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种贫血的血象、骨髓象的比较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血象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6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0.31。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特殊改变。
(二)骨髓象 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胞浆量少,边缘不规则,染色偏蓝,显示胞浆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一)血象 呈大细胞性贫血,MCV>94fl,MCH>32pg。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和中央淡染区不明显的大红细胞多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易见,可见到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变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网织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常减低。
(二)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中性粒细胞胞浆空泡形成,核分叶过多。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障 。
血象:血红蛋白下降较快之外,须具备下列三项中之二项:①网织红细胞<0.01,绝对值<15×109/L②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③血小板<20×109/L。
骨髓象:①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如增生活跃须有淋巴细胞增多;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
2.慢性再障
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较急性再障为局。
骨髓象:①三系或二系减少,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红系中晚幼红细胞比率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
2. 怎么区分涂片装片和切片
切片是从一块组织上切下来的,所以应该是薄膜状的一层;
而涂片是用工具在玻片上涂抹,肯定不如切片来的整齐啊,比较分散。
还有,切片能看组织的结构,而涂片只能看单个的一小部分,因为结构被弄乱了。
唉,通俗的我自己的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了,哈哈
不知道你看懂了没。
3. 骨髓检查的配图
(一)骨髓涂片检查
⒈低倍镜检查
⑴ 判断标本是否满意 满意的骨髓涂片应薄厚适宜,细胞分布均匀、有核细胞着色清晰。
⑵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通常借助骨髓涂片中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来判断骨髓增生情况,并将其分为五级,见下表。
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
骨髓增生程度,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常见原因。
增生极度活跃 1:1 白血病、红白血病等。
增生明显活跃 10:1 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增生活跃 20:1 正常骨髓或某些贫血。
增生减低 50:1 造血功能低下。
增生严重减低 300:1 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⑶ 估计巨核细胞系增生情况 于低倍镜下逐一视野浏览计数全部片膜内的巨核细胞数。
⑷ 注意涂片上、下两缘及片尾处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出现的特殊细胞,如Gaucher细胞、Niemann-Pick细胞及转移癌细胞等。
⒉油浸镜检查 选有核细胞丰富、分布均匀处,油镜下分类计数至少2 00个有核细胞,同时注意有无质的变化。
⑴ 计算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及各阶段细胞所占百分率,并描述其细胞形态。
⑵ 计算红系细胞总百分率及各阶段细胞所占百分率,并描述其细胞形态。
⑶ 计算粒、红比值 粒细胞系各阶段细胞总和与红系各阶段细胞总和之比。
⑷ 分别计算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等的百分率。
⑸ 写出全片所见巨核细胞数。
⑹ 有无寄生虫及特殊细胞。
⑺ 描述成熟红细胞形态学。
(二)血涂片观察
⒈低倍镜观察涂血染色是否满意。
⒉油镜下分类计数至少100个白细胞,分别报告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率,描述其形态染色情况及注意有无幼稚细胞出现。
⒊如外周血涂片出现幼红细胞则按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多少个来报告,并注明其属于何阶段。
⒋描述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情况。
⒌估计血小板数量并描述其形态大小和分布情况.
⒍注意有无寄生虫。
(三) 正常骨髓象
由于正常骨髓内各细胞系及其各阶段百分率范围较大,因此凡分类符合下列情况者均可视为正常骨髓象。
⒈骨髓增生活跃。
⒉粒细胞系约占有核细胞的40%~60%,其中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 <5%、中、晚幼粒细胞各<15%,杆状核粒细胞多于分叶核细胞,嗜酸粒细胞一般<5%,嗜碱粒细胞<1%,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基本正常。
⒊幼红细胞总百分率约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其中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中、晚助红细胞约各占10%,细胞形态、染色基本正常。
⒋粒、红比值 正常约为2~4:1。
⒌淋巴细胞百分率约为20%(小儿可达40%),均为成熟淋巴细胞。
⒍单核细胞一般<4%,浆细胞<3%,均为成熟阶段者。
⒎巨核细胞系通常于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多为成熟型。
⒏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虽然它们各占百分率很低,但却均为骨髓成分的标志.
