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目前测定cli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测定cli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2-16 12:14:30

A. 如何进入路由器的CLI界面

使用 Setup 模式可完成路由器的部分配置,但灵活性差,且有的配置无法实现。对路由器的一般配置方法,是使用其IOS的命令行界面(CLI),通过输入IOS命令来进行。本章叙述如何使用Cisco IOS 软件的命令行界面(CLI)进行路由器基本功能的配置。Cisco IOS在第2章已做了介绍,它既是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也是路由器的操作系统。
1. 普通用户模式(User EXEC)
普通用户模式用于查看路由器的基本信息,不能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在该模式下,只能够运行少数的命令。
该模式默认的提示符为:router>
进入方法:登录路由器后默认进入该模式
退出命令为:logout。
2. 特权用户模式(Priviledged EXEC)
特权用户模式可以使用比普通用户模式下多得多的命令。特权用户模式用于查看路由器的各种状态,绝大多数命令用于测试网络、检查系统等。保存配置文件,重启路由器也在本模式下进行。该模式不能对端口及网络协议进行配置。
该模式默认的提示符为:router#
进入方法: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并回车
退出方法:退到普通用户模式的命令为disable,退出命令行模式则使用命令exit。
3. 全局配置模式(Global Configuration)
全局配置模式用于配置路由器的全局性的参数,更改已有配置等。要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必须首先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进入该模式前,必须指定是通过终端或是网络服务器进行配置。
全局配置模式的默认提示符为:router(config)#
进入方法:输入命令config terminal
退出方法:可使用exit或 end或按〈Ctrl〉+〈Z〉组合键退到特权模式。
4. 接口(或称端口)配置模式(Interface Configuration)
接口配置模式用于对指定端口进行相关的配置。该模式及后面的数种模式,均要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方可进入。为便于分类记忆,都可把它们看成是全局配置模式下的子模式。
默认提示符:router(config-if)#
进入方法:在全局配置模式下,用interface命令进入具体的端口
router(config-if)#interface interface-id
退出方法:退到上一级模式,使用命令exit;直接退到特权用户模式,使用end命令或按〈Ctrl〉+〈Z〉键。
例如,进入以太网接口配置模式:
router (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
5. 子接口(或称子端口)配置模式(Subinterface Configuration)
子端口是一种逻辑端口,可在某一物理端口上配置多个子端口。
默认提示符:router (config-subif) #
进入方法:在全局或接口配置模式下用interface命令进入指定子端口
router (config-if)#interface interface-id.subinterface-number multipoint|point-to-point//配置多点连接或点到点连接子接口
退出方法:同上一配置模式的。
例如给ethernet 0配置子接口0.0:
router(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 //以太网子接口无需关键字multipoint|point-to-point
router(config-subif)#
6. 控制器配置模式(Controller Configuration)
控制器配置模式用于配置T1或E1端口。
默认提示符:router (config-controller) #
进入方法:在全局配置模式下,用controller命令指定T1或E1端口
router (config) #controller e1 slot/port or number
退出方法:同上一配置模式的。
7. 终端线路配置模式 (Line Configuration)
用于配置终端线路的登录权限。
默认提示符:router(config-line)#
进入方法:在全局配置模式下,用line命令指定具体的line端口
router (config) #line number or {vty|aux|con} number
退出方法:同上一模式。
例如,配置从Console口登录的口令:
router(config)#line con 0
router(config-line)#login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sHi123 //设置口令为sHi123
又如,配置Telnet登录的口令:
router(config)#line vty 0 4
router(config-line)#login
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password-string
Cisco路由器允许0~4共5个虚拟终端用户同时登录。
8. 路由协议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uration)
用于对路由器进行动态路由配置。
默认提示符:router (config-router)#
进入方法:在全局配置模式下,用router protocol-name命令指定具体的路由协议
router (config) #router protocol-name[option]//有的路由协议后面还必须带参数
退出方法:同前一模式。
例如,进入RIP路由协议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又如,进入IGRP路由协议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igrp 60//60是假设的自治域系统号,需要带上
9. ROM检测模式
如果路由器在启动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IOS映像时,就会自动进入ROM检测模式。在该模式中,路由器只能进行软件升级和手工引导。

B. 电脑的CMD命令和路由器的CLI命令

1.CMD是程序名.CLI是一种模式.一般操作系统有两个模式.一个GUI.一个CLI.GUI就是图形化模式.CLI就是命令行模式.(其实路由器都有GUI.只要你打开路由器的HTTP服务.就在全局控制那里打HTTP SERVER命令就可以.但跟CLI没区别的.)
2.是的.你登陆路由器之后你的电脑相当于显示器.路由器相当于主机.你给路由器发送命令.路由器处理后回应给你在CMD显示出来.(其实那个时候不应该叫CMD了.你只是用CMD来运行TELNET.TELNET在windows下其实是一个程序.)
3.是的.你见过哪个路由器有显示屏的.?
4.没分别的.只是两种不同的操作方式而已.还有就是127.0.0.1不是路由器的服务IP.这个是本地回环.简单来说就是你自己的ip地址.比如你叫张小明.对于你自己来说可以叫张小明.也可以叫"我".而张小明相当于192.168.1.X.而"我"就相当于127.0.0.1.你可以用两个方法称呼自己.但别人只可以叫你张小明.不可以叫你做"我".明白了吧..
5.真正的路由器有很多形状.低端的有月饼盒大小.高端的冰箱大小.
问题补充:
如刚刚所说.两种方法都可以入.只是方式不同.192.168.0.1的进入方法是路由器开放了80端口(也就是HTTP协议哪个端口)跟23端口(telnet协议的端口)而已.区别就是.个人习惯敲命令比用鼠标按快..(相对于有经验者而言..弱弱的自大一下.哇咔咔..)

