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测定食品中水分通常有几种方法它们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如果是在线加测,在线测定被定义为生长线上实时的检测。主要的方法有两种:近红外测量法和微波测量法。其原理都是利用电磁波同水分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来进行测量的方法。德国默斯测MOSYE,专业从事水分在线测量。
⑵ 液限含水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液限含水量测定常用的试验方法有: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土的液限及塑限,采用碟式液限仪测定土的液限。
测量原理: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是根据圆锥仪的圆锥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量在双对数坐标上具有线性关系的特性来测定含水量的一种方法。
利用圆锥质量为76g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土在不同含水量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并绘制其关系直线图,在图上查的圆锥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液限,查的圆锥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量即为塑限。
液限含义
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用wL表示,我国采用锥式液限仪来测定。其工作过程是:将粘性土调成均匀的浓糊状,装满盛土杯,刮平杯口表面,将76克重圆锥体轻放在试样表面的中心,使其在自重作用下徐徐沉入试样。
若圆锥体经5秒种恰好沉入10mm深度,这时杯内土样的含水量就是液限wL值。为了避免放锥时的人为晃动影响,可采用电磁放锥的方法。
当土的含水率增加到超过液限时,土就由可塑状态转为流动状态,土粒之间几乎没有联结力。土的液限可以由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和碟式仪法试验测定。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规定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入土深度恰好17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17mm液限,入土深度恰好为1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
含水量,也叫水分含量,或含水率,这个在线检测的方法很多种,主要有MOSYE在线式微波水分仪和在线式近红外水分仪,具体要看实际应用工况来选择,工作原理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建议自己去网络搜搜。
⑷ 简答题 水分测定有哪几种主要方法
有三种测定方法:
⑸ 含水率在线检测有什么方法
含水率是工业农业原料检测、生产过程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目前,含水率在线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MOSYE微波水分仪和近红外水分仪,可以实现在线实时连续动态测量,满足卡车、皮带、输送带、烘干机、搅拌机、烧结机、料斗、储料仓、管道、螺旋输送机、溜槽、矿槽等各种工况下水分含量在线检测的需求。
⑹ 生药含水量的测定主要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药材
一般对容易吸湿发霉变质、酸败的生药规定水分检查,主要方法有:
●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其中烘干法最是常见,适用于生产的需要,检测生药水分含量,SFY-20A型药材水分测定仪
⑺ 土的含水率测定有哪几种方法
土的含水率试验方法有:
1、烘干法,适用于测定黏质土、粉质土、砂类土、砂砾石、有机质土和冻土土类的含水率;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料土(含有机质的土除外)的含水率;
3、比重法,仅适用于砂类土。
原来还有碳化钙气压法,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⑻ 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有哪些方法
第一法直接干燥法
1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2试剂
2.16N盐酸:量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2.26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2.3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N盐酸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6N氢氧化钠溶液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3操作方法
3.1固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1.0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称取2.00~10.0g切碎或磨细的样品,放入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3.2半固体或液体样品:取洁净的蒸发皿,内加10.0g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95~105℃干燥箱中,干燥0.5~1.0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然后精密称取5~10g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棒搅匀放在沸水浴上蒸干,并随时搅拌,擦去皿底的水滴,置95~105℃干燥箱中干燥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以下按3.1自“然后再放入95~105℃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起依法操作。
3.3计算
式中:X1——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m1——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和样品的质量,g;
m2——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
m3——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的质量,g。
第二法减压干燥法
4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指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的情况下失去物质的总量,适用于含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品。
5仪器
真空干燥箱。
6操作方法
按第3章要求称取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将干燥箱连接水泵,抽出干燥箱内空气至所需压力(一般为300~400mmHg),并同时加热至所需温度(50~60℃)。关闭通水泵或真空泵上的活塞,停止抽气,使干燥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经一定时间后,打开活塞,使空气经干燥装置缓缓通入至干燥箱内,待压力恢复正常后再打开。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0.5h后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恒量。
7计算
同3.3。
第三法蒸馏法
8原理
食品中的水分与甲苯或二甲苯共同蒸出,收集馏出液于接收管内,根据体积计算含量。适用于含较多其他挥发性物质的食品,如油脂、香辛料等。
9试剂
甲苯或二甲苯:取甲苯或二甲苯,先以水饱和后,分去水层,进行蒸馏,收集馏出液备用。
10仪器
水分测定器:如图所示。
11操作方法
称取适量样品(估计含水2~5ml),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新蒸馏的甲苯(或二甲苯)75ml,连接冷凝管与水分接收管,从冷凝管顶端注入甲苯,装满水分接收管。
加热慢慢蒸馏,使每秒钟得馏出液两滴,待大部分水分蒸出后,加速蒸馏约每秒钟4滴,当水分全部蒸出后,接收管内的水分体积不再增加时,从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冲洗。如冷凝管壁附有水滴,可用附有小橡皮头的铜丝擦下,再蒸馏片刻至接收管上部及冷凝管壁无水滴附着为止,读取接收管水层的容积。
(图略)
12计算
式中:X2——样品中水分的含量,ml/100g;
V——接收管内水的体积,ml;
m4——样品的质量,g。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提出,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