❸ 有什么比色方法

第二节 比色分析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比色分析法通过比较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以测定物质的含量。

一、比色测量仪器

(一)比色测量仪器的基本部件

比色测量仪器一般包括以下五大部件(图8-4)。

图8-4 比色测量仪器部件示意图

1.光源

在光电比色计和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中,采用6~12v的钨灯,其最适宜的波长范围是360~1000nm,为使光的强度稳定,须用稳压装置来稳定电压。

2.波长控制器

在光电比色计中采用滤光片作为波长控制器。滤光片是有色玻璃片,其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中分出实验所需的某一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即获得适当波长的近似单色光。

选择滤光片的原则是滤光片最易透过的光,也就是溶液最易吸收的光。即滤光片的颜色与溶液的颜色应互为补色,这是因为有色溶液对它的互补色光有最大的吸收。581-g型光电比色计通常只有红、绿和蓝三块滤光片。例如,要测定kmno4溶液,就应选用绿色滤光片。

分光光度计采用单色器来控制波长。它可以把连续波长的光分解,从中得出任一所需波长的更纯的单色光。单色器包含有狭缝调节、透镜系统以及色散元件。

图8-5为自准式单色光器。光源发出的光经入射狭缝由凹 面准直镜反射后的平行光投在棱镜上,经棱镜色散后的光又经准直镜反射到出射 狭缝,转动棱镜便可在出射狭缝得到所需波长的单色光。

图8-5 自准式单色光器示意图

图8-6 硒光电效应示意图

3.吸收池

吸收池供比色时盛溶液用,它是用无色透明、厚度均匀的玻璃制成的。其透光的两面严格平行。同一系列的测定中,所用的比色皿必须配套,即同一配套比色皿盛有同一溶液在同一波长时测得的透光率误差不得越过0.5%。实验时可根据溶液的浓度不同选择。0.5,1.0,2.0,3.0cm不同规格的比色皿。比色皿要保持清洁,透光面要注意保护,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或用粗糙的滤纸擦拭,以免划伤表面,影响吸收程度。若外壁有液珠,应用滤纸吸干后再用擦镜纸擦净。

4.光电转换器

它是将光能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常用的有光电池和光电管。

光电池 常用的硒光电池如图8-6,适用 于380~750nm波长范围。当光线照射到光电池时,电子从半导体表面逸出。由于硒的半导体特性而在电路中产生光电流。将光电池与一个灵敏检流计相联,在照射光强度不太大且外电路电阴很小时,光电流大小与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因此可根据光电流的大小测量透过溶液的光强度。

硒光电池的优点是光电流较大,可不必经过放大而直接用灵敏检流计测量。有时当光电池受强光照射或连续使用时间太长时,容易产生“疲劳”,这时需使其在暗的状态下暂作恢复,方可继续使用。

光电管 由封装在真空透明管中的一个半圆柱型阴极和一个丝状阳极组成(图8-7)。阴极凹面有光电发射材料层,被光照射可发电子。当两极间加有电压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就流向阳极产生光电流。发射出的电子数目与射在该表面上光束的强度成正比。光电管产生的电流啼弱,经放大器放大后可由微安电表直接指示出吸光度或透光率。

图8-7 光电管线路示意图

图8-8 吸光度和透光率标尺

5.检流计

用光电池作光电转换器的比色测量仪器中,检流计一般采用悬镜式光电反射检流计,其灵敏度较高,能测量10-9a(安培)的电流。检流计有吸光度a和百分透光率t(%)两种刻度标尺,可直接读数(图8-8)。

标尺上透光率t是等分的而吸光度a的刻度是不均匀的。透光率t可用小数或百分率表示。a与t的关系可推导为:

例如,已知某溶液对某一波长的光吸光度为0.04,其透光率可由下面方法求得。

0.04=-lgt

lgt=-0.40

t=0.398=39.8%

又如,已知某溶液对某一波长光的透光率为65%,吸光度为:

