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测定植物种子的净度
一批种子中,除去各种混杂物及废种子后,剩下的净洁种子占检验样品总重量的相对百分数,称为种子净度。检验方法:从要测定种子中取平均样品,称重(试样重量),记数后倒在台上,进行精选,分好种子、废种子、杂质,并分别称重,用以下公式求得种子净度,应重复测2次以上,取其结果平均值。杂质系指除本种以外的其他所有种子、虫蛹、土块、小石子、碎茎秆及本种植物中已失去发芽能力的种子等。种子净度低,混杂物多对贮藏和播种后的产量与质量都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贮藏与播种前应加以精选。
B. 请问目前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的方法大概有什么
①目测,外观饱满度,光泽度。
②手摸,手捏种子硬度,干爽度。
③水泡,小搡种子置杯,二十分钟后观察其下沉率,测其好籽率
④嘴咬,如小,麦,水稻,用简单的牙咬判断其种子含水量
⑤发芽试验。这个最权威。做种子发芽试验是最能说明种子质量的检测方法。
C. 种子质量检验措施有哪些
种子检验是指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种子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应用科学。检验的对象是农作物种子,主要包括植物学上的种子(如大豆、棉花、洋葱、紫云英等)和果实(如水稻、小麦、玉米颖果、向日葵瘦果)等。
要准确掌握种子批的质量状况,必须按规定程序在种子批内的种子中抽取回有代表性的样品,并进行有答关项目的检验。种子检验的程序,首先要保证检验项目的连续性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的标准化。
监督抽查检验是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主要任务。本系统结合工作实际流程制作,实现了扦样单和检测结果的一次性录入,自动生成样品交接单、生产商确认函、样品登记表、检验任务通知单、样品流程单
D. 种子的净度要怎样检测
种子净度的测定:一批种子中,除去各种混杂物及自身废种子外,剩余洁净种子占检验样品总重量的百分数,称为种子净度。种子净度测定可帮助我们了解在种子样品该种植物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量。
检验方法:从要测定种子中取平均样品,称重(试样重量),记数后倒在台上,进行清选,分好种子、废种子、有生命杂质、无生命杂质,分别称量,用下公式求得种子净度。
种子净度的百分率,应进行两次或多次取样计算,求其平均数。种子内的混杂物一般分为有生命杂质、无生命杂质与废种子三部分。有生命杂质系指除本种以外的其他所有种子和病菌、虫蛹等;无生命杂质包括土块、小石子、碎茎秆、种皮和失去发芽能力的其他植物种子;废种子系指本种植物中已失去发芽能力的种子及压碎和受病虫害的种子等。
种子净度低,混杂物多对贮藏和播种后中草药的产量与质量都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这类种子在贮藏与播前应加以精选。
E. 种子的检验有哪些程序
为了了解种子品质,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检验的程序如下所示。
1.一般种子检验操作程序(室内检验)。
2.扦样部分:室内检验必须先扦样。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样品应由从种子批不同部位随机扦取若干的小部分种子合并而成,然后把这个样品经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法分取规定重量的样品。不管哪一步骤都要有代表性。
具体的扦样方法应符合扦样规定。
初次样品:从种子批的一个扦样点上所取的一小部分种子。
混合样品:从种子批内扦取的全部初次混合而成。
送验样品:指送到检验机构检验的规定数量的样品。其大小可以是整个混合样品,或从混合样品中分出的部分样品,供测定某一检验项目之用。
贮藏在口袋中的种子,可用扦样器取样。贮藏在玻璃瓶或金属容器中的少量种子,可倒在桌面或塑料布上,均匀混合后,摊开成1~2厘米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按对角线把种子分成4个三角形,除去两个相对的三角形以后,再把留下的种子重新混合,按上法继续分样,直到相对的两个三角形中的种子相当平均样品的数量为止。也可用机械分样器分样。
