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其他测定糖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其他测定糖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3-06 22:07:07

㈠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
2.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
3.3 ,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还原糖
4.斐林试剂比色法测定还原糖

斐林试剂比色法测定还原糖步骤

一、原理
植物组织中的可溶性糖可分为还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和非还原糖(主要是蔗糖)两类。还原糖具有醛基和酮基,在碱性溶液中煮沸,能把斐林试剂中的 Cu 2+ 还原成 Cu + ,使蓝色的斐林试剂脱色,脱色的程度与溶液中含糖量成正比,在 590 nm 波长下比色测定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所测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本方法也可用于测定蔗糖及总糖含量。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新鲜植物样品或烘干粉碎过的植物样品。

(二)试剂
1. 斐林试剂 A 液: 40 g CuSO 4 · 5H 2 O 溶解于蒸馏水定容至 1000 mL 。
2. 斐林试剂 B 液: 200g 酒石酸钾钠( KNaC 4 H 4 O 6 · 5H 2 O )与 150g NaOH 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 1000 mL 。
A 、 B 两液分别贮存,使用前等体积混合。
3. 0.1 %葡萄糖标准液:取 80 ℃下烘至恒重的葡萄糖 0.1000 g ,加蒸馏水溶解,定容至 100 mL 。
4. 0.1mol/LNaOH 。
5. 甲基红指示剂: 0.1 g 甲基红溶于 250 mL 60 %乙醇中。 6. 10 % Pb(Ac) 2 。 7. 饱和 Na 2 SO 4 。

(三)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离心机,水浴锅,具塞刻度试管,刻度吸管,容量瓶,研钵。

三、实验步骤
1 . 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 7 支试管,按表 24 – 4 分别加入各溶液。 将以上各管混合后加塞,于沸水浴中加热 15 min 。取出后自来水冷却, 1500 r/min 离心 15 min 。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在 590 nm 波长下比色,以蒸馏水作对照,读取吸光度。用空白管的吸光度与不同浓度糖的各管的吸光度之差为横坐标,对应的糖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取新鲜的植物样品洗净、擦干、剪碎,称取 3.00 g ,放入研钵中研磨至糊状,用水洗入大试管中。体积为 10 ~ 15 mL 时,加 2 ~ 3 滴甲基红指示剂,如呈红色,可用 0.1 mol/L 的 NaOH 中和至微黄色。若用风干样品,可称取干粉 3.00 g ,先在烧杯中用少量水湿润,然后用水洗入 250 mL 容量瓶中,如显酸性,可用上法中和。 将大试管置于 80 ℃的恒温水浴中保温 30 min ,其间摇动数次,以便将还原糖充分提取出来。对含蛋白质较多的样品,此间可加 10 % Pb(Ac) 2 ,除去蛋白质,至不再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时,加饱和 Na 2 SO 4 除去多余的铅离子。 30 min 后取出冷却,将提取液全部转入 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后过滤待测。
3. 样品测定 吸取 6 mL 待测液,加 4 mL 斐林试剂,其他操作与标准曲线相同,在 590 nm 波长下读取吸光度。以不含样品的空白管的吸光度减去样品管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糖含量。

㈡ 测定糖的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糖的测定方法
一般有四种方法:
1、 直接滴定法。

原理为 糖还原天蓝色的氢氧化铜为红色的氧化亚铜。缺点: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能对糖的测定造成影响。

2、 高锰酸钾滴定法。

所用原理同直接滴定法。缺点: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能对糖的测定造成影响,过程较为复杂,误差大。

3、硫酸苯酚法。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的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in以上。

缺点:如果水样呈橙红色(大部分水样为黄色),会对比色法造成较大的干扰。

4、蒽酮法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测定。

缺点:,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

综合比较;采用蒽酮法能将最为准确地测定尾水中糖的含量。

(一) 直接滴定法

Ⅰ、原理

v 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标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做指示剂,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用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样品溶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Ⅱ、仪器和试剂
1.仪器
酸式滴定管,可调电炉(带石棉板),250ml容量瓶。
2.试剂