C. 常见访问cli接口的方法有哪些

常见访问cli接口的方法有哪些
并行接口又简称为“并口”。目前,计算机中的并行接口主要作为打印机端口,使用的不再是36 针接头而是25 针D 形接头。所谓“并行”,是指8 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传送速度大大提高,但并行传送的线路长度受到限制 ,因为长度增加,干扰就会增加,数据也就容易出错。现在有5 种常见的并口:4 位、8 位、半8 位、EPP 和ECP,大多数PC 机配有4 位或8 位的并口,支持全部IEEE1284 并口规格的计算机基本上都配有ECP 并口。

D. 在Linux系统管理中,使用命令型见面(即CLI)方式与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方式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命令行是Linux的强项,图形界面到目前为止还会时不时的崩溃。

E. 如何编写高性能 CLI 程序的简要分析

可提高 CLI 程序性能的一些技术及实例分析

实例的测试环境

本文中,所有实例都是在以下的环境中测试并得出结论的:Client 与 server 在不同的物理主机上,它们之间通过 1000M 的以太网相连。


不同环境下,测试得到的各个指标的绝对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关注的只是程序优化前后执行所需时间的一个对比,所以只要程序优化前后测试的环境是一样的,测试得到的结果就是有意义的。


各指标的测试结果均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分离 SQL 语句的 Prepare 与 execute

CLI 提供了两种执行 SQL 语句的方法:SQLPrepare() 与 SQLExecute() 顺序的分步执行;使用 SQLExecDirect() 来直接预处理以及执行一个 SQL 语句。


在编写代码的时候,使用 SQLExecDirect() 会使代码显得更简洁和容易操作,但是程序的执行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将 SQL 语句的预处理与执行分别在不同的步骤中完成,当需要再次执行这个 SQL 语句的时候,可以省略 prepare 过程而直接执行。这会在两个方面使性能得到提高:减少网络上请求 - 应答的交互次数以及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减少 server 端的数据处理量。


下面这段程序展示了如何使用 SQLPrepare() 与 SQLExecute() 来向表中插入数据,插入的行数由 recordNum来确定。

从上图来看,Array size 设置的越大,执行相同的任务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少,但是,这并不表明 Array size 设置的越大越好。从上图分析发现,Array size 从 10 提高的 50,执行时间几乎减少了一倍(14 秒);但是,把 Array size 从 200 提高到 500 时,执行时间只是减少了 20% (约 3 秒)。Array size 的设置还受内存的限制,此值设置的越大,就会占用更多的内存。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的环境来调节 Array size,来达到资源的使用和效率的一个平衡。


CLI 中还有一种技术类似于 Array 操作,即 Compound SQL, 它的原理是将一系列的 SQL 同时发送到数据库的 server 端执行,只返回最后的结果。这种技术在性能上的提高得益于减少了网络流量,其实每一条 SQL 语句还是独立执行的。Compound SQL 性能比普通执行 SQL 语句要好,但是比 SQL 语句的 Array 操作性能要低。


使用文件绑定来提高 LOB 操作的性能

LOB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类型,这种数据类型用来存储大块的数据,其上限为 2GB。如果一个应用程序需要将整个文件的内容作为表中一个类型为 LOB 的列的值,在将向本列插入数据的时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文件中的内容分片的读出、发送给数据库;然而,我们还有一种更有效率的方法,即将这个文件直接绑定到 SQL 语句的 parameter 上。


下面我们分别测试分析这两种方法的效率,并且分析为什么直接绑定文件到参数上会有性能的提升。

F. 怎么测试angular/cli安装成功

angular原声的ng-view一个页面只能有一个吧,所以我觉得是不能嵌套ng-view的建议全部换成ui-view来控制,这样就能嵌套view啦

G. vue-cli监听组件加载完成的方法

在使用vue-cli开发项目时遇到过一个问题,要求是页面组件全部加载完成后再执行某个函数,给上代码参考,方法可能有点笨,好在实现了功能。
1、安装vuex
npm
install
vuex
--save
2、在项目目录下找到store.js文件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x
from
'vuex'
Vue.use(Vuex)
//监听nav模块加载完
const
m_classifyone
=
{
state:
{
count:0
},
mutations:
{
increment
(state)
{
state.count++
}
}
}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moles:
{
a:
m_classifyone,
b:
m_classifyonepage,
c:currentpage
}
})
export
default
store;
3、在子组件中
created(){
//数据请求完成后
this.$post(address.addr+controll.mallcontroll+'/getMallHome').then(message
=>
{
//这里使用箭头函数是为了不改变this指向
this.$store.commit('increment');
})
}
4、通过store判断子组件数据加载完成
mounted(){
//通过store判断当前组件是否加载完成,加载完成执行页面框架
var
count
=
0;
let
countfn
=
function(count){
if(count>0){
//子组件加载完成清除计时器,调用方法
clearInterval(st)
pagef.pageFramefn();
}
}
let
st
=
setInterval(e
=>
{
count
=
this.$store.state.a.count;
countfn(count)
})
//通过store判断当前组件是否加载完成,加载完成执行页面框架
}
以上这篇vue-cli监听组件加载完成的方法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在vue-cli中组件通信的方法vue
父组件调用子组件方法及事件详解vuex
中的
state
在组件中如何监听vue路由组件按需加载的几种方法小结vue实现图片加载完成前的loading组件方法

H. Php cli是守护进程的吗

php_cli模式简介

php-cli是php Command Line Interface的简称,如同它名字的意思,就是php在命令行运行的接口,区别于在Web服务器上运行的php环境(php-cgi, isapi等) 也就是说,php不单可以写前台网页,它还可以用来写后台的程序。 PHP的CLI shell脚本适用于所有的PHP优势,使创建要么支持脚本或系统甚至与GUI应用程序的服务端!——注:windows和linux下都支持php_cli模式

