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局部麻醉方法分类有哪些

局部麻醉方法分类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3-15 00:38:31

1. 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

患者性别: 患者年龄: 主要症状: 发病时间:手ポф鏛甪哪些麻醉昘鍅锕?产萪马孒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医师1:您好,剖宫产用腰硬联合麻醉就能满足。麻醉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又根据麻醉药进入人体的途径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基础麻醉。基础麻醉是将某些全身麻醉药(常用的有硫喷妥钠,氯胺酮)肌肉注射 ,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 ,然后施行麻醉手术。局部麻醉为利用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阻滞),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通过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内,其中注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或腰麻,注入硬脊膜外腔的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身体某神经干(丛)处 ,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痛觉传导阻滞,常用的神经阻滞有颈神经丛阻滞,臂神经丛阻滞。区域阻滞则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手术部位的周围,使手术区域的神经末梢阻滞而达到麻醉的目的。局部浸润麻醉是直接将局部麻醉药注射至手术部位,并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手术区的各层组织内,以阻滞疼痛的传导,是临床小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表面麻醉为将渗透性强的局部麻醉药喷雾或涂敷于粘膜,结膜等表面以产生麻醉作用。复合麻醉是麻醉中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更多的麻醉药,辅助药(如镇痛药,安定药等)或麻醉方法,使之相互配合截长补短 ,以增强麻醉效果,保障病人安全,以及满足某些手术的特殊要求。应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麻醉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来选择麻醉方法。 医师2:麻醉方法至今还没有一个很确切的分类标准。根据麻醉药作用不同的神经部位,采用简单的分类标准,可将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和区域阻滞麻醉两类。 全身麻醉可根据给药方式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注射麻醉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等,均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接受麻醉者对术中情况毫不知晓,术后送麻醉复苏室,待患者麻醉恢复后才送回病房。插管和不插管方式在全麻中均可采用。颅脑科,肝胆外科,心胸外科手术和小儿外科以及各种大型手术,无禁忌症的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可分为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及表面麻醉。接受麻醉者手术部位无疼痛感觉,其他部位的痛觉不会消失,对术程和周围环境知晓。麻醉医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患者要求给予静脉用药,让患者入睡。术后患者可直接送回病房。妇产科,胃肠外科,四肢的手术,骨科的手术,无特殊要求及禁忌症的一般采用局部麻醉。 麻醉方法的选择不是一概而论的,要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要求选择,目的都是为了“安全,舒适,有效”。

2. 麻醉的分类

麻醉主要指的是感觉或知觉丧失,临床麻醉可以简单地分为全身麻醉或者是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就是过去所谓的半麻,在麻醉领域,过去椎管内麻醉也叫局部麻醉,但是后来由于操作比较复杂,所以目前的局部麻醉只包括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基本上麻醉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还有局部麻醉,具体如下:1、全身麻醉:是应用全麻药品,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抑制,而失去意识,患者术中感觉不到疼痛,认知能力丧失,是一种暂时性的可逆性的无意识状态。特点是患者没有意识,同时也感觉不到疼痛,也就是民间所谓的睡着了的麻醉方法;2、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还有硬脊膜外间隙的神经阻滞,指的是将局麻药,分别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间隙,或者是硬膜外间隙产生的麻醉效果,这也就是民间平时所说的半身麻醉,简称半麻;3、局部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丛、神经干或者是周围神经末梢,产生麻醉效果的方式,包括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周围神经麻醉,其中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就是平常所说的打一针就好了,这样的一种麻醉方法。

3. 麻醉都有哪些分类

麻醉的分类如下:
1.全身麻醉: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进入体内,抑制中枢神经使神志消失统称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具体又可分为:
(1)吸入麻醉:应用气体或挥发性麻醉药吸入肺内达到全身麻醉。
(2)静脉麻醉:应用静脉麻醉药静脉注入达到全身麻醉。
(3)基础麻醉:病人在人手术室前先行肌注或肛注适量麻醉药使意识消失,有利于入室后诱导平顺,多用于小儿病人。
2.局部麻醉:使用局麻药阻滞脊神经、神经丛或神经末梢而不使神志消失。具体又可分为:
(1)椎管内麻醉。
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2)硬膜外阻滞麻醉(含骶管阻滞)。
(2)神经丛阻滞:如颈丛、臂丛神经阻滞。
(3)神经干阻滞:如肋间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等。
(4)区域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
(5)表面麻醉:粘膜下末梢神经阻滞。
(6)局部静脉:肢体阻断循环后局部静脉注入局麻药。
3.复合麻醉:
(1)吸入复合麻醉。
(2)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3)全凭静脉复合麻醉。
(4)局麻-全麻复合麻醉。
(5)低温麻醉及神经安定镇痛麻醉。

4. 局麻有哪些分类

1.狭义的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侵润麻醉、区域麻醉、神经阻滞。
2.广义的局部麻醉还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骶管阻滞、静脉局部麻醉。