1. 盐酸。

2.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与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 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4. 乙酸锌溶液:称取21.9 g乙酸锌,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6.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0g经过96℃±2℃干燥2h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L。此溶液相当于1mg/ml葡萄糖(注:加盐酸的目的是防腐,标准溶液也可用饱和苯甲酸溶液配制)。

7. 果糖标准溶液:按⑹操作,配制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1mg的果糖。

8. 乳糖标准溶液:按⑹操作,配制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1mg的乳糖。

9. 转化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526g纯蔗糖,用100ml水溶解,置于具塞三角瓶中加5ml盐酸(1+1),在68℃~70℃水浴中加热15min,放置至室温定容至1000ml,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1.0mg转化糖。

Ⅲ、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
⑴ 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2.50~5.00g固体样品(吸取25~50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摇匀。边摇边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及5ml亚铁氢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 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意:乙酸锌可去除蛋白质、鞣质、树脂等,使它们形成沉淀,经过滤除去。如果钙离子过多时,易与葡萄糖、果糖生成络合物,使滴定速度缓慢;从而结果偏低,可向样品中加入草酸粉,与钙结合,形成沉淀并过滤。)

⑵ 酒精性饮料:吸取100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⑶ 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10.00~20.00g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200ml水,在45℃水浴中加热1h,并时时振摇(注意:此步骤是使还原糖溶于水中,切忌温度过高,因为淀粉在高温条件下可糊化、水解,影响检测结果。)。冷后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沉淀。吸取200ml上清液于另一250ml容量瓶中,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及5ml亚铁氢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沉淀,静置30 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

⑷ 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100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备用。(注意:样品中稀释的还原糖最终浓度应接近于葡萄糖标准液的浓度。)

2.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注意:甲液与乙液混合可生成氧化亚铜沉淀,应将甲液加入乙液,使开始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重溶),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 ml葡萄糖标准溶液或其他还原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兰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或其他还原糖标准溶液总体积,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计算每10 ml(甲、乙液各5 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或其他还原糖的质量(mg)。(注意:还原的次甲基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恢复成原来的蓝色,所以滴定过程中必须保持溶液成沸腾状态,并且避免滴定时间过长。)

3. 样品溶液预测:吸取5.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 ml乙液,置于150 ml锥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控制在2 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褪去,出现亮黄色为终点。如果样品液颜色较深,滴定终点则为兰色褪去出现明亮颜色(如亮红),记录消耗样液的总体积。(注意:如果滴定液的颜色变浅后复又变深,说明滴定过量,需重新滴定。) 当试样溶液中还原糖浓度过高时应适当稀释,再进行正式测定,使每次滴定消耗试样溶液的体积控制在与标定碱性酒石酸酮溶液时所消耗的还原糖标准溶液的体积相近,约在10ml左右。当浓度过低时则采取直接加入10ml样品溶液,免去加水10ml,再用还原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体积与标定时消耗的还原糖标准溶液体积之差相当于10ml试样溶液中所含还原糖的量。

4. 样品溶液测定:吸取5.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 ml乙液,置于150 ml锥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在2 min内加热至沸,快速从滴定管中滴加比预测体积少1 ml的样品溶液,然后趁沸继续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终点。记录消耗样液的总体积,同法平行操作两至三份,得出平均消耗体积。

5. 计算
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以某种还原糖计)按下式计算。
X=〔A/(m×V/250×1000)〕×100
式中:X--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以某种还原糖计),单位 g/100g;
A—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乙液各半)相当于某种还原糖的质量,单位 mg;
m--样品质量,单位 g;
V--测定时平均消耗样品溶液的体积,单位 ml;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