对于用光电管作光电 转换器的仪器,由于加了放大器,可方便地连接微安电表、记录仪,数字显示器等指示器,也可以调节电桥平衡的方式读数取数据。

(二)比色测量仪器

1.光电比色计

光电比色计用光电池和检流计测量透射光的强度并直接可读出百分透光率t(%)或吸光度a。图8-9是581-g型光电比色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滤光片把钨灯产生的白光中与测定无关的光除去,使入射光尽可能是接近溶液补色的单色光,从而提高了比色分析的准确度。

图8-9 581-g型光电比色计光学线路示意图

图8-10 721型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示意图1.光源 2.,8.聚

光透镜 3.棱镜 4.准直镜 5.,11.保护玻璃 6.入射狭缝 7.

平面镜 9.吸收池 10.光门 12.光电管 13.光栅

2.721型分光光度计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360-800nm。采用真空光电管作为光电能量 转换元件,在整个可见光区都比较灵敏。同时采用晶体管放大电路和电表直读结构,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都比较好。

图8-10为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光学系统示意图。由光源发出的连续辐射于聚光镜上,经平面镜转角90度反射到入射狭缝,射入单色器。入射光经过准直镜反身射在出射狭缝上,再经过聚光透镜后进入比色皿。经溶液吸收后的透射光通过光门照射在光电管上转换为光电流信号,经过入大后输入检流计,由电表直接显示吸光度。

二、比色分析的测量方法

无论是光电比色计还是分光光度计,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如下两种。

(一)标准曲线计

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用选定的显色剂显色。选用合适波长的入射光(光电比色计用滤光片,分光光度计可转动波长调节器)。测定时先以空白溶液调节透光率100%,然后分别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叫做标准曲线(或称工作曲线)。

例如,测定维生素b12时,可预先绘制维生素b12的a-c标准曲线(图8-11),再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和步骤测定被测溶液的吸光度,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找出被测溶液的浓度或含量。

这种方法叫做标准蛐线法。标准曲线可在固定仪器和方法的条件下多次使用,适合于经常性工作。但若仪器不同或测定方法及条件改变,测得的标准曲线不同。因此在更换任何测定条件时都需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图8-11 维生素b12的标准曲线