5. 请问,麻醉分为几种类别

麻醉方法至今还没有一个很确切的分类标准。根据麻醉药作用不同的神经部位,采用简单的分类标准,可将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和区域阻滞麻醉两类。 ☆全身麻醉: 分类:可根据给药方式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注射麻醉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等。 患者状态:均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接受麻醉者对术中情况毫不知晓,术后送麻醉复苏室,待患者麻醉恢复后才送回病房。插管和不插管方式在全麻中均可采用。 应用范围:颅脑科、肝胆外科、心胸外科手术和小儿外科以及各种大型手术,无禁忌症的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分类:可分为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及表面麻醉。 患者状态:接受麻醉者手术部位无疼痛感觉,其他部位的痛觉不会消失,对术程和周围环境知晓。麻醉医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患者要求给予静脉用药,让患者入睡。术后患者可直接送回病房。 应用范围:妇产科、胃肠外科、四肢的手术,骨科的手术,无特殊要求及禁忌症的一般采用局部麻醉。 麻醉方法的选择不是一概而论的,要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要求选择,目的都是为了“安全、舒适、有效”。

求采纳

6. 局部麻醉药的分类

一般麻醉药主要分为局麻和全身性麻醉。局麻的话,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比较安全。局部实施麻醉只是操作部位不同。

7. 麻醉手术分为哪几类麻醉方式有哪些

手术有大小,时间有长短,根据不同手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比如说做一个拔牙的手术,由外科医生在操作的部位直接注射局麻药,就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这种麻醉方式,管它叫做局麻。

再大一些范围的手术,可以采取外周神经阻滞的方式来完成,当完成手术的范围比较大,可以采取椎管内麻醉的方式来完成,也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讲的半麻,这种麻醉方式可以分为硬膜外麻醉,腰麻和硬脊联合麻醉,还有骶管麻醉四种。阻滞的范围是通常的下腹部或下半身的手术。

当手术的范围比较特殊,手术的部位比较深,通常会选用全身麻醉来实施。全身麻醉就是指患者意识丧失的一种麻醉的方式。而全身麻醉又分为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吸入麻醉等等。

