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机轴承有那些拆卸方法
1、外圈的拆卸
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住肩上设置出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2、内圈的拆卸
可以用压力机拔出最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再者,所示的拔拉卡具也多为使用,无论哪种卡具,其都必须牢牢地卡在内圈侧面。为此,需要考虑轴挡肩的尺寸,或研究在挡肩处加工上沟,以便使用拉拔卡具。
3、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
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承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进行拆卸作业。
4、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
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拉拔的方法。需要安装大批这类轴承内圈的场合,也使用感应加热法。
(1)轴承检测拆卸方法扩展阅读
电机轴承利用光滑的金属滚珠或滚柱以及润滑的内圈和外圈金属面来减小摩擦。这些滚珠或滚柱“承载”着负载,支撑着电机主轴,使电机(转子)可以平稳旋转。
中小型电机多数采用滚动轴承。大中型号电机也采用滚动轴承。小型电机两端轴承采用滚珠轴承(深沟球轴承)。中型电机在负载端采用滚柱轴承(一般用于高负载工况),非负载端采用滚珠轴承(但也有相反情况,如1050kW电机)。滚动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但也有用润滑油润滑的。
② 拆卸滚动轴承最好的方法是用
轴承的拆卸
轴承的拆卸要与安装时同样仔细进行。注意不损伤轴承及各零件,特别是过盈配合轴承的拆卸,操作难度大。所以,在设计阶段要事先考虑到便于拆卸,根据需要设计制作拆卸工具也是十分重要。在拆卸时,根据图纸研究拆卸方法、顺序,调查轴承的配合条件,以求得拆卸作业的万无一失。
1、外圈的拆卸 拆卸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肩上设置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2、圆柱孔轴承的拆卸 内圈的拆卸,可以用压力机械拔出最新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
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上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进行拆卸作业。
nu型、nj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拉拔的方法。
3、锥孔轴承的拆卸
拆卸比较小型的带紧定套轴承,用紧固在轴上的档块支撑内圈,将螺母转回几次后,使用垫块用榔头敲打拆卸。
大型轴承,利用油压拆卸更加容易,在锥孔轴上的油孔中加压送油,使内圈膨胀,拆卸轴承的方法。操作中,有轴承突然脱出的可能,最好将螺母作为档块使用为好。
轴承的安装
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请充分研究轴承的安装,即请按照包含如下项目在内的操作标准进行轴承安装。
清洗轴承及相关零件,(对已经脂润滑的轴承及双侧具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轴承安装前无需清洗。)
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
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
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
