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SO 焊缝渗透检验标准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中,iso渗透检测涉及到焊接、钎焊和低温焊、无损检测、管道部件和管道、金属材料试验。在中国标准分类中,iso渗透检测涉及到金属无损检验方法、试验机与无损探伤仪器综合。焊缝渗透探伤用试剂包括渗透剂、去除剂和显像剂。
与焊缝的磁粉探伤相比,它具有不局限于铁磁性材料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可扩大到奥氏体不锈钢和镣合金等非磁性材料。着色渗透探伤过程是将含有颜料和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焊件受检部位表面上,利用液体的毛细管作用,使其渗入到开口的表面缺陷中。
然后清除残留在表面的渗透液,等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已渗入到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表面上来而显示出缺陷痕迹。渗透探伤的缺点是只能检测开口坡的表面缺陷,而无法检测专层的埋藏缺陷。
2. 渗透检测原理有哪些
利用毛细管现象和渗透液对缺陷内壁的浸润作用,使渗透液进入缺陷中,将多余的渗透液出去后,残留缺陷内的渗透液能吸附显像剂从而形成对比度更高、尺寸放大的缺陷显像,有利于人眼的观测。
3. 渗透检测的一般步骤及要求
1.被检物表面处理。
2.施加渗透液。
3.停滞一定时间。
4.表面渗透液清洗。
5.施加显像剂。
6.缺陷内部残留的渗透液被显像剂吸附出来,进行观察。
7.缺陷判定。
一、表面处理
对表面处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可能影响渗透检测的污染物必须清除干净,同时,又不能损伤被检工件的工作功能。渗透检测工作准备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以上。
污染物的清除方法有:机械清理,化学清洗和溶剂清洗,在选用时应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注意涂层必须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去除而不能用打磨的方法。
二、渗透剂的施加
常用的施加方法有喷涂、刷涂、浇涂和浸涂。
渗透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施加渗透剂的时间不得少于10min,对于应力腐蚀裂纹因其特别细微,渗透时间需更长,可以长达2小时。
渗透温度一般控制在10~50℃范围内,温度太高,渗透剂容易干在被检工件上,给清洗带来困难;温度太低,渗透剂变稠,动态渗透参量受到影响。当被检工件的温度不在推荐范围内时,可进行性能对比试验,以此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应让被检表面处于润湿状态。
三、渗透剂的去除
在渗透剂的去除时,既要防止过清洗又要防止清洗不足,清洗过度可能导致缺陷显示不出来或漏检,清洗不足又会使得背景过浓,不利于观察。
水洗型渗透剂的去除:水温为10~40℃,水压不超过0.34MPa,在得到合适的背景的前提下,水洗的时间越短越好。
后乳化型渗透剂的去除:乳化工序是后乳化型渗透检测工艺的最关键步骤,必须严格控制乳化时间防止过乳化,在得到合适的背景的前提下,乳化的时间越短越好。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的去除:应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冲洗被检表面。
四、显像剂的施加
显像剂的施加方式有喷涂、刷涂、浇涂和浸涂等,喷涂时距离被检表面为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的夹角为30~40°,刷涂时一个部位不允许往复刷涂几次。
五、观察
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
观察的光源应满足要求,一般白光照度应大于1000Lx,无法满足时,不得低于500Lx,荧光检测时,暗室的白光照度不应大于20Lx,距离黑光灯380mm处,被检表面辐照度不低于1000μW/。
在进行荧光检测时,检测人员进入暗室应有暗适应时间。
六、缺陷评定
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记录和评定。
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缩写符号为PT),又称渗透探伤,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渗透检测是无损检测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之一,是高等院校无损检测专业基础课。本教材编写的目标和出发点都是立足于为无损检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学使用,同时又兼顾高职学院学生教学及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始终以理论基础贯穿全文;考虑教学、培训的双重需要,将理论、工程、资格考核有机结合;教材编排注重结构层次、渗透检测过程的逻辑关系。内容包括绪论、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渗透检测探伤剂、渗透检测方法、渗透检测技术、痕迹显示的解释与评定、渗透检测设备和器材、渗透检测应用、安全与健康、渗透检测质量控制和渗漏检测等。教材全面反映渗透检测技术的各种分支内容,同时考虑渗透检测的最新发展。
5. 渗透检测步骤
渗透测试是什么?
渗透测试,是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不妨假设,你的公司定期更新安全策略和程序,时时给系统打补丁,并采用了漏洞扫描器等工具,以确保所有补丁都已打上。如果你早已做到了这些,为什么还要请外方进行审查或渗透测试呢?因为,渗透测试能够独立地检查你的网络策略,换句话说,就是给你的系统安了一双眼睛。而且,进行这类测试的,都是寻找网络系统安全漏洞的专业人士。
渗透测试流程是怎样的?
