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水中测不到亚硝酸盐是什么问题
摘要 而在海水养殖上,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控制在0.3mg/L以下。如果亚硝酸盐的含量超过0.5mg/L时,海水鱼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❷ 海水分析化学的有机物分析
海水中的有机物含有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来自生物的天然存在的物质,和石油烃、氯代烃类杀虫剂等人为的环境污染物。它们的浓度一般都很低,通常为ppb水平或更低,因此在大量无机盐存在下分析有机物时,必须预先用蒸发、溶剂萃取、电泳脱盐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等方法加以浓缩。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荧光分析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等。在研究海洋有机物在元素地球化学平衡中的作用(见海洋地球化学)和它们对无机盐类和氧的循环所起的作用时,常讨论总有机碳、总有机磷和总有机氮的含量。
总有机碳分析 有湿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和干燃烧法。湿氧化法是在水样中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使有机碳生成二氧化碳;光化学氧化法是用汞弧灯管照射水样,使有机碳进行光化学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干燃烧法则将水样酸化,然后蒸干,或用少量水样直接注射入燃烧管,在催化剂存在下通入氧气进行高温燃烧,使有机碳转化成二氧化碳,然后用电导法,气相色谱法或非色散红外分析法测定。这 3个方法中,以湿氧化法比较简便易行,应用最广。
总有机氮分析 可用改进的微量谢尔达尔法或光化学氧化法,将试样中的有机氮分解并生成硝酸盐,也可在碱性条件下用氧化剂将其氧化成硝酸盐,然后还原成亚硝酸盐,按常规方法测定。
总有机磷分析 在加压下将有机磷分解,使生成无机磷酸盐,然后用磷钼蓝光度法测定。也可用光化学氧化法和过硫酸盐氧化法进行分解,然后测定。后面这两种方法,因适合连续自动化测定,已被推荐为标准方法。
碳水化合物分析 可测定其总量,也可测定个别单糖的含量。总量的测定是用浓硫酸将碳水化合物脱水,再使其与某些芳香类化合物形成有色化合物,进行比色测定。常用的试剂有苯酚、蒽酮、N-乙基咔唑、5-甲基苯二酚-【1,3】、1-色氨酸等。 个别单糖的测定可以在分离富集后用色谱分析、分光光度法分析、酶分析或荧光分析法检测。
氨基酸分析 常用配位交换法富集海水中的氨基酸,即用亚氨基二乙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某些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结合而成的金属-树脂交换剂,选择吸附氨基酸,然后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还可将分离富集后的氨基酸制成甲基或乙基衍生物,再进行气液色谱分析。此外,荧光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例如用邻-苯二醛和氨基酸生成荧光产物后进行检测。此法灵敏度高,检测浓度可达几个pmol。
脂肪酸、羟基酸和脂类化合物分析 通常在酸化条件下进行萃取浓缩,再制成衍生物或荧光化合物,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还可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总脂肪酸的浓度。如用氯仿萃取浓缩后,使形成铜络合物,再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络合物中的铜。
光合色素分析 主要是进行叶绿素的分析。为此,用90%丙酮萃取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在 3个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应用SCOR/UNESCO方程式或其他3色分光光度方程式计算,可分别得出叶绿素a、b、c的浓度。
维生素分析 通常分析维生素B12、维生素 B1和生物素。用生物鉴定法检测其浓度。
烃类化合物分析 有天然存在的和因石油污染而进入海洋的。其测定方法首先是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之后,再根据测定总量或测定个别组分而选择分析的方法。对一般污染监测,可测定其总量。萃取后,或者用色谱分离法除去其他有机化合物后,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也可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对烃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个别组分的挥发性烃,可先用有机溶剂萃取浓缩,通入惰性气体,用吸附剂或冷阱收集,解吸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有连续定量检测的优点,应用较广。还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它有较高的灵敏度。
