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除尘器报欠压或短路故障 怎么处理
电除尘器报欠压或短路的故障现象,得根据原高压硅整流设备的生产厂家型号而定,一般情况下可以判断是高压控制柜的问题,检修时可以在控制柜的输出回路上接一个假负载通电鉴别,假负载用二个150W灯炮串联而成,如果假负载能正常稳定的慢慢变亮,那说明高压控制柜以前的电路是正常的,故障主要是由电流电压反馈电路或者是硅整流变压器引起的,如果假负载不能正点亮,那说明是高压控制柜里面的控制电路出了问题,为防止进一步扩大故障,最好报请厂家维修。
B. 电除尘常见故障及如何排查
最常见的应该是输出短路了,那就要判断是电场故障还是电气故障了,只要把阻尼电阻拆掉,再开电气,电压能升到72的话那就是电场问题,反之则是电气问题,
C. 电除尘器放电这么办
如果使用的电除尘器有放电现象的话 很可能是在安装完成后没有进行详细的检查或者是在使用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不建议厂家自行检查或者检修 建议找一下电除尘器的生产厂家进行咨询维修 如果无法解决 可以咨询河北九正通明 应该能帮到你
D. 电除尘技术论文
电除尘是利用高压电源产生的强电场发生电晕放电,使悬浮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悬浮尘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技术。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电除尘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减排节能电除尘新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从电除尘器技术发展现状、减排节能电除尘新技术,以及其他技术这三个方面对减排节能电除尘新技术应用研究进行阐述。
【关键词】减排节能;电除尘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进行节能减排,并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电除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电除尘器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全面系统地对电除尘器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1980以前,我国在国际电除尘器领域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地高速增长,环境保护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受市场经济下的利益驱动,国内许多大、中型环保产业对电除尘器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电除尘器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更是将高效电除尘器技术列入“七五”国家攻关项目。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合理借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除尘器技术水平基本上赶上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把“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相关政策,环保产业进一步得到重视。随着国家对污染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粉尘排放的要求也大幅提高。电除尘器作为控制大气污染、解决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应用技术进一步得到飞速发展。
目前,电除尘器已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等众多行业。我国作为世界电除尘器大国立足于国际舞台,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技术水平上都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电除尘器技术从设备本体到计算机控制的高低压电源,以及绝缘配件、振打装置、极板极线等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并且已有部分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1980年以前,我国电除尘器的规模绝大多数都在100m2以下,而其行业占有量为有色冶金行业32% ,钢铁行业30% ,建材行业18% ,电力行业8% ,化工行业5% ,轻工行业4% ,其他行业0% 。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力、建材水泥行业的发展达到空前水平,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电除尘器行业占有量的格局已改变为:电力行业72% ,建材水泥行业17% ,钢铁行业5% ,有色冶金行业3% ,其他行业3% 。目前火力发电行业的电除尘器用量已占全国总量的75% 以上,648m2的电除尘器已在100MW的火电厂中成功运行。在化工行业,由于受国际硫磺价格的影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采用硫磺制酸工艺取代硫铁矿制酸工艺的企业急剧上升,使得电除尘器的行业占有量也随之大幅下降,直到近两年才有触底反弹的迹象。
