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怎么测定,求大神解答,越详细越好
1111酒精度的测定酒精度的测定酒精度的测定酒精度的测定 密度计法密度计法密度计法密度计法 依据不同的酒精溶液所对应的比重不同的原理,将葡萄酒中的酒精蒸馏出来,通过用比重计测量其比重,计算出酒精溶液的浓度。 1 步骤 用100ml容量瓶准确量取20℃酒样倒入1000ml圆底烧瓶中,再用约100ml水冲洗容量瓶,洗液一齐倒入圆底烧瓶中,置600W电炉上加热蒸馏(采用蛇形冷凝器)开启冷却水,用原容量瓶接收蒸馏液(以冷却水大小调节蒸馏温度,使蒸馏液的温度不超过25℃)。将蒸馏液摇匀倒入100ml量筒,选用合适的精密酒精计,眼睛平视,读数读弯月面下缘,同时记录下温度,查酒精温度、浓度换算表,得到被测酒样的酒精度。所得结果保留至1位小数。 2 结果的允许误差 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1%(v/v)。 3 检验时注意事项 3.1 被测样品酒精度在15%(v/v)以上时采用此方法。 3.2 酒精计的分度值为0.1或0.2%(v/v),所用酒精计必须经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检定。 3.3 测定含气葡萄酒时需排气后再取样。排气方法:用低真空连续抽气2分钟。 3.4 蒸馏液的温度应控制在20℃±5。 3.5 为避免蒸馏过程中乙醇蒸汽的逃逸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蒸馏前必须检查蒸馏仪器的接口处是否严密。若出现漏气,必须重新测定。 3.6 对于挥发酸含量过高(以醋酸计超过1g/l)或二氧化硫含量过高的样品应根据总酸测定的结果,用1N的氢氧化钠对样品进行中和后再进行蒸馏。 2. 2. 2. 2. 还原糖的测定还原糖的测定还原糖的测定还原糖的测定 2.12.12.12.1斐林法斐林法斐林法斐林法 2.1.1 步骤 2.1.1.1 预备试验 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样5ml,加热至沸腾。在沸腾状态下,用0.25%的葡萄糖溶液滴定至淡蓝色,加2滴1%的次甲基兰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完全消失,记录所消耗的葡萄糖溶液的毫升数。 2.1.1.2 正式试验 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样5ml。然后加入比预备试验少1ml的0.25%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并保持2分钟。加2滴次甲基兰指示剂,在沸腾状态下,在1分钟内用葡萄糖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 2.1.3 滴定结果的允许误差 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0.05mL。 2.1.4 检验时注意事项 2.1.4.1 测定的样品,含糖要在8g/L以下。含糖量较高的样品要进行合理的稀释,最好稀释后样品的还原糖含量应在5~8g/L。 2.1.4.2 样品要调整到20℃时取样。 2.1.4.3 测定含气葡萄酒时需排气后再取样。 排气方法:用低真空连续抽气2分钟。 2.1.4.4 注意正式试验滴定时应在3分钟内完成。 2.1.4.5 由于斐林氏A、B液的量对结果有影响,因此取样时一定要准确。 3 3 3 3 滴定酸的测定滴定酸的测定滴定酸的测定滴定酸的测定 3.13.13.13.1指示剂法指示剂法指示剂法指示剂法((((适用于适用于适用于适用于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白葡萄酒)()()()(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一)))) 3.1.1 步骤 用大肚吸管吸取调整至20℃的酒样5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中性蒸馏水50ml,同时加入1%酚酞指示剂2滴,摇匀后立即用0.05M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粉红色,30秒内不变色即为终点。记录下氢氧化钠消耗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 3.2 3.2 3.2 3.2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适用于红葡萄酒适用于红葡萄酒适用于红葡萄酒适用于红葡萄酒)()()()(方法二方法二方法二方法二)))) 3.2.1 仪器 pH计 3.2.2 步骤 用大肚吸管吸取调整至20℃的酒样5ml置于100ml的烧杯中,加入中性蒸馏水50ml,同时加入1%酚酞指示剂2滴,放入磁力搅拌棒,将电极插入被测样液中,开搅拌器,立即用0.05M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PH=9.0,即为终点,记录下消耗氢氧化钠的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444挥发酸的测定挥发酸的测定挥发酸的测定挥发酸的测定 4.1 4.1 4.1 4.1 蒸馏滴定法蒸馏滴定法蒸馏滴定法蒸馏滴定法((((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一)))) 4.1.1 仪器 挥发酸蒸馏装置见GB/T15038-94标准。 4.1.2 步骤 准确吸取20℃酒样10ml于内芯B中,打开冷凝水,将100ml容量瓶置于冷凝器下口接收蒸馏液,(挥发酸蒸馏装置操作方法按GB/T 15038-94进行),待蒸馏液达到100ml时放松C,停止蒸馏。 将蒸馏液加热至沸腾,加1%酚酞指示剂2滴,以0.05M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粉红色,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下消耗氢氧化钠的毫升数。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