PHP-cli应用场景:

1.多线程应用
这方面的好处,引用鸟哥的话:

优点:
1. 使用多进程, 子进程结束以后, 内核会负责回收资源
2. 使用多进程,子进程异常退出不会导致整个进程Thread退出. 父进程还有机会重建流程.
3. 一个常驻主进程, 只负责任务分发, 逻辑更清楚.

php的多线程—没错就是php多线程应用,虽然大家都普遍认为php没有多线程(curl属于模拟多线程而不是真实的),但是在php_cli模式下的php彻底的是属于多线程。这个时候php属于linux的一个守护进程。 在本人之前写过的《PHP多线程批量采集下载美女图片(续)》的时候在采集程序里虽然使用curl来模拟多线程,但是在浏览器执行的时候也是会遇到执行超时或内存abort而导致程序中断,(要尝试几次才可以彻底成功),但是如果在php-cli模式下执行,你就会发现这个程序执行的很快,php多线程执行的优势被彻底表现出来了.

备注:这种多线程方式不是很成熟,不适合大规模的生成应用,偶尔使用还是可以的

2.定时执行php程序

利用linux的cron方式,那么这个方式是如何定时执行php程序?请看下文

3.开发桌面程序

你可以做您的Windows或Linux中使用PHP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应用!所有你需要的是PHP的命令行接口和一包GTK。这将允许建立真正的便携式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呵呵,之前只是知道php可以做桌面程序,现在才知道是使用php_cli模式),并且不需要学习别的。

4.编写PHP的shell脚本
如果你不会bash shell或者Perl等的使用,但是你又需要一些脚本去执行的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使用你熟悉的php编写shell脚本,这个时候你是不是突然感觉PHP是不是太强大了!—–真正做到一种语言,到处开发!

PHP_CLI使用方法

win下面的执行方法:
假设php.exe 在D:xamppphp在dos命令在可以这个执行: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D:xamppphpphp.exe D:xampphtdocstest.php

就可以执行test.php这个文件了 。这里推荐win平台下xampp集成环境,真正比wamp强大N倍,这个集成包可以直接进入dos模式。

linux下php_cli使用
首先找到你安装php的路径,以我为例:



当然实现的方法不止一个,大家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实现!

例外关于php的cli还有很多参数可以加入:具体可以参考:http://php.net/manual/en/features.commandline.php

关于定时执行
cron是一个linux下的定时执行工具,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运行作业,周期性作业,比如备份数据 打开/etc/crontab,添加: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usr/bin/php -f /data/htdocs/test.php

I. 方法和分类

(一)评价程序

(1)明确任务,制订工作方案。

(2)分析和设计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3)整理资料,如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1∶5万土壤图、1∶5万水利灌溉图以及1∶5万地形图。

(4)拟定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和方法。

(5)选定各种地类的参评因子、权重、限制因子,确定适宜级别,划定评价基本单元。

(6)开发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7)计算,综合评价确定土地类型的分类,即高度适宜(Ⅰ级)、中等适宜(Ⅱ级)、基本适宜(Ⅲ级)和不适宜(Ⅳ级)。

(8)编绘土地适宜性评价图。

(9)编写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报告。

(二)评价对象和评价因素

1.评价对象

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1∶5万土壤图、1∶5万水利灌溉图以及1∶5万地形图为基础资料。评价系统采用在土地类型基础上进行评分以及划出类别。按土地利用现状的不同类型划分为田类和非田类两大类,其中田类包含灌溉水田(11)和望天田(12),非田类包含水浇地(13)、旱地(14)、菜地(15)、园地(21)、桑园(22)、茶园(23)、橡胶园(24)、其他园地(25)、有林地(31)、灌木林(32)、疏林地(33)、未成林造林地(34)、迹地(35)、苗圃(36)、天然草地(41)、改良草地(42)、人工草地(43)。评价分类为四类,即高度适宜(Ⅰ级)、中等适宜(Ⅱ级)、基本适宜(Ⅲ级)和不适宜(Ⅳ级)。

2.评价单元

采用最新的 1∶1 万土地资源详查地块为评价单元,确保评价单元的精度。

3.评价因子选择

参评因素包括水文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农田基本建设情况,形成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图 5-2)。

图 5-2 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图

(三)评价因素权重

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因素权重采用特尔菲法,经过专家们三轮打分,最终得出 11 个土地适宜性因素的权重值(表 5-3)。

表 5-3 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及其权重分值表

(四)土地评价因素记分规则的制定

土地评价因素指标分值的基本要求就是反映土地限制性情况。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分值是根据某诊断指标确定。对于土地质量分数,分值越大,说明该土地限制性越大,质量越差;反之,分值越小,限制性越小,质量越好。

土地适宜性因素指标分级及分值计算方法是建立在因素与土地质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因素与土地质量的关系,建立起各因素与土地利用、土地效益的相关模型,计算相关程度及其变动规律。

作用分值与土地质量优劣成负相关。对因素各指标值的得分计算或赋值方法,一般是土地质量越好,得分值越低,总分值越小;反之亦然。

分值体系采用 0 ~ 100 分的封闭区间。因素指标优劣均在 0 ~ 100 分内计算其分值。最劣的条件取值 100,相对最优的条件取值 0 分,其余得分值据此推算。

作用分值只与适宜性因素的显着作用区间相对应。土地质量优劣受适宜性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因素也不是所有指标值的变化都对土地优劣起显着作用。得分值体现适宜性因素的相对优劣,进而影响土地等别,只有在显着作用区间内考虑指标的相对得分值才能衡量土地质量的相对优劣。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指标分级结果如下:

1.有效土层厚度

分为 4 级:

1 级,有效土层厚度< 30 厘米;

2 级,有效土层厚度为 30 ~ 60 厘米;