单管扦样器,适用于中小粒种子。随机选定取样的袋。根据种子批袋装(容器)的数量确定扦样袋数。
袋装的扦样袋(容器)数
中的扦样袋数应作为最低要求。
F. 种子检验的内容、步骤和程序有哪些
玉米种子质量检验包括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两个部分。
田间检验以田间纯度和真实性检验为主,多用田间种植常规鉴定法,包括玉米种子生产隔离区安全鉴定和形态检验法。
(1)隔离区安全鉴定在玉米种子种植前进行隔离区检查,如果发现空间隔离距离或者时间隔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防杂要求,应及时整改。雄穗散粉前发现达不到安全隔离要求的,要迅速果断地对周围地块的玉米进行处理,若采取措施后能符合要求,收获的种子仍然可以作为种子。如隔离区内母本行已经抽丝,隔离区内的其他玉米已经散粉,则该隔离区应该废弃,收获的玉米种子只能做粮食。(2)种子生产田植物形态检验法在玉米种子生产田种植期间玉米典型性状表现最明显的时期进行,5叶1心是苗期田间鉴定的最佳时期,幼苗的叶色、叶缘色、叶鞘色及其光泽是所依据的典型性状;玉米成株鉴定分别在雄穗散粉前、雌穗抽丝前及抽丝盛期进行,按梅花式5点取样,每点连续检验100株,将各点的本品系株数、混杂的异品系株及父、母本散粉株分别记载,计算品系纯度、混杂株率、母本散粉株率、父母本异株散粉率,将计算结果作为对被检种子进行分级和取舍的依据。(3)田间小区植株形态检验法将玉米杂交种制种田生产出来的玉米杂交种进行小区种植检验,并设标准种小区作对照,分别在苗期、抽雄期、抽丝期和成熟期进行田间鉴定,以花期和成熟期检验结果为准。其鉴别方法与玉米种子生产田植株形态鉴定法相同。根据备检种子和对照种子取样调查和鉴定的结果,计算受检种子的纯度和杂株率(表1)。
表2 玉米种子质量分级标准(GB4401.1—1996)
注:长城以北和高寒地区水分含量允许高于13%,但不能高于16%;调往长城以南的种子水分含量不能高于13%。
名称 级别(%)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常规种 原种 ≥99.9良种 ≥97.0 ≥98.0 ≥85 ≤13.0自交系 原种 ≥99.9良种 ≥99.0 ≥98.0 ≥85 ≤13.0单交种 一级 ≥98.0二级 ≥96.0 ≥98.0 ≥85 ≤13.0双交种、三交种 一级 ≥97.0二级 ≥95.0 ≥98.0 ≥85 ≤13.0
G. 种子检验的原理
1.剥胚或切割种子的快速发芽法
凡具有生活力的种胚(包括休眠种子)一旦解除束缚(指种皮或果皮)后,消除透水、气体交换或机械障碍,在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及光暗条件下短期内迅速萌发。方法是剥取胚体置吸水纸上催芽,或切割子叶或胚乳后进行胚体培育。
2.依据酶活性测定生活力
以各种指示剂的变色来标志种子中酶活性和呼吸代谢。以TTC法最常用,此外尚有中性红、甲基蓝及麝香溴酚蓝等方法。
TTC法已列入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的规程中,此法系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唑(又称四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简称TTC)的颜色变化原理来准确鉴定种子的生活力。四唑为无色或淡黄色水溶性结晶,它被还原时变成红色的不溶性的三苯甲(左:月右:朁)种子的生活力不同,胚被染成红色的程度也不同,着色的部位及颜色的深浅表示种子生活力高低的程度,死种子一般染不上色。
3.依据种子化学成分变化测定生活力
简便实用的是直接荧光法,把种子切成两半,取其中一半放在紫外线荧光灯照射下不产生荧光的白纸上面进行观察,一般凡具有发芽力的种子,在紫外线下产生明亮的蓝色、蓝紫色、紫色或蓝绿色的荧光,而死的种子多半是黄色、褐色以至暗淡无光,并带有各种斑点。
4.根据细胞膜的透性来测定生活力
种子细胞膜的完整性与其活力、生活力的关系十分密切,具体应用到生活力的速测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纸上荧光团法纸上荧光团法主要用于十字花科或其它小粒的种子上,是根据死种子细胞膜透性增大,在吸胀时具有荧光特性的有机物从细胞排出,在种子周围的纸上产生明显的荧光团的原理来检测种子生活力的。