⒐核分裂细胞不易见到,仅约为1‰。
⒑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四) 填写报告单及提出诊断意见 根据检验结果,按要求逐项详细填写并加以描述,综合骨髓象、血象所见结合临床资料提出具体意见供临床参考。
⒈作出肯定性诊断 如骨髓、血象细胞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均典型即可作出肯定性诊断.如各型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转移瘤等。
⒉作出支持性诊断 如骨髓、血象改变可以解释临床表现时即可提出支持性意见.如支持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诊断。
⒊作出排除性诊断 如骨髓、血象所见与临床诊断不符时可提出否定性意见以排除某些诊断。
⒋骨髓、血象确有某些改变,但对临床表现提不出支持或否定性意见时,可描述其特点、并尽可能地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供临床参考,必要时迫踪观察。
骨髓、血象报告单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发给临床,另一份随同骨髓检查申请单及检验标本一并存档妥善保存以供复查、总结、研究及教学使用。
4. 骨髓涂片检查简介
gǔ suǐ tú piàn jiǎn chá
骨髓涂片检查是一种对骨髓进行细胞学检查的方法。骨髓涂片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细胞学检查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因为骨髓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器官,各种血液病往往导致血细胞发生数量与质量的变化,因此骨髓检查对白血病、贫血、多发性骨髓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诊断及病情观察都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意义。此外,某些原发瘤或转移瘤(如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患者可在其骨髓中找到瘤细胞;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患者可在其骨髓中找到寄生虫,对于诊断都有意义。具体作法:由骨髓穿刺取得骨髓液,涂于玻片上做成薄膜,用瑞氏染色法做显微镜检查。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采取的骨髓标本是否满意,判断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估计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情况,观察有无成堆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再转用油镜做下述检查:
(1)进行有核细胞分类。选择有核细胞分布丰富、均匀之处,至少要数200个有核细胞,分别计算粒细胞、红细胞各阶段百分比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的百分比。
(2)计算粒细胞与红细胞之比值。正常的粒、红细胞比值约为3∶1。
(3)写出全片所见巨核细胞数。
(4)记录有无寄生虫、特殊细胞及其它特殊情况。
(5)描述红细胞形态等。在做骨髓涂片检查时应同时做血涂片检查。
综合二者结果提出确定性诊断、支持性诊断或排除某些疾病的意见。骨髓细胞检查结果是否正确与穿刺部位、取材、涂片制备、染色等有关。应加以注意。由于骨髓穿刺对病人有一定痛苦,故凡是血涂片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再作骨髓涂片检查。
5. 白血病的检测方法的原理,试剂,操作,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首先,要学会看相应的化验结果。
血常规:看血常规化验,最主要看三个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一般白血病患者都会存在血常规指标异常。
骨髓涂片:因为白血病细胞产生于骨髓,故骨髓涂片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取0.5ml骨髓涂在玻璃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骨穿在门诊就可以实施,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血涂片:也可称为血分类、血百分等。原理和骨髓涂片差不多,只是将骨髓换成外周血而已。不是所有白血病患者此项检查都是异常的。那为什么还要做呢?因其快捷、方便,可以让医生在第一时间就能判断疾病的大概种类,作出治疗、处理的决定。
其他骨髓检查:往往血液科患者在做骨穿时,不仅要求做骨髓涂片,还会要做其他骨髓检查,比如染色体、免疫分型、融合基因等等。
血液生化:这相当于对身体机能如肝、肾功能等做个评估,利于诊断的判断和治疗的选择。
6. 白血病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首先要做个血常规,看看血象有没有异常,如果没有什么异常,那白血病的可能性极小,那做白血病的相关检查就没必要了。
很多人对白血病不理解,白血病是一种癌症,就是“血癌”。打个通俗的比喻就好比种地,地里杂草丛生,正常的秧苗就长不出来了。同样的道理,骨髓里全是白血病细胞,导致正常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所以白血病的血象常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增高(白血病细胞疯长),红细胞减低、血小板降低(生长受到抑制)。当然也有少数白血病的血象是白细胞降低的,但多伴有红细胞减低、血小板降低。
白血病的检查首先由骨髓穿刺细胞学,必要时需要做骨髓活检,这个费用大概在300~500元之间,这是细胞学检查。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就是骨髓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也是抽骨髓查,费用1200元,主要是从免疫分型层面上确定是髓系还是淋系白血病。
还有就是染色体核型分析,因为白血病多半有基因突变,查这个可以进一步验证某些类型的白血病,还可以判断白血病的预后(某些染色体变异提示预后不良),这个是500元左右吧(价格有点记不清了)。
如果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还要做bcr/abl融合基因检查以验证诊断并为以后判断疗效提供参考,这个是500元~700元左右吧(价格有点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