3 级,有效土层厚度为 60 ~ 100 厘米;

4 级,有效层厚度≥ 100 厘米。

2.表层土壤质地

分为 4 级,即砾质土、粘土、沙土和壤土。

1 级,砾质土,即按体积计,直径大于 3 ~ 1 毫米的砾石等粗碎屑含量大于 10%;包括前苏联卡庆斯基制的强石质土,1978 年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制定的多砾质土;

2 级,砂土,包括前苏联卡庆斯基制的紧砂土和松砂土,1978 年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制定的中国土壤质地试行分类中的砂土;

3 级,粘土,包括前苏联卡庆斯基制的粘土和重壤,1978 年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制定的中国土壤质地试行分类中的粘土;

4 级,壤土,包括前苏联卡庆斯基制的砂壤、轻壤和中壤,1978 年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制定的中国土壤质地试行分类中的壤土。

3.土壤有机质含量

分为 6 级:

1 级,土壤有机质含量< 0.6%;

2 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0.6% ~ 1.0%;

3 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1.0% ~ 2.0%;

4 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2.0% ~ 3.0%;

5 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3.0% ~ 4.0%;

6 级,土壤有机质含量≥ 4.0%。

4.土壤 pH 值

分为 5 级:

1 级,土壤 pH 值< 4.5, ≥ 9.0 ;

2 级,土壤 pH 值为 4.5 ~ 5.0 ;

3 级,土壤 pH 值为 5.0 ~ 5.5, 8.5 ~ 9.0 ;

4 级,土壤 pH 值为 5.5 ~ 6.0,7.9 ~ 8.5 ;

5 级,土壤 pH 值为 6.0 ~ 7.9。

5.地形坡度

分为 6 级:

1 级,地形坡度≥ 25°;

2 级,地形坡度为 15°~ 25°;

3 级,地形坡度为 8°~ 15°;

4 级,地形坡度为 5°~ 8°;

5 级,地形坡度为 2°~ 5°;

6 级,地形坡度< 2°,梯田按< 2°坡耕地对待。

6.剖面构型

分为 7 级:

1 级,通体砂、通体砾;

2 级,砂 / 粘 / 砂、壤 / 砂 / 砂;

3 级,粘 / 砂 / 粘、通体粘;

4 级,砂 / 粘 / 粘、壤 / 粘 / 粘;

5 级,壤 / 粘 / 壤;

6 级,粘 / 砂 / 砂;

7 级,通体壤、壤 / 砂 / 壤。

7.地表岩石露头度

分为 4 级:

1 级,岩石露头≥ 25%,对耕作已有较大影响,进行人工作业难度较大;

2 级,岩石露头为 10% ~ 25%,对耕作有较大影响,已不方便进行机耕操作,但人工作业仍较方便;

3 级,岩石露头为 2% ~ 10%,对耕作有一定影响,但仍能进行普通机耕操作;

4 级,岩石露头< 2%,不影响耕作。

8.灌溉保证率

分为 4 级:

1 级,无灌溉设施;

2 级,一般满足,有灌溉系统,但在大旱年不能保证灌溉的水浇地;

3 级,基本满足,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在关键需水生长季节有灌溉保证的水浇地;

4 级,充分满足,包括水田、菜地等可随时灌溉的水浇地。

9.灌溉水源

分为 3 级:

1 级,深层地下水灌溉;

2 级,浅层地下水灌溉;

3 级,地表水灌溉。

10.排水条件

分为 4 级:

1 级,无排水体系(包括抽排),一般年份在大雨后有洪涝发生(田面积水≥ 3 天);

2 级,排水体系(包括抽排)一般,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发生(田面积水 2 ~ 3 天);

3级,排水体系(包括抽排)基本健全,丰水年暴雨后有短期洪涝发生(田面积水1~2天);

4 级,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包括抽排),无洪涝灾害。

11.障碍层距地表深度

分为 3 级:

1 级,< 30 厘米;

2 级,30 ~ 60 厘米;

3 级,60 ~ 90 厘米。

(五)制定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记分规则表

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分值,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制定了“田类 -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 - 质量分”记分规则表(表 5-4)“;非田类 -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 - 质量分”记分规则表(表 5-5)。

表 5-4 “田类 -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 - 质量分”记分规则表

续表

表 5-5 “非田类 - 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 - 质量分”记分规则表

续表

(六)计算方法

土地适应性评价分值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其公式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海南卷)

式中:

Clij——土地适宜性评价分值;

i——地块单元编号;

j——地类编号;

k——适宜性评价因素编号;

m——适宜性评价因素数目;

ωk——第k个适宜性评价因素的权重;

fijk——第i个地块单元内第j种地类第k个适宜性评价因素的指标分值,取值为0~100。

(七)分类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为高度适宜(Ⅰ)、中等适宜(Ⅱ)、基本适宜(Ⅲ)和不适宜(Ⅳ)4种情况。根据不同的地类情况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标准,具体见表5-6。