等等。。。
2. 葡萄酒或果酒中总酸的测定
我在加拿大学酿酒的,对于红酒我们采用脱色处理,将其脱离成浅色然后滴入。很容易
3. 葡萄酒的检测方法
GB/T 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GB 15037—2006 葡 萄 酒(可以去网络文库,免费查阅)
6 分析方法
6.1感官要求
按GB/T 15038检验。
6.2理化要求
按GB/T 15038检验。
6.3 苯甲酸、山梨酸
按GB/T 5009.29检验。
6.4 净含量
按JJF 1070检验。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外观 色泽 白葡萄酒 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黄、禾杆黄、金黄色
红葡萄酒 紫红、深红、宝石红、红微带棕色、棕红色
桃红葡萄酒 桃红、淡玫瑰红、浅红色
澄清程度 澄清,有光泽,无明显悬浮物(使用软木塞封口的酒允许有少量软木渣,装瓶超过1年的葡萄酒允许有少量沉淀)
起泡程度 起泡葡萄酒注入杯中时,应有细微的串珠状气泡升起,并有一定的持续性
香气与滋味 香气 具有纯正、优雅、怡悦、和谐的果香与酒香,陈酿型的葡萄酒还应具有陈酿香或橡木香
滋味 干、半干葡萄酒 具有纯正、优雅、爽怡的口味和悦人的果香味,酒体完整
半甜、甜葡萄酒 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和陈酿的酒香味,酸甜协调,酒体丰满
起泡葡萄酒 具有优美醇正、和谐悦人的口味和发酵起泡酒的特有香味,有杀口力
典型性 具有标示的葡萄品种及产品类型应有的特征和风格
注:感官评价可参考附录A进行。
1)特种葡萄酒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执行。
2)特种葡萄酒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执行。
表2 理化要求
项 目 要 求
酒精度a(20℃)(体积分数)/(%) ≥ 7.0
总糖d(以葡萄糖计)/(g/L) 平静葡萄酒 干葡萄酒b ≤4.0
半干葡萄酒c 4.1~12.0
半甜葡萄酒 12.1~45.0
甜葡萄酒 ≥45.1
高泡葡萄酒 天然型高泡葡萄酒 ≤12.0(允许差为3.0)
绝干型高泡葡萄酒 12.1~17.0(允许差为3.0)
干型高泡葡萄酒 17.1~32.0(允许差为3.0)
半干型高泡葡萄酒 32.1~50.0
甜型高泡葡萄酒 ≥50.1
干浸出物/(g/L) 白葡萄酒 ≥16.0
桃红葡萄酒 ≥17.0
红葡萄酒 ≥18.0
挥发酸(以乙酸计)/(g/L) ≤1.2
柠檬酸/(g/L) 干、半干、半甜葡萄酒 ≤1.0
甜葡萄酒 ≤2.0
二氧化碳(20℃)/MPa 低泡葡萄酒 < 250mL/瓶 0.05~0.29
≥250mL/瓶 0.05~0.34
高泡葡萄酒 < 250mL/瓶 ≥0.30
≥250mL/瓶 ≥0.35
铁/(mg/L) ≤8.0
铜/(mg/L) ≤1.0
苯甲酸或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mg/L) ≤ 50
山梨酸或山梨酸钾(以山梨酸计)/(mg/L) ≤ 200
注:总酸不作要求,以实测值表示(以酒石酸计,g/L)
a 酒精度标签标示值与实测值不得超过±1.0%(体积分数)。
b 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9.0 g/L 。
c 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18 g/L。
d 低泡葡萄酒总糖的要求同平静葡萄酒。
葡萄酒原料就是葡萄。
提高葡萄的糖含量,只能通过阳光照射强度、时间寻找出路,这个提高难度就大了。
不如选择优质葡萄品种,以果香味好的葡萄做酒,糖的问题可以直接加糖。葡萄酒企业也是这样做的。
5. 葡萄酒总酸测定空白试验怎么做
空白试验,就是用操作过程用水进行测定,减少操作过程使用的水带来的误差。
6. 如何计算葡萄酒中的含糖量
如果只看酒标,就是看酒的类型:干、半干、半甜、甜
干型:含糖量在4g/L以下
半干型:含糖量在4g-12g/L
半甜型:含糖量在12g-50g/L
甜型:含糖量在50g/以上
这个没有公式的,只是一种分类。
7. 总酸的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GB/T 12456-90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cid in foods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50--1981《水果和蔬菜制品中滴定酸度的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酸碱滴定的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食品中总酸的方法。本标准的指示剂法适用于果蔬制品、饮料、乳制品、酒、蜂产品、淀粉制品、谷物制品和调味品等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不适用于深色或浑浊度大的食品;电位滴定法适用于上述各类食品中总酸的测定。2 引用标准GB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4 化学试剂 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 GB 4928 11度、12度优级淡色啤酒的试验方法 3 指示剂法3.1 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3.2 试剂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以下简称水),使用前须经煮沸、冷却。