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足底疼痛有什么好方法治疗
可能是得了足底筋膜炎。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包括:足底筋膜因工作而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例如老师及护理人员等;跟骨骨刺造成跟骨与足底筋膜交接处不断摩擦发炎;筋膜本身柔软度变差,如年纪大;脚足弓过大(高足弓)或过小(扁平足);体重过重、常穿硬底鞋……等因素,造成足部负担过重,尤其是足底筋膜经常受到过多或不正常的刺激,导致筋膜发炎的现象。
足底筋膜主要功能是用来维持脚底足弓,使足部具有弹性,吸收走路脚板着地时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当它过度使用或受到不正常的拉力,皆可能导致发炎现象。病人初期会有足底疼痛现象,尤其是在筋膜与脚跟交接处及脚底离跟骨三公分的位置,按压时会有压痛点,走路或站立过久,在此处感到一阵刺痛。
这种症状若不处理,一段时间之后,便会造成足底筋膜退化,失去应有的弹性、周遭肌肉萎缩,影响脚的正常功能,受伤的脚因疼痛不敢承重,走路一跛一跛,久了就会造成另一只脚因过度承重造成膝盖疼痛退化、髋关节退化或常因走路姿势不良造成腰酸背痛、脊椎侧弯……等现象。
抬高双脚 摆动脚板 促进循环
本身若是以上所提的高危险族群,可*训练足部与小腿肌群的柔软度及肌耐力运动;选择一双软底有吸震效果及具足弓的鞋子;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如站立或走路一段时间应短暂休息,并将双脚尽量抬高,脚板上下摆动,一来可让脚底筋膜得到充分休息,二来可增加下肢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如此便能有效预防足底筋膜炎的发生。
买鞋子的时候要选择鞋底软一些的,鞋底不能太薄了,会咯脚,穿的时候要记得垫双鞋垫做缓冲。
B. 脚底疼痛该怎么办
买鞋子的时候要选择鞋底软一些的,鞋底不能太薄了,会咯脚,穿的时候要记得垫双鞋垫做缓冲。
C. 脚底板疼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脚底痛,一般有几种可能:1.趾腱筋膜炎,疼痛的部位靠脚掌前面一点;2.跟骨骨刺,是骨质增生的结果,疼痛的部位主要是靠近跟骨的地方,也就是脚掌靠后面一点,但这病是有慢性病史,老年易患。3.跟腱炎,这病疼痛主要在脚后跟肌腱处,疼痛厉害的话,可以牵连脚后跟。只有注意休息,走路不要走多了,坚持热水泡脚,做自我足部按摩等放松足部肌肉,观察看看,如果症状重的话,影响步行,那么建议针灸或推拿治疗。
D. 脚底痛是怎么回事
有的时候,明明没走什么路,还是感觉到脚底板疼,早起下地时,脚底板疼痛会更明显,真是让人饱受折磨,虽说走时间长,就会有缓解,但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脚底板疼。
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
休息并以物理治疗来改善足跟的疼痛,包括超短波、电疗等。久站或运动后引起的足跟疼痛,可在足跟部冰敷10分钟~15分钟。如无明显改善,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
2.足弓支撑
使用带有足弓支撑的鞋垫可均匀分散患者足底压力,可在下肢负重时有效降低足底筋膜所受的拉力,进而减少反复牵拉对足底筋膜的伤害。
3.伸展运动
(1)靠着墙壁把上臂向前张开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压着墙,当弯屈一侧膝盖往墙壁推时,保持另一膝盖伸直;而在弯屈膝盖慢慢地向前靠时,尝试保持后跟平贴在地上,在感觉到跟腱和脚弓有拉张时,保持这一姿势10秒,然后放松、直立。
(2)向前靠在固定物体上,慢慢蹲下,保持两后跟贴在地上。当你感觉跟腱和脚弓将要上升离开地面且肌肉充分拉张时,保持这一姿势10秒,然后直立。可反复练习。
(3)在楼梯的最底阶用前脚平衡站着,慢慢降低后跟,直到你开始感到小腿肌肉拉张,保持这一姿势10秒,然后站起来,并且重复动作。
E. 脚底酸痛怎么治疗方法
前脚掌痛一般属于跖痛症;可以手沾点油,用手指往一个方向刮,刮到痛的地方,可以多刮一下,每天坚持20分钟,越痛越要刮,感觉有疙瘩的地方要多按一下,千万不可以来回刮,切记。如果感觉到手累,可以用一些工具,如刮痧板。刮到不痛就好了。
跖痛症是指前足横弓劳损或跖神经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前足跖骨干及跖骨头跖面(即前足底部)的疼痛,临床上分松弛性和压迫性。松弛性跖痛症主要由于第一跖骨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横弓慢性损伤之故,为原发性跖骨内翻症和跖骨过度活动症。临床表现主要有前足跖面持续性灼痛,前足底有胼胝,跖面压痛和侧方挤压跖骨头可减轻疼痛。压迫性跖痛症则由于跖骨头部长期被外力挤压导致趾神经长期受压或刺激引起间质性神经炎或神经纤维瘤之故。为穿高跟鞋或窄头鞋。其临床表现为行走时前足阵发性放射痛,放射到邻近足趾,伴有感觉异常、跖面压痛,侧方挤压跖骨头可加重或引起疼痛。 本病多发于30—50岁中老年妇女,和足部狭瘦松弛者,大多为单侧。松弛性跖痛症经非手术疗法,常可奏效,极少数才需手术治疗。压迫性跖痛症则需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对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分清是属于何种病因所致。
