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厕训练很常见,什么是如厕训练
当孩子们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是需要教会孩子们自己上厕所,因为到了上学的年纪,在学校中老师不能把每个孩子都照顾到,所以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照顾了还是比较好的,所以父母就需要教会孩子们该怎么上厕所。现在有各种如厕训练的教学方式,父母们可以进行学习学习,然后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如何自己上厕所,也会有许多有趣的道具可以进行采用,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采用这些道具进行练习,宝宝们也会对这些产生好奇,他们就愿意去学习,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他们就可以好好的学习,所以父母们可以学习起来这些方法来教导孩子们如何上厕所。
2. 正确的如厕训练,掌握哪七个步骤
①把宝宝带到坐便器旁
首先询问宝宝是否想上厕所,其次教宝宝如何上厕所,这要分两种,蹲厕和马桶,厕所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是蹲厕,可以直接教宝宝脱掉裤子蹲下,并告诉宝宝屁股要朝向哪边。如果是马桶,最好先放一个小凳子,要宝宝自己上去坐好。
⑦反复练习,强化训练
最后就是必须要坚持重复训练。教宝宝如厕可能不会一两次就教会,不过只要耐心,坚持。宝宝肯定会学会的。
3. 如厕训练,什么时候开始最好
如厕训练并非越早越好
曾经有人做过一对双胞胎的如厕研究。其中休(双胞胎之一)从出生50天开始如厕训练,按照天数和成功的百分比做记录,发现直到700天开始,成功率才突飞猛进,而此前则一直反复。而他的兄弟希尔顿在700天后开始如厕训练,成功率与其训练了一年多的兄弟不相上下。这个研究证实如厕的能力在孩子身体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可以自然完成,和后天训练的关联并不太大。
另一项婴幼儿生理研究结果对此支持了这一理论:18个月之前的幼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尚未达到能够控制大肠、膀胱和肛门组织,所以此时父母很难教会他学习使用便盆。
所以,想通过“早点训练实现宝宝早日如厕”这种想法,只是美好的愿望。事实上,过早的训练不仅成功率不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对宝宝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因为这时宝宝可能还没有办法准确地告诉你她想要去厕所的意愿,或者肢体协调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不足,无法自己穿脱裤子和控制排泄。他也很可能一玩就忘记要上厕所,结果尿在裤子上。如果此时你去苛责他,强行要求他自己如厕,甚至指责,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什么时候开始最好?
那么,到底怎么判断宝宝是否适合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了呢?如果宝宝对上厕所表现出兴趣,并且表现出以下7个信号,就可以开始如厕训练:
1、对马桶、坐便器或穿内裤感兴趣;
2、能听懂你的指令并乖乖的照做;
3、想上厕所时,能用语言、面部表情或其他姿势来表达;
4、能保持两小时以上屁屁干爽;
5、在尿布上尿湿或便便后会抱怨不舒服;
6、已经学会拉下和提起裤子的动作;
7、能在坐便器上坐下和起立。
这种状态通常会在2岁左右出现,但也因人而异,有些宝宝2岁半甚至3岁才出现,也是正常的。美国的孩子平均脱掉尿布的年龄是三岁左右,希望这组数据缓解你的不安。妈妈平时应该多观察下宝宝的行为变化,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让你和宝宝都更加轻松自在。至于穿尿片红PP的问题,可以在选择尿片、勤更换勤清洗等方面去多注意。
4. 孩子有哪些表现,可以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许多刚上幼儿园的宝宝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没有提前对孩子做如厕训练,所以孩子还不会自主上厕所,每天去学校带好几条裤子都不够换,因此,这令很多家长,还有老师感到头疼不已。
✔选择和孩子性别一样的家长进行训练
那么在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的时候,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里的孩子是男孩的话,那么最好由男性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家里如果是女儿的话,那么最好由女性进行训练。
因为男女上厕所的方式有所不同,所以这也方便家长对孩子进行示范,同时也不会让孩子出现性别混乱的问题,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心理成长,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孩子的如厕训练,并没有家长所想象的那么困难。因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发展,并且对这些做出引导工作,往往就能顺利的,对孩子进行如厕方面的训练了。
但是如厕训练,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家长仍然要保持相应的耐心。
5. 怎么练习上厕所啊