表 5-6 海南土地适宜性评价标准表

说明:分值范围界限下含上不含。

J. CLI CLR CTL的全称与作用分别是什么

编辑词条 C++/CLI 什么是C++/CLI呢?C++当然指的是Bjarne Stroustrup在BELL实验室发明的C++语言,它实现了运行时取得速度和尺寸最佳化的静态对象模型,然而它除了堆分配外不支持程序的动态修改,它准许无限地接近底层设备,但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几乎无法操作活动类型,也无法操作与程序相关联的底层结构。Herb Sutter,C++/CLI的主要构造者之一,称C++是一门“混凝土”式的语言。
CLI指的是通用语言结构,一种支持动态组件编程模型的多重结构,在许多情况下,这代表了一个与C++对象模型完全颠倒了的模式。一个时实的软件层,有效地执行系统,在底层操作系统与程序之间运行。操作底层的设备受到一定的限制,操作执行程序中的活动类型及与程序相关联的下部结构得到了支持。反斜杠(/)代表C++和CLI的捆绑,这个捆绑带来的细节问题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所以,“什么是C++/CLI”问题的最初、最接近答案是:它是静态C++对象模型到CLI的动态组件对象编程模型的捆绑。简而言之,它就是你如何用C++在.NET中编程,而不是C#或Visual Basic.NET。象C#和CLI本身一样,C++/CLI正在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主持下进行标准化,以最终符合ISO标准。
实时通用语言(CLR)是CLI的微软版本,它非常适用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相似地,Visual C++2005是C++/CLI的实现。
作为第二个近似的答案,我认为C++/CLI是.NET编程模式与C++的结合,正如以前将模板与C++结合起来产生的泛型编程。所有这种结合中,企业所拥有的C++的投资以及开发人员使用C++的经验将得到保存,而这恰恰是使用C++/CLI进行开发的重要基础。
学习C++/CLI的方法
在设计C++/CLI语言中涉及三个方面问题,这同样贯彻于所有的其他程序开发语言:一是语言级的语法向底层通用类型系统(简称CTS)的映射;二是向程序开发人员提供的CLI的底层细节结构的级别选择;三是超越CLI的直接支持,提供额外的功能性函数的选择。
第一条对于所有的CLI语言来说都大致相同,第二条和第三条对于不同的CLI语言来说是不同的,相互区别的。根据你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你将选择这种或那种语言,也有可能混合使用多种CLI语言。学习C++/CLI涉及到了解它在设计过程中的所有这些涉及方面。
从C++/CLI到CTS的映射?
使用C++/CLI编程时间了解底层的CTS非常重要。CTS包括以下三种常用类的类型:
1、多态引用类型,这正是对于所有继承类所要使用的。
2、非多态值类型,这用于实时高效的具体类型,例如数值类型。
3、抽象的接口类型,这用于定义一个操作集,也可以用于实现接口的引用或值类型集合。
这个设计方面的问题,即将CTS映射到语言内建的数据类型集合,通常同样贯穿于所有的CLI语言,虽然不同的CLI语言语法不同。所以,在C#中你可能这么写:
abstract class Shape { ... } // C#
来定义了一个Shape基类,从该类将导出几何对象,然而在C++/CLI你将这么写:
ref class Shape abstract { ... }; // C++/CLI
上述代码说明了底层的C++/CLI引用类型。这两种声明在内层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相似地,在C#中你这么写:
struct Point2D { ... } // C#
来定义一个具体的Point2D 类,然而在C++/CLI中这么写:
value class Point2D { ... }; // C++/CLI
C++/CLI支持的类型集合代表了CTS与本地设备的综合,这决定了你的语法选择,例如:
class native {};
value class V {};
ref class R {};
interface class I {};
CTS也支持与本地列举类型稍微不同的列举类类型。当然,对于上述两者CTS是都支持的。例如:
enum native { fail, pass };
enum class CLIEnum : char { fail, pass};
相似地,CTS支持它本身的数组类型,并且它再一次将其与本地数组在行为上区分开来。同时,微软再次为这两种类型提供了支持。
int native[] = { 1,1,2,3,5,8 };
array<int>^ managed = { 1,1,2,3,5,8 };
那种认为一种CLI语言比其他CLI语言在向底层的CTS映射中表现的更出色或更完美都是不确切的,相反,每种不同的CLI语言代表着对CTS底层对象模型的不同理解,在下一节你将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CLI的细节
设计一个CLI语言时第二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将CLI的底层执行模式融入到语言的细节级别。这种语言用于解决什么问题?这种语言是否有必须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这种语言可能吸引什么样的程序开发人员?
例如,值类型存在于托管堆上,在很多情况下值类型可以看到它们自身的存在。
1、通过隐含的加箱操作,当一个值类型的实例被分配给一个对象或当一个虚拟的方法通过一个值类型来调用;
2、当这个值类型被当作应用引用类类型的成员时;
3、当这个值类型 被当作CLI数组成员时;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况下开发人员是否被允许操作值类型的地址是CLI语言设计时必须应该予以考虑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在垃圾收集器扫描紧缩状态下,位于托管堆上的任何对象非常可能面对重新定位问题。指向对象的指针可以实时跟踪并修改。开发人员不能自己手动跟踪,所以,如果你获许取得一个可能位于托管堆上的值类型的地址时,除了本地指针外,还需要有一个跟踪形态的指针。
销售商考虑的是什么?那就是需要简单和安全,在语言中直接提供跟踪一个对象或集合的指针使语言复杂化,没有这种支持,将减少复杂程度,可资利用的、潜在的程序开发人群可能会增加,此外,准许程序开发人员操作生命短暂的值类型,增加了错误产生的可能性,程序开发人员可能有意无意地对内存进行错误操作,不支持跟踪指针,一个潜在的更安全地实时环境产生了。
另一方面,效率和灵活性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每一次向同一个对象分配值类型时,一个全新的数值加箱操作发生了,准许存取加箱值类型允许在内存中进行更新,这可能在性能上产生了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没有跟踪形态的指针,你无法用指针算法重新声明一个CLI数组,这意味着CLI数组不能使用标准模板库进行重新声明,也不能使用一般的算法。准许操作加箱数值使设计具有更大地灵活性。
微软在C++/CLI中选择地址集合模式来处理托管堆上的值类型。
int ival = 1024;
int^ boxedi = ival;
array<int>^ ia = gcnew array<int>{1,1,2,3,5,8};
interior_ptr<int> begin = &ia[0];
value struct smallInt { int m_ival; ... } si;
pin_ptr<int> ppi = &si.m_ival;
