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有一套以数量分析为特征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法、个量与总量分析法等。
一、实证分析法:
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方法。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为某种能 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
二、边际分析法:
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所谓边际,就是额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个单位或最后一个单位。在经济学分析中,简单地说,边际是指对原有经济总量的每一次增加或减少。严格地说,边际是指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动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概念。引入经济学后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在变动的状态。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虑经济体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与变动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相对与局部均衡分析法而言的。它是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与变化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条件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条件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
是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的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而撇开转变期间和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法
是考虑到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度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Ⅱ 经济学研究生学什么
经济学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因学校和专业方向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课程:经济学研究生需要学习一系列核心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 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可以选择学习特定领域的专业课程,如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这些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特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3. 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如统计学、数据挖掘、数学建模等,以便进行经济学研究和论文写作。
4. 应用项目:学校可能会安排一些实际应用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政策分析、企业战略规划等。
5. 论文写作与发表:经济学研究生需要撰写论文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通常需要深入研究某个经济问题,运用相应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
6. 学术交流:经济学研究生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拓宽视野,提高研究能力。
7. 实习与实践:许多经济学研究生会在毕业前寻找实习机会,以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积累工作经验。
经济学研究生的学习内容涉及理论、方法和实践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考研有哪些专业
企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等。
1、企业经济学
企业经济学(德语:Betriebswirtschaftslehre,缩写:BWL),研究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关问题和金融、市场营销、贸易、会计、审计、物流、人力资源、生产等在企业层面的问题。在教学学科设置上相当于美国的商学院、中国的管理学院。
2、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人类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哲学思想的出现),人类对于自古以来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评价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的形成与实践)。
现代经济学理论适应现实的能力是有局限的,只适应描述经济规模尚不能对自然承载力构成威胁的经济活动。
因此,经济学必然需要随着经济活动规模扩展到了自然承载力的边界而改造,要用一个适应范围更广的逻辑系统来适应现实。
3、财政学
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它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该专业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4、金融学
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服务于决策的金融理论“由一系列概念和定量模型组成”。这样的金融决策理论是个人理财、公司理财乃至一切有理财要求的部门所共同需要的。
该领域的分支学科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
5、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目前仍在发展之中。虽然其完整学科体系的基本确立距离现在的时间尚短,但其思想的形成则是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迫溯到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代。
经济类研究生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数学三、专业课。
经济学学科门类,学硕包含3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6个、应用经济学10个;专硕包含7个专业领域。在经济学门类中,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和专业课。
不同院校考察的专业课也会有所不同,总体上有以下几类:经济学综合、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金融学综合、统计学、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资产评估专业基础等。
注意事项:
掌握经济学(包括其他课程)中的一个基本假设__理性人假设以及由此得到的最大化原则和实现最大化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一条件。这对于任何处于完全市场中的经济行为主体都是适用的。和掌握知识。
这样可以比较清晰的理解概念和理论,同时有助于加深印象,也有助于思维的表达。这一点在经济类学科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时在考试中也应该尽量采用图表来分析问题。
在考试中应该尽量使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因为语言表达往往能给人一种能反映其思想和知识的印象。使用规范的语言可以体现你的经济学功底。
Ⅲ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介绍如下:
4. 学习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和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包括生产和消费决策、价格理论等。学习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理解市场和企业的运作。
5. 阅读经济学着作:西方经济学有许多经典着作,例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通论》、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等,阅读这些着作可以深入了解经济学理论和思想。
6. 参加经济学课程或研讨会:参加经济学课程或研讨会可以结识其他经济学爱好者,了解最新的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7. 实践:将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分析股市、房地产市场等,可以帮助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