临床表现:
1.松弛性跖痛症:(1)行走时前足跖面疼痛,为持续性灼痛;(2)前足变宽,第二、三跖骨头跖面有胼胝;(3)跖面压痛,而侧方挤压跖骨头可减轻疼痛;(4)第一跖跗关节可有异常活动,并出现疼痛。
2.压迫性跖痛症:(1)行走时前足疼痛,为阵发性放射痛,呈刺痛或刀割样痛,疼痛放射到第三、四趾,有时因剧痛而迫使停止行走或站立;(2)患足细长,前足有被挤压现象;(3)跖面有压痛,而侧方挤压跖骨头可加重或引起疼痛;(4)第三、四趾可有感觉异常。
诊断依据:
1.松弛性跖痛症:(1)行走时前足跖面持续性灼痛,前足底有胼胝,压痛,侧方挤压跖骨头可减轻疼痛;(2)X线片可见第一、二跖骨头间隙增宽,第一跖骨内翻。
2.压迫性跖痛症:(1)行走时前足跖面阵发性放射痛,向足趾放射患足细长,跖面压痛,侧方挤压跖骨头可加重或引起疼痛;(2)可于第三、四趾的跖面摸到肿块。
治疗原则:
1.穿矫形鞋和应用横弓垫恢复和维持足弓。
2.加强足内在肌锻炼:原地弹跳等。
3.理疗热敷或按摩。
4.对症治疗:如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或局部封闭。
5.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6.以上为松弛跖痛症的治疗原则。
用药原则:
松弛性跖痛症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可选消炎镇痛类药物,如消炎痛、芬必得等。 2.压迫性跖痛症或需手术治疗者,术后需应用抗生素和支持对症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
F. 脚底板疼是怎么治疗
您好 脚底板疼痛见于劳损脂肪垫炎、筋膜炎等,一般的情况是慢性疾病的情况的。可以配合用消炎止痛药物的治疗。注意避免劳累和防止受凉。
G. ‘脚底板疼 可以怎么样治疗
你好,这个情况可以进行冰敷治疗的,进行冰敷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疼痛和消肿的作用的。 在24小时后就不需要再进行冰敷了,可以进行热敷和服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注意休息,不要活动,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sx=一般中医药sx=考虑是肾阳不足引起的症状可以采取中医药的方法调理对症治疗调理。 可以多吃山药羊肉之类的食物或者可以煲汤食疗服用壮腰健肾丸大蜜丸男宝胶囊之类的药物对症治疗
H. 如何治疗脚底痛
脚底痛偏方:治宜宜肝健脾,疏通经络,祛寒以除湿,和血以止痛。
1:处方: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疗效:用药15天见效
2:内服处方:熟地25克,牛膝、木瓜、杜仲、枸杞、归尾各9克,汉防己、炙甘草各6克,肉桂3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外洗处方:皂角60克,人发16克
用法:药用水煎,去渣取液,浸泡患处,日两次,浸后用三棱针在患足后跟正中线,红白肉际处扎2.6-3.3厘米深,捻转留针30分钟,日1次
疗效:内外兼治13-15天
3:外敷处方:膏
药.脚
膜
定
痛
膏
用法:清洗患处;其次,加热软化膏药;最后,直接外敷已软化的膏药。每贴膏药外敷三天;
疗效:配方精选中草
药材、人工
熬制;方便、快捷,无
毒
副。
I. 脚底痛怎么办
脚膜痛,多由足部肌肉或筋膜受到外力冲击或长时间走路等引起局部肌肉劳损而导致的一种病症。 脚底痛应注意以下保健: 1、多用热说泡脚 2、平时常做就脚部拉伸动作,脚部,脚部蹬踏动作,增强足部张力。 3、女性应尽量少穿高跟鞋。因为类鞋对足部结构压迫严重,长久容易引起多种足部疾病。 脚底痛的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 疗法:常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或是口服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或直接局部注射类固醇。 缺点:副作用大、对肝肾、肠胃损伤大。 2、局部针灸、按摩 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放松肌肉和肌腱等。 缺点:一般作为辅佐疗法,不具有根治作用。 3、外敷脚膜定痛膏治疗 疗法:直接外敷传统黑膏药脚膜定痛膏于患处 特点:方面快捷、无毒副作用。
J. 脚底疼怎么办
你好。最常造成足痛的原因是足底筋膜炎,足跟垫萎缩,骨质增生等,请到医院骨科检查确诊1.每天晚上少许盐,花椒,开水冲后泡脚。同时自我按摩脚底的涌泉穴五分钟。涌泉穴在脚心中上三分之一的凹陷处2.红花油外敷。或扶他林外敷3.如果上述方法无效,请到医院骨科,进行局部封闭疗法,效果良好。4.必要时到医院骨科做跟骨减压术。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