(二)直接比较计算法

若仅对个别样品进行测定,且a-c曲线线性良好,可水作标准曲线而直接比较测定结果。

先配制一个被测物质溶液浓度相近的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根据下式可以计算。

a标=k标c标b标

a测=k测c测b测

由于使用同一波长的入射光,采用同样的比色皿,测定同样的物质。所以

k标=k测

b标=b测

因此a标/a测=c标/c测

则c测=a测/a标×c标

❹ 比色测定的操作要点是什么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许多化学物质的溶液具有颜色(无色的化合物也可以加显色剂经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当有色溶液的溶度改变时,颜色的深浅也随之改变,浓度愈大,颜色愈深。因此,可以用比较溶液颜色深浅的方法来测定有色溶液的浓度。这种方法叫做比色分析法。 一、 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有色溶液时,入射光线的一部分被器皿反射回来,一部分被溶液吸收,另一部分则透过溶液,如图所示。它们之间有以下关系: Io=Ia+Ir+It (1-1) 式中:Io—入射光强度 Ia—吸收光强度 Ir—反射光强度 It—透过光强度 由于在实际测定时,所用的比色皿都是同质料用规格的。反射光的强度为一定值,不会引起测量误差,所以反射光的影响可以不加考虑。则上式可简化为: Io=Ia+It (1-2) 从式1-2可知:当入射光强度Io为一定时,被吸收光强度Ia愈大,则透过光强度It愈小。也就是说:光强度的减弱仅与有色溶液对光线的吸收有关。 那么,溶液对光线的吸收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实验证明:溶液的浓度C愈大,液层厚度L愈厚(即光线在溶液中所经过的路程愈长),则溶液对光线吸收的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下式决定: lg = KCL (1-3) 这个公式就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公式中的K称为吸光系数,它表示有色溶液在单位浓度和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在入射光的波长、溶液种类和温度一定的条件下,K为定值。吸光系数是有色化合物的重要特性之一,在比色分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K值愈大,表示该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浓度改变时引起吸光度的改变愈显着,因此比色测定时灵敏度愈高。 朗伯-比尔定律即有色溶液对一定强度光的吸收程度,与液层厚度和溶液中有色物质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其中朗伯定律说明吸收光与厚度间的关系;比尔定律说明吸收光与浓度间的关系。 朗伯—比尔定律在光电比色计中的应用 假定有两种有色溶液,其中一种是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另一种是待测溶液。根据公式: 在标准溶液中:As=KsCsLs (1-4) 在待测溶液中:Ax=kxCxLx (1-5) 将式1-4除以式1-5可得: = 1-6 如果上述两种溶液的液层厚度相等、温度相同而且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时所选用的单色光的波长亦相同,则有: Ls=Lx、Ks=Kx ,代入式1-6可得: = 1-7 由此可见,在上述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这一关系式就是光电比色计的设计依据,也是比色分析的基本计算公式之一。式中标准溶液的浓度Cs为已知,As和Ax可用光电比色计测量出来,则待测溶液的浓度Cx即可求出: Cx = × Cs 1-8 由于在实际测定时,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都要加以稀释,而且在报告结果时,多以100毫升(或1000毫升)中的含量来表示。因此,在实际计算时,就需要在上式中乘上稀释因数。 求待测溶液浓度的方法有:直接比较法(计算法)、因数法和标准曲线法三种。这些方法在“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中有介绍。 波长的选择: 由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因此进行比色测定时,滤光片必须加以选择,否则灵敏度很低,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选择滤光的一般原则是:滤光片最大透过的光线应该是溶液最大吸收的光线。从颜色上看,滤光片的颜色与待测溶液的颜色应为“互补色”。 什么叫做互补色呢?凡是两种颜色相加后能得到白色,则此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图中直接相对的两种颜色,均为互补色。 为什么选择滤光片时,要使滤光片的颜色与待测溶液的颜色为互补色呢?这是因为滤光片和有色溶液具有相似的透光特性,与它们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能够最大限度地透过。而与它们本身颜色成互补的色光都能被最大地吸收。
希望能够帮助你,污水净化团队竭诚为你服务!

❺ 比色法的比色法简介

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 (A=εbc)为基础。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即用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溶液在完全相同的一组比色管中,先按分析步骤显色,配成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试样溶液也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标准色阶作比较,目视找出色泽最相近的那一份标准,由其中所含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确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电比色法消除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而且可以通过选择滤光片来消除干扰,从而提高了选择性。但光电比色计采用钨灯光源和滤光片,只适用于可见光谱区和只能 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复合光 , 而不是单色光束,还有其他一些局限,使它无论在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应用范围上都不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 世纪30~60年代,是比色法发展的旺盛时期,此后就逐渐为分光光度法所代替。

❻ 比色测定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操作步骤有哪些

比色测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

原理:

比色分析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吸光亮度法。

步骤:


1. 用相同型号的比色管。

2. 配制等体积的系列标准样品。

3. 配制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等体积)。

4. 对比,找出相同的浓度。

❼ 什么叫比色法操作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早在公元初古希腊人就曾用五倍子溶液测定醋中的铁。原理是基于被测物质溶液的颜色或加入显色剂后生成的有色溶液的颜色,颜色深度和物质含量成正比,则根据光被有色溶液吸收的强度,即可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操作注意事项:选择适当的细胞接种浓度,保证细胞培养结束时浓度不至于过满;实验时应设置调零孔,溶媒孔,加药孔;避免血清干扰:一般选小于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进行。