典型地C++/CLI开发人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程序员,承担着提供下层内部构造和有组织的应用程序的任务,而这些恰恰是未来商业发展的基础。C++/CLI开发人员必须兼顾可测量性和可执行性,所以必须在系统的高度级上来看待CLI下层结构。CLI细节水平反映了开发人员的脸色。
复杂性本身并不代表对质量的否定,人类比单细胞细菌复杂的多,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然而,当表达一个简单的概念变的复杂化后,这常常被认为是一件坏事。在C++/CLI中,CLI开发团队已经试着提供一种精巧的方法来表达方式一个复杂的事情。
额外增加的功能
第三个设计方面是特定功能性的语言层,它远远超过CLI所提供的直接支持,虽然这可能需要在语言层支持和CLI底层执行模式间建立一个映射。但在某些情况下,这恰恰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无法调节CLI的行为。这种情况的例子就是在基类的构造及析构函数中定义虚函数。根据ISO-C++在这种情况下的语言学,需要用每一个基类的构造和虚构函数重新设置虚拟表,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虚拟表句柄是实时管理的,而不是某一个语言来管理。
所以,这个设计方面是在完美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妥协产物,C++/CLI提供的额外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获取资源的一种形式是对于引用类型的初始化,此外,提供一种自动化工具,用于占用较少资源、所谓的可确定性自动消亡的垃圾收集类型对象。
2、一种深度拷贝形式的语法与C++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分配操作符相一致,但其并不适用与值类型。
3、除了最初的一般性CLI机制外,还有对于CTS类型的C++模板直接支持。这些是我第一篇文章中讨论的主题。此外,还提供了针对CLI类型的可校验STL版本。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确定性消亡问题。在垃圾搜集器重新声明一块与对象相关联的内存之前,一个相关的消亡方法,如果存在的话,将被调用。你可以认为这种方法是超级析构函数,因为它与对象的程序生命期无关。这就叫做终结。终结函数是否调用以及什么时间调用都没有明确规定,这就是垃圾收集器的非确定性终结。
在动态内存管理的情况下,非确定性终结工作非常好,当可用内存变的越来越少时,垃圾收集器介入并开始着手解决问题。然而,非决定性终结也有工作不好的时候,当一个对象维护一个重要资源,例如一个数据库连接、锁定某些类别、或者可能是本地的堆内存。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不需要,应立即释放资源。目前CLI所支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于一个类通过执行IDisposable接口提供的Dispose方法释放资源。这里的问题是执行Dispose方法需要一个清晰的声明,所以它也就不可能存在调用。
最基本的C++中的设计模式是上述的通过初始化来获取资源,这意味着类使用构造函数来获取资源,相反,类使用析构函数来释放资源。这些行为由类对象在生存期内自动管理。
下面是引用类释放资源时所做的顺序动作:
1、 首先使用析构函数来封装所有与释放类有关的资源时所必须的代码;
2、 析构函数自动调用后,结束类对象的生命期。
对于引用类型来说,CLI没有类析构函数的概念,所以析构函数不得不映射为在底层执行的其它代码。此时,在内部,编译器执行以下操作:
1、 类让其基类列表继承自IDisposable接口;
2、 析构函数转换成IDisposable的Dispose方法。
以上实现了目标的一半,一种实现析构造函数自动调用的方法仍然需要,对于引用类型,一种特殊的基于栈的符号得到支持,也就是说,一个对象的生命期与它的声明范围有关。在内部,编译器将符号转换为在托管堆上分配引用对象。随着作用域的终结,编译器插入一个Dispose方法-用户定义的析构函数。与对象有关的内存的收回在垃圾收集器的控制下得到执行。
C++/CLI并不是将C++拓展到一个托管的世界,更确切的说,它代表一个完全综合的范例,某种程度上就象当初将泛编程模式和多重继承综合进该语言一样。我认为C++/CLI开发小组做了一项非常卓有成效的工作。
小结
C++/CLI代表托管和本地编程的结合。在反复过程中,这种综合已经通过源级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平等地组件和二进制元素得到了完成,包括混合模式(本地和CTS类型的源级混合,还有一个本地及CLI对象文件的二进制混合),纯模式(本地和CTS类型的源代码级混合,所有的都被编译为CLI对象文件),本地分类(可以通过一个特定的打包类来保持CTS类型),和CTS分类(可以保持本地类型为指针)。
当然,C++/CLI开发人员也可以单独使用CLI类型来编程,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供伺服状态下的可校验代码,例如可以作为SQL Server2005的一个SQL存储过程。
现在,还是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什么是C++/CLI?它是进行.NET编程模式的最佳切入点。对于C++/CLI,有一个来自C++的迁移路径,它不仅包含C++的底层基础,而且也需要C++编程经验,对于这些,我感到非常满意。
C++/CLI(CLI:Common Language Infrastructure)是一门用来代替C++托管扩展(下文使用MC++指代)新的语言规范。重新简化了C++托管扩展的语法,提供了更好的代码可读性。和微软.NET的其他语言一样,微软向ECMA提交了C++/CLI的标准。C++/CLI现在可以在Visual C++ 2005上开发。C++/CLI的部分特性已经申请了专利。
1 语法改变
C++/CLI是一门独立的语言(比如新的关键字),而不是像C++托管扩展一样是C++的超集 (C++托管扩展有一些不标志的关键字如__gc和__value)。所以,C++/CLI对于这些语法有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去除了一些意义不明确的关键字,增加了一些.NET的特性.
很多不一致的语法,像MC++的不同版本用法的操作符new()被区分开:在C++/CLI,.NET引用类型的创建要使用新的关键字gcnew。并且C++/CLI增加了新的泛型概念(与C++ templates相似,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1.1 句柄(Handle)
回到MC++,有两类指针: 用__nogc标识的指针是传统意义上的C++指针,而用__gc标识的指针为.NET中的引用。但在C++/CLI里,唯一的指针就是传统意义上的C++指针,而.NET引用类型使用一个“句柄”来获取,使用新的语法“类名^”代替了MC++的“类名*”。新的句法使得托管和非托管代码混合开发更加方便;它指明了对象将会被垃圾回收器自动销毁还是手动销毁。
范例代码:
// C++托管扩展
#using <mscorlib.dll>
using namespace System::Collections;
__gc class referencetype
{
protected:
String* stringVar;
int intArr __gc[];
ArrayList* doubleList;
public:
referencetype(String* str,int* pointer,int number) // 哪个是托管的?
