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物理方法有哪些

物理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1-27 18:34:18

㈠ 物理学中,经常用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1
.控制变量法:

定义:在研究一个量与多个因素关系时,将一些因素固定不变,分别只研究该量
与一个因素的关系,从而使问题简化。

2
)举例: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将电阻固定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
系,然后再将电压固定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
.转换法:


1
)定义:将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
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


2
)举例:磁场看不见,我们撒上铁粉,通过铁粉的有序排列“看见”磁场并进行研
究。

3
.放大法:


1
)定义:放大、扩大、变大或增加某些因素使问题更容易解决。许多情况下可以认
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转换法。


2
)举例:将带有细玻璃管的塞子插到装满水的瓶口,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4
.换元法(替代法):


1
)定义:换元法就是运用替换或代换的方法去进行创造的方法。


2
)举例: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用平面玻璃代替平面镜进行研究。研究透镜时,用冰
块去代替玻璃制作简易的透镜。

5
.等效法:


1
)定义:两种现象在效果上一样,因此可以进行相互替代。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特殊
的替代法。


2
)举例: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6
.分类法:


1
)定义:将许多东西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


2
)举例:将汽化现象分为蒸发、沸腾两类。

7
.比较法:


1
)定义:找到两种东西(现象、物理量等)的相同点、不同点。


2
)举例: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8
.类比法:


1
)定义:由两种东西的一部分相似之处,推测其他部分也可能相似。


2
)举例:研究功率时,想到功率表示做功快慢、速度表示运动快慢这一相似性,推
测功率在定义、定义式、单位等方面也可能与速度相似。

9
.拟人类比法:


1
)定义:拟人类比又称“亲身类比”或“角色扮演”。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设想
自己变成了问题中的某些事物,从而去设身处地、亲临其境地感受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

是一种特殊的类比法。


2
)举例:在研究分子热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一个个的分子。

10
.模型法:


1
)定义:将研究的问题在抓住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抽象,建立模型,运用模型
去更方便地研究问题。


2
)举例: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这一模型。

11
.等价变换法:


1
)定义:让学生把有关知识的数据、形象、动作、符号、公式、实例、文字叙述等
各种信息自由地变换表示,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2
)例如,在研究压强时,将压强定义式变换为定义的文字叙述,或相反。

12
.逆向思考法:


1
)定义:对研究的问题从相反方向思考,从而受到启发或得出结论。


2
)举例:由“电能生磁”,引导学生反过来想一想,“磁能否生电?”

13
.缺点列举法:


1
)定义: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待被研究的问题,找到它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然后针
对这些缺点找到解决的方法。


2
)举例:在研究了“弹簧测力计”之后,就可以对弹簧测力计进行改进:


首先,让学生找出普通弹簧测力计的缺点:

不能记忆数据(一旦指针回零,就不能再显示刚才的数据);不能在暗处读数;不能测
压力。


然后,让学生协作学习、分组讨论,就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在针轨上加一塑料泡沫片;
加一个小灯泡电路;
将弹簧测力计顶部打开,
接入一受力装
置与指针和弹簧连接。

14
.缺点利用法:


1
)定义:针对所研究内容中的缺点和不足,将错就错、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找到
知识的应用途径。


2
)举例: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易使物体下落破碎是缺点,但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
制成打桩机、重锤,悬挂物体等等。再如,导体中电流过大,产生大量热量而引起火灾是缺
点,但正是据此制成了电热器来为我们服务。

15
.组合法:


1
)定义:通过不同原理、不同技术、不同方法、不同现象、不同器材等组合,去设
计创造、解决问题。


2
)举例:将电流表、电压表组合使用,去测量电阻。

16
.逐渐逼近法:


1
)定义:是指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让学生设计逐渐逼近的实验及其过程,然后根据
实验现象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进行理想化推理,从而推出结论或规律。


2
)举例: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让学生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三个斜面实
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阻力越小,速度变化越慢”,最终进行理想化推理,得到“当阻力
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17
.反证法:


1
)定义:是指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若直接证明该问题的存在有困难,可以让学生设
计该问题不存在的情景,通过该情景不成立,从而推出原来问题的存在。


2
)举例: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直接证明二力平衡必须在同一物体上很困难,
可以设计一个可以分为两半的物体,
当将该物体分为两个物体后,
发现二力不平衡了,
从而

说明了一对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㈡ 学物理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课堂上认真听课

学生一天中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课堂都无法做到认真听讲,这就相当于盖房子连砖都没有一样。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聚精会神听课,全神贯注,不要开小差。课堂中学习的内容也都是物理学习的重点,只有认真听课,才能打好基础。