比色法的原理:

利用有色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性分析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基于被测物质溶液的颜色或加入显色剂后生成的有色溶液的颜色,颜色深度和物质含量成正比,则根据光被有色溶液吸收的强度,即可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如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有色溶液后的光强度成正比例地变换为电流的强度来进行比色定量的方法。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比色法

❽ 比色法原理是什么

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朗伯(Lambert)定律,阐述为: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公式为:A=lg(1/T)=Kbc

(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 即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mol/L;b为吸收层厚度,单位cm )

❾ 现场快速比色方法

63.3.8.1 微珠目视比色法

方法提要

试样经王水分解,活性炭或泡塑富集后,试样中的金与TMK配位显色于含有掩蔽剂、缓冲溶液及有机萃取剂的乙醇、乙酸、水、辛醇的混合介质中,然后加水改变介质成分,使有机相富集Au-TMK配合物成微珠析出,直接在坩埚中目视比色。有机萃取剂的体积小至5μL,故该法的灵敏度比一般目视比色法要高1~2个数量级。

试剂

无水乙醇。

王水。

含掩蔽剂的缓冲溶液取2g尿素、1gNaF、1gEDTA溶于pH为3.5的100mL缓冲溶液中。缓冲溶液的组成为冰乙醇-水-氢氧化铵(75+20+5),用氢氧化铵调节至pH为3.5。

TMK显色剂(1)1mgTMK溶于100mL(90+10)乙醇-辛醇中(可用磷酸三丁酯代替辛醇)。

TMK显色剂(2)10mgTMK溶于100mL(7+3)乙醇-辛醇中。

金标准溶液ρ(Au)=1.0μg/mL(1+9)王水介质,使用时用(1+9)王水将其稀释为ρ(Au)=20.0ng/mL。

三氯化铁溶液(1g/L)。

氯化钾混合液5gEDTA、10g柠檬酸溶于100mL50g/LKCl溶液中。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10g/L),也可用洗衣粉替代。

校准曲线

移取0.00mL、0.10mL、0.20mL、0.30mL、0.40mL、0.50mL、1.00mL、2.00mL、3.00mL、4.00mL金标准溶液(20.0ng/mL)和0.10mL、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金标准溶液(1.0μg/mL),置于10mL瓷坩埚中,加2滴FeCl3溶液、2滴KCl溶液、5滴王水,置于水浴上蒸干。再加5滴HCl蒸干后,加0.1mLKCl混合液、0.1mL含掩蔽剂的缓冲溶液、0.05mL无水乙醇、50μLTMK显色剂(1),摇匀,加0.15mL蒸馏水。微珠析出,转动坩埚,使分散的细小微珠集中,加2滴表面活性剂,与试样对照比色。比出试样中低于10ng者之后,在10ng以上的标准再补加50μLTMK显色剂(1),滴加无水乙醇使微珠溶解,加4~5滴水,使微珠又析出,转动坩埚使有机相集中显出10~100ng色阶,与试样对照比色。再加100μLTMK显色剂(2),同上操作显示出200~1000ng色阶与试样对照比色。

分析步骤

称取5~20g(精确至0.1g)试样于250mL烧杯中,加40mL水、40mL王水,在电热板上微沸1h,取下加水至100mL,以活性炭动态吸附或泡塑静态、动态富集金。纸饼或泡塑放入10mL瓷坩埚内灰化或无臭灰化,加2滴KCl混合溶液、5滴王水,于水浴上蒸干。以下步骤同校准曲线。

如用于野外现场分析,矿样和活性炭纸浆饼无臭灰化后采用冷浸,方法如下:试样的冷浸用盐酸-氯酸钾,取样5g加入10mLHCl、5g氯酸钾、20mL水可溶解含900ng金的试样。灰化后的残渣采用冷浸,用1mL(1+1)HCl、0.1~0.3mLH2O2或0.1~0.5mL50g/L氯酸钾溶液、0.2~2mL(1+1)HCl都可行。

