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微生物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微生物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30 22:51:01

㈠ 简述微生物培养基有哪些质量控制措施

微生物培养基的酸碱度、凝胶强度和选择性等直接影响到培养基的质量,在理化试验方法中采用连接可渗透陶器型液体接头的电极和平头电极或者连接微型探头的电极可分别测定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pH值 ,而采用 Gelometer和the LFRA Texture Analyser可测定固体培养基的凝胶强度。在微生物学方法中固体培养基采用倾注平板法、涂布法、划线法(半定量法)、改良的 Miles-Misra法等测定生长情况,液体培养基采用稀释法测定生长率,用目标菌和杂菌的混合菌株评价选择性增菌培养基的选择性,利用OD值评价液体培养基生长率等。ICFMH (国际食品微生物学和卫生学委员会培养基工作组)、ISO、FDA以及我国卫生部等相继制定了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标准,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基质量控制国家标准,以致各相关单位采用的标准不一致,所以制定培养基质量控制国家标准非常关键。

㈡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

微生物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①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②操作手册;③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④培养基的质量控制;⑤试剂、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质量控制;⑥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⑦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七个方面。微生物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
①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
②操作手册;
③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
④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⑤试剂、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质量控制;
⑥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
⑦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

㈢ 微生物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点

检测过程确保无菌操作,如仪器的灭菌、人自身的消毒杀菌、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接种检测等

㈣ 谈谈你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理解,微生物实验室是怎么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的

高压灭菌器温度≥121℃每次用前换水;每月清洁1次。
孵育箱温度35℃±1℃每天记录温度;每月清洁内壁和隔板。
水浴箱温度37 ℃±0.5℃每天记录温度;每月擦内壁和换水。
冰箱温度4℃±2℃每天记录温度;保持清洁并定期除霜。
低温冰箱温度-20℃±5℃每天记录温度;保持清洁并定期除霜。

㈤ 怎样做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怎样做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微生物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①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②操作手册;③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④培养基的质量控制;⑤试剂、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质量控制;⑥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⑦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七个方面。
质量控制:满足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质量保证:为了满足实验室质量要求 ,制定相应的计划,实施证明(记录)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系统活动。 外部质量控制:通过互相校准和/或检验对实验室的操作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采取的以对比分析、跟踪以及相关方法,对实验室工作的连续性控制计划。

㈥ 食品微生物检验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检验流程包括检验思路的确定、标准检验方法的使用、培养基的配制、样品前处理、检验结果的判断、原始记录、报告等许多环节,其中手工操作也较多,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也较多,实验室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持续地加以监督和控制,并结合必要的室间质量控制手段,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食品微生物检验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知识,欢迎阅读。

主要可从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检验人员方面:实验室的检验水平与检验人员素质密切相关,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是检验人员素质的核心所在。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要求检验人员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实验室可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实验室间的交流,必要时进行考核等手段,来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中强调检验人员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性,通过制定的奖惩制度来规范检验人员的工作行为。

2仪器设备方面:实验室所有仪器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必要时还要进行期间核查。在此基础上可通过一些监控手段来确保仪器设备保持最佳性能,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可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2)或化学指示剂如变色胶带监视灭菌效果;需要控制温度的仪器,应在工作前和工作后做好温度的记录,不符合应及时调整;生物安全柜要定期由专业人员更换滤网,对紫外线消毒设备必须三个月检查一次其消毒性能等等。

3检验耗材方面:如培养基: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都是使用市售干粉培养基,这些来自着名公司的培养基,质量比较稳定,但在购买和使用前首先要对外观色泽和均一性、pH值、水分含量、批次或批号、琼脂凝胶的硬度、选择性等进行初次评估。用质控菌株进行预测,确保培养基、试剂达到预期效果。

在使用市售培养基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信誉度好的产品;

(2)要根据培养基储存条件储存,尽量少包装;

(3)要根据日常工作需要作为计划,控制在有效期内用完;

(4)购回试剂应对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做好记录,检查密封性、标签牢固性;(5)在配置时应仔细检查原料,如发现结块、变色严禁使用;

(6)所有培养基要有配制称量时要有记录,把剩余培养基密闭好;

(7)严禁使用过期的、污染的、失了水的培养基。

标准菌株:必须做好明确的作业指导书,实施标准菌株的规范管理,做好菌株的传代验证,这样才能确保标准菌株在实验中应起的作用等等。

4样品采集方面:因样品采集并非实验人员进行,样本采集是否合格规范要求,是实验成败的又一关键因素。因此,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加强与采样人员的沟通,向样品采集者讲解采集样本的方法、要求,指导他们规范采集样本,如无菌要求、随机方法、种类、数量、采集部分、冷藏或保温、运送方式、安全要求等。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应仔细核对检验内容与送检单,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样本,注明原因退回。

最后,要求每个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者都应提高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要求检验人员应加强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作为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补充、完善的依据。要求检验人员对实验的整个过程应在工作当时予以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同时,管理者应防止片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要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专业扎实、技术精湛的食品微生物检验队伍。

;

㈦ 建立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体系应该包括哪几项

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包括:

1 样品的管理:样品应正确采样,并有充分的代表性,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样,送检样品标识应具有唯一性,并做好样品的交接、登记、保存、处置等工作。送检样品检测越快越好,一般不超过3小时,避免样品保存时的污染、腐败变质,影响检测到准确性;
2 检测方法:微生物检测应按照国家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或其他实验室认可的方法进行;
3 检验过程: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方式进行。每个样品要做空白对照和平行样,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 报告制度:报告应包含有检验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名。附有原始记录,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5 完善实验室管理:建立实验室内审制度,即时更新程序文件,不断提高卫生检验管理水平,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