三、减排节能电除尘新技术
1、余热利用提效技术
在火力发电中,由于煤粉变粗、煤的含水量过多等因素很容易造成锅炉排放的烟雾温度过高,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煤烟温度的过高对电除尘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高温烟雾会增加烟气量,同时使得电场的风速增加,造成烟尘经过电除尘器的处理时间变短,降低除尘效率。
2)高温烟雾也会降低电场的击穿电压,增加了气体分子间的间隙,不利于电子与之碰撞,从而造成电离效应增加,降低除尘效率。
3)容易形成反电晕(除尘器极板上高比电阻尘产生的局部放电),早晨尘粉二次飞扬,降低除尘效率。
2、高频供电技术
火电厂使用的电源主要为工频段在50Hz 的常规电源,而高频电源对电子和微电子等技术的应用,利用波形转换可以满足电除尘电力要求的同时,有很多优点:
1)提高效率。如果给电除尘器使用高频电源,利用高频电源的电气特性以及放电的性能,可以将电除尘的效率提高很多倍,同时还能降低烟气的排放量。
2)节能。同样利用高频电源的一些特性,可以将电除尘的效率因数提高至0.9,更加的节省能源消耗。
3)体积小,使用便捷。普通的电源在制作中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很难在现有的基础上将体积进一步缩小。而高频电源则因使用的变压器与控制系统集成的技术,体积很小,在安装中可以考虑安装在电除尘器的顶部。集成化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可以使用更少的电缆,也更加节省空间。
4)绿色环保。高频电源采用了三相电源供电的方法,使用起来对整个电网的影响小,其最大的特点还是无缺相的损耗以及无污染,同时在电路的设计中增加了短路、开路、超温保护等功能,完全可以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使用。
3、三氧化硫调质技术
三氧化硫是火电厂烟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所以在电除尘技术中如果能减少三氧化硫的排放量,或者能进一步减小排放的三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才能达到国家减排的要求。三氧化硫烟气调质技术可以将一定量的三氧化硫与烟气中的少量水分通过一定手段结合成酸气溶胶,这种溶胶在通过除尘器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吸附于粉尘表面,从而达到电除尘的效率。
4、低二次扬尘技术
低二次扬尘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电除尘过程中烟气在电风作用下产生的二次扬尘带来的除尘效率低的问题。低二次烟尘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对电除尘器内部的振打机构进行一定的改进,优化振打工作的程序,通过合理配置振打的强度以及去除不必要的振打来降低二次扬尘的浓度,让聚集在极板上的粉尘聚成块状而脱落。
2)对电场进行改进来克服高流速下的二次扬尘。目前使用的对电场的改进主要有使用高频电源来减少电晕闭塞,增加电场的工作效率;在电场中增加变阻流格栅,减少扬尘量;增加电场的面积来扩大对烟气流通的阻断作用范围,进一步降低风速。
5、气流分布技术
在对火电厂电除尘技术进行改进的时候,出了对于烟尘成分的研究,还出现了一种气流分布的新技术。这种技术是考虑了在大型的电除尘器中气流分布和浓度分布对于排放量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种气流分布不均带来的影响,气流分布技术从最原始的检测分析入手,通过对电除尘器内部的结构以及气道中气流分布装置的安装情况进行研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找到影响气流分布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复杂的运算来找出修正的方案,可以有效保证气流室内的气流分配均匀,最大限度地提高电除尘的效率。
四、其他技术
1、机电多复式双区电收尘技术
常规的电除尘器粉尘荷电与收尘功能是在同一个电场内完成,电场场强往往受荷电电压限制,使电除尘效果不能得到最佳发挥。这里提供一种阴阳极分小区布置、复式组合的机电多复式双区收尘电场新型产品技术,根据设计要求,可沿电场长度方向设置2~3 组荷电与收尘小区并呈复式交错布置。
2、节能电控提效技术