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如图2-7所示,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
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③ 拆卸轴承的方法是什么
轴承的拆卸是定期维修,轴承更换时进行。拆卸后,如果继续使用,或还需要检查轴承之状态时,其拆卸也要与安装时同样仔细进行。注意不损伤轴承各零件,特别是过盈配合轴承的拆卸,操作难度大。
根据需要设计制作拆卸工具也十分重要。在拆卸时,根据图纸研究拆卸方法、顺序、调查轴承的配合条件,以求得拆卸作业的万无一失。
外圈的拆卸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住肩上设置出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内圈的拆卸,可以用压力机拔出最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再者,所示的拔拉卡具也多为使用,无论那种卡具,其都必须牢牢地卡在内圈侧面。为此,需要考虑轴挡肩的尺寸,或研究在挡肩处加工上沟,以便使用拉拔卡具。
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承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进行拆卸作业。
NU型,NJ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拉拔的方法。需要安装大批这类轴承内圈的场合,也使用感应加热法。
一、敲击法
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损伤轴承,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应用此法应注意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二、拉出法
采用专门拉具,拆卸时,只要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拆卸轴承外圈时,拉具两脚弯角应向外张开;拆卸轴承内圈时,拉具两脚应向内,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
注意事项:
1、应将拉具的拉钩钩住轴承的内圈,而不应钩在外圈上,以免轴承松动过度或损坏;
2、使用拉具时,要使丝杆对准轴的中心孔,不得歪斜。还应注意拉钩与轴承的受力情况,不要将拉钩及轴承损坏;
3、注意防止拉钩滑脱;
4、拉具两脚的弯角小于90°。
三、推压法
用压力机推压轴承,工作平稳可靠,不损伤机器和轴承。压力机有手动推压,机械式或液压式压力机推压。
注意事项:压力机着力点应在轴的中心上,不得压偏。
四、热拆法
用于拆卸紧配合的轴承。先将加热至100℃左右的机油用油壶浇注在待拆的轴承上,待轴承圈受热膨胀后,即可用拉具将轴承拉出。
注意事项:
1、首先,应将拉具安装在待拆的轴承上,并施加一定拉力;
2、加热前,要用石棉绳或薄铁板将轴包扎好,防止轴受热胀大,否则将很难拆卸,从轴承箱壳孔内拆卸轴承时,只能加热轴承箱壳孔,不能加热轴承;
3、浇油时,要将油壶平稳地浇在轴承套圈或滚动体上,并在其下方置一油盆,收集流下的热油,避免浪费和烫伤;
4、操作者应戴石棉手套,防止烫伤。
④ 轴承拆卸的清洗与检查在线等
一、滚动轴承的拆卸、清洗、检查
1、用拉马拆卸
2、三道柴油清洗
3、两道煤油清洗
4、每道清洗后要用高压空气吹去残渣、污物
5、千分表检查径向跳动、端面跳动、以及滚动体与滚道的间隙是否过大
(参数过大时,一定要更换新的轴承)
二、滑动轴承的拆卸、清洗、检查
1、大型的整圆轴承用拉马拆卸,小型的整圆轴承用手旋出
2、开合型(哈弗型)的滑动轴承,分上下瓦拆卸
3、两道柴油清洗,两道煤油清洗
4、检查是否有烧蚀、划痕
5、用内径千分表检查内孔是否过大、是否椭圆度增加
6、内径过大时,需要更换新轴承瓦块(或整个轴承)
7、大型轴瓦需要重新浇注巴斯合金-镗内孔-钳工配研、铲刮
⑤ 轴承拆卸大法来啦!无损拆卸!啥轴承都能这么拆!
轴承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难免会有维护或者损坏更换的需求
机械工业发展的早期
对于专业知识的普及度不够