63.3.8.2 泡塑吸附-硫代米蚩酮目视比色法

方法提要

试样于聚碳酸酯溶样瓶中,加入王水溶样,聚氨酯泡沫塑料富集分离金,在小泡塑上用硫代米蚩酮直接显色后目视比色。称取10g试样时,可测定含量大于0.004×10-6的金。方法具有无污染、易操作的特点,是一个简易、快速的测定方法。

试剂

盐酸。

王水。

无水乙醇。

过氧化氢。

缓冲溶液(pH3~4)称取20g磷酸二氢钠溶于80mL水中,用H3PO4调节pH为3~4,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金标准溶液ρ(Au)=1.0μg/mL。

TMK溶液(0.02g/L)。

尿素溶液(200g/L)。

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0.2g小方块及0.005g(7mm×4mm)小块二种,经水洗,水煮沸10min后备用。

EDTA溶液(50g/L)。

校准曲线

移取0.00mL、0.04mL、0.10mL、0.20mL、0.30mL、0.50mL、0.80mL、1.20mL、2.00mL的金标准溶液(1.0μg/mL)于瓷坩埚中,加入2~3mL(5+95)HCl、8滴EDTA溶液,加入一块0.005g小泡塑,振荡15~20min,取下,用水冲洗干净并挤干,将泡塑在尿素溶液中浸一下,挤干,再在缓冲溶液中浸泡一下,挤干。然后置于比色板上均匀地滴加50μLTMK显色剂,5min后在泡塑上目视比色。

分析步骤

称取10g(精确至0.1g)试样(含炭试样预先于600℃灼烧1~2h)于聚碳酸酯溶样瓶中,加25mL(1+1)王水,加盖并拧紧。放入沸水浴加热1h,取出冷却。向溶样瓶中加80~90mL水,加一块0.2g泡塑,加盖盖紧,于振荡器上振荡30min。取出泡塑,用水洗去矿渣,拧干。用半张定性滤纸(11cm)包裹,放入20mL瓷坩埚中,加3mL无水乙醇,放入500~600℃高温炉中,敞开炉门明火燃烧,熄后半关炉门,继续升温至600~650℃,至无黑色炭粒为止。也可将坩埚放在已加热的高温电炉上明火点燃无水乙醇,熄后用薄石棉板围住坩埚,继续升温至炭质除尽。往灰化过的坩埚中加1mL(4+6)HCl及3滴H2O2,于沸水浴上浸取10min。取下,加2~3mL(5+95)HCl、8滴EDTA溶液,摇匀,加泡塑吸附。以下操作同校准曲线。

注意事项

本法快速简便,可在野外用于现场分析。

❿ 比色分析法有几种结果计算方法

应该包括:
1、单标准计算法: Cx = Cs(Ax/As);
2、标准曲线法: Cx = m/V = (A-Ao)/bV;

阅读全文

与比色哪些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博美犬减肥方法技巧有哪些 浏览:494
用什么方法去老年斑 浏览:597
鱼轮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643
大月份怀孕母牛肚胀治疗方法 浏览:847
测量尽量准的方法 浏览:197
研究课题具体研究方法 浏览:146
电脑电源串联的方法 浏览:781
肛瘘治疗有什么新方法 浏览:433
水培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浏览:666
如何选择测氡仪产品的辨别方法 浏览:147
如何治疗颈椎病有哪些方法治 浏览:866
教资的教学方法 浏览:410
安全监控与检测湿度检测方法 浏览:165
自卑解决方法大全 浏览:653
上楼漏水最简单方法 浏览:477
抽烟过肺的正确方法 浏览:851
ckeditor使用方法 浏览:402
浙江个人英语翻译方法技巧简介 浏览:635
单孔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浏览:691
业余爱好者锻炼方法 浏览: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