二、做好课前预习

我们都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由于我们基础差,物理学习一定要走在别人前头,建议基础差的同学课前一定要预习,这样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可以复习一下,新知识如果不懂可以标记出来课堂重点去听,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由于已经自学过一遍,听课的时候更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不会出现听不懂而失去信心不愿意听的现象。

三、课本先吃透,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定理

不少同学学习物理普遍存在课本都没掌握,甚至最基础的公式、定理都没记住,谈何灵活应用。同时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不建议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记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四、重视物理错题

对于每天出现的错题,课上老师重点讲解的错题及总结的错题,要及时的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归类、总结,做到同样的错误不一错再错。

五、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物理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总之,只要我们虚心好学,积极主动,踏实认真,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注重知识的应用,是一定能够学好高中物理的。

以上仅仅是综述了一些学好物理的技法。更具体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不断摸索、总结,别人的学习方法再好,也要通过自己去实践消化,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最后祝广大学子物理学科取得理想的成绩!

㈢ 物理实验的方法有哪些

1 控制变量法:这个应该是最常见的实验方法。

例如,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等实验中都用到了该实验方法。

2 类比法:例如,在学习电流时,为了更好地理解,与生活中熟悉的水流作类比。

实验+推理法:有些理论只有在理想空间里才能通过实验得出,此时,我们可以在现实条件实验的基础上推导出来这些理论。

例如,在初二我们学过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知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必定会受到阻力作用,但是我们通过多次实验,可以推出这一结论。

3 描述法:例如,在生活中是不存在光线的,我们为了更好地学习光,才引进了“光线”这一词。

4 转换法:例如,我们在学习“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这一知识时,我们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摆动。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

5 模型法:我们在学习原子结构时,为了更好地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

(3)物理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物理实验是初高中阶段物理课程中包含的相关实验,包括电学实验、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等等,常用于验证物理学科的定理定律。

实验物理是相对于理论物理而言,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理论物理的研究领域涉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而实验物理主要是从实验上来探索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

实验室使用守则

1、为保护实验仪器和保持环境卫生,学生必须脱鞋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是全校师生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场所,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肃静,遵守纪律。

3、做实验前,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认真检查所需仪器设备是否完好齐全,如有缺损要及时向教师报告。

4、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实验步骤认真操作。

5、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6、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

7、实验完毕要认真清理仪器设备,关闭水源电源。

性质

1.真理性: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和谐统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体的运动,在开普勒三定律的描绘下,显出多么的和谐有序。物理学上的几次大统一,也显示出美的感觉。牛顿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观物体统一了。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又使电和磁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又把质量和能量建立了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把粒子性、波动性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把时间、空间统一了。

3.简洁性:物理规律的数学语言,体现了物理的简洁明快性。如:牛顿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对称性:对称一般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深层次的对称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如:物理学中各种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简谐运动、波动镜像对称、磁电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称、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电和负电等。

5.预测性:正确的物理理论,不仅能解释当时已发现的物理现象,更能预测当时无法探测到的物理现象。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测电磁波存在,卢瑟福预言中子的存在,菲涅尔的衍射理论预言圆盘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预言电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实验具有精巧性,设计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现象更加明显。

㈣ 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一、控制变量法:通过固定某几个因素转化为多个单因素影响某一量大小的问题.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6、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索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8、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9、研究焦耳定律.
二、等效法:将一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或一个物理状态(过程),用另一个相应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在研究物体受几力时,引入合力.2、曹冲称象.
3、在研究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中,引入总电阻.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办法再现原型的本质联系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
1、在研究光学时,引入“光线”概念.
2、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对磁场进行描述.3、理想电表.
四、转换法(间接推断法)
累积法:把不能观察到的效应(现象)通过自身的积累成为可观测的宏观物或宏观效应.
1、用压紧铅柱的方法来显示分子面的引力作用.
2、在研究分子运动时,利用扩散现象来研究.
3、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4、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五、类比法: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结论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中去的一种逻辑方法.
1、水压--电压
2、抽水机提供水压类似电源提供电压.
3、用速度的定义公式引入压强公式.
六、比较法: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
1、研究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2、比较电压表与电流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3、比较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七、归纳法:从一系列个别现象的判断概括出一般性判断的逻辑的方法.
1、从气、液、固的扩散实现现象,得出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作无规则的运动.
2、物理学中的实验规律(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等)几乎都用了此法.