所以从大体的麻醉分类来讲,分为局部麻醉区域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这四大类。

所以麻醉方式的选择,由多方面的情况来决定

8. 局部麻醉的方法

常见的局部麻醉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神经传导阻滞四类。后者又可分为神经干阻滞、硬膜外阻滞及脊麻。静脉局部麻醉是局部麻醉另一种形式[1]。
1.表面麻醉
(1)定义将渗透作用强的局麻药与局部黏膜接触,使其透过黏膜而阻滞浅表神经末梢所产生的无痛状态,称为表面麻醉。表面麻醉使用的局麻药,难以达到上皮下的痛觉感受器,仅能解除黏膜产生的不适。可用于角膜、鼻腔、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的表面麻醉。
(2)注意事项①浸渍局麻药的棉片填敷于黏膜表面之前,应先挤去多余的药液,以防吸收过多产生毒性反应。填敷棉片应在头灯或喉镜下进行,以利于正确安置[2]。②不同部位的黏膜吸收局麻药的速度不同。一般说来在大片黏膜上应用高浓度及大剂量局麻药易出现毒性反应,重者足以致命。黏膜吸收局麻药的速度与静脉注射相等,尤以气管及支气管喷雾法,局麻药吸收最快,故应严格控制剂量,否则大量局麻药吸收后可抑制心肌,患者迅速虚脱,因此事先应备妥复苏用具及药品。③表面麻醉前须注射阿托品,使黏膜干燥,避免唾液或分泌物妨碍局麻药与黏膜的接触。④涂抹于气管导管外壁的局麻药软膏最好用水溶性的,应注意其麻醉起效时间至少需1分钟,所以不能期望气管导管一经插入便能防止呛咳,于清醒插管前,仍需先行咽、喉及气管黏膜的喷雾表面麻醉。
2.局部浸润麻醉
(1)定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局麻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称为局部浸润麻醉。取皮内注射针,针头斜面紧贴皮肤,进入皮内以后推注局麻药液,造成白色的桔皮样皮丘,然后经皮丘刺入,分层注药,若需浸润远方组织,穿刺针应由上次已浸润过的部位刺入,以减少穿刺疼痛。注射局麻药液时应加压,使其在组织内形成张力性浸润,与神经末梢广泛接触,以增强麻醉效果。
(2)注意事项①注入局麻药要深入至下层组织,逐层浸润,膜面、肌膜下和骨膜等处神经末梢分布最多,且常有粗大神经通过,局麻药液量应加大,必要时可提高浓度。肌纤维痛觉神经末梢少,只要少量局麻药便可产生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②穿刺针进针应缓慢,改变穿刺针方向时,应先退针至皮下,避免针干弯曲或折断。③每次注药前应抽吸,以防局麻药液注入血管内。局麻药液注毕后须等待4~5分钟,使局麻药作用完善,不应随即切开组织致使药液外溢而影响效果。④每次注药量不要超过极量,以防局麻药毒性反应。⑤感染及癌肿部位不宜用局部浸润麻醉。
3.区域阻滞
围绕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称为区域阻滞麻醉。可通过环绕被切除的组织作包围注射,或环绕其基底部注射。区域阻滞的操作要点与局部浸润法相同。主要优点在于避免穿刺病理组织,适用于门诊小手术,也适于身体情况差的虚弱患者或高龄患者。
4.静脉局部麻醉
(1)定义肢体近端上止血带,由远端静脉注入局麻药以阻滞止血带以下部位肢体的麻醉方法称静脉局部麻醉。适用于能安全放置止血带的远端肢体手术,受止血带限制,手术时间一般在1~2小时内为宜。如果合并有严重的肢体缺血性血管疾患则不宜选用此法。下肢主要用于足及小腿手术,采用小腿止血带,应放置于腓骨颈以下,避免压迫腓浅神经。
(2)注意事项静脉局部麻醉主要并发症是放松止血带后或漏气致大量局麻药进入全身循环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所以应注意:①在操作前仔细检查止血带及充气装置,并校准压力计;②充气时压力至少达到该侧收缩压100mmHg以上,并严密监测压力计;③注药后20分钟以内不应放松止血带,放止血带时最好采取间歇放气法,并观察患者神志状态。
5.神经及神经丛阻滞
(1)颈神经丛阻滞颈浅神经丛阻滞可用于锁骨上颈部表浅手术,而颈部较深手术,如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尚须行颈深神经丛阻滞。但由于颈部尚有后四对颅神经支配,故单纯行颈神经丛阻滞效果不完善,可用辅助药物以减轻疼痛。
(2)臂神经丛阻滞包括经颈路臂丛阻滞法、肌间沟阻滞法、锁骨上臂丛阻滞法、锁骨下臂丛阻滞法、腋路臂丛阻滞法等五种入路方法。五种臂丛入路阻滞效果因各部位解剖不同而异,而上肢各部位神经支配亦各异,因此应根据手术部位神经支配选择最恰当阻滞入路。
(3)上肢神经阻滞上肢神经阻滞主要适应于前臂或手部的手术,也可作为臂丛神经阻滞不完全的补救方法。主要包括正中神经阻滞、尺神经阻滞和桡神经阻滞,可以在肘部或腕部阻滞,若行手指手术,也可行指间神经阻滞。
(4)下肢神经阻滞全部下肢麻醉需同时阻滞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因需多注药且操作不方便,故临床应用不广。然而,当需要麻醉的部位比较局限或禁忌椎管内麻醉时,可以应用腰骶神经丛阻滞。另外,腰骶神经丛阻滞还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措施用于术后镇痛。
虽然腰神经丛阻滞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可用于下腹部手术,但临床很少应用。髂腹下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联合阻滞是简单而实用的麻醉方法,可用于髂腹下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支配区域的手术。髋部手术需阻滞除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以外的全部腰神经,最简便方法是阻滞腰神经丛(腰大肌间隙腰丛阻滞)。大腿手术需麻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及坐骨神经,可行腰大肌间隙腰丛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大腿前部手术可行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联合或分别阻滞,亦可以采用“三合一”法,单纯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可用于皮肤移植皮区麻醉,单纯股神经阻滞适用于股骨干骨折术后止痛、股四头肌成形术或髂骨骨折修复术。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联合阻滞再加坐骨神经阻滞,通常可防止止血带疼痛,这是因为闭孔神经支配皮肤区域很少。开放膝关节手术需要阻滞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最简便的方法是实施腰大肌间隙腰神经丛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采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也可满足手术要求。膝远端手术需阻滞坐骨神经和股神经的分支隐神经,踝部阻滞可适用于足部手术。

阅读全文

与局部麻醉方法分类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测量尽量准的方法 浏览:197
研究课题具体研究方法 浏览:146
电脑电源串联的方法 浏览:781
肛瘘治疗有什么新方法 浏览:431
水培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浏览:666
如何选择测氡仪产品的辨别方法 浏览:147
如何治疗颈椎病有哪些方法治 浏览:864
教资的教学方法 浏览:410
安全监控与检测湿度检测方法 浏览:165
自卑解决方法大全 浏览:653
上楼漏水最简单方法 浏览:475
抽烟过肺的正确方法 浏览:851
ckeditor使用方法 浏览:400
浙江个人英语翻译方法技巧简介 浏览:635
单孔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浏览:691
业余爱好者锻炼方法 浏览:772
水晶糕的简单制作方法 浏览:538
蛋黄包检测方法 浏览:328
不同调节后视镜方法的种类图片 浏览:368
睡眠浅怎么解决方法 浏览: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