{
doubleList = new ArrayList();
System::Console::WriteLine(str->Trim() + number.ToString());
}
};
// C++/CLI
#using <mscorlib.dll>
using namespace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ref class referencetype
{
protected:
String^ stringVar;
array<int> intArr;
List<double>^ doubleList;
public:
referencetype(String^ str,int* pointer,int number) // 不会再分不清了吧?
{
doubleList = gcnew List<double>();
System::Console::WriteLine(str->Trim() + number);
}
};
1.2 跟踪引用(Tracking reference)
C++/CLI里的一个“跟踪引用”也是一个句柄,但它是传地址而不是传值。等同于在C#中加了“ref”关键字,或Visual Basic .NET的“ByRef”。C++/CLI使用“^%”语法来定义一个跟踪引用。与传统C++中的“*&”语法相似。
下面的示例了“跟踪引用”的使用。如果把“^%”改成“^”(也就是使用普通的句柄),10个字符串将不会被修改,而只会生成那些字符串的副本,这些都是因为那些引用已经不是传地址而是传值。
int main()
{
array<String^>^ arr = gcnew array<String^>(10);
int i = 0;
for each(String^% s in arr)
s = gcnew String(i++.ToString());
return 0;
}
上面的代码示例了用户如何用C++/CLI做一些其他.NET语言不能做的事情,比如C#就不允许在foreach循环中这样做。例如foreach(ref string s in arr)在C#中是非法的。
1.3 析构(Finalizer/Destructor)
C++/CLI的另一个变化就是使用“!类名()”来声明一个托管类型的“析构方法”(在垃圾回收器回收对象之前的不确定的时间由CLR调用),而原来的“~类名()”是用来定义“传统的析构函数”(能被用户自己调用)。另外,下面的例子说明了如何在C++/CLI中托管对象如何自动调用“传统析构函数”。
在一个典型的.NET程序中(例如直接使用CIL)编程,可以由用户自己调用的“析构方法”是用实现IDisposable接口,通过编写Dispose方法来实现显式释放资源;而不确定的“析构方法”是通过重载Finalize函数来实现的。
// C++/CLI
ref class MyClass // :IDisposable (编译器自动实现IDisposable接口)
{
public:
MyClass(); // 构造函数
~MyClass(); // (确定的) 析构函数 (编译器使用IDisposable.Dispose来实现)
protected:
!MyClass(); // 析构方法 (不确定的) (编译器通过重载virtual void Finalize来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Test()
{
MyClass auto; // 这不是个句柄,它将调用MyClass的默认构造函数
// 使用auto对象
// 函数返回前自动调用auto的析构函数(IDisposable.Dispose,由~MyClass()定义)来释放资源
// 以上代码等效于:
MyClass^ user = gcnew MyClass();
try { /* 使用auto对象 */ }
finally { delete user; /* 由编译器调用auto.Dispose() */ }
}
};
// C#
class MyClass : IDisposable
{
public MyClass() {} // 构造函数
~MyClass() {} // 析构方法 (不确定的) (编译器通过重载virtual void Finalize来实现),与C++/CLI的!MyClass()等效
public void Dispose() {} // Dispose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Test()
{
using(MyClass auto = new MyClass())
{ /* 使用auto对象 */ }
// 因为使用了using句法,编译器自动调用auto.Dispose()
// 以上代码等效于:
MyClass user = new MyClass();
try { /* 使用user对象 */ }
finally { user.Dispose(); }
}
}编辑词条 CLR CLR(公共语言运行库,Common Language Runtime)和Java虚拟机一样也是一个运行时环境,它负责资源管理(内存分配和垃圾收集),并保证应用和底层操作系统之间必要的分离。
为了提高平台的可靠性,以及为了达到面向事务的电子商务应用所要求的稳定性级别,CLR还要负责其他一些任务,比如监视程序的运行。按照.NET的说法,在CLR监视之下运行的程序属于“受管理的”(managed)代码,而不在CLR之下、直接在裸机上运行的应用或者组件属于“非受管理的”(unmanaged)的代码。
CLR将监视形形色色的常见编程错误,许多年来这些错误一直是软件故障的主要根源,其中包括:访问数组元素越界,访问未分配的内存空间,由于数据体积过大而导致的内存溢出,等等。
然而,这种对受管理代码的运行监视是有代价的。虽然当前还不可能精确地得到监视程序运行所需要的开销,但从当前Beta测试版的性能表现来看,正如Microsoft所承认的那样,我们可以预料由它导致的性能降低程度至少达到10%。当然,如果监视程序运行能够将稳定性和可用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我们可以怀疑10%的性能降低是否还可以称为一件坏事……
在处理器性能改善方面,摩尔定律已经一再被证明是正确的。既然如此,我们要得到一台性能增加了10%的服务器要等待多长时间呢、
单片机 汇编 指令:CLR C//C状态清零单片机 汇编 指令:CLR C//C状态清零
另有:CLR 公用语言运行时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NET提供了一个运行时环境,叫做公用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是一种多语言执行环境,支持众多的数据类型和语言特性。他管理着代码的执行,并使开发过程变得更加简单。这是一种可操控的执行环境,其功能通过编译器与其他工具共同展现。
依靠一种以运行时为目标的编译器开发的代码叫做可操控代码。
元数据:为了使运行时环境可以向可操控代码提供服务,语言编译器需要产生一种元数据,它将提供在使用语言中的类型、成员、引用的信息。运行时环境使用元数据定位并载入类,在内存中展开对象实例,解决方法调用,产生本地代码,强制执行安全性,并建立运行时环境的边界。
可操控执行的含义:对象在执行的过程中完全被运行时环境所控制。运行时环境提供以下服务:自动内存管理、调试支持、增强的安全性及与非可操控性代码的互操作性。条件:1、选择以运行时为目标的语言编译器,如VB、C#;2、在组件的输出类型中使用CLR要求的语言特性。
CLR生化技术介绍