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煤种、不同工况、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各种运行数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对电场动态伏安曲线族与工况特性变化的关系规律进行对比和分析,建立不同的工况特性分析诊断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可以可靠地计算出电除尘器的反电晕指数和常电晕指数,正确地反映整台电除尘器的工况状态和变化趋势。结合锅炉负荷、烟气量、烟气温度、吹灰信号等多种信号;自动分析、诊断电场工况;实时自动选择高压供电的供电占空比和运行参数;实现综合节能,使电除尘器始终运行在功耗最小、效率最高状态。
3、湿法电收尘技术
湿法电除尘器采用洗涤电极的方法,可确保电极清洁,并可有效捕集细微粉尘、去除 SO3及一些重金属等,主要应用在冶金环境除尘等常温型工况场合。用在燃煤锅炉湿法脱硫后,可捕集逃逸的 PM2.5 细微粉尘等,有效解决石膏雨等问题,实现近似零排放。但要注意解决好设备防腐以及废水循环处理。
4、全布袋技术和电加袋技术
全布袋除尘工艺不仅在技术上可行,且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等优势,是符合我国特点的新技术,是典型的节能环保工程。电加袋除尘器由电除尘器改造而成,改善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收粉尘“比电阻”的影响很大,除尘效率低的缺点。
五、结语
总的来说,各种新技术的不断被研发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颗粒污染物的排放,促进了生活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胡� 减排节能电除尘新技术应用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9期-
[2]罗如生,廖增安,陈丽艳 满足新标准采用电除尘新技术改造的应用与分析 [J]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2年4期-
[3]顾范华 燃煤电厂电除尘技术的评估研究和应用 [J] 《电源技术应用》 -2013年3期-
[4]文杰 减排节能电除尘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J] 《建筑遗产》 -2013年17期-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电除尘技术论文
E. 电除尘器比电阻过低有哪些解决措施
电除尘器除尘的粉尘比电阻应该在106-1011之间,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除尘效率。详细说,比电阻高了,荷电能力弱,不好吸附除尘;比电阻低了,电极板吸附能力强,不好清灰。
F. 电除尘器不完全短路的原因,现象及处理
一、电除尘器发生不完全短路的现象:二次电压、电流急剧摆动;二次电流偏大,二次电压升不高。
二、电除尘器发生现象的原因有:
1、阴、阳极局部粘附粉尘过多,使实际两极间距缩小,引起频繁闪络;
2、绝缘部件污损或结露,造成漏电和绝缘不良;
3、阴极线损坏但尚未完全脱落,随烟气流人地动或者是阴极框架发生较大振动;
4、零部件铁锈脱落后与电极接触尚未搭桥,但两极间距大大缩小;
5、高压侧对地有不完全短路 ;
6、电缆绝缘不良,有漏电现象;
7、料位计指示失灵,灰斗中灰位过高造成阴阳极不完全短路。
三、电除尘器生不完全短路现象处理:
1、检查输灰系统与电除尘灰斗是否有灰,料位计是否正常;
2、检查阴、阳极振打正常;
3、切换阴、阳振打至“手动”方式,加强振打;
4、检查电除尘器绝缘子,灰斗与阴极瓷轴电加热器正常,如有必要可切换至:手动“方式运行;
5、若电场持续拉弧或连续发生跳闸,应停运电除尘整流变,联系检修处理。
G. 电除尘器常见故障及应对,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检修维护质量把关的重点,布袋除尘器排放超标原因如
一、造成除尘器不能正常运转并超标排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由于设备本身技术或安装问题,造成除尘器不能正常运转或粉尘超标;
安装完毕的除尘设施,经过测试调整和连续运转,直至正式交付生产使用后,要建立正确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经常的维护检修制度,才能是除尘设施在最佳工作状态下正常运行,取得较好的除尘效果 。相反,因制度不健全或运行管理不当,就可能使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达不到消烟除尘、改善室内卫生条件、保护大气环境的目的。
2)、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造成粉尘超标;
对锅炉使用单位除需要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修人员,有组织地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对管理和司炉人员进行培训外,还需了解掌握环保设施的构造、工作原理 及操作技术和维修保养等基本知识。在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人的素质外,还必须对各项环保设施分别制定操做管理制度和设施的维修保养及检修制度。