步骤一:明确目标
1、确定范围:规划测试目标的范围,以至于不会出现越界的情况。
2、确定规则:明确说明渗透测试的程度、时间等。
3、确定需求:渗透测试的方向是web应用的漏洞?业务逻辑漏洞?人员权限管理漏洞?还是其他,以免出现越界测试。
步骤二:信息收集
1、基础信息:IP、网段、域名、端口
2、系统信息:操作系统版本
3、应用信息:各端口的应用,例如web应用、邮件应用等等
4、版本信息:所有探测到的东西的版本
5、人员信息:域名注册人员信息,web应用中网站发帖人的id、管理员姓名等
6、防护信息:试着看能否探测到防护的设备,像有没有CDN、waf等
步骤三:漏洞探索
利用上一步中列出的各种系统、应用等等,使用响应的漏洞
方法:
1、漏扫、awvs、IBM appscan等
2、结合漏洞去exploit-db等位置找利用
3、在网上寻找验证poc
步骤四:漏洞验证
将上述中发现有可能可以成功利用的全部漏洞都验证一遍,结合实际情况搭建模拟环境进行实验,成功后再引用于目标。
自动化验证:结合自动化扫描工具提供的结果
手工验证:根据公开的资源进行手工验证
试验验证:自己搭建模拟环境进行验证
登录猜解:可以尝试一下登录口的账号密码的发现
业务逻辑漏洞:如发现业务逻辑漏洞,进行验证
步骤五:信息分析
为下一步实施渗透做准备
1、精准打击:准备好上一步探测到的漏洞的exp,用来精准打击
2、绕过防御机制:是否有防火墙等设备,如何绕过
3、定制攻击路径:最佳工具路径,根据薄弱入口,高内网权限位置,最终目标
4、绕过检测机制:是否有检测机制,流量监控,杀毒软件 ,恶意代码检测等(免杀)
5、攻击代码:经过试验得来的代码,包括不限于XSS代码,SQL注入语句等
步骤六:获取所需
1、实施攻击,根据前几步的结果,进行攻击
2、获取内部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连接,vpn,路由,拓扑等)
3、进一步渗透:内网入侵,敏感目标
4、持续性存在:一般我们对客户做渗透不需要,但真实的环境中,我们会做rookit、后门,添加管理账号。驻扎手法。
5、清理痕迹:清理相关日志(访问,操作),上传文件等
步骤七:信息整理
1、整理渗透工具:整理渗透过程中用到的代码,poc、exp等
2、整理收集信息:整理渗透过程中收集到的一切信息
3、整理漏洞信息:整理渗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漏洞,各种脆弱的位置信息
(为了形成报告,形成测试结果使用)
步骤八:形成报告
1、按需整理:按照之前第一步跟客户确定好的范围和需求来整理资料,并将资料形成报告
2、补充介绍:要对漏洞成因、验证过程和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
3、修补建议:当然要对所有产生的问题提出合理高效安全的解决办法
6. 渗透检测是什么样的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是利用物质的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
渗透检测是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检测材料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7.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渗透检测是基于液体的毛细作用(或毛细现象)和固体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渗透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工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者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渗透剂可以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除工作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经过干燥后,再在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像剂;同样在毛细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的渗透剂,即渗透剂回渗到显像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剂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渗透检测的基本步骤
无论是那种渗透检测方法,其步骤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预处理;
2、渗透;
3、清洗;4、显像;
5、观察记录及评定;
6、后处理。
渗透检测的结果主要受到操作者的操作影响,所以进行渗透检测的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标准、规程及技术要求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8. 渗透检测原理是什么
当被检工件表面涂覆了带有颜色或荧光物质且具有高度渗透能力的渗透液时,在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湿润作用和毛细管作用下,渗透液渗透入工件表面开口缺陷中,然后,将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清洗干净,注意保留渗透到缺陷中的渗透液,再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显象剂,将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重新吸附到工件表面,从而形成缺陷的痕迹,通过直接目视或特殊灯具,观察缺陷痕迹颜色或荧光图象对缺陷性质进行评定,这就是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
9. 渗透检测的检测方法的分类
根据渗透剂和显像剂种类不同,检测方法可按照表1和表2进行分类:
表1 方法名称 渗透剂种类 方法代号 荧光渗透检测 水洗型荧光渗透剂 FA 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 FB 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剂 FC 着色渗透检测 水洗型着色渗透剂 VA 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 VB 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剂 VC
表2 方法名称 显像剂种类 方法代号 干式显像法 干式显像剂 D 湿式显像法 湿式显像剂 W 快干式显像剂 S 无显像剂显像法 不用显像剂 N
1、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分分类
根据渗透剂所含染料成分,渗透检测分为荧光渗透检测法、着色渗透检测法和荧光着色渗透检测法,简称为荧光法、着色法、和荧光着色法三大类。渗透剂内含有荧光物质,缺陷图像在紫外线能激发荧光的为荧光法。渗透剂内含有有色染料,缺陷图像在白光或日光下显色的为着色发。荧光着色法兼备荧光和着色两种方法的特点,缺陷图像在白光或日光下能显色,在紫外线下又能激发出荧光。
2、根据渗透剂去除方法分类
根据渗透剂去除方法,渗透检测分为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去除型三大类。水洗型渗透法是渗透剂内含有一定量的乳化剂,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可以直接用水洗掉。有的渗透剂虽不含乳化剂,但溶剂是水,即水基渗透剂,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也可直接用水洗掉,它也属于水洗型渗透法。后乳化型渗透法的渗透剂不能直接用水从工件表面洗掉,必须增加一道乳化工序,即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要用乳化剂“乳化”后方能用水洗掉。溶剂去除型渗透法是用有机溶剂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
3、根据显像剂类型分类
根据显像剂类型,渗透检测分为干式显像法、湿式显像法两大类。干式显像法是以白色微细粉末作为显像剂,施涂在清洗并干燥后的工件表面上。湿式显像法是将显像粉末悬浮于水中(水悬浮显像剂)或溶剂中(溶剂悬浮显像剂),也可将现象粉溶解于水中(水溶性显像剂)。此外,还有塑料薄膜显像法;也有不使用显像剂,实现自显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