3.2.1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按GB 601配制与标定。 3.2.2 0.01mol/L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将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稀释V100→V1000→V200(用时当天稀释)。3.2.3 1%酚酞指示剂溶液:1g酚酞溶于60mL 95%乙醇(GB 679)中,用水稀释至100mL。3.3 仪器、设备 试验室常用仪器及下列各项: 3.3.1 组织捣碎机; 3.3.2 水浴锅; 3.3.3 研钵; 3.3.4 冷凝管。3.4 试样的制备 3.4.1 液体样品 不含二氧化碳的样品充分混匀。含二氧化碳的样品至少称取200g样品于500ml烧杯中,置 于电炉上加热边搅拌至微沸,保持2min,称量,用蒸馏水补充至煮沸前的质量。 3.4.2 固体样品 去除不可食部分,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置于研钵或组织捣碎机中,加入与试样 等量的水,研碎或捣碎,混匀。 面包应取其中心部分,充分混匀,直接供制备试液。3.4.3 固液体样品 按样品的固、液体比例至少取200g,去除不可食部分,用研钵或组织捣碎机研碎或捣碎, 混匀。3.5 试样的制备 3.5.1 液体试样 总酸含量小于或等于4g/kg的液体试样(3.4.1)直接测定;大于4g/kg的液体试样取10 ~50g精确至0.001g,置于100ml烧杯中。用80℃热蒸馏水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总体积约150ml)。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摇动2~3次,使固体中的有机酸全部溶解于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约20℃),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备测。3.6 分析步骤 3.6.1 取25.00~50.00mL试液(3.5),使之含0.035~0.070g酸,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40~60mL水及0.2mL1%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如样品酸度较低,可用0.01mol/L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1)。 同一被测样品须测定两次。 3.6.2 空白试验 用水代替试液。以下按第3.6.1条操作。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2)。 3.7 分析结果表述 总酸以每公斤(或每斤)样品中酸的克数表示,按式(1)计算:c(V1-V2)×K×F X=────────-×1000…………………………(1) m(V0) 式中:X--每公斤(或每斤)样品中酸的克数,g/kg(或g/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1--滴定试液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F--试液的稀释倍数; m(V0)--试样的取样量,g或mL; K--酸的换算系数。各种酸的换算系数分别为:苹果酸,0.067;乙酸,0.060;酒石酸, 0.075;柠檬酸,0.064;柠檬酸,0.070(含一分子结晶水);乳酸,0.090;盐酸,0.036;磷酸,0.049。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如两次测定结果差在允许范围内,则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 3.8 允许差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两次测定平均值的2%。4 电位滴定法4.1 原理 本法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根据电位的突跃判断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4.2 试剂 所用试剂及水的要求同本标准指示剂法。4.2.1 pH 8.0缓冲溶液:按GB 604中缓冲溶液的制备配制。4.2.2 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按GB 601配制与标定。 4.2.3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 滴定溶液:按GB 601配制与标定。 4.2.4 0.01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按本标准指示剂法第3.2.2条配制。4.2.5 0.05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按GB 601配制与标定。4.3 仪器、设备 试验室常用仪器及下列各项:4.3.1 酸度计:pH0~14,直接读数式,精度±0.1pH;4.3.2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4.3.3 电磁搅拌器; 4.3.4 组织捣碎机; 4.3.5 研钵; 4.3.6 水浴锅; 4.3.7 冷凝管。 