滴定结束,锥形瓶离开热源后,由于空气中氧的氧化,使溶液又重新变蓝,此时不应再滴定。

(二)高锰酸钾滴定法

v 原理 将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经过滤,得到氧化亚铜沉淀,加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溶液将其氧化溶解,而三价铁盐被定量地还原为亚铁盐,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氧化亚铜的量,再从检索表中查出氧化亚铜量相当的还原糖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含量。

(三)硫酸苯酚法

Ⅰ、原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的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in以上。

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测定。

Ⅱ、试剂

1. 浓硫酸:分析纯,95.5%

2. 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3. 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每次测定均需现配)

4. 标准葡聚糖(Dextran,瑞典Pharmacia),或分析纯葡萄糖。

5. 15%三氯乙酸(15%TCA):15克TCA加8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6. 5%三氯乙酸(5%TCA):25克TCA加47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7. 6mol/L 氢氧化钠:120克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500ml水。

8. 6mol/L 盐酸

Ⅲ、操作。

1.制作标准曲线: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馏水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

2.样品含量测定:

①取样品1克(湿样)加1ml 15%TCA溶液研磨,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于10毫升离心管中,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重复3次。最后一次将残渣一起到入离心管。注意:总的溶液不要超出10毫升。(既不要超出离心管的容量)。

②离心,转速3000转/分钟,共三次。第一次15分钟,取上清液。后两次各5分钟取上清液到25毫升锥形比色管中。最后滤液保持18毫升左右。(测肝胰腺样品时,每次取上清液时应过滤。因为其脂肪含量大容易夹带残渣。)

③水浴,在向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6mol/L 盐酸之后摇匀,在96℃水浴锅中水浴2小时。

④定容取样。水浴后,用流水冷却后加入2毫升6mol/L 氢氧化钠摇匀。定容至25毫升的容量瓶中。吸取0.2 ml的样品液,以蒸馏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每次测定取双样对照。以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

Ⅳ、注意

(1)此法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糖仅制作一条标准曲线,颜色持久。

(2)制作标准线宜用相应的标准多糖,如用葡萄糖,应以校正系数0.9校正μg数。

(3)对杂多糖,分析结果可根据各单糖的组成比及主要组分单糖的标准曲线的校正系数加以校正计算。

(4)测定时根据光密度值确定取样的量。光密度值最好在0.1——0.3之间。比如:小于0.1之下可以考虑取样品时取2克,仍取0.2ml样品液,如大于0.3可以减半取0.1ml的样品液测定。

(四)蒽酮法

Ⅰ、实验原理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测定。

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和己糖,而且可以测所有的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

Ⅱ、试剂:

蒽酮试剂,0.20 g蒽酮溶入100 mL 95%浓硫酸中,冰箱保存;

Ⅲ、方法:

样品2.0 mL加5.0 mL蒽酮试剂,混匀,然后水浴煮沸1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在62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糖的浓度。(标线以葡萄糖为标样)

㈢ 定性测定糖的方法都有哪些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含量.糖在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糠醛再与蒽酮作用形成绿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糖含量有关.在625 nm波长下的OD值与糖含量成正比.由于蒽酮试剂与糖反应的呈色强度随时间变化,故必须在反应后立即在同一时间内比色.该实验方法简便,但没有专一性,绝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都能与蒽酮试剂反应,产生颜色.
【器材与试剂】
1.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电子天平,烘箱,刻度试管,漏斗
2. 实验试剂活性炭,乙醇
葡萄糖标准液:称取已在80℃烘箱中烘至恒重的葡萄糖100
mg,用80%乙醇配制成1000 ml溶液,即得每ml含糖为100
μg的标准液
蒽酮试剂:称取1 g
蒽酮,溶解于1000 ml稀硫酸(将760 ml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成1000
ml)溶液中,置于棕色瓶中,当日配置使用.
3.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或种子
【实验步骤】
1.
可溶性糖的提取
植物叶片或种子在110℃烘箱烘15
min,然后调至70℃过夜.干叶片磨碎后称取50 mg样品倒入10
ml刻度离心管内加入4 ml 80%乙醇,置于80℃水浴中不断搅拌40
min,离心,收集上清液,其残渣加2 ml 80%乙醇重复提2次,合并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10
mg活性炭,80℃脱色30 min,80%乙醇定容至10
ml,过滤后取滤液测定.
2.
绘制标准曲线
取20 ml带塞试管,编号,按下表配置系列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然后在每只试管中加入5
ml蒽酮试剂,混匀,盖上塞子,在沸水浴中煮沸10
min(水浴重沸后计时),取出,立即用水冷却至室温,在625nm波长下,分别测量各管的光密度值,用0号管调零.以光密度为纵坐标,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㈣ 有几种方法测定葡萄糖含量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有两种方法来测定。