二、除尘设施的启动和运行:
由于各类除尘设施的除尘机理不相同,结构形式各异,它们的运行管理制度也不完全一样。
1、除尘设施的启动
(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1)、经系统风量平衡调试后的除尘设施,应固定好管网个抽风直管调节风阀的位置,并作出相应的标志。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改动风阀的位置,以免破坏全系统的平衡。 2)、除尘系统启动前,首先应分别检查引风机、除尘装置、振打结构、卸灰系统等传动机构的电机接线是否正常,绝缘是否良好,转动是否灵活。
3)、检查各转动部轴承等的注油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各种检测仪表及控制装置动作是否灵活,读书指示是否准确可靠。
(2)、除尘设施的启动。为防止除尘系统引风机起机时电机电流过载,应关闭或减少风机入口阀门,使风机在空载或减载下启动,然后逐渐开启阀门,使风机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为防止粉尘散入房间或在管道内沉积,一般除尘系统和锅炉的启动和停机应遵循以下原则:
启动:除尘系统应在锅炉启动之前启动;
停机:除尘系统应在停炉数分钟之后才能停机。
2、除尘设施的运行管理
影响除尘系统正常运行及除尘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煤种不同、煤量多少、风量大小、燃烧用不同煤种及时间长短、除尘效率低、除尘器运行时间长短、操作管理水平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烟气以参数 的变化,从而给除尘系统带来影响。另外,除尘系统经长时间运行后,有可能出现一些影响除尘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如:管道式除尘器壁可能因尘粒的磨查擦或因酸气体的腐蚀而穿孔;袋式除 尘器因装板与滤袋连接不严或滤袋破损而造成含尘烟气短路;因卸灰器动作失灵或灰尘输送系统发生故障而发生灰尘堵塞;对湿式除尘器因水位控制装置失灵或喷嘴堵塞使除尘失效等情况。因此 ,对正常运行的除尘设施,除应加强管理外,还要作到以下几方面:
(1)细心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认真作好设备运行日志,严格交接班制度。
其中设备运行日志的内容主要应包括:1)、生产设备的负荷及生产能力;2)、工艺流程所采用原材料的种类、成分、原料配比及实际消耗等;3)、采用燃料的特性、煤种、灰份、消耗量等;4)、各种电动设备的电流、电压值;5)、除尘器进、出口管道烟气的温度、流量、压力值;6)、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消耗量;7)、喷水压力、温度、PH值及消耗量等。
在作好经常的工作日志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还必须定期取样检测烟气及粉尘的特性,了解烟气组分、流量、含水率、烟气烟尘的浓度、密度及粉尘组分的变化情况。对除尘器来说还必须了解粉尘的比电阻及一次、二次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除尘系统的运行条件,使除尘器的运行工况与变化后的烟气特征相适应。
(2)、坚持巡视制度,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一些大中型的除尘系统,每小时处理几万立方米至几十万立方米、上百万立方米的烟气量,这些除尘设施及系统相应庞大。某些项目没有自动检测装置,可以了解系统的大体情况,但只靠这些监测装置是不可能对整个系统的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了解的很透彻。因此。,必须从集中操纵室走出来,坚持经常的巡视制度。每班巡视的次数,应根据系统规模的大小设备的复杂程度,具体掌握。
巡视过程中,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将可能引起事故的隐患尽早排除,防患于未然。如设备紧固螺栓松动,检修门、入孔或管件连接处漏风,调整节阀门错位,脉冲阀动作失灵等异常情况。在异常情况处理后还应详细记录各种设备出现异常情况的位置、时间及现象等,为进行事故分析和日后设备检修提供依据。
(3)、定期清扫设备及管道积灰防止系统堵塞。尽管除尘系统设计时已考虑了粉尘的特性并选择了相应的管道流速,但实行情况及运行条件经常变化,因此,烟气性质也随之变化。例如:原料含水量增加,烟气的含水率就大,烟气在管道中降温后,有可能使水蒸气在管壁凝结出来,使粉尘黏结在管壁上;系统漏风有可能使某些水平管的实际风速低于粉尘的沉降速度时粉尘也可在管道内沉积,严重时可造成堵塞。因此,必须定期用压缩空气清扫管道内的积灰,保持管道畅通。
三、除尘的运行管理
1、旋风除尘器
1)、多管旋风除尘器。由于多管旋风除尘器内旋风子尺寸比较小,气流流速很大,若其内表面 敷设耐磨衬里,旋风子筒壁的磨损相当严重。因此,对多管旋风除尘器每次启动前或停机大修时,应重点检查旋风子的磨损情况,及时补修或更换穿孔了的旋风子,并检查各部位的气密性,防止烟尘短路,降低除尘效率。