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意识度不够
今天我们就只谈谈关于轴承的拆卸
看看所谓的牛人如何拆解轴承的
一秒就搞定
上面真是现实工作中一些人的常用做法
效率是高
也许你有时真的没有损坏
但是你是否考虑过
轴承表面没有伤
但其内部是否有伤呢?
另外
轴承钢比较硬脆
重力之下,比较容易磞
后果不堪设想
怕大家感觉不好
一些被磞伤的案例不在放上面了
轴承安装与拆卸必须要有科学的操作规程与工具
这样才能让一个轴承发挥更完美
如何准确又快速地拆卸轴承也是有很多技巧和学问的
本文详细总结出来。
安全第一
任何操作都需以安全为前提,轴承拆卸也不例外。轴承在使用末期极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磨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拆卸方法不当,外力施加不合理,极可能导致轴承破碎导致金属碎块飞溅带来危险。强烈建议在轴承拆卸操作时加一个防护毯遮挡以保障操作安全。
轴承拆卸的分类
在支撑尺寸设计正确的情况下,对于间隙配合的轴承,只要不是过度使用导致变形或锈蚀并卡在与之配合的零件上,方向对正就可以进行拆除。而在过盈配合情形下合理的拆卸轴承则是轴承拆卸技术的核心所在。轴承过盈配合分为内圈过盈和外圈过盈,下文将针对此两种情形分别介绍。
一、轴承内圈过盈,外圈间隙配合
1、圆柱形轴
正确的轴承拆卸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对于小尺寸的轴承,常规工具是拉拔器。拉拔器分为两爪和三爪的两种,有螺纹与液压之分。
螺纹拉拔器是比较传统的工具,其操作是将中心螺杆对准轴的中心孔,在轴的中心孔涂抹少量油脂润滑,将勾爪钩在轴承内圈的端面,用扳手扭转中心杆就可以将轴承拔出。液压拉拔器则采用了液压装置代替螺纹,加压时中间的活塞不断伸出,轴承就会不断的被拉出,比传统的螺纹拉拔器更加快速且液压装置可以快速回退。
在某些设计中, 轴承内圈端面和其他部件的距离较小,不具备传统拉拔器爪子的操作空间,这时可以采用两片式夹板(如下图),选择合适尺寸的夹板,分散拆卸压力。夹板局部可以做的比较薄,从而深入狭窄空间。
▲拉拔器的操作
当有较大批量的小尺寸轴承需要拆卸时,也可以采用快速拆卸的液压装置(如下图)。
▲快速拆卸液压装置
对于铁路车辆车轴整体式轴承的拆卸,还有专用的移动式拆卸装置。
▲移动拆卸装置
当轴承尺寸加大时,拆卸轴承所需的力也随之增大,通用的拉拔器无法适用,需要设计专门的工装进行拆卸。可以根据轴承克服过盈配合所需的安装力来预估拆卸所需的最小力,计算公式如下:
F=0.5 *π *u*W*δ* E*(1-(d/d0)2)
F = 力(N)
μ = 内圈与轴的摩擦系数,一般取0.2左右
W = 内圈宽度 (m)
δ = 过盈配合量 (m)
E = 杨氏模量 2.07x1011 (Pa)
d = 轴承内径 (mm)
d0=内圈外滚道中间直径 (mm)
π= 3.14
当拆卸的力大到无法用普通方法拆除,且常规方法产生的拆卸力很可能损坏轴承时,一般会在轴的末端设计一个油孔,油孔延伸到轴承位置再径向贯通到轴表面,并加上一个环形槽,在拆卸时使用液压泵从轴端加压使内圈膨胀,减少拆卸力。
当轴承尺寸过大,单纯的硬拉拔式已经无法进行拆卸时,就需要使用加热拆卸法。操作之前需要准备完备的工具,例如千斤顶,高度尺,吊具等等。加热拆卸的操作方法是直接把线圈缠绕到内圈的滚道上来加热使其膨胀,使轴承很轻松的拆卸下来。滚子可分离的圆柱轴承也适用相同的加热法。此方法可以无损伤的拆卸轴承。
▲加热拆卸法
2、圆锥轴
由于圆锥轴承的内圈两个端面的面积显着不同,通常对轴承内圈的大端面加热进行拆卸。使用柔性线圈中频感应加热器,通过快速加热轴承内圈使其和轴产生足够的温差,从而将轴承内圈拆卸下来。由于圆锥轴承成对使用,拆下一个内圈后,另一个内圈必然可以暴露加热。如果轴承内圈的配置在大端面处于无法加热的位置,则需将保持架破坏,取下滚子,使内圈本体暴露出来,直接将线圈置于滚道上来加热。
▲柔性线圈中频感应加热器
加热器加热温度的设置须不超过120摄氏度,因为轴承拆卸需要的是快速的产生温差和操作的过程,而不是温度。如果环境温度很高或者过盈量非常大,温差不足时,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作为辅助手段,将干冰置于空心轴的内壁以快速降低轴的温度(如此大规格的工件一般是),从而增大温差。