(2)软X射线辐射照相法此法主要用于种子的饱满度、空壳率、潜伏害虫以及生活力的快速测定上,其最大优点在于:一是经过造影的种子,仍可保存或供播种用;二是可以同时检测几个项目,如虫害、空壳率、胚成熟度及生活力等;三是不受种子休眠期的影响。
此法的原理是基于老化劣变种子的细胞膜失去半透性,用重金属盐类如BaCl2、BaSO4等作为照相衬比剂处理后,受损伤的细胞能吸收衬比剂,在软X射线下照相可显示出不同程度深浅阴影,以便鉴别出种子劣变或损伤的程度。
(3)红墨水染色法此法经济而简便,是国内首创的一种染色法,其原理如上述。凡胚部深红或粉红或有密集的散状红斑者都是丧失发芽力的种子;胚部不着色者为高活力种子;而带有不同程度的浅斑块者分属低活力或中活力种子。
为了精确地了解种子的播种品质,种子活力的测定是很有必要的,除上述的生活力速测法基本上适应于活力测定外,还有下列一些已列入ISTA和AOSA(美国官方种子协会)《活力测定手册》的9种方法:抗冷测定法、加速老化法、四唑图形法、电导法、幼苗分级法、Hiltner砖砾法、幼苗生长势测定法、冷发芽法、幼根生长斜板法等,在此不作具体介绍。
H. 种子含水率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四项质量指标是种子检验的必检项目,传统的种子水分测定方法1、种是低恒温烘干法;2、种是高温烘干法,3、现代工业快速法传统方法、高温方法由于效率低,操作复杂、繁琐,能耗大SFY-20S种子水分检测仪用于种类大米、稻壳、高粱、大豆、玉米、小麦、荞麦、芝麻、油菜籽、棉籽种子环节中的含水率测量,符合于种子检验规程。
I. 检测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是
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发芽率是决定播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种子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都必须进行发芽试验。
(1)数取试样样品从净度检验后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随机数取400粒玉米种子,通常以50粒为一个重复。(2)选用发芽床玉米种子发芽一般可选用沙床或纸床。
①沙床要求沙粒大小均匀,直径为0.05~0.08毫米,pH为6.0~7.5,无毒、无菌、无种子,使用前必须进行洗涤和高温消毒。化学药品处理过的种子样品发芽所用的沙子,不再重复使用。
②纸床要求持水力强、无毒质、无病菌、韧性好。供作发芽床的纸类主要有发芽纸、滤纸、吸水纸等。(3)测定方法①沙中法 将拌好的湿沙装入培养盒中,至2~3厘米厚,将种子均匀地播种在沙床上,种子间距为种子直径1~5倍,然后覆盖1~2厘米厚的松散湿沙。
②纸间法 将种子均匀播在湿润的发芽纸上,种子间距为种子直径1~5倍,再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发芽纸覆盖在种子上,然后卷成卷,两端用橡皮筋扎住,竖放在有机玻璃盒内,套上透明塑料袋保湿。(4)发芽条件①水分 发芽用水要求水质好,基本不含杂质,其pH应为6.0~7.5。沙床水分在60%,以细沙用手握住不出水,沙成团,放开即松散为原则。纸床可将其加水使其吸足水分后,沥去多余的水分,用手按凹陷处不积水即可。在整个发芽期间,发芽床必须始终保持充分湿润,以满足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水分,但水也不能多,否则影响通气。
②温度 一般温度在25℃。
③氧气 纸间发芽应注意纸卷需疏松,沙床发芽覆盖种子的沙不要压紧,保证种子周围有足够的氧气,同时应注意水分和通气的协调。
④光照 12小时循环光照。(5)发芽培养及管理在发芽箱或发芽室(人工气候室)处理7天。在发芽期间,应该进行适当的管理,以维持适宜的发芽条件。发芽床应始终保持湿润,水分不能过多或过少;保持通气良好;要经常检查温度,使其保持在(25±1)℃范围内;如发现种子发霉,应及时取出洗涤去霉,当发霉种子超过5%时,应更换发芽床,以免霉菌传染。如发现霉烂死亡种子,应将其去除并记载。(6)发芽鉴定供发芽的每株幼芽都必须按照GB/T3543.4—1995幼芽鉴定标准进行鉴定。在第四天和第七天分别记载发育良好的幼芽和不正常幼芽数。(7)结果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