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化学方法,物理方法)
1:取等重量的样品,放置在天平两端,并暴露在空气中,下沉一端为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
2:取样,将样品倒入水中,并插入温度计,升温的一个是浓硫酸。
3:插入铁片,没什么现象的是浓硫酸,持续冒气泡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使铁钝化,阻止两者反应,稀硫酸则不能。所以可用铁器装浓硫酸。
4:放入炭块,膨胀的是浓硫酸,没反应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5:插入铜片,反应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是浓硫酸,没反应的是稀硫酸。同样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6:取等体积样平,密封放在天平两端,重的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密度较大。
7:晃动观察,稠的是浓硫酸,透明均一的是稀硫酸
。
8:放入5水硫酸铜,颜色退去的是浓硫酸
,没反应的是稀硫酸
。同样因为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回答完毕!!!·
B. 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如下: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铜碳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7.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8.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C. 鉴别稀浓硫酸最简单的方法
最佳答案 1.密度法:用手掂量体积相同的浓硫酸和稀硫酸,由于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铜炭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7.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8.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或写字,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9.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10.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11.食盐(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加热,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食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12.电导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
D. 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方法
1.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2.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3.铜碳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4.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E. 怎么分辨浓硫酸和稀硫酸
鉴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方案.第一种:分别滴到火柴梗上,变黑者为浓硫酸.第二种: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剂管中,放热着为浓硫酸.第三种:加到CuSO4'5H2O晶体中,变黑者为浓硫酸.第四种:加入铝片,常温下反应该的是稀硫酸,不反应是浓硫酸(钝化).第五种:滴加到浓盐酸中,产生白雾是浓硫酸.第六中:加入铜片并加热,溶液变蓝,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是浓硫酸,不反应的是稀硫酸.第七种: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粘稠状为浓硫酸.第八种:称量相同体积的酸,质量大的是浓硫酸.
F. 鉴别浓稀硫酸有什么方法越多越好!
方法很多。本人曾回答过一次,答案转贴在下:
1.密度:浓硫酸密度比稀硫酸密度大,两瓶溶液用手掂量掂量,感觉很沉的是浓硫酸。
2.状态:浓硫酸是无色黏稠油状液体,稀硫酸没有黏性,两瓶溶液用手摇动,有黏稠感的是浓硫酸。
3.溶于水放热: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稀硫酸没有放热现象。取少量酸分别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用手摸试管外壁,发烫为浓硫酸。另可用温度计蘸少量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温度计显示温度上升的是浓硫酸。因浓硫酸吸水放热而使温度上升。
4.脱水性:用玻璃棒蘸少量硫酸在纸上写字,过一会字迹变黑的是浓硫酸。
5.吸水性:将蓝色胆矾晶体少量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试管中,能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6.强氧化性:取铜片少量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试管中,加热能反应,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浓硫酸,稀硫酸不能跟铜反应。也可以将铁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试管中,常温能反应放出无色无味气体的是稀硫酸。铁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还有其它方法不一一例举了。
G. 如何鉴别浓硫酸和10%的稀硫酸(四种方法)
1.取同体积,质量大的是浓的(浓的密度大)
2.放入Fe或Al,快速反应的是稀的(浓的钝化)
3.取同体积水,分别加入硫酸,放热大的是浓的
4.用玻璃棒蘸取一点硫酸,在白纸上划几下,短时间内划的地方发黑的(炭化),就是浓的
5.取两瓶等质量的酸放于调平的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指针偏向的是浓酸,偏离的是稀酸。
6.向附有CUSO45H2O的点滴板上滴酸,CuSO45H2O褪色的是浓酸,不褪色的是稀酸。
H. 浓硫酸和稀硫酸如何鉴别
第二, 用手掂量,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重的就为浓硫酸,轻的是稀硫酸。
第三, 观察状态,略微摇动,若为油状粘稠液体就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
第四, 取少量试液,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大量气泡的为稀硫酸,另一为浓硫酸。
第五, 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改变者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
第六, 取少量试液,投入胆矾,颜色改变的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
第七, 取少量试液,分别投入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为浓硫酸,无现象的是稀硫酸。
以上是利用了浓硫酸和稀硫酸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别来鉴别的。
其实,鉴别方法不外乎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一般原则是先物理,后化学的方法进行鉴别,也就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I. 怎么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
先用干抹布把浓硫酸擦掉,然后涂上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
硫酸是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
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常用作化学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
重要性质:
浓硫酸性质
1、脱水性:
脱水指浓硫酸脱去非游离态水分子或按照水的氢氧原子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氢氧元素的过程。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脱水时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2、强氧化性。
稀硫酸特性
1、可与多数金属(比铜活泼)和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2、可与所含酸根离子对应酸酸性比硫酸根离子弱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弱酸;
3、可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
4、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5、加热条件下可催化蛋白质、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6、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区别:
1、密度:浓硫酸密度比稀硫酸密度大,两瓶溶液用手掂量掂量,感觉很沉的是浓硫酸;
2、状态:浓硫酸是无色黏稠油状液体,稀硫酸没有黏性,两瓶溶液用手摇动,有黏稠感的是浓硫酸;
3、溶于水放热: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稀硫酸没有放热现象。取少量酸分别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用手摸试管外壁,发烫为浓硫酸;
4、脱水性:用玻璃棒蘸少量硫酸在纸上写字,过一会字迹变黑的是浓硫酸;
5、吸水性:将蓝色胆矾晶体少量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试管中,能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6、强氧化性:取铜片少量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试管中,加热能反应,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浓硫酸,稀硫酸不能跟铜反应。
J. 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十种方法
1、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用玻璃棒分别取浓硫酸和稀硫酸, 在纸上写字,浓硫酸使纸脱水而碳化,所以用浓硫酸写过的地方变黑, 稀硫酸则无此能力;
2、利用浓硫酸的氧化性。铜丝分别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看是否发生反应。浓硫酸与铜在加热下能发生反应,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
3、利用冷浓硫酸能使铁、 铝钝化。将铁丝或铝丝分别放入浓硫酸及稀硫酸中,铁丝或铝丝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而在常温下铁丝或铝丝不与浓硫酸反应,这是因为浓硫酸的氧化性使得铁或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 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4、利用浓硫酸溶于水大量放热的性质。 分别将浓硫酸及稀硫酸用一定量水稀释,由于浓硫酸稀释过程中大量放热,所以体系温明显升高,而稀硫酸稀释则无此现象;
5、.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