慢慢来,宝贝们都有自己的时间安排.我给闺女买的小鹿造型的音乐马桶,五个月大时,乐得不行,天天在上面坐着玩;冬天小马桶没有套子,很凉,就没再用,结果等到1岁多时,估计也是玩腻了,死活不坐马桶,站着尿都不坐马桶;不过,再过几个月,自己就好了;正巧,送来的巧虎试用碟里,也有上厕所的环节,宝还很爱看,所以也借机反复跟她唠叨尿尿要上厕所;之后,还跟她玩游戏,每天早上我给她端上马桶的时候,让宝贝抱着巧虎,给它端尿,宝很乐意这样做!总之,现在两岁了,知道要坐马桶了,正学习自己脱裤子呢;对于俺闺女的实践,如厕训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有点晚,但到了她明白的时候,似乎不用费力,也就会了;另外,找个宝喜欢的娃娃,让宝学着大人给娃娃端尿,引导宝坐上马桶,这个还是蛮管用的 查看原帖>>
6. 有哪些方式可以鼓励幼儿园孩子如厕
3. 女宝宝如厕训练
对于女宝宝的如厕训练,大致上和男宝宝的相近,但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如厕训练的时间女宝宝比男宝宝的快,所以如果女宝宝有以下表现,就表示她可以接受如厕训练了。
3.1 等待适当的时机:一旦你确定你的女儿已经准备好了,就要注意时机。
3.2 让她观察并学习:在你女儿面前上厕所时别怕羞。宝宝们通过模仿来学习,观察你上厕所是如厕训练很自然的第一步。
3.3 教她坐下擦屁股:你需要教给你的女儿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怎样正确地擦屁股。
3.4 让她夜间保持干爽:等到她已经彻底完成了如厕训练,你就可以开始在早晨和宝宝白天小睡后检查她的尿布湿了没有。
3.5 购买正确的用具:大多数专家建议购买一个便盆,这样,宝宝会感觉这是她自己的,而且也让她觉得用起来比正常尺寸的马桶更安全。
3.6 让你的孩子适应便盆:在如厕训练一开始,宝宝首先需要习惯于用便盆。先让她知道便盆或儿童马桶圈是她专用的,然后,让她穿着裤子坐上去。
3.7 用漂亮的内裤吸引宝宝:让你的女儿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如厕训练后的好处上,带她去做一件特别的事:买内裤。
3.8 制定一个训练时间表:让宝宝摆脱尿布取决于你的日常时间表,以及是否有其他人照看你的女儿,比如保姆。
3.9 让宝宝有时候光光屁股:没有什么能像有时让宝宝光着屁股那样有助于她弄明白什么时候需要上厕所了。
3.10 庆祝宝宝的成功:宝宝不可避免的会出些小意外,但最终你的女儿会在便盆中留下东西,这时应该好好表扬她一番。
如果一开始宝宝没有成功,就一次
一次的再试试:跟学其他技巧一样,宝宝用便盆越多,就能掌握得越好。
(1) 采取一些激励方式:如果你的孩子在如厕训练的过程中开始没兴趣了,你可以考虑提供一些奖品。
(2) 摆脱尿布:当你的孩子准备好完全摆脱尿布时,他已经学到很多了。
每个宝宝都会有个别差异,因此家长在训练时,不宜过分心急,应采取循环渐进的方式,不要给自己及宝宝压力,更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做比较。由于训练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耗时2-3个月以上,在训练期间应多多给予宝宝鼓励,切勿严厉责备,以免宝宝失去信心而造成相反效果。
4. 男宝宝如厕训练
对膀胱和大肠的控制力,男宝宝一般比女宝宝发展得慢,而且如厕训练的时间一般也要比女宝宝的迟。对于男宝宝,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男宝宝如厕训练呢?
4.1 等待适当的时机:研究表明,如果家长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太早,这个过程只会更长。换句话说,无论何时开始,最终完成如厕训练的时间都一样。
4.2 教他先学会坐,然后再站:由于大小便经常一起排出来,所以一开始应该先让你的儿子在大小便的时候都坐下,这样他就能明白两者都应该在便盆里完成。
4.3 让他观察并学习:家里有个乐意示范的男性样板是个关键,如果他愿意,就让你儿子跟爸爸、叔叔或其他家里的男性朋友一起去厕所,观察他小便。
4.4 购买正确的用具:大多数专家建议购买一个便盆,这样你的宝宝可以“宣称”这是他自己的,而且也让他觉得用起来比正常尺寸的马桶更安全。
4.5 让你的孩子适应便盆:在如厕训练一开始,宝宝首先需要习惯于用便盆。先让他知道便盆或儿童马桶圈是他专用的,然后试着让宝宝穿着裤子坐上去。
4.6 给他买些好玩的内裤:让你的儿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如厕训练后的好处上,带他去做一件特别的事:买内裤。
4.7 制定一个训练时间表:让你的宝宝摆脱尿布取决于你的日常时间表,以及是否有其他人照看你儿子,比如保姆。
4.8 让宝宝有时候光光屁股:没有什么能像有时让宝宝光着屁股那样有助于他弄明白什么时候需要上厕所了。
7. 怎样训练边牧上厕所,有什么方法
不管是新生的边牧,还是小狗成犬,当它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都需要经过大小便训练。而且这项训练,应该从小狗居住的室内环境开始。包括帮它安排一个舒适的窝,以及给予它一个固定的如厕地点。主人每天固定带小狗出门散步的时间,也是训练小狗大小便的绝佳时机。因为小狗在活动的过程当中,也会比较想要上厕所。而且小狗天生喜欢占地盘的性格,更迫不及待渴望解放。
只要您能够在每天同一时间固定带它出去散步,它很自然而然就会习惯在外面解决它的大小便问题。小狗在外随意大小便,虽然方便,但是最重要的收尾工作一定要 确实做到
8. 盥洗入厕教师采用哪些方法完成的工作
1,巧用生活小标示,创设盥洗室的优美环境。
2,保持盥洗室的卫生清洁。
3,帮助幼儿认识到卫生清洁的重要性。
4,帮助幼儿学习洗手、洗脸、漱口的方法。
5,通过“回放录像——感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安静有序地盥洗。
6,通过儿歌巩固幼儿的卫生习惯。
(8)如厕练习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进餐环节的指导要点:
1,培养良好进餐行为的重要意义
2,影响幼儿进餐的因素
3,明确各年龄段进餐习惯的培养目标
4,进餐环节安全操作常规
进餐环节的指导途径:
1,餐前活动的组织
2,进餐的组织
3,餐后活动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