针对锥形内孔轴承的拆卸,在拆卸之前不要把轴末端的夹紧螺母或机构完全取下来,仅调松即可,避免发生轴承掉落事故。
大尺寸的锥形轴的拆卸需要借助拆卸油孔。以 轧机锥形内孔四列圆锥轴承TQIT为例,轴承内圈分为三个部分,两个单列内圈和中间的一个双内圈,在轧辊的末端有三个油孔,分别对应标识1,2,3, 其中1是对应着最外面的内圈,2是对应中间位置的双内圈,3对应着最里面直径最大的内圈。拆卸时按序号顺序进行拆卸,分别递进对1、2、3孔进行加压。全部完成后行车可以吊起轴承时,再拆下轴末端的铰链环,轴承拆卸完毕。
如果轴承在拆卸后需要再次使用,拆卸时施加的作用力绝对不可以通过滚动体来传递。对于分离式轴承,与滚动体保持架组件在一起的轴承套圈可以与另一个轴承套圈分开拆卸。而拆卸非分离型的轴承时,应先把以间隙配合的轴承套圈卸下,拆卸过盈配合的轴承,需要根据其,类型、尺寸和配合方式,使用不同的工具。
拆卸安装在圆柱形轴径上的轴承
冷拆卸
图1
拆卸较小型轴承时,可通过合适的冲头,轻轻敲击轴承套圈的侧面以将其从轴上卸下,更佳的方法是使用机械拉拔器(图1)。拉抓应作用于内圈或相邻部件。如果轴肩和轴承座孔肩预留了可容纳拉拔器拉抓的凹槽,则可以简化拆卸过程。此外,在孔肩的位置加工一些螺纹孔,便于螺栓把轴承顶出(图2)。
图2
大中型轴承所需的力通常要比机械工具所能提供的更大。因此,建议使用液压助力工具或注油法,或两者一起使用。这意味着需要在轴上设计有油孔和油槽(图3)。
图3
热拆卸
拆卸滚针轴承或NU、NJ、和NUP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时,适合使用热拆卸方法。常用的两种加热工具:加热环和可调式感应加热器。
加热环通常用于安装和拆卸与其尺寸相同的中小型轴承的内圈。加热环由轻合金制成。加热环带有径向开槽,且配备电绝缘手柄(图4)。
图4
如果经常拆卸不同直径的内圈,建议使用可调试感应加热器。这些加热器(图5)可以迅速加热内圈,而不会使轴变热。拆卸大型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时,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固定式感应加热器。
图5
拆卸安装在圆锥形轴径上的轴承
可使用机械或液压助力拉拔器拉住内圈,即可拆卸小型轴承。某些拉拔器配有弹簧操作臂,使用这种有自对心设计的拉拔器,可以简化程序,避免损坏轴颈。倘若不能在内圈上使用拉拔器拉爪,则应经由外圈,或采用拉拔器结合拉拔片的方式拆卸轴承(图6)。
图6
使用注油法时,中大型轴承的拆卸会更加安全简单。这种方法在高压下通过油孔和油槽将液压油注入两个圆锥形配合面之间。两个表面之间的摩擦大幅减少,并产生使轴承和轴径分开的轴向力。
拆卸紧定套上的轴承
对安装在紧定套配直身轴上的小型轴承,可以使用锤子来敲击均匀作用在轴承内圈端面的小钢块来拆卸(图7)。在此之前,需要将紧定套锁紧螺母拧松数圈。
图7
对安装于紧定套配阶梯轴上的小型轴承,可以使用锤子通过一个特制的套筒敲击紧定套锁紧螺母的小端面来拆卸(图8)。在此之前,需要将紧定套锁紧螺母拧松数圈。
图8
对于安装在紧定套配阶梯轴上的轴承,使用液压螺母可使轴承拆卸更简便。为此必须在紧靠液压螺母活塞的位置安装合适的止动装置(图9),注油法是更简易的方法,但必须使用带有油孔和油槽的紧定套。
图9
拆卸退卸套上的轴承
拆卸退卸套上的轴承时,必须卸下锁定装置。(如锁紧螺母,端板等)
对于中小型的轴承,可以利用锁紧螺母、钩形扳手或冲击扳手来进行拆卸(图10)。
图10
对于安装在退卸套上的中大型轴承,可以利用液压螺母轻松拆卸。建议在轴端的液压螺母后面安装止动装置(图11)。该止动装置可以防止退卸套从配合位置突然分离时,退卸套和液压螺母从轴上飞出来。
图11廷轴轴承
二、轴承外圈过盈配合
在轴承外圈有过盈配合的情形下拆除轴承的前提是外圈挡肩直径不能小于轴承要求的支撑直径,可以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拉拔工具示意图来拆卸外圈。
若某些应用外圈的挡肩直径要求完全覆盖,那么在设计阶段应考虑以下两种设计方案:
• 可以在轴承座的台阶处预留两个或者三个槽口,使拉拔器爪子有着力点方便拆卸。
• 在轴承座的背面设计四个穿透螺纹孔到达轴承端面,平时可以用螺 堵密封,拆卸时换为长螺钉,拧紧长螺钉来渐渐将外圈顶出。