㈤ 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关键是能独立应用,掌握物理思想。做题时要尽量画图,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
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对定理定义必须掌握,几大板块必须学会: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动量定律、机械能守恒、动能定律;电磁学中的洛仑兹力、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等。对所涉及的定理定义必须牢牢掌握。
遇到题目要注意老师的解题思路。首先要意思到是用办、热、光、电、原子物理五大块哪个知识求解,然后挖掘出已知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题目无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进行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架好已知、未知的桥梁,独立应用,培养物理头脑。
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绩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稳固.对考试尽力,
考试时一定要心细,最后冲刺时,一定要平常心.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眼下:放下包袱,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备战,考试时:不言放弃,考后:平常心.切记!
成功永远来自于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祝你成功.

㈥ 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模型法: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如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等。
叠加放大法:物理学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同一物理量叠加放大,如用镜面反射激光方法,来将音叉微小振动的幅度放大等。

控制变量法: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 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 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 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掌握等效替代法法及应用,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新高考的选拔愈来愈注重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其命题愈加明显地渗透着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等效思想和方法作为一种迅速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仍将体现于高考命题的突破过程中。

㈦ 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物理是一种理科课程.初中物理呢,是应用物理的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当中的许多现象的学科.比较贴近于生活.也来自生活.要是想学好物理呢,就必须有合适的方法.如果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的话.你根本就学不会物理的,因为物理是有逻辑性的.那么怎么学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呢?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学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

第五、不懂就问

发现自己有不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的问同学或者是老师.不懂就问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就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放在你的脑子里边了.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而不是别人的东西.

关于怎么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已经告诉给大家了,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上面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对于你们提高成绩是很有帮助的.

㈧ 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答案:观测、实验、、调查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实验、调查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㈨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控制变量法:通过固定某几个因素转化为多个单因素影响某一量大小的问题.

二、等效法:将一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或一个物理状态(过程),用另一个相应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办法再现原型的本质联系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

四、转换法(间接推断法)把不能观察到的效应(现象)通过自身的积累成为可观测的宏观物或宏观效应.

五、类比法: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结论推移到另一个对象中去的一种逻辑方法.

六、比较法:找出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点或相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

七、归纳法:从一系列个别现象的判断概括出一般性判断的逻辑的方法.

(9)物理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物理学的本质:物理学并不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机制(或者根本不能研究),我们只能在某些现象中感受自然界的规则,并试图以这些规则来解释自然界所发生任何的事情。我们有限的智力总试图在理解自然,并试图改变自然,这是物理学,甚至是所有自然科学共同追求的目标。

六大性质

1.真理性: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和谐统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体的运动,在开普勒三定律的描绘下,显出多么的和谐有序。物理学上的几次大统一,也显示出美的感觉。

牛顿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观物体统一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又使电和磁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又把质量和能量建立了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把粒子性、波动性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把时间、空间统一了。

3.简洁性:物理规律的数学语言,体现了物理的简洁明快性。如:牛顿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对称性:对称一般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深层次的对称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如:物理学中各种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简谐运动、波动镜像对称、磁电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称、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电和负电等。

5.预测性:正确的物理理论,不仅能解释当时已发现的物理现象,更能预测当时无法探测到的物理现象。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测电磁波存在,卢瑟福预言中子的存在,菲涅尔的衍射理论预言圆盘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预言电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实验具有精巧性,设计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现象更加明显。

对于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来说,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的假设选择,理论的数学展开,理论与实验的比较是与实验定律一致,是物理学理论的唯一目标。

人们能通过这样的结合解决问题,就是预言指导科学实践这不是大唯物主义思想,其实是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

在不断反思形而上学而产生的非经验主义的客观原理的基础上,物理学理论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学术语来判断。而不用依赖于它们可能从属于哲学学派的主张。在着手描述的物理性质中选择简单的性质,其它性质则是群聚的想象和组合。

通过恰当的测量方法和数学技巧从而进一步认知事物的本来性质。实验选择后的数量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一种关系可以有多数实验与其对应,但一个实验不能对应多种关系。也就是说,一个规律可以体现在多个实验中,但多个实验不一定只反映一个规律。

阅读全文

与物理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麻的食用方法 浏览:199
如何锻炼减掉腹部脂肪最有效方法 浏览:157
曾经受的苦解决问题的三个方法 浏览:178
霞多丽葡萄的种植方法 浏览:779
肛周尖锐疣治疗方法 浏览:244
怎么踢腿减肥最有效方法 浏览:764
花王泡沫染发使用方法 浏览:91
有什么方法杀蛐蛐 浏览:832
异步电机轻载震荡抑制方法研究 浏览:476
学习技能计算方法 浏览:503
触点插座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118
植物接种方法一般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11
大众车钥匙使用方法 浏览:910
平衡核心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380
底盘悬挂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917
如何记叙自己的方法 浏览:257
手机扁平化解锁方法 浏览:717
常用细胞克隆化方法 浏览:893
检测毛囊需要用哪些检查方法 浏览:301
如何学习好日语的方法 浏览: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