氯化烃类化合物分析 人类活动造成的海洋污染物,如 DDT、DDD、狄氏剂、PCB类等各种氯代烃类化合物在海水中的浓度,一般在pmol以下,常用液-液萃取法和吸附剂分离法,先分离、富集,然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酚类化合物分析 在沿岸海域的海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浓度较大,它主要是工业污染物,少量是由潮间带的固着藻类分泌出来的,可用比色法分析。例如从酸性溶液中用水汽蒸馏法分离出酚类化合物之后,加入4-氨基安替比林,生成有色衍生物,用光度法测定。也可用荧光法和极谱法,测定酚类化合物。个别酚类化合物可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 用液相色谱法可分析某些具有天然荧光的酚类。沿岸水中的腐殖质、木质素等多酚类物质,可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
有机汞、砷化合物分析 对人类有直接毒害的化合物。对有机汞化合物,一般先将其破坏分解或氧化为无机汞然后测定。还可用萃取法将有机汞预先分离,或将其转化为碘化物或氯化物后再分离,最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子量较低的有机砷化合物因易于挥发,可用气相色谱法或原子吸收法。为鉴别各种形式的砷,可用硼氢化钠将其还原成相应的胂类化合物,以冷阱收集后缓慢升温,然后用色谱法或原子吸收法测定。
表面活性物质分析 在海水中有自然存在的和人类活动引入的表面活性物质,它们集中于海-气界面,必须用特殊的采样器采样。人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次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也可在试样中加入过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酸化后用 4苯硼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此外,还可应用金属化合物如双-乙二胺铜(Ⅱ)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成络合物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再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的含量。对人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在试样中加入过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后,用与上面相似的方法测出其含量。若需鉴定各组分,可用液相色谱法分离后加以测定。海水中自然存在的表面活性物质,可用极谱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
自动化分析 为了分析数量很多的海水样品,最好在现场进行连续自动测定。海水自动化学分析系统主要由取样器、蠕动泵、分析线、延迟和反应系统、流动式比色计记录装置等几部分所组成。根据上述原理已设计和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测定氮、磷、硅等微量成分和有机碳的自动分析系统。在另一类自动分析中,使用了传感器,将传感器投放于海水中,连续走航记录。但是,传感器的灵敏度还不够高,已采用过的有盐度、pH、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浊度、氟离子浓度等少数项目的测定。
海水分析化学虽然已发展成为分析化学和海洋化学中较系统的一个分支学科。但是,海洋科学的发展,仍给它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课题。例如:保持现场状态不同种类水样的采样方法,超痕量无机组分的分析及其分析准确度的提高,不同组分的形态分析方法,超痕量有机组分的分析,快速的现场自动分析方法,保证和提高分析可靠性和可比性的方法学的研究和有关标准参考物质的制备等。
❸ 在海水环境监测中使用的次溴酸盐氧化法测氨氮和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亚硝酸盐是否能应用于淡水上
可以的,但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可能要调整一下
❹ 海水鱼缸里的亚硝酸盐多久测一次
一般很少测亚硝酸盐,海水缸更注重的是硝酸盐的控制。在正常喂食的海水缸里,如果已经有效的控制了硝酸盐的含量,那亚硝酸盐一定是符合要求的。
当然新下海的暴藻期间隔三五天测一下,记录数据,观察变化,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❺ 如何测试海水鱼缸里的亚硝酸盐
养的海水鱼的鱼缸里有股味道?我的缸没有呀,系统正常的海缸都不应该有什么异味的呀。我的缸现在科委加温。每天蒸发量就有将近1升水,也没有异味的。测试一下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吧,估计有味道的水都爆红了。
❻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海水颜色图怎么看
有复杂有机物转换为氨氮,这叫氨化,速度较快 氨氮会在亚硝化菌、硝化菌作用下,在好氧条件下把氨氮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叫硝化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外界提供有机碳源情况下,由反硝化菌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