第一种用菲林试剂来测定,原理为:

CH2OH(CHOH)4CHO+2[Ag(NH3)2OH](水浴加热)→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注意事项:⑴ 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⑵ 银氨溶液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⑶ 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⑷ 可加入氢氧化钠,以促进反应进行;

⑸ 银镜可用稀HNO3浸泡洗涤除去。

加热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也叫银镜反应。

第二种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来测定,原理为: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浓度高时生成黄色沉淀)

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

注意事项:⑴ 新制2Cu(OH)2悬浊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⑵ 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所用NaOH溶液必须过量。

⑶ 反应液必须直接加热至沸腾。

⑷ 葡萄糖分子中虽然含有醛基,但是d-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无法尝到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属于“右旋糖”。

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化学性质

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单糖。葡萄糖含五个羟基,一个醛基,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


用途:

生物培养基。金属还原剂。滴定硼酸的络合物形成剂。微量分析。测定全血葡萄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

正常人体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每公斤体重6毫克。是一种能直接吸收利用,补充热能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体内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同时供给热量,或以糖原形式贮存。能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是生物体内最为常见的能源物资。

㈤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方法有哪些啊 越多越好 谢谢哈

银镜反应[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
与氧气在加热、铜或银催化的条件下反应
婓林试剂
以上是检验的方法,定量的话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是滴定、光谱等

㈥ 测定糖含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 食品糖含量----品尝食物
2 血糖----血糖仪
3 尿糖----化验

㈦ 常用的测定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有哪些,各种基本原理是什么,检出限如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怎样

方法有银镜反应...

㈧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方法有哪些啊 越多越好

银镜反应[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
与氧气在加热、铜或银催化的条件下反应
婓林试剂
以上是检验的方法,定量的话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是滴定、光谱等

㈨ 糖含量测定的不同方法,各适用于哪些材料的测定

方法:

1、 直接滴定法:糖还原天蓝色的氢氧化铜为红色的氧化亚铜。

2、硫酸苯酚法: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的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

3、蒽酮法: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测定。

水果含糖量

含糖量在4%—7%之间的水果:西瓜、草莓、白兰瓜等。

含糖量在8%—10%之间的水果:梨、柠檬、樱桃、哈密瓜、葡萄、桃子、菠萝等。

含糖量在9%—13%之间的水果: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等。

含糖量在14%以上的水果: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含糖量

阅读全文

与其他测定糖含量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选择 浏览:228
狐臭治疗方法手术 浏览:351
找一下清理手机垃圾的方法 浏览:621
如何腌竹笋方法 浏览:291
如何了解字谜的方法 浏览:120
龙支付使用方法 浏览:415
烧烤烤盘使用方法 浏览:941
两轮特技训练方法 浏览:401
丹参染色鉴别方法 浏览:623
细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浏览:781
华为云电脑dnf游戏按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77
青光眼自我检测方法 浏览:409
水准测量车站检验方法 浏览:929
阴道冲洗器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103
快速教小孩算数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440
电容器的容量大小识别方法有哪些 浏览:354
大面积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791
戴尔电脑的使用方法 浏览:465
跳绳中学生训练方法 浏览:542
oppoa9手机震动关闭方法 浏览: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