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除尘器前后压力差的变化及尾烟色情况,大体可以判断离心式多管旋风除尘器的运行工况。例如:(1)、尾气烟色浓黑,设备阻力增加,可能因旋风子外筒下部积灰过多造成。(2)、尾气烟色浓黑,设备阻力减少,可能因旋风子外筒或内筒磨损穿孔,外筒或内筒的气密性不良,旋转叶轮被磨损等原因造成。(3)、管道除尘器壁有穿孔漏的要及时修补,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漏风。(4)、卸灰器要定时清灰,每4-8小时清一次,不准出现漏风现象。
2)、一般旋风除尘器。一般旋风除尘器的直径比较大,有些旋风除尘器衬有耐磨材料。因此,旋风除尘器除检修卸灰装置动作的灵活性和气密性外,还应对耐磨衬里的磨损和脱落情况进行检查和修复,修补后的衬里应保持表面光滑,设备的内净空尺寸不变。一般管理要求为:1)、要定时清灰,不准出现堵塞现象。2)、除尘系统不准出现穿孔等各种漏风现象,一旦出现应及时修补。3)、卸灰器要保持灵活,卸灰后及时盖封,不准出现漏风。
2、袋式除尘器
1)、袋式除尘器装置受滤材耐温性能的限制,一般滤料只限130摄氏度以下,使用耐高温的诺美克斯(Nomex)滤料也只限250摄氏度以下,因此袋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进入袋滤室前的烟气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烧毁滤袋。设计时应设置烟气温度监测和报警装置,并与紧急冷风阀及风机入电动机联锁,当入口温度超过限定值时立即打开紧急冷风阀混入冷风或停止系统引风。
2、保持通过袋滤室内各部位的烟气温度都要在烟气露点温度以上,防止水蒸气冷凝对滤袋造成堵塞是确保袋式除尘器正常运行的条件之一,为此,要求进入袋滤室的烟气温度高于烟气露点温度20摄氏度以上。
3、运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漏风系统的空气量;消除滤料的静电效应,防止可燃气体可能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4、通过观察袋式除尘器前后压差及尾气烟色的变化情况,大体可以判断除尘器的运行工况。例如:喷吹清灰后,袋滤室前后压差不变或不能恢复到规定值时,可能因清灰系统故障或滤袋堵塞;又如滤袋前后的压差突然下降,尾气烟色变浓,可能因滤袋脱落、穿孔或花板连接处漏气,造成烟气短路。
5、设备停止使用或停机检修时,当生产设备停机后,袋式除尘器至少应继续运行5-10分钟才停机,以便将系统内的烟气及粉尘全部排出,防止对设备的腐蚀。
6、袋式除尘器停机后,在无引风的情况下仍应开动喷吹清灰机构,连续喷吹清灰一段时间,使黏结在滤袋表面的粉尘尽可能抖落,防止滤袋堵塞,又便于检查漏袋情况或停机封存。
7、每次启动前或停机大修时,应特别检查花板连接处的气密性和滤袋变形破损情况以及反吹清灰系统,若滤袋确实被堵塞或已破损,应及时更换。
8、滤袋除尘器不准出现花板与袋连接不严密或滤袋破损现象,否则造成含尘烟气短路,是除尘效率降低。
3、湿式除尘器
(1)、各类湿式除尘器装置启动前应先供水,而后启动除尘系统的引风机;系统停机时则应先停系统引风机,然后再停止供水。
(2)、在正常运行期间应保持连续不断的供水。在严寒地区使用时应避免将设备安置在室外;确实需要在室外安置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冻保温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根据各类湿式除尘器的特点与要求,调整和控制好供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和水量或水槽内的水位,使除尘器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4)、定期清洗喷嘴、筛板、排污阀及除雾装置等,防止堵塞。
(5)、定期检查喷淋洗涤的洗液酸碱度,控制其PH值在6-9之间,若超出范围时应排放,防止洗液对设备的腐蚀或堵塞。
(6)、除尘装置停机大修时,应全面检查除尘器本体、筛板、填料层、塑料小球、喷嘴、除雾装置及供水水泵等设备腐蚀、破损或堵塞情况,该修复的修复,该更换的更换。
(7)、湿式除尘装置若长期停用时,应对设备内的各部件进行彻底的清洗,放空除尘器内及有关容器和管路的贮水后封存。
4、电除尘器
(3)、向电场引入烟气之前,应先开动集尘电 (1)、电除尘器正式送电启动之前,应当用干布将绝缘子和绝缘套管表面黏附的水分和粉尘擦拭干净,防止漏电;并重新测量接地电阻和高压网路上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采用通入烟气或加热的方法,使电场内放电电极、及尘电极及其各部件充分干燥之后,方可向电场送电。
极和放电电极的振打机构,使烟气在振打状态下进入电场,防止粉尘黏结在电极上。
(4)、当电除尘器投入运行后,要密切注意荷电特性的变化(即有效工作电压及电晕电流的变化情况),根据荷电特性,大致可以判断电场内粉尘荷电的效果,从而了解电除尘器的运行工况。
(5)、增加烟气调湿的喷水量以降低粉尘的比电阻或降低入口烟气中的粉尘浓度,是防止电除尘器产生逆电离和空间荷电现象,避免除尘效率显着下降的措施。
(6)、电除尘停机后,应采取振打和蒸汽加温的办法,清楚电极上黏结的烟尘和焦油物质;检查并修复断裂或变形的电极,保持极间距一致。
(7)、电除尘器停机后,应认真检查绝缘套管、振打机构旋转轴的穿墙部位和检查门、入口法兰连接的气密性。
(8)、经常清扫高压网路上的集尘或其他附着物,确保绝缘性能。接地电阻每年检查一次,保证其电阻值在允许范围以内。