❼ 急需渔业水质指标说明与测定方法!
渔业养殖业重要水质参数
检测方法 仪器测试
解决方案
溶解氧(DO)
技术参数 氧是水产生物的生命元素。长期缺氧,水产动物生长减慢;严重缺氧,鱼虾会浮头,而且水产H2S、NH3、NO2等得不到氧化分解,毒性增大。保持足够溶氧可分解转化有毒物质。
水中溶解氧最低应保持在3mg/L,一般应保持在5-8mg/L之间。
溶氧过高会导致鱼类患气泡病。
检测方法 1、取水样于水桶中,主即用主剂AT-O2管吸取水样,一次要吸满,不留空气;
2、竖起AT-O2管(圆头朝下)静置30分钟,待AT-O2管内沉淀完毕,轻轻挤掉AT-O2管上半部的水至刻度(注意不要把沉淀物挤出),然后剪去AT-O2管封口(见图解);
3、向AT-O2管加入F剂5滴,轻轻摇至沉淀消失;
4、由AT-O2管的颜色和溶解氧比色卡比色,色调相同的色标即是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结果与解决方案 1、正常溶氧为5-8mg/L;
2、海水溶氧量低于3mg/L,淡水溶氧低于4mg/L,表明水中已缺氧,此时可能浮头,应及时使用氧特多或开增氧机增氧。注入新水也是增氧的一个办法。
3、溶氧高于12mg/L,表明水中氧已过量,此时鱼虾易得气泡病。造成溶氧过高的原因可能是池塘水生植物过多,水不流动,标点形式光合作用强盛,放出大量氧气。这时可用虫藻必净杀死浮游植物,换水或排出1/3的老水后补注新水也是有效的办法。对于施化肥的池塘,要控制肥量,不要使浮游植物繁殖过盛。
pH
养殖技术 重要PH数据:对虾育苗:8.5;河蟹育苗:8.0-8.5;淡水养殖:6.5-9.0;海水养殖:7.5-8.5;
PH值超过8.5,水中氨的毒性增大,硫化氢毒性减小。PH值超过9.5大多数水产动物不能存活。
PH值低于6,水产的氨无毒性,但硫化氢毒性增大。鱼虾在PH低于6.5时易缺氧浮头。PH值低于5时,对水产动物有严重危险。
检测方法 用AT-PH管直接吸取水样,再由PH管的颜色和PH色板比色,色调相同的色标即是水样的PH值。
解决方案 1、 1、 使用合适的缓冲剂控制正常PH值
2、PH值过高:如高于9.0,应采取降酸措施,如加入适量醋酸等
3、PH值过低:如低于6,应采取增高措施,加入生石灰或水必净,均可解决
氨氮(NH3)
控制指标 非离子氨(NH3)是水产动物的头号隐形杀手。
养殖生产中应将氨氮的浓度控制在0.015ppm以下,高于0.02ppm会引进死亡。
河蟹、对虾育苗水质应控制在0.01ppm以下,超过0.01ppm将引起死亡。
PH影响氨的毒性,PH低于7时氨几乎无毒,高于8.5时毒性剧增。
检测方法 仪器必须同时检测pH、温度和NH3,自动计算出有毒非离子氨的量
结果与解决方案 正常驻情总况下水中非离子氨不应超过0.02ppm;如水中非离子氨量超过0.02ppm,就应设法解决:
a)使用增酸剂(如醋酸),降低水的PH值,但此法不能减低总氨的含量;
b) 定期使用光合细菌,以分解有毒的氨;
c)如果NH3 的含量在0.02-0.05ppm范围内,可按1ppm的用量使用百毒杀星,可使NH3的量降低50%。
亚硝酸盐(NO2-)
技术指标 亚硝酸盐是水产动物致病的根源。养殖水质中的亚硝酸盐氮应控制在0.2pp以下,在0.5ppm时会引起死亡或患病。高于0.8ppm会引起大批死亡。
河蟹,对虾育苗水质的亚硝酸盐氮应控制在0.1ppm以下.0.3ppm时轻度死亡,超过0.5ppm将引起大量死亡
检测方法 仪器直接测试
解决方案 1、正常情况下,亚硝酸盐值应低于0.20ppm;对虾河蟹育苗时,水中亚硝盐含量绝对不能高于0.20ppm。
2、如果测定值在0.5-2.0ppm表示危险,可采用下列措施:
a)开增氧机或使用氧特多急速增氧以氧化亚硝酸盐;
b)使用百毒杀星,每次1ppm每隔三天使用一次,连用两次。停用五天后撒入鱼虾活水素。
c)换水,每次30%;
d)定期使用鱼活活水素或超浓光合细菌,利用其消化作用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注意:如果高于2ppm,此时非常危险,鱼虾长期在这种水质条件下很容易发病死亡。目前在不伤害生物的前提下没有有效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主要措施有:
a)定期使用鱼虾活水素或超浓光合细菌;
b)不投喂低质或腐败饵料;
c)定期换水。
余氯(Cl)
毒理指标 养殖池塘中的全余氯主要来自所使用的含氯消毒剂。余氯对鱼虾、藻相、菌相平衡均有严惩的影响。因此不要滥用消毒剂。
养殖水质中余氯应保持在0.02ppm以下。高于0.02ppmr的余氯可对鱼虾粘膜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超过0.1ppm会使鱼虾致死。
检测方法 仪器直接测试
解决方案 1、正常驻情况下,余氯含量应低于0.02ppm;
2、如果含量偏高,应采取如下措施:
使用水必净,吸收余氯;
使用增氧机或使用氧特多增氧以减低氯的毒性。
硫化氢(H2S)
毒理及指标 养殖水质应控制在0.1ppm以下,0.5ppm时会引起死亡或患病。高于0.8ppm会引起大批死亡。
河蟹、对虾育苗水质应控制在0.05ppm以下,0.3ppm时轻度死亡:超过0.5ppm将引起大量死亡。
检测方法 仪器测试
解决方案 1、正常情况下,H2S含量应低于0.1ppm;
2、如果含量偏高,应采用以下措施:
将PH值控制在7.5-8.5之间,若PH值偏低,应首先使用生石灰提高PH值;
使用水必净,吸收沉淀H2S;
开增氧机或使用氧特多增氧以氧化H2S
溶解有机物(ORP)
毒理 溶解有机气体压力高会导致鱼类患致命的气泡病,即所谓栓塞。
检测方法 ORP 测试,可以发现高有机气体含量的区块
解决方案 清除发生有机气体的垃圾
开增氧机或使用氧特多增氧以氧化
温度
专家提醒 水温也是渔业水质的控制指标。氯素等会引起水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