4.4 试样的制备 按本标准指示剂法第3.4条制备 4.5 试液的制备 按本标准指示剂法第3.5条制备。4.6 分析步骤 4.6.1 果蔬制品、饮料、乳制品、酒、淀粉制品、谷物制品、调味品等:取20.00~50.00 mL试液(4.5),使之含0.035~0.070g酸,置于150mL烧杯中,加40~60mL水。将酸度计电源接通,待指针稳定后,用pH 8.0的缓冲溶液(4.2.1)校正酸度计。将盛有试液的烧杯放到电 磁搅拌器上。再将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浸入试液的适当位置。按下pH读数开关,开动搅拌器,迅速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如样品酸度太低,可用0.01mol/L或0.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并随时观察溶液pH的变化。接近终点时,应放慢滴定速度。 一次滴加半滴(最多一滴),直至溶液的pH达到指挥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的毫升数(V1)。 同一被测样品须测定两次。4.6.2 蜂产品:称取约10g混合均匀的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150mL烧杯中,加80mL水,以按第4.6.1条操作。用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以5.0mL/min的速度滴定。当pH到达8.5时停止滴加,然后一次加入10mL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记录消耗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总毫升数(V1)。立即用0.05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反滴定至pH 为8.2。记录消耗0.05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3)。 同一被测样品须测定两次。 4.6.3 4.6.1和4.6.2条中的操作都须用水代替试液做空白试验,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2)。 各种酸滴定终点的pH:磷酸,8.7~8.8;其他酸8.3±0.1。 4.7 分析结果表述 总酸以每公斤(或每升)样品中酸的克数表示,按式(2)计算: 〔c1(V1-V2)-c2V3〕×K×F X=─────────────-×1000 ………………(2) m(V0) 式中:X--每公斤(或每升)样品中酸的克数,g/kg(或g/L); c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c2--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3--反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F--试液的稀释倍数; m(V0)--试样的取样量,g或mL; K--酸的换算系数。各种酸的换算系数同本标准指示剂法第3.7条。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4.8 允许差 同本标准指示剂法第3.8条。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玲娣、徐清渠。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8-02批准 1991-03-01实施 注:本标准已按技监国标函(1995)133号文作了修改。
8. 怎么测定葡萄酒酸度啊急!!!!
HI8酒类和食品类总酸测定仪 详细说明:
HI8酒类和食品类总酸测定仪
总酸度测定
总酸(也称作可滴定酸)为非挥发酸和挥发酸的总和。食品的总酸监控是检测其品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其口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食醋、酒类、果汁饮料等均需要对总酸进行检测。以葡萄酒为例,葡萄酒也具有一定的酸度范围。葡萄酒中的酸主要为: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都取决于葡萄的特性。酒石酸是葡萄中的主要酸,它的存在提升了葡萄酒的口味。葡萄酒中也有适量的苹果酸,还有少量的柠檬酸。当然也含有少量的其它酸类物质。葡萄酒中最少量的酸为醋酸,当这个酸度量多于正常量后,就会使葡萄酒过酸,影响口感。
哈纳新推出的HI 8 滴定仪可以快速准确测定葡萄酒和多类食品中的总酸。
技术指标
型 号 HI8(总酸)
测量范围 0.0 to 25.0 g/L
解 析 度 0.1 g/L
精 度 读数的5%
测量原理 酸滴定
pH 校 准 单点: 7.00 pH or 8.20 pH
样 品 量 2 mL
温度补偿 自动温度补偿从 0.0 to 100.0℃
pH 电 极 HI 1048B (included)
温度探棒 HI 7662-T (included)
泵 流 量 0.5 mL/min
磁力搅拌器 1500 rpm
操作环境 0 to 50℃ (32 to 122℉): 最大RH 95% 无冷凝
配套电源 110V/60 Hz; 10VA
尺寸重量 208 x 214 x 163 mm/2200 g
标准配置
HI8 主机、HI 1048B pH 电极、HI 7662 温度探棒相关附件、包装箱、中英文说明书、保修卡
9. 按GB15037的标准测定葡萄酒的总酸终点是甚么色彩
不同品种的葡萄酒总酸滴定终点颜色是不同的,有红色的,紫色,蓝色。只要把握好滴定时中间色的点,就不难断定终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