CLR生物处理技术是我司联合中山大学基于生物接触氧化法、UNITANK、CASS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司CLR生物复合菌技术而研发成功的专有技术。CLR生物复合菌是综合了国内外先进技术,采用高科技手段,将自然水体中有益的微生物,通过特殊的设备分离、提纯、培殖驯化、浓缩后配制成高活性、高浓度、多组合的固剂或水剂贮存。CLR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环境微生物处理技术组合成的一种高效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它由微生物复合菌群及载体等组成,并配与严格的供氧量,其主要是通过人工强化技术,将我公司培殖的CLR复合菌群一次性引入到污水处理系统内,系统内设有特殊的CLR-TL生物载体(也称生物床),便于微生物快速结膜繁衍生存。在一定曝气供氧条件下生物载体上逐渐形成菌群生物膜,利用其新陈代谢作用吸附、消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之转化为稳定的无害化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CLR生化技术主要特点如下:
①、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最高可达到2.0 kgCOD/(m3·d);
②、CLR生化池内培养的是我司专有的CLR生物复合菌,处理效果显着,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③、CLR生化池由于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点,因此,单位体积内有较高的微 生物量,使得该工艺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④、污泥产量较少。
CLR工艺技术讨论区
氧化沟(Qxidation Ditch)称为连续式反应池(Continuous Loop Reactor),简称CLR,最早是由帕斯维尔(A.Psaveer)博士设计,于1954年在荷兰沃绍本建造并投入使用。之后,相继成为欧洲、大洋洲、南非和北美洲的一种重要污水处理技术。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已经建造了近1500座氧化沟。七十年代末,氧化沟技术进入我国,并引起环保界的极大兴趣。根据氧化沟的处理机理,研究开发了多种型式的氧化沟工艺,如卡鲁塞尔(Carroussel)型、奥伯尔(Orbal)型、射流曝气式、导管式、一体化式等多种形式的氧化沟。
DE型氧化沟
DE型氧化沟是丹麦克鲁格公司在间歇运行的氧化沟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氧化沟。在运行稳定可靠的前提下,操作更趋灵活方便。DE型氧化沟为双沟半交替工作式氧化沟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除氮功能。它与D型、T型氧化沟的不同之处是二沉池与氧化沟分开,并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个氧化沟相互连通,串联运行,交替进水。沟内设双速曝气转刷,高速工作时曝气充氧,低速工作时只推动水流,基本不充氧,使两沟交替处于厌氧和好氧状态,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若在DE氧化沟前增设一个缺氧段,可实现生物除磷,形成脱氮除磷的DE型氧化沟工艺。
Carrousel氧化沟是由荷兰DHV技术咨询公司在六十年代后期发明的,当时开发这一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一种渠道更深、效率更高和机械性能更好的系统设备来改善和弥补当时流行的转刷式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与其它池型氧化沟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特殊设计的立式低速表曝机作曝气设备,由于曝气设备的不同(区别于其它水平轴式曝气装置),使污水在混合曝气充氧的同时具有泵的局部水力提升作用,使混合液和原水得到彻底的混合。
奥贝尔氧化沟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同心椭园形沟道组成,污水由外沟道进入沟内,然后依次进入中间沟道和内沟道,最后经中心岛流出,至二次沉淀池。三个环形沟道相对独立,溶解氧分别控制在0、1、2 mg/l,其中外沟道容积达50%~60%,处于低溶解氧状态,大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在外沟道氧化和去除。内沟道体积约为10%~20%,维持较高的溶解氧(2mg/l),为出水把关。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转碟曝气机,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拌作用。
奥贝尔氧化沟除具备一般氧化沟的优点:流程简单、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和易于维护管理。
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是白细胞的亚部,为一种特异T细胞,专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作用。对某些病毒、肿瘤细胞等抗原物质具有杀伤作用,与自然杀伤细胞构成机体抗病毒、抗肿瘤免疫的重要防线。
杀伤机制:
1.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靶细胞。
2.通过Fasl介导靶细胞的凋亡。
作用特点:
1.可连续杀伤靶细胞,具有高效性
2.具有抗原特异性
3.具有自身MHC限制性
Coal-to-liquids(CTL),煤制油,由煤炭气化生产合成气、再经费-托合成生产合成油称之为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2.

阅读全文

与目前测定cli的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水泵灌注桩施工方法视频 浏览:798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浏览:132
醋鹅子做醋方法步骤 浏览:52
召唤电脑灵魂的方法 浏览:114
马拉松训练方法讲解 浏览:4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 浏览:416
情感渗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49
用牛尿洗头的正确方法 浏览: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确方法 浏览:766
三星显示器感应开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8
吸入硝酸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618
如何撩帅哥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768
小型投资者最佳方法 浏览:500
国内罗西尼自动手表如何调试方法 浏览:786
装修支线的连接方法 浏览:747
经常爱放屁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吗 浏览:781
浙江应变测量系统方法指南 浏览:172
简单的折纸信封的方法 浏览:678
可暖使用方法 浏览: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浏览: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