当轴承较大或者过盈量大时,也可采用柔性线圈感应加热法。通过加热箱体外径进行拆卸。箱体的外表面需规则平整,防止局部过热。箱体的中心线要垂直于地面,必要时用千斤顶辅助。
⑥ 电机轴承有那些拆卸方法
一、推压法。这一方法是采用压力机来对振动电机的轴承进行一个推压,这一的操作工作
是非常平稳可靠的,而且还不会对振动电机和轴承造成损伤。压力机有手动推压、机械式或液压式压力机推压。这一方法的操作注重事项是压力机着力点应在轴的中心上,不得压偏。
二、敲击法。采用敲击法来拆卸振动电机轴承的时候,施加的力一般是加在振动及轴承的内圈,
这个敲击力是不能施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的,而且采用敲击法的话是非常的简单易行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的,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损伤轴承。应用此法应注重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三、拉出法。采用拉出法的时候,技术人员是采用专门的拉具来进行操作的,在拆卸振动电机轴承的时候,只要轻轻的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工作人员在对振动电机的轴承外圈进行拆卸工作的时候,其所采用的拉具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要保证这个拉具的两脚之间的弯角是向外张开的;但是在拆卸振动电机轴承内圈的时候,这个拉具的两脚之间的弯角则应该是反向的,
这个弯角是要保证向内的,卡于轴承的内圈端面上。在采用拉出法来拆卸轴承的时候,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将这个拉具的拉钩来钩住轴承的内圈,而不是钩在轴承的外圈上,以
免轴承出现松动过度的现象,或者是出现损坏;在使用拉具对轴承进行拆卸的时候,
工作人员一定要牢记将丝杆对准轴的中心孔,不得出现歪斜的现象而且还应
该要注重拉钩与轴承的受力情况,不要将拉钩及轴承损坏,注重防止拉钩滑脱。
⑦ 轴承拆卸方法
内/外圈的拆卸
拆卸过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一边拆卸。
这些螺杆孔平常盖上盲塞,圆锥滚子轴承等的分离型轴承,在外壳挡肩上设置几处切口,使用垫块,用压力机拆卸,或轻轻敲打着拆卸。
圆柱孔轴承的拆卸
用压力机最为简单。此时,要注意让内圈承受其拔力。大型轴承的内圈拆卸采用油压法。通过设置在轴上的油孔加以油压,以使易于拉拔。宽度大的轴承则油压法与拉拔卡具并用,才能拆卸。NU 型、NJ 型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拆卸可以利用感应加热法。在短时间内加热局部,使内圈膨胀后再拉拔的方法。
锥孔轴承的拆卸
拆卸比较小型的带紧定套轴承,用紧固在轴上的挡块支撑内圈,将螺母转回几次后,使用垫块用榔头敲打拆卸。大型轴承,利用油压拆卸更加容易,在锥孔轴上的油孔中加压送油,使内圈膨胀拆卸轴承的方法。操作中,有轴承突然脱出的危险,最好将螺母作为挡块使用为好。
击卸法
击卸是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拆卸方法。它是借锤击的力量,使相互配合的零件产生位移而互相脱离,达到拆卸目的的一种拆卸方法。
击拆常用的工具是手锤,即普通钳工手锤、冲子和垫块。冲子用钢料制成,受锤击的顶部加工成球形,使与工件接触的一端通常镶以软金属,如铜、铝等,并做成平的或适合工件的形状,以保护工件表面不受损伤。
⑧ 滚动轴承该怎么进行拆卸
滚动轴承拆卸的基本原则如下:
1.拆卸前应弄清轴承与关联件的关系:仔细观察轴承所在的位置与关联件的关系,分析安装过程和方法,然后制定出拆卸的方法和程序。
2.能不拆卸的尽量不拆:分离的轴承,其内、外圈通常都是采用过盈配合的,为确保其配合精度,缩短修理工期,能不拆的尽量不拆。
3.采用科学的拆卸方法:(1)拆卸轴颈,应施力于内圈,拆卸轴承座上的轴承应施力于内圈。(2)拆卸轴承的内圈或外圈时,用力应平衡、均匀,不得歪斜,以防卡死。(3)拆卸轴承时,不得用易破裂的物件敲击,必须用压卸或采用专用的拆卸工具拆卸,个别情况也可用铜棒或其它软金属衬垫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