㈧ 如何控制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

一、质量控制相关定义

质量控制:满足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

质量保证:为了满足实验室质量要求 ,制定相应的计划,实施证明(记录)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系统活动。

外部质量控制:通过互相校准和/或检验对实验室的操作和结果所进行的控制。

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采取的以对比分析、跟踪以及相关方法,对实验室工作的连续性控制计划。

质量手册:是描述质量系统元素的文件或文件的集合。

二、实验室要求

按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概念,是指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这里所指的是实验室(微检室)内建立的质量管理的保证体系。人员、房屋、设备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1、人员要求

实验室人员的分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相应岗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相应的技术能力证明(证书及证件)。微生物检验室因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人负责室内的技术工作,并设立质量监督员。

2、房屋条件要求

房屋要求:具有适宜、足够宽敞、通风有良好的照明。

房屋内墙面及地等应采用易于清洁的材料,保持房间清洁。

房间的设置,以其开展的工作内容加以分用,设立专用房间。

房间的大小还应根据从事实验人员的进入数量上加以考虑。

3、环境设施要求

专用房间的温湿度控制与记录(样品存放室)。

特殊环境的微生物指标控制与记录(无菌室等)。

专用工作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定期的检测校准程序(洁净室等)。

特殊环境中的专用设施质量控制应符合有关要求(净化工作台)。

三、设备控制和程序

微生物检验常用需监控的设备和仪器:

1)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或CO2培养箱等)、干燥箱、高压灭菌锅、净化工作台、pH计、 冰箱,(低温冰箱或冷柜)温度计、紫外灯、显微镜、离心机、天平。

2)小计量容器。

3)微生物测定仪器、微生物检定仪器、空气采样器、酶标仪专用等。

1、高压灭菌锅的温度控制

高压灭菌锅;生物指示菌法(常用)、化学变色纸片及高压灭菌锅温度计等方法进行检测。

生物指示菌法是一种高压灭菌锅的效果显示法。

高压灭菌锅由专人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并做好每一次的作业记录。

高压灭菌锅使用时,内置物品不能太多,单位体积内的内容物(每瓶内的培养基)不能太多。同时应注意内容物不同耐受温度。总的暴露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5min。

高压灭菌锅日常工作记录应包含以下信息:高压灭菌的材料、开始时间、压力/温度、取出时间、高压灭菌胶带的颜色变化(日常常用无菌培养代替)。

高压灭菌锅温度波动范围:110,115和121±2℃。

高压灭菌锅校准周期一般在半年。

㈨ 如何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如何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保证非常重要,而质量控制也贯穿检验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于2012年9月13日发布的CNAS-CL42在2014年4月21日进行了第1次修订,并于2014年11月1日实施。其中明确了微生物检验在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需要满足如下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诊断性抗血清试剂,实验当日至少应做多价血清阴性和阳性质控:

定性试验试剂每次检测时应至少包括阳性和阴性质控菌株。不含内质控的直接抗原检测试剂,实验当日应检测阳性和阴性质控。使用的染色剂(革兰染色、特殊染色和荧光染色),至少每周(若检测频率小于每周1此,则实验当日)用已知阳性和阴性(适用时)的质控菌株检测。凝固酶、过氧化氢酶、氧化酶、β-内酰胺酶,实验当日应做阴性和阳性质控,商业头孢菌素试剂的β-内酰胺酶试验可遵循制造商的建议。

二、实验室采用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质控:

应以质控标准菌株连续检测20—30天,每一组药物/细菌超出参考范围(抑菌圈直径或MIC)的频率应不超过(≤)1/20或1/30;也可采用替代质控方案,即连续5天,每天对每一组药物/细菌重复测定3次,每次单独制备接种物,15个数据超出参考范围(抑菌圈直径或MIC)的结果应不超过(≤)1个,若失控结果为2-3个,则如前述,再进行5天,每天3次重复试验,30个数据失控结果应不超过(≤)3个。此后,应每周使用标准菌株进行质控。若检测频率小于每周1次,则每个检测日应进行质控。采用自动或者半自动仪器检测MIC值时,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质控。

三、厌氧菌培养:

还需要使用有效的方法检测厌氧培养环境(如以亚甲兰试条、厌氧菌或其它适当方法)。分枝杆菌检测:抗酸染色应在实验当日用适当的`阴性和阳性质控验证;荧光染色应每次实验以阴性和阳性质控验证。真菌检测:直接染色(如:抗酸染色,PAS,吉姆萨染色,墨汁染色)检查患者样品时,应在实验当日做阴性和阳性质控(某些染色如吉姆萨染色,玻片本身作为阴性质控。KOH制备的玻片不需要质控)。病毒:连续细胞传代时应定期监测支原体污染(宜监测阴性未传代的质控株,而不是培养支原体);应监测用于细胞生长培养液的动物血清的细胞毒性;应具备相应的细胞株用于病毒培养。

;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型台式电脑连接网线方法 浏览:698
加湿罐安装方法 浏览:779
磁力支架使用方法 浏览:750
什么方法积分落户最快 浏览:197
大班的篮球课程教学方法有哪些 浏览:609
冷藏柜门封条的安装方法 浏览:471
三相辐射加热管的电流计算方法 浏览:97
如何防止风险的方法 浏览:277
幼儿园简单的折花方法 浏览:380
学习方法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浏览:841
小孔成像方法及步骤 浏览:515
手机后期处理方法 浏览:250
材料研究方法王培铭视频课 浏览:614
水准测量中常用的测站检核方法是 浏览:636
panasonlc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96
治咳嗽最好的方法怎么做 浏览:655
卡尺测厚仪的检测方法 浏览:511
食品中碳酸钙含量的检测方法有 浏览:253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浏览:440
过